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时间:2023-02-03 17:04:25 小花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可以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并且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1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教材与过去已有非常大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知识点变得简单了,但是对数学能力特别是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却提高了许多。数学到底有哪些能力?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又应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呢?我认为数学教师至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自学能力

  1.铺垫自学基础

  “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初中学生自学遇到的许多困难:首先是缺乏自学的习惯,不善于进行思考;其次,教材语句精练简洁,推理严密逻辑性强,学生自学时不知“其味”;再次,对于专用名词术语,抽象的数学符号更是不明其意,死记硬背。虽然许多地方没有真正领会,但又提不出什么问题,这就说明学生还不会自学数学。

  结合上述情况,我为学生布置自学提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看书时能抓住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明确,自学要了解什么,弄清什么。最初的提要是以简单的问题形式出现的,它要切合所学的内容,并且适合学生的水平。我在自学方法上给予明确的指导:要求学生自学时按课文内容顺利自学,对主要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用记号标出来,不懂的地方要记下来。把课文中各个问题弄明白,很难看懂的要反复看、多思考、同学之间多讨论,要细看多想,并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注重兴趣学习

  “理解”是个复杂心理过程,学生要理解所学的知识,不是靠单纯的自学能力奏效的。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部分理论,并能加以应用,还需要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恰当地提出“议点”问题,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课标《图形的初步认识》中有许多立体图形,重视模型演示,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数学课比较抽象、难学,但巧妙地利用一些数学模型和自制模型等实物当堂演示,学生自会茅塞顿开。也可让学生试着去做一些数学模型,培养他们多观察思考的习惯,从而透彻地理解所学结论,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二、观察能力

  1.学会发散性观察思维。发散性观察思维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多样性的数量、数理关系中发现数量、数理演变的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教师可以对例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的演变,互换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指导学生经过一题多变的观察和思考,在解题过程中开阔思路,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注重数学观察的数理概括能力。培养数理概括能力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数理间逻辑规律,运用数学的方法推理理论,培养学生的一定抽象能力和比较缜密概括能力。如:针对有理数加法的七种情形,设计成具体的生活情境:如,将第一个加数表示成某人从A地出发,第一次向东或向西走的距离,第二个加数表示成他第二次向东或向西走的距离,则他现在A地什么方向的多少距离处,就对应着一个“和”。让学生自己观察、判断,把具体的两数之“和”分成七种情况:正数+正数,负数+负数,正数+负数,负数+正数,正数+零,负数+零,零+零。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进一步抽象概括为三种情形: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包括零)与零相加。通过上述实例的观察、抽象、推广,展现了运算法则的概括过程,从而培养了观察的概括性能力。

  三、创新思维能力

  1.内在思维能力的调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求知的内动力。教师应精心设计每节课,使每节课形象、生动,创造感人的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如:比较大小,用“<”号连接下列各数22/15、33/13、66/17,大部分同学都根据以往经验,利用通分,化为同分母进行比较,因而使计算量大,但也有一些聪明的学生已看出分子66分别是22、33、66的整数倍,只要使分子相同就可作比较。对这种同学应该赞扬与肯定,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2.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在数学学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学会从条件到结论或从结论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思维方法。对一个数学题,首先要能判断它是属于哪个范围的题目,涉及到哪些概念、定理、或计算公式。在解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运用。

  四、自主探索能力

  现在,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造成课堂教学的“热火朝天”。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有的问题很简单,思维含量低,学生不用动脑就能回答;有的问题教师提的很有价值,问题提出后怕耽误教学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不给学生思考时间,做完暗示做提示,有时干脆来一个自问自答,问题的利用价值降低;另一种倾向是一节课总是学生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满脑子的问题却得不到解决,不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这样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学生又能学到什么数学知识,得到什么数学能力呢?

  五、应用数学的能力

  1.设置问题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不同的知识有其相关的不同背景,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熟悉的一些实例,设置有关的问题情境,这样学生会感受到知识确实来源于实际,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设置情境,教室里的座位按6列7行排列,在上课时如果我要找某同学,而我又不认识他,你能告诉我他坐在哪里,让我立即找到他吗?……

  2.利用数学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为了进一步使学生体会数学在所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提供多一些的机会让他们进行一些数学决策。如:A、B两城市各有化肥200吨和300吨要调往C、D两地,C、D两地各需化肥240吨、260吨,A城市到C、D的运费分别为每吨20元、25元,B城市到C、D的运费分别为每吨15元、24元。

  如果要使总运费最少,A、B两城市该怎样调运化肥?请你给领导提供一条调运方案。

  象这样的思维的练习,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可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可让他们体会到运用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这定会增强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2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始终要把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教师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探究能力的培养,必须与素质教育同步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的各项技能。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要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学生心中形成一股动力,然后主动去学习。教师要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学生和学生互动之间的默契关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便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探究问题和知识,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能力;综合培养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各种能力都要培养,有些能力是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的,有些能力需要教师的帮助来完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探究能力如果在教师的帮助下,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就会形成独立自主的一种能力。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各种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思维去解决。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就是培养他们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激发出来了,就会主动地去学习。那么,如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主动学习的思维火花,是一个严肃的.教学课题。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出示一组多位数让学生来判断,然后再由教师说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自己的判断和教师的不一样?教师此时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自己是如何判断的,紧接着再出示另一组数字,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方法去判断,而后教师再出示正确答案。如果说学生判断错了,就要让他们探究为什么错了,找出其中的原因来。这样,在反复的探究中,学生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以及求知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教师要围绕教材来创设问题,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圆周长时,可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让学生去观察圆的周长跟直径有什么关系,跟圆周率有什么关系,或者说跟圆的半径又有什么关系,然后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来。教师先把问题预设出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经过前期的问题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算一算。经过学生的讨论探究,然后得出圆的周长公式C=πd=2πr。如果说教师直接把周长公式给学生讲出来,学生很可能是一知半解,不能透彻地理解,他们在接下来计算圆的周长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科学探究奠定基础。

  三、温故知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精神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一条很好的学习方法。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曲线规律来说,学过的知识就要及时复习,如果不复习就会遗忘掉。那么我们根据学生遗忘知识的时间表,及时复习就能有所发现,有所体悟,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复习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使学生思考圆的面积应该如何推导,教师顺势引导,让学生得出圆的面积公式。又如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教学前先让学生复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百分数应用题的计算方法来。数学知识都是前后贯通前后相连,环环相扣的,教师要善于运用旧的知识,来启发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思考,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知识的精神,是教师始终要坚持的教学策略。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深化问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就是运用现有的知识去解决一个问题,是有序可循有章可查的。提出问题,不是随便的一问就能解决的。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科学规律,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有研究的价值。科学的问题的提出,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真理,是从实践中来,然后再到实践中去。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质疑中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出示课件,引出问题:距离教师右脚2米处有一箱宝贝,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宝物的寻找范围。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在众多的图形当中,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四边形、梯形、不规则的图形、圆形,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图形,来标注宝物的范围。经过学生的质疑,然后以教师的右脚为圆心,以两米为半径,画出一个圆来寻找宝物是比较科学的。通过这样的质疑,学生对圆的半径、直径、周长等有了明确的认识。西方的谚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学时,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引起同学的猜想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就是成功的教学方法。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要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就是要构建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为基础的特色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的学习也应独具特色,在不断的探究当中,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只有把教和学真正地统一起来,才能打造独立自主的特色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鲍艳苗.漫谈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J].情感读本,2016(11).

  [2]刘琴玲.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探究[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4(10).

  作者:周梦婷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小学,甘肃 高台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相关文章:

浅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04-06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08-23

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03-26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03-31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1-17

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03-13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0-26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的鉴赏能力03-28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