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原习作教学本色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原习作教学本色

时间:2022-08-22 11:26:10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原习作教学本色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原习作教学本色
  
  河北省滦县雷庄镇学区中心校 张双利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就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写作教学的建议中还指出: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明确要求我们,要以自主为前提,通过制定多样化的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拓宽写作的时空等措施,在“教活”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以吾手写吾心”,使写作真正成为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还习作教学的本色。鲁迅先生曾在《作文秘诀》中谈到“多看和练习”所指引的语文教学之路,至今仍是屡试不爽的不二法门,被语文教学实践所证明着。这里的“多看”即指多阅读, “练习”则指习作。所以应该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要求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一、激发兴趣,画画写话
  
  美国教育家卢布姆曾经说过: “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更加轻松,更加迅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认知活动与自我需求紧密联系,只有当这种‘需求’转化为愿望时,才能形成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强大动力。”小学生们喜欢画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眼中的客观世界、独特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我们把抽象的写话训练和形象直观的绘画结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儿童的写话兴趣,又给他们提供了鲜活的写话素材。由画到文,是思维向语言的转化,在转化中,可以提高儿童的想象表达能力;由文到画,是语言向思维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画写结合,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传统的作文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话可写。而儿童绘画介于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使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急于创作,乐于表达。
  
  由此可见,儿童画是儿童心灵的自然流露,是他们心灵的需要,是以己之手画己之心;而学生作文时,是对人和事物的所思所想,是以己之手写已之心,但不管以哪种形式表达,都是学生心灵的表达。作家秦牧也曾经说过: “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由此可见,画的创作和写话是共通的。
  
  二、挖掘教材内涵,仿写先导
  
  现在的教材内容形象生动,充满童趣,又富有想象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进行仿写、续写、创编,并根据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进行二度创作。当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要努力挖掘文本的内涵,拓展文本的空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想象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给故事加个结尾;说说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这些想象的拓展训练,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学生通过流利的表达以后,再让他们把这些话写下来,不仅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也是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内化,大大促进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课文语言和掌握了范文的写作章法时,教师就要适当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迁移到写的训练。这样,学生不但有话可写,更重要的是“有章可循”。自然,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就提高了。
  
  三、拓展阅读,增加语言积累
  
  叶圣陶先生提出: “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做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的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但是有一层最应注意的,就是学生所写的必须是他们所积累的。只要是他们所积累的,从胸中拿出来的,虽与他人所做大同小异或不谋而合,一样可取。”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开始的,一至三岁有显著发展,三至九岁,其进展更为迅速,九至十三岁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显而易见,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增加积累的最佳时期。下面是引导学生积累的几条途径:
  
  1.课内阅读,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各种办法查阅相关资料,如学习《囫囵吞枣》,引导学生去读有关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古代的名人故事;如学习《后羿射日》,就指导学生读相关的神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阅读同学之间的优秀习作,体验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3.利用在校时间,教师有意识地推荐一些接近学生生活,语句优美的文章,和学生共同阅读。如《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古诗篇70首》《上下五千年》《365个故事》等。老师可以利用上课初始的3 5分钟,让学生选其一篇文章带领大家阅读,只要坚持,积少成多,学生的积累就自然多了,写出来的文章就有味了。
  
  4.鼓励阅读课外读物,并在学生之间充分交流。每天早上有30-40分的阅读时间,其中用10-15分钟个人阅读,学生可以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学校进行早读。课外书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童话故事、科技幻想、历史小说等,只要健康,教师不加以限制,阅读过后,学生讲述自己阅读这本书的大致内容,要求是要讲得使大家都喜欢看这本书,谁来讲,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每天3人,每人3-5分钟,讲得好的学生,大家鼓掌表示祝贺,故事讲得好的学生,班级登记在册,到期末进行评比,因此学生受到激励,阅读会有很好效果。这样的活动每周可举行两次。长此以往,他们都会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定期开展评选读后感、读书笔记等活动,养成正确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
  
  四、走进生活,积累写话素材
  
  改变单调的课堂习作教学模式,拓宽生活的途径,有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生活中处处有作文,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作文,符合现代教育观,符合学生习作的心理,有利于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过: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泉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如:三年级的习作《大自然中的发现》,习作前指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观察后,学生们交流:在这段时间里,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很多,都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到的。有的说:“我发现种大蒜先把大蒜放在水里浸泡一夜,再种到土里,大蒜长得快一点。”有的说:“我发现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上面还有一些细细的花纹,很像老人脸上的细纹。”有一个学生说他发现小蚂蚁有好多种……教师抓住时机加以引导,启发学生用上学过的一些句式和合适的词语;有条理的表述出来,然后根据自己叙述的内容写下来,通过这样的观察——说话——写话的教学过程,学生们都经历了体验,写出来的作品很有自己的个性。
  
  五、评议赏识,在对话中反思
  
  叶圣陶曾说:“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可有不少教师认为,教师改更快,而且改得更好。其实,让学生自己该,互相改更是一种好办法。学生初步完成作品以后,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而修改的策略是评议。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学生是听众,现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评议中自我表现提高。在评议中,教师要提供帮助,要明确评议的重点,否则,大杂烩的评议会失去评议的有效性。评议重在赏识,所以,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很重要,同时也要教会学生互相赏识,要防止评议演变成批判。诚然,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但应该主要看优点,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商量的语气解决。其实,赏识的评议,足以引起学生的反思,过多的挑剔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其失去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生学习写话有很多途径,不管使用哪一种训练的途径,都要首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的写话形式,学生是喜闻乐见的,在写话的内容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这样,才能是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高。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原习作教学本色】相关文章:

多元评价,激发习作兴趣08-24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08-24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一条佳径08-24

习作教学反思08-25

习作教学反思01-17

优化作文评改,积极培养学生习作兴趣08-24

浅谈习作的起步教学08-24

习作教学的生活意蕴08-24

《习作四》教学反思03-23

语文《习作》教学反思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