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历史论文>课堂教学应“巧问善导”,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应“巧问善导”,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时间:2022-08-24 08:44:28 历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堂教学应“巧问善导”,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应“巧问善导”,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从一堂不成功的参赛课《新兴力量崛起》说起
  
  文/王 诒
  
  摘 要:提问是中学教师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但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形式追求高于效果追求,课堂提问沦为体现新理念的工具,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提问是历史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提问技巧,提高设问质量,并积极引导,做到“巧问善导”,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巧问善导;思维品质;历史思维能力
  
  笔者曾在一次市优质课评比中上了《新兴力量的崛起》一课,在设计时,也认为较充分考虑到通过设置情境、提供背景材料并设问等多种方式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导入环节使用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西风送,西欧日本强”,下联是“东风吹,第三世界醒”,横批是“新兴力量崛起”.预想通过展示上联,设问:哪位同学能对出下联呢?这样先引发学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从西风东风引出新兴力量崛起的背景:欧日强、第三世界醒等表现,再结合相关材料分析,本以为这样设计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出自己的意料,学生看了上联后对下联茫然不知,没有想法,也不知道对联反应了什么内容,所以学生参与不积极,导致后面整节课上都不太配合教师的引导,一直都是教师在牵着学生走,能上下来已算不易,更不用说能对他们的思维养成有多大帮助。课后,笔者对一这不成功的结果进行了深刻分析,总结出虽有学生不适应教师师教学风格、高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较欠缺等客观原因,但更主要原因是出在笔者自身设计的“课堂提问”上,问题设计、引导都不到位,在教学中没有做到“巧问善导”,吸引学生主动思维。结合这次教训和教学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历史教学现状,笔者更加深刻感觉到了“巧问善导”对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学科思维能力是学科能力的核心,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要使历史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目的,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思维品质,那我们在提问时具体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怎样做到“巧问善导”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由表及里,启导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又叫抽象逻辑性,是指思维的抽象程度和思维活动的深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一些看似“浅显易懂”的内容不求甚解,轻易放过,其实并未真懂。这种“思维惰性”使一些学生对学习中的疑点、难点浅尝辄止,从而导致其思维表现出较大的肤浅性。为此,课堂上应提出恰当的问题,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使其深入思考。比如,在讲必修三专题四的《三民主义》时,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学生根据表格在课本上落实下来,从学生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对这块内容似乎“无疑”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设问:(1)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2)新、旧“民权主义”到底不同在哪里?(3)既然新三民主义弥补了旧三民主义中这么多不足之处,那是否就意味着新三民主义就完美了,就适合当时的中国了呢?为什么?问题设置后,学生即处在心理失衡以至剧烈冲突而又积极渴求解决矛盾之时。对此,教师应及时相机诱导,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对三民主义的理解就变得深刻而全面,而且使学生领略到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乐趣。
  
  二、巧设“陷阱”,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的自主程度,它是中小学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智力基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提出似是而非的观点,(www.fwsir.Com)给学生的思维设置“陷阱”,意在诱发学生的思辨活动,让学生自己思考以求见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三、纵横对比,拓展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发挥作用的广阔程度。历史学科综合性的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应有一定的广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解、组合,进行前后对比、左右交叉联系,变学生的狭隘性思维为广阔性思维,以增强教学效果。如,在讲到必修一专题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中的“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时,由于考虑到前一个专题《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已经讲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学生可能会把顺序搞混,所以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历史上国共第几次合作?”不出所料,学生齐刷刷地回答:“第二次!”我顺势问下去:“那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学生回答:“抗日战争时期!”我又问:“那全面抗日战争是在什么时候?”这时候学生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国民党一大时期的合作是第二次合作,然后进一步设问,引导学生总结国共两次合作的时间、背景、目的,过程、结果,通过联系、对比的方法,学生基本上能区分两次国共合作,思维也一下子就开阔了。
  
  四、一问多解,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为使学生突破旧的思维框架,克服思维定式的束缚,打开新的思路,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灵活性,还要有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真正的“活”起来。如,笔者在教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课时,就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了如下问题:“假设当时,你就是一名想做生意的普通中国商人,你将如何选择和经营你的生意?”有学生回答:“人人都要穿衣,所以,我会投资纺织业,因为那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又不高,比较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有学生回答:“针对当时的国情和我的经济经济实力,我会开办小型机械厂,既可以赚小钱,又没有太大的风险。”有学生回答:“民以食为天,我会投资开一家餐馆,不管社会政治如何发展,我的餐馆都不会受其制约。”通过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笔者可以感受到,这个比较灵活的问题已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到了理性高度。长此以往,学生必然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挥了心能潜力,可以更加积极地思考。
  
  五、引入辩论,激发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对自己或他人的思维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评定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对某些特殊的历史问题,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诱导学生争论,以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比如,在讲《新兴力量的崛起》一课时,讲最后的影响时,原来是通过材料直接去提炼的,简单直接,没有思考性,经过课后总结,可以这样改:先展示一组图片,反应新兴力量崛起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然后设问:“新兴力量的崛起给世界带来的是什么?是和平?”学生基本上会从积极地角度去分析,这时再展出第二组,反应新兴力量崛起给世界带来的消极影响,设问:“新兴力量的崛起给世界带来的仅仅是和平吗?还是威胁?”通过这样的设问,就会引起学生的争论,在学生争论的基础上,我及时点拨、诱导、总结。这样,使学生在争论中形成统一,并很快获得正确结论,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综上所述,优化历史课堂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但同时教师应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结合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和知识结构,为学生进行思维铺路搭桥。总之,只有真正做到巧问善导,才能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邵志芳。思维心理学[M].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3.
  
  [2]雒启坤。中学历史创新教法:教学情境创设[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06.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云和中学)

【课堂教学应“巧问善导”,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相关文章: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10-24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1-17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0-26

初中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对策09-05

谈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开发智力 启迪思维04-10

“三导一思” 课堂教学模式05-24

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精选7篇)09-28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03-18

初一新生应培养的数学学习习惯09-22

高中历史问题导学培训心得(3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