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以练习为载体,让小学数学课堂走向实效

以练习为载体,让小学数学课堂走向实效

时间:2022-07-24 21:22:42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以练习为载体,让小学数学课堂走向实效

  以练习为载体,让小学数学课堂走向实效
  
  金凌霖
  
  (江苏省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一直以来都在努力追求实效,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让课堂效率达到最高是所有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从"练习"这一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基点,全面探析了小学数学课堂走向实效的崭新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载体;实效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获得每一个正确认识的过程,都必须经历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这种反复表现于数学课堂就是练习训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巩固新知,具备扎实的数学技能与技巧,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智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化发展,往往以练习的方式对学生加以训练。因此,练习在数学学习中的"功效"毋庸置疑。然而,当前数学课堂练习现状却不容乐观,盲目练习、重复练习、题海战术等等,不但让练习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义,更让学生苦不堪言,谈"题"色变,让数学课堂陷入"高耗低能"的境地。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一直以来都在努力追求实效,在有限的40分钟内让课堂效率达到最高是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应如何利用起练习这一有效载体来提高教学实效,本文从实践出发对本课题进行了研究论证。
  
  一、淡化枯燥,开展"趣味性"练习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段的小学生,当他们刚开始接触数学时,容易被一些符号与数字"吓"倒,而这些符号与数学之间的来回转化与计算更会让他们觉得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地让小学生再进行机械的重复练习,会让他们更加觉得数学之枯燥和单调。如何淡化数学留在小学生脑海中枯燥的印象,教师应学会给练习注入一些"趣味因子".当那些形式新颖且极富创意,并与知识紧密相连的趣味练习展现在小学生面前时,在那些悬念、矛盾中,他们的思维活跃着、碰撞着、冲突着,在他们的脑海中不时地浮现出"为什么会这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疑问,数学练习已经不再是痛苦的学习,而成了刺激的"探险",试问面对这样的练习,还有哪个学生再会"苦不堪言"?如,在学习完"三角形"后,为了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分类的印象,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趣味练习:猜猜我是哪种三角形?教师用手盖上某个三角形,渐渐地露出一角,当这个角是直角时,学生都猜到了直角三角形,露出钝角后,学生也回答正确,而当露出锐角时,学生惯性使然,回答当然是锐角三角形,当教师这时亮出了三角形,却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时,学生顿时感到惊讶,为什么会这样?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被激发出来,很多学生开始回忆自己刚刚学过的知识,想寻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来解释这种状况。而这种寓知识于游戏中的形式,很快就消除了小学生对练习的抵触心理,他们会十分快乐地参与其中。
  
  二、注重应用,开展"实践性"练习
  
  要想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准确而正确的认识,就必须让他们经历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过程,也只有当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时,它才能真正彰显出其力量与价值。因此,练习训练离不开应用与实践,在不断的应用与实践中,小学生的再创造、再学习的能力才会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才会攀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如,学习完"比例尺"之后,让学生通过实地测量学校操场周长并制作出学校操场方位图,让他们体验比例尺在确定方向中的应用;通过看地图来测算某两个城市实际距离的练习,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到比例尺的作用。教材中的知识总的来说摆脱不掉标准化和系统化的特点,(www.fwsir.com)而课堂的局限更无法与真实的现实生活相比拟,所以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来让学生设计一些真正有用和真实的实践练习题,开启小学生的"生活智慧".如,"菜篮子里的数学——怎样帮妈妈省钱""装修里的数学——如何合理运用图形""旅游里的数学——制订一个最佳租船游玩方案"等等,让这些与生活"亲密接触"的练习引导小学生不断地去观察、去思考、去实践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在这些"小问题"和"小点子"中提高他们对数学的掌控能力。
  
  三、提高能力,开展"诊断性"练习
  
  练习中经常性的错误不但是困扰教师的问题,更是学生无可避免的,无论是因为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还是实属粗心大意,有练习就有错误,这是存在于数学课堂不争的事实。很多教师面对这种状况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么一味斥责,让小学生惶恐不安,加深对数学的厌恶心理;要么针对错题让小学生反复练习,甚至背诵下来,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只会适得其反。在数学练习中,防错与纠错都是学生表现出的一种数学能力,而如何让小学生具备这种能力,笔者认为可以"变错为宝",通过为学生制造一些错误"陷阱"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学会如何在"假想"中寻找正确答案,从而开发数学智力,提高数学能力。如,简单的一个问题:"1公斤铁与1公斤棉花哪个重?"相信这几乎是每个小学生都遇到过的"数学陷阱",而掉入陷阱的也几乎是大多数,反之,凡是历经此"陷阱"的人无一不对它感到印象深刻,深感再也不会第二次掉入这样的"陷阱"之中,这就是诊断性练习的魅力所在。以学生经常会犯的错误为切入点,设计"陷阱",并"引诱"他们越上"歧途",然后再回过头来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重新讨论解题的过程,查找自己"失手"的原因,从而制订出"预防措施",这种练习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和谨慎,会让他们具备一种"拨开迷雾看数学"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巴桑卓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练习[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27):78.
  
  [2]刘鑫。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练习中设计趣味性[J].俪人:教师,2014(5):10.
  
  [3]韦艳。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趣味性方法[J].俪人:教师,2014(2):44.
  

【以练习为载体,让小学数学课堂走向实效】相关文章:

试论提高数学课堂实效08-05

打造有实效的数学课堂08-18

审视新课标下数学“练习设计”的走向08-08

关注课堂细节提升课堂实效08-03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技巧08-07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08-2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刍谈08-03

渗透体验生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08-05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08-13

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素质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