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8-01 08:42:54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林华庭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东门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必须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人本对话,夯实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是一个三维互动的过程,可见"人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核心。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应突出"人本对话",强化师本对话、生本对话。

  1.师本对话是前提

  阅读教学,开始于教师与"文本"教材之间的对话。接触一篇新课文,教师首先是一名读者,要揣摩作者的旨意,要解读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比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时,先要弄清作者通过对蟋蟀的住宅的具体说明与描绘,赞美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同时,还应注意到,作者在写法上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进一步解读时,就会发现,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从头到尾处于蟋蟀的角色,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来叙述、来表达,也许学生会感兴趣。这样,教师在聆听教材的声音时,将教材提供的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整合,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准确的估计,从而建构出属于自己的全新视野。

  2.生本对话是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要学在先,要靠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与文中对话,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比如,学生初读《秦兵马俑》后,要让学生达到真正的整体感知,大体上能说出:这篇课文是围绕"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人性鲜明"写的,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虽不要求准确总结,但也不能让学生停留在一句半句的程度上。接着还要让学生说说课文都写了哪些兵马俑?踏踏实实地感悟出这些兵马俑的惟妙惟肖。当学生学习中遇到困惑,可以通过与文本的多次对话,逐步提升自己的认识,生本对话要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最后还要让学生体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二、以悟促读,提高品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乐趣。从而突显"悟性"培养的重要性。

  "悟",顾名思义就是领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要悟出文本的滋味,悟出文本的内涵,悟出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要悟出适合自己的人生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以悟促读,读中感悟,读出情趣。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可以抓住全文的四次对话,让学生感悟到小鸟与树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小鸟寻访大树时焦急、伤心之情,同时,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朗读,让学生读出小鸟与树的深深友情,读出小鸟着急地找树的过程中几次询问时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担心。)让他们体会到这就是小鸟奉献给大树最珍贵的友情。

  三、读写训练,挥洒个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个体生命的投入,他们有各自的心理活动,独特的情感意志。学生在文中感悟的是他个体才能感悟到的东西,是富有个性化的。对课文的理解,是一种主体生命的意义的投射和昭示,是自我灵魂的写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安排创造性的读写训练,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个性的挥洒。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片段的课堂实录。

  师:是的,这里有一种罕见的特殊的美,这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文化,这样的民族精神,四五十年前没有变,四五十年后——生:没有变。师:我们敢断定现在依然——生:没有变。师:将来还是——生:没有变。

  师: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到德国留学,你走在大街上,会看到怎样的美呢?请拿起你们的笔,将美丽写下来吧!(学生写完后,教师选择佳作交流欣赏)

  师:你们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我们带入了美丽的德国街道,让我们永远记住德国奇丽的景色,永远记住德国这个奇特的民族吧!课后,大家可以继续走进德国,领略异国风情。

  上面这个课例中,教师以充满诗意的语言,将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民族里,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寻找平衡,提升能力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时会过多地淡化训练,唯"朗读"是尊,误以为朗读能解决阅读课的一切问题,于是"动笔"被取消了,"深思"被封杀了,"默读"被挤掉了,一堂课下来,总觉得热闹有余,言语训练不足,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要在朗读感悟与言语训练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我在教学《掌声》一课时,其中一个片断——

  师:同学们,课文中两处写到"一摇一晃"这个词(1.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2.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这两处的"一摇一晃"一样吗?为什么?

  生1:不一样,从第一次的"一摇一晃"中看出英子紧张自卑。

  师:那就请你带上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吧!

  生2:第二次"一摇一晃"可以看出英子变了,有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英子变的开朗、自信了。师:好,那就请你读出你的这一份感受吧!

  师:同学们,我们从这两处的同一个动作词中感受到英子的变化,使我们能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了人物的心理特点。

  像这样的言语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和精神的同步发展,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章海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08(02)。

【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相关文章:

浅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08-05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08-12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08-1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08-24

·论阅读教学中的学习策略08-17

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08-02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08-08

对绘本阅读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08-0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08-05

论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