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体育论文>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时间:2022-08-01 22:33:20 体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性创设教学的设计探讨

  洪东洋

  (福建省南安市华美中学)

  摘 要:我国的素质教育在近几年尤其重视主体性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自主性思维,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方法,设置体育教学内容情境,指导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增强主体性参与,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和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主体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权威性和老师主讲式的方式,学生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授的课堂上,缺乏主动性参与意识,尤其体育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不大,将原本应该活跃激荡的体育锻炼课演变为老师的演讲课,体育教育的素养性教育方向和目标荡然无存。因此,要改变静态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增设体育教学创新内容,以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促进学生智能、体育全面性发展。

  一、主体性创设的体育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的传统教学中,老师只是注重于对体育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老师仅仅是教学的设计者,而不是主体性参与者。在新型的体育教学设计中,要增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节,将以往重复、机械化的程序练习转变为启迪式、示范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增强自主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初中体育教学“跳高”内容设计中,历来老师都只是注重体育跳高技巧的知识性讲解,而后由老师督导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之下,依照设定程序进行重复、机械化的练习,宛如一个设定的机械化程式,单调而缺乏主动意识,仅仅按规定的轨道进行运作。这种程序化的机械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要积极思索,让学生自己在跳跃的运动中体会身体腾跃的感觉,掌握自己身体与杆子高度的空间感,体味自身的本体感,增强身体与周围环境的相融的感觉。这样,学生才能在体育运动中找到自身的感觉,通过主体性的参与,调节身体当中的运动感和平衡感,激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二、教师指导性角色的体育教学设计

  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状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动手、动脑、动脚,使整个身体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学习。老师要改变以往习惯性的权威思维,放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要调整权威的教学观念,变指令为指导,将自身置于与学生同等的体育活动地位,在与学生进行体育互动的过程中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疏导学生在运动状态中的紧张心理和畏难情绪,积极用示范式的动作和通俗易懂的体育技巧知识表达给学生,学生理解了体育项目特点,自然也就放松了情绪,于无形中协调了身体、舒展了姿态。例如,在立定跳远体育活动项目中,老师可以选定一名学生为裁判,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规定包括教师在内的全员参与,老师与学生平等,学生在与老师共同竞技的活动过程中,体会到游戏体育的快乐。

  三、营造宽松的体育教学氛围

  体育锻炼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身体体质,增强学生的健康心理。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注意营造体育活动的轻松氛围,创设一个宽松自如的教学环境,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学生才能快乐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进入体育学习。例如,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最适合采用比赛学习法,比赛的氛围紧张而热烈,因为关注于比赛的进程、关注于比赛的胜负,使学生在无形中得到了篮球技能水平的提高。又如,在长跑训练课程中,很多学生对于长跑有畏难情绪,老师要将长跑项目采取交叉性对跑的方式,使学生分成两组,以接龙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在竞争中平添了些许趣味性,将长跑运动组合成趣味型的接龙竞技,学生体会到了运动过程中的趣味性,从而轻松愉悦地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来。

  初中体育教学过程要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通过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对体育教案的合理性设计,将各种体育项目进行整体编排,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身体素质,进行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以指导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掌握学生的心理偏向,有目的地创设体育教学方案,激活学生的主动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参与尝试,将初中体育课程视为一种快乐的体育学习过程,在轻松、宽裕的学习氛围里协调自己的感觉、平衡自己的身体、舒展愉快的心理状态,从而在初中体育课堂的乐园里,得到体育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正茂。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11(13)。

  [2]胡壬媛。“导学式”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初探[J]。学周刊,2011(13)。

  [3]徐海。初中体育教学的体会[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