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英语论文>试谈对有效英语写作评价方式的追求

试谈对有效英语写作评价方式的追求

时间:2022-08-01 22:40:21 英语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谈对有效英语写作评价方式的追求

  试谈对有效英语写作评价方式的追求

试谈对有效英语写作评价方式的追求

  龚 婷

  (浙江义乌稠江中学)

  摘要:英语新课标强调,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使学生对英文写作产生兴趣,从而主动自发地学习,学会总结和应用写作技巧和策略,进而提高书面语言表达水平。可以说,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写作评价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良好的评价方式产生的效果不可低估,它能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动力,灵感的源泉,创新的火花,促进学生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分析当前英语写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体系,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有机结合,全程进行关注和诊断,进行差异性的创新评价。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写作评价

  英语写作教学是一个综合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的过程,涵盖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英语书面语言表达等能力。而写作评价作为英语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对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沟通师生情感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初中英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归纳好的方法和思路,发挥写作评价的指导和激励功能,提升学生作文质量。从分析初中英语写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探讨如何避免英语写作评价中的不良现象和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初中英语写作评价的有效策略。

  一、初中英语写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写作评价落实不到位,使学生失去了发展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良机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还采用传统的写作和评价模式,分配任务—学生写作—批阅打分—出示范文—修改订正。评价时往往都是单一的作文评语,并没有对学生写作的过程和写作的方法、技能给予相应的关注,评价的主体都是教师,学生往往没有参与评价的机会。这样,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接受写作任务,接受教师评价,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消极和应付心理,学生应有的个性被束缚和压抑,英语写作技能也得不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2.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没有得到相应的发挥,反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英语学习的热情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教师应通过每一次写作练习,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写法指导,让学生学会方法,逐步取得进步。然而,在现实教学课堂中,有时教师不恰当的评价,不仅没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反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大打折扣。比如,直接将学生的错误作文公布在全班同学面前,会让学生很难堪,挫伤学生写作的自尊。

  3.教师的大包大揽行为使学生失去了参与评价的机会,扼制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积极参与作文评价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让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个人的大包大揽行为让学生失去了参与评价的机会,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种做法,没有意识到新课改所强调的自我评价对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师评价主体,实现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能够使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提高初中英语写作评价有效性的对策

  1.英语写作评价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写作评价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差异,评语不能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同时,要注意以评语树立榜样和典型,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借鉴。

  (1)写作不同,评语也要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写出的写作自然也各有特点。教师应承认、尊重并鼓励学生的这种差异和创造。对学生在整体布局、主旨立意、语言风格、遣词造句等各方面进行详细的评价,使学生借助教师评语及时了解或认识自己的写作情况。

  (2)评语应富有个性和创意。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和写作的独特性和个性的前提下,写出相应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作文评语。作文评语作为书面语言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应追求文采和美感。

  (3)评语要起到给学生树立效仿典型的效果。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可以借助评语形成某个句型或语法的典型,让学生在欣赏评语的同时,学会去模仿和借鉴。

  2.多运用正面激励性写作评价

  对学生的赞扬、肯定和认可,能够激励学生继续改进和努力。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小小的奖励,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享受写作的成功和乐趣。不管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还是在写作评价中,当学生积极表现时,都要给学生适当及时的表扬和赞赏。当学生有欠缺的地方时,也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以尊重和期待去激励他们。

  3.将评价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

  (1)在写作材料准备过程中予以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处于两种状态:一是原有的知识发展水平;二是目前还不具备,但是借助教师或同伴的指导和帮助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两者之间的过渡区域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英语写作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基础知识、语法等积累前提下,才可能产生语言输出,完成由“现有的发展水平”到“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之间的飞跃。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就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从源头开始进行评价和引导,使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师的建议和意见,积极地思考和阅读,避免无“米”下锅的尴尬和烦恼。

  (2)写作过程中学生自评互评,互相赏识,共同提高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写作评价中,组织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等环节,让学生不断吸取文章的精华,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上升到实践,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欲望。虽然,学生评价时间会比较长,但我们不能为节省时间而不使用这种极好的辅助评价方法,反而应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

  ①学生自评

  评价自身是否及时完成了教师所布置任务;找出自己觉得写作中比较好的地方,并说出好的原因;写作中还有哪些不足,使自身能明确今后的努力和改进方向。

  ②生生互评

  学生之间相互欣赏,互相评价,是一种共同提高的小组合作学习手段,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教师作为写作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要注意科学分配时间,导入环节和写前指导环节可以精炼一些。当学生写好习作后,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评价。以两人或四人为一组,阅读彼此的文章,找出优点,同时提出修改意见,并讨论该如何进一步修改。然后各自迅速修改自己的初稿,之后再循环传阅。学生间相互评价修改,是允许他们以读者的身份去阅读同伴的作品,可从中学到比较好的写作手法,达到取长补短的理想效果。在互评过程中,还可提高小组成员间的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进一步拓展自身的写作思路;使学生深切地感到写作不仅是一种作业,也是同伴间非常好的交流和共享。生生互评中,自身的阅读和评价分析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我们教师应在此环节适时地讲解渗透作文写作的构思和技巧,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以阅读指导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

  ③推出优秀作品,师生共赏,提升写作质量

  互评时小组学生相互协作,取长补短,而教师点评对学生写作则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教师恰到好处的点评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基于小组的合作交流,先推选出认为好的写作,教师再从中选出佳作和全班同学共同欣赏、朗读。这些风格各异的作文各有优点,要么主体鲜明,要么词汇丰富,要么衔接自然等。对优秀写作中的闪光点予以放大,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和学习,而对于写作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鼓励学生共同探讨,相比直接指出这种方式,不会伤害到学生敏感的自尊心。而当范文进一步完善更改以后,让学生自己朗读作品,或是让其他学生赏读,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努力取得成功的喜悦,写作的兴趣自然而然产生,能读又能写,何愁英语水平不能提高。

  4.英语写作评价要融入情感,注重差异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一方面,学生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我们在批改习作时,也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那样只会抹杀学生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应针对不同学生,运用差异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参照原来的水平给予相应程度的评价,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提高,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时,将教师视作自己的朋友,叙述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情感体验。而批改作文时,教师也应该用心和学生去交流和回应,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富有爱心和诚恳的评价,所以只有师生之间以真情实感交流,作文教学才能产生“教学相长”的效果。通过一次次师生作文的“对话”,达到塑造健康品格、启发学生思维、形成美好情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每位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陈旧的作文教学和终结性评价模式,在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同时,不断优化和创新形成性评价手段。对学生写作的每个阶段给予密切的关注,并及时予以指导,真正发挥写作评价的促进和激励功能。当然,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哪一种是万能的。我们教师要灵活运用,积极思考和总结,将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他们写出更加生动流畅的英语写作。

  参考文献:

  [1]邓雯莎,史小平。新课程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浅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2(12)。

  [2]杨小明。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形成性评价[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