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历史论文>也谈"故事材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也谈"故事材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17 10:48:51 历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也谈"故事材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也谈"故事材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也谈"故事材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杨冬晴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历史材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关于历史材料的分类,由于分类标准的不同,使得分出的类型也比较复杂。比如,按表现形式,可将历史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种;根据价值属性,可将历史材料分为"原始材料"和"间接材料"两种,等等。近日,在阅读《国外历史教学案例译介》一书中又看到了一种材料叫"故事材料".于是,特地网络搜索了一下"故事材料".原来,所谓"故事材料",是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研究员何成刚博士和沈为慧老师共同撰写的文章《例说"故事材料"的重要特征与教学运用》中,首次提出的。这种分类对历史研究没什么价值,但是对历史课堂教学却很有价值。

  文章中提到:"故事材料"除了具有一般历史材料的特征外,更突出以下三个方面:1、有鲜活、具体的历史人物;2、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3、反映的是一个历史事件的个案,学生通过该历史个案,往往可以得出一些普遍性的认识和结论,即达到"以事明理"的效果。总之,"故事材料"本身呈现的不是一个宏大的、充满教条的历史叙事,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可读性较强的历史故事。

  的确,尤其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往往有着非常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难忘九一八》一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如何理解中共的立场,出发点,这样做的目的呢?书本中并没有提供其他的材料,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若教师只是生硬地分析其中的缘由,学生势必理解不透彻,且容易遗忘。若使用"故事材料"的教学方法,这一难点便能迎刃而解。我的设计如下:

  当时在东北军内"杀蒋"的呼声很高。特别是一些年轻的下级军官,对共产党"不杀蒋"的主张很不理解。周恩来受邀,前去做说服工作。周恩来说:"要杀,这有什么难的?一句话就行了。当时大家都怔住了。但紧跟着周恩来又说:"诸位,在这种形势下,是杀好还是不杀好?杀了一个蒋介石,就会出来一个何介石,李介石。这个何介石呀,他一上台,就会公开地和日本人勾结来攻打西安,内战就会继续,中国就会灭亡。如果不杀呢,现在蒋在我们手中,就可以逼将抗日。" 在场的一位军官还提出这样的问题:"共产党和蒋介石势不两立,为什么这次不趁机报仇".周恩来举了红军将领徐海东一家36口人被蒋介石杀了35口人的事例说:"这个仇够深了吧?可是,这次他还是主张不杀蒋介石。因为他是共产党员,对共产党员来说,民族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这段故事材料,让学生充分看到共产党博大的胸怀。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能够摒弃前嫌,以期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故事材料"来辅助理解,从而避免历史教学的成人化与过分专业化。但是,"故事材料"的选择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1、故事中的时间、人物、事件的大致内容均须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不能完全杜撰,那样就失去了历史的价值

  2、故事中的内容表述必须通俗易懂,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3、故事材料的选择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不能随意选用,更不能滥用。

  鉴于以上要素,我们除了可以在书本、教师参考用书、史学专著中寻找故事材料外,还可以从中考高考试卷、各种史学论文中去搜索整理有价值的故事材料,以备教学之用。

【也谈"故事材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学生教育中的"奖"与"罚"08-25

浅谈"要素组合方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08-26

"等效"在物理中的巧妙应用08-25

课堂中的"精心"教学初探08-25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也"情不自禁"08-18

"问题解决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探析08-25

镇"孝顺媳妇"事迹材料汇编08-19

"破坏法"在职业教学中的应用08-25

浅析"公式教学"中容易忽视的现象08-24

关于"壶"和"茶"的歇后语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