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语文课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

语文课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

时间:2023-02-20 10:45:17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课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课堂发问意识浅谈—— 语文课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
  
  内容摘要:本文从优化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出发,把握新课程的标准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力图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和能力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地审视和探讨。同时,立足个人的教学实践,从以人为本、营造氛围、激励赞赏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和能力展开阐述。尤其重视学生发问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真正地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发问意识  背景   理论依据    自主探究   创新发展
  
  本学年我们语文教研组提出了“关注课堂提问”的教研主题。我认为课堂提问要关注老师如何提问,更应关注学生的提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是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索、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绝不应是消极被动的,而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教师的问题多么精巧、成熟,都只代表着他本人对课文的研究与理解,都只是他本人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一种假设,而决不是学生的阅读感受,也决代表不了学生的困惑。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对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的发问不但能使老师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和学习需求,而且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它能促使学生以文本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等领域的多向交流,从而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进而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让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养成发问意识,已逐渐成为新世纪语文教学的趋势,其背景和理论依据为:
  
  新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较以往来说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冷静地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仍然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学过程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学生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一些优质课、观摩课中教师预设的问题过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少。即使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也往往是肤浅的、无探究价值的。更有教师把提问作为惩治那些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学生的措施。另一方面,学生回答错误或是问得不好,就可能受到批评和嘲笑。如此不但不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使学生产生厌恶、烦燥。就出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提问的兴趣越来越小,出现无疑可问、不敢问、不知怎样问、没机会问的局面。一个习惯接受现成答案而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何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既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为:(一)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因此,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开发并训练批判性思维,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从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他们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这是教育的失败,而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则是教育的最大成功。“学贵知疑,不疑则不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正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过程的这一特征是一致的,其主旨都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首先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自主确立探究的方向,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进入探究活动。可见新课程的理念,是以“问题”为核心的。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学生的问题意识跟不上,何来有效地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学生学会怎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能力,学有活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发展学生的发问能力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些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一、把首问的权力交给学生。
  
  传统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把培养学生如何发问、如何思考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予以重视,语文教改虽然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数十年,从一讲到底的“满堂灌”到一问到底的“满堂问”,形式上有了很大的改观,课堂气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但实质还是没变,师生关系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角,而部分学生则成了观众,充其量是演得不错的配角。学生的主体性遭到冷落,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讲堂,明显缺乏以生为本的人文关怀。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教师按照预设的教案顺利地进行教学,有条不紊;学生也乐得轻松,依葫芦画瓢,虽然可以讨论,也可以发表见解,但一切尽在老师的运筹帷幄之中,学生被动依赖的心理也由此生成,更不必说大胆发问和推测了,即使有问题,也往往得不到尊重与重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学生思维的封闭状态,也渐渐丧失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倒成了禁锢学生思维发展的锁链。
  
  因此提倡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和能力,可以说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反叛。
  
  首先,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流程入手,从根本上改变师生教与学关系。就语文教学而言,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原始解读,把首问权还给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一切从学生的问题开始,允许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发现并(自主合作)探究问题。我的做法是广泛“发动群众”——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就把自己的心得、问题写下来,然后我把所有的问题收集起来,师生一起来解决,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比如在上课文《牲畜林》(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时,有同学就问“文中对朱阿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我在备课时给忽视了。现在由学生提出来,我觉得非常有探究的必要。于是我让学生先把文中对朱阿外貌描写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分析一下其特点。很容易就得出这是一个“普通的小农形象”的结论。我再让学生找出对德国兵外貌的描写,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在身体条件上朱阿也是处于劣势,这也是他迟迟不敢开枪的一个原因。通过讨论、分析加深了学生对“延迟法”的认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次,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立足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与关注于不同层面共性与个性的问题,通过课堂对话,努力倾听学生的不同心声,切实了解学生的疑难之处,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也使学生从配角转变为课堂的主角,真正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确实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
  
  再次,还应该让学生意识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明白善于发问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是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是创新思维的开端。
  
  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问题欲望,少不了课堂特定情境与氛围的营造。
  
  其一,通过创设课堂特定情境,尽力维护学生的心理渴求,尽力满足他们梦想成功的欲望,尽力激发学生的发问欲望。注重语文教学创设情境的乐趣、情趣、理趣与美趣。
  
  其二,通过课堂教学充分发扬民主作风,为学生努力营造和谐、宽松、开放性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打消顾虑,大胆发问。尽管学生的发问很有可能是幼稚的、偏狭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但其意识、精神却是可嘉的。对于学生的发问,教师要允许他们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允许他们提出甚至与教师意见相左的问题,要创设氛围和给予机会,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以及有形的奖励奉献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内在的热情和潜能,让他们体验到发问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让发问意识和精神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淀在学生的思维品质中。
  
  其三,通过创设竞争的氛围,激起他们争强好胜的心。有时我有意识的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两组,或AB两组对抗,或男女两组对抗,有时针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辩论,有时对课文内容进行相互问答。只要引导得当,就连平时上课默默无闻的同学也会高谈阔论,一鸣惊人。
  
  三、探寻问题生发的途径。
  
  程颐说过:“学者先要会疑。”科学家伽利略也说过:“你不能教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长期的接受性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他们往往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发问。纵使他们有心发问,想力争独抒己见,可也往往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谈不出有创见的看法,尤其是在最初阶段。由此,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发问的方法,让学生去摸索发问的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反谈琵琶,置疑大众看法。打破思维的常规性和习惯性,进行逆向思维,可以是思维更具独立性、批判性、多向性、和广阔性,是思维主体创新的反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评判文本,鼓励学生对文本有不同甚至新颖的想法,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课文《失街亭》中,对诸葛亮和魏延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评判通常的结论是:诸葛亮神机妙算、执法如山;魏延纸上谈兵、刚愎自用。但是诸葛亮性格中就没有缺陷吗?魏延就没有值得学习的优点吗?只要仔细阅读文本回答是肯定的。其实诸葛亮和魏延都属于圆形人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就为学生课堂问题的生成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2.深入文本,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挖掘文本,并充分运用文本本身所拥有的丰厚博大的人文氛围。比如在文学鉴赏中,研读小说的情节悬念,品赏散文的思想意境,体现戏剧的场景冲突,把握诗歌的风韵音律,从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引发学生的思考、发问,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欧﹒亨利式”的结尾,如何对它进行认识和把握,就会有许多的问题生成。
  
  3.由此及彼,联想的空间无限广阔。通过由此及彼的迁移联想,对“此”内容发问,可以将思维引向更广阔的空间。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活读文本,联想迁移,进而融进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感悟和体验,以体现语文思维与思想之美。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敢发问,愿发问,善发问,则是这一学习方式的起点,它真正体现了“尊重、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让学生发问,它为学生构建了张扬个性、展现创造、体验与文本亲密接触的情感的平台。记得名师李镇西老师说过:“如果真正把学生的心灵需要作为教学起点,那就应该从学生提问开始真正的教学。语文课有多种上法,不能定于一尊,但我追求一种自然、潇洒与‘随意’,我不愿意把教案设计得太‘精确’,而愿意课堂上有一些‘突发情况’――这最能激发我即兴发挥的教学灵感;不要把课堂填得太满,留一些空间给学生,留一些空白给自己。”这是李镇西老师努力追求的“精彩瞬间”,其实也是吾辈老师应该追寻的“精彩瞬间”.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巢宗祺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
  
  [2]《问题的生成与文本的解读》 胡金海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8第10期)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钟启泉崔永郭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语文课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相关文章:

把课堂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08-17

让孩子拥有提问的权力08-08

把课堂交给学生08-05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之我见08-20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08-20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探究08-03

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思考08-18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08-15

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的探析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