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我国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我国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3-02-20 10:11:02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国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文献统计的方法,对我国内容分析法的相关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考察我国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而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摘  要  题】理论纵横
【关  键  词】内容分析法/研究进展/统计分析

   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情报研究,在情报战中成效显著。战后,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军事情报机构一起,对内容分析方法进行了多学科研究,使其应用范围大为拓展。[1]本文采用文献统计的方法,对国内有关内容分析法的期刊论文进行了较全面的统计分析,以期对我国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番考察,进而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本文选取的数据来源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研制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2)和清华大学开发的《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1994-2002)。这两个网络数据库具有覆盖面广,收录期刊全,检索途径多等特点。此外,辅以《全国报刊索引》(社科版)进行手工检索,共收集到内容分析法研究论文80篇。
      1 我国内容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1.1 论文数量分布情况
  研究论文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状况。截至2002年6月,关于内容分析法的期刊论文按年代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内容分析法研究论文发表时间分布
  附图
  从表1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研究内容分析的论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近3年来,发文数量有了显著提高,说明内容分析法开始得到广泛的重视。
    1.2 论文期刊分布情况
  对某一领域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仅可以确定该领域的核心期刊,了解各刊物的办刊特点,而且有助于分析该领域的研究范围和发展趋势。在期刊分类中,笔者将各学院学报划为综合学报一类,将仅有一篇相关论文的学科划为其它类。内容分析法研究论文分布的期刊数量很多,约有60种,按期刊学科范围划分的论文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内容分析法研究论文的期刊发布
  附图
  从表2看出,内容分析法研究论文分布的学科面非常广泛,这也是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社科研究方法的普适性所决定的。虽然综合学报和其它类期刊载文量较大,但鉴于其刊载文章涉及学科不固定,因此不能反映内容分析法的学科分布情况。相对而言,图书情报学、新闻传播学和医学是研究内容分析法较多的学科。
    1.3 论文主题分析
  从微观视角出发,就内容分析法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了解我国内容分析法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认清优势与不足,指导今后的研究发展。
  系统分析是指该论文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而理论研究论文主要是介绍内容分析法的由来、定义、作用、实施步骤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以“内容分析”为关键词搜索相关论文的过程中,搜集到大量文章,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所指的是“对某方面内容进行分析”,与内容分析法并无关联,因此未统计入内。
  表3的数据反映了两个方面的情况:其一,系统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居多,证明研究人员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研究能力,因为只有将数据统计与推导分析相结合,才能更有力地说明实际问题。理论研究类文章所占比例较少,反映出内容分析方法本身仍在不断完善和推广的过程中。其二,各学科对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也各有侧重。图情专业人员发挥信息优势,追踪研究动态,在引入、介绍内容分析方法方面的论述居多;新闻传播学既关注社会现实,又进行理论研究,因此各类主题均有涉及;而医学、社会学、心理学虽然发文不多,但注重实用性,大多运用内容分析法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表3 我国内容分析法研究论文的主题分布
  附图
      2 我国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研究缺乏广度和深度
  对内容分析法进行理论研究的论文总体所占比例不高,且大多集中于图书情报学领域。一方面是由于内容分析方法本身属于实验性较强的实用型方法,大多数学科将其作为一种应用研究的工具;另一方面是内容分析法在我国的应用还比较少,很多需要理论指导的细节还未显现。而在图情领域的研究论文中,概述文章多,深入研究少。在10篇理论研究文章中,有5篇是从整体上介绍内容分析方法,包括其定义、基本特征和一般步骤,并就在图情领域引入内容分析方法的可能性、必要性及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其余几篇分别介绍了内容分析法在军事、传播、图书馆等领域的应用。数量与内容都反映出我国图书情报研究人员对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
    2.2 应用研究缺乏体系和标准
  与理论研究比较起来,目前对内容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比较多,但是仔细了解就会发现,真正领会了内容分析法的精髓,全面掌握其方法步骤的并不多。内容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定性研究的量化分析方法。它将用语言表示而非数量表示的文献转换为用数量表示的资料,并将分析的结果用统计数字描述。通过对文献内容“量”的分析,找出能反映文献内容的一定本质方面又易于计数的特征,从而能克服定性研究的主观性和不确切性的缺陷,达到对文献“质”的更深刻、更精确的认识。[2]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应用研究情况来看,很少有能真正符合内容分析方法客观、系统、量化三个要求的论文。如表3所示,占13.8%的定性分析类文章,只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在分析上强调逻辑理论,忽视数字依据;与之相反的是,占22.5%的定量分析类文章,比较全面的开展了统计工作,数据充分,但是在描述分析方面欠缺力度,变成简单的数字罗列;占多数的系统分析类文章虽能掌握正确的方法步骤,但这些文章基本上都是由研究者独立完成,这对分析结果的客观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为了避免主观意识造成的误差,内容分析应由多人合作完成,而且还要经过信度和效度的验证,最终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由此可见,不仅理论研究要深入开展下去,应用研究也亟需建立起科学而完整的实施标准和方法体系,理论与实际要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3 技术研究进展缓慢
  作为一种基于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对文献资料的依赖性很大,不仅数量多,而且要求来源准确可靠,这就给研究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负荷。从笔者搜集的文章来看,绝大多数统计工作都是由研究人员手工操作完成,没有提及运用了何种辅助工具或技术。仅有2篇理论研究类文章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进展及在网络媒介上的运用。
  实际上,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是较为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只是因为待分析文献量浩大,才使研究变得耗时费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统计部分的工作可以在计算机软件工具的辅助

我国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下变得轻松起来;但同时,伴随网络时代而来的“信息爆炸”又进一步加大了内容分析的难度。因此,只有不断将新技术应用于研究之中,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结论可信度。
      3 对内容分析法研究的展望
    3.1 逐步完善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体系
  在内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方面,主要有以下问题亟待研究:
  首先需要对内容分析法究竟是一种定性的还是定量的研究方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文献的内容分析一般有两个角度:概念分析和关系分析。概念分析通过发现文献内容中常用词最常表示的概念并统计其出现频率,从而对研究问题做出推断;关系分析更进一步的研究文献内容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上下文的关系、概念的组合及其涵义等。[3]可以看出,概念分析侧重于运用定量方法计算词频,关系分析则侧重于定性推导。二者能够独立成为研究手段吗?还是应该互相结合,以保证研究结论不失偏颇呢?
  其次,需要明确制定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内容分析方法体系,包括实施步骤和评价标准。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图书情报部门已将内容分析法引入方法论体系,80年代以来,内容分析方法不断用系统论、信息论、符号学、语义学、统计学成果充实自己,在社会发展和国际政治等领域业绩显赫。[4]但就我国开展的研究来看,内容分析方法尚未成为社科情报研究的核心方法,相关应用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操作规范的支持,因而得不到应有的信任和重视。为了促进内容分析法在我国社科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各领域尤其是图书情报人员应加紧对该方法的原理、机制、模式、规范和评价的综合研究。
  另外,作为一种通过所掌握的信息资料推断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实际情况的研究工具,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和效度问题十分关键。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是必不可少的。信度是对文献编码一致性、分类准确性和方法稳定性的检验;效度是指结论与事实的相符程度,以及理论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包括概念效度,即类目的定义是否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实验效度,即是否有更多的外部依据来证实内容分析的结论;以及现象效度,即研究人员是否真正理解了研究内容所表达的意思及方式。[5]目前这方面的问题尚未得到广泛的认识。
    3.2 加强内容分析法的技术研究
  在历史上,内容分析曾是一项极其耗时费力的工作,分析要靠手工完成,或者借助于当时速度还很慢的计算机来分析编码人员制作的数据卡片。通常一项研究就要使用成千上万张卡片。人为误差和时间限制使这种方法不能用于大型文本内容。尽管操作有困难,但内容分析法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已成为一种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一开始局限于词频统计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考虑更成熟的分析方法,关注概念而不只是单词,关注语义关系而不只是词频。[6]这就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的支持才能实现,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Computer-Aided  Content  Analysis:CACA)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计算机主要是作为一种数据管理工具。在数据的搜集、存储、编辑和整序等为分类做准备的工作程序中,计算机具有手工方法不可比拟的速度优势。编码工作也可以在交互的、联机模式的计算机上进行,通过确定内容分析的目标并准确定义词序和词义来产生一部作为依据的电子词库,实现对电子文本的自动编码。CA-CA还有一个显著的优势表现在对分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先进的、快速的验证,计算机不仅能对相关的类目和变量做更深入的统计分析,而且更能保证编码的客观性。[7]因此,充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于内容分析法的应用和发展十分有益。
    3.3 内容分析法的应用前景
  由于内容分析法能被应用于研究任何文献或有记录的交流事件,目前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宽广,包括从市场和媒体研究,到文学修辞、人种和文化研究、年龄层次问题、社会学和政治学、心理认知科学以及很多其他领域。在调查研究中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各国传播、交流内容的差异;监测宣传机构的运行状况;识别个人、团体或机构的意识倾向、关注焦点和交流趋势;描述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对交流的反应;以及调查个人或团体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另外,内容分析成果反映出的社会语言和心理语言的密切关系,在人工智能开发中也发挥着整合的作用。[8]
【参考文献】
  1,4 范并思.论社科情报研究的方法体系突破口.情报资料工作,1995(2)
  2 马文峰.试析内容分析法在社科情报学中的应用.情报科学,2000(4)
  3,6,8 Overview:Content  Analysis.http://writing.colostate.edu/references/research/content
  5 Haggarty,Linda.What  is  ...content  analysis?.Medical  Teacher,1996(2)
  7  Wilfried  Bos,Christian  Tamai.Content  analysis  in  empirical  soci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9(31)


【我国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进展】相关文章:

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进展08-17

内容分析法与图书馆学08-05

我国国有经济调整的目标与内容08-12

我国《反垄断法》“总则”之外内容的相关立法争鸣08-05

我国动画产业链中内容风格的问题解析08-19

“结构分析法”在解题中的运用08-17

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进展08-05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08-06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