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历史论文>谈历史教学中的设疑

谈历史教学中的设疑

时间:2022-08-07 22:09:42 历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历史教学中的设疑

刘珍珍

平铺直叙,一讲到底,缺乏学生的积极思惟,是历史教学中的大忌。心理学告诉我们,思惟过程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起点是“疑”。所以,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根据历史学科的关键环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进程,将课堂教学成“设疑――求疑――解疑”的过程。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设疑呢?
第一、教学可以从问题开始。亚里士多德说:“思惟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人们的思惟活动和求知的欲望,经常是从“问题”开始的。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对外界事物好奇敏感,富有探索精神。在遇到问题、产生矛盾时,思惟的积极性便高涨起来。所以历史教学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鲜明的问题引出矛盾。使学生思惟“入路”。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三册中的《太平天国》,一上课,教师就提出几个问题: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那一年?在那一年结束?领导人是谁?你能讲出这个故事来吗?结果怎么样?请大家先带着这几个问题去阅读课文,阅读完了我们再来讨论这几个问题。这样的设疑一下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对一节课的教学起了至关重要的着用。
第二、设疑于重点和难点,即寓难点于设疑之中,寓解疑于趣味之中。如讲《太平天国》中,讲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一目时,提问:太平天国能够迅速发展,为什么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会有矛盾?让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了解: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杨秀清的进取心逐渐减退,生活逐渐腐化,脱离群众,争夺权势,导致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分裂。在讨论中,学生们思惟活跃起来,疑团也随之解开。
第三、在教学中抓住看、想、说三个环节设疑于插图之中。中学历史课文中的插图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介绍历史人物的插图;(2)描绘历史事件的插图;(3)历史地图。
对於历史人物的插图,我一般会问:这是谁?有什么主要事迹?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这样不仅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他们学习历史人物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的贡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感情。
对於描绘历史事件的插图,我要求学生阅读时对照课文仔细观察,把看、想、说融成一体。如指导学生学习《大禹治水》的插图时提问:从图上看,大禹的工作作风怎么样?大禹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怎么样?哪些场面反映了治水的艰苦?治水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好处?人民怎样感谢大禹?学生在边看边想边说中掌握了学习内容。
对於历史地图,一般会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原名叫什么?现在用什么名称?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让学生边看图边思考,把历史上的地名落实到现在的地图上,边叙述历史事件边看图,通过地图了望历史事件的整过程。使学生在边看边想边理解的过程中掌握教学要点,学会运用地图、示意图来记忆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第四、在课堂结束时的设疑。一堂历史课由问题开始,又由问题结束,留下余味无穷。如在《中英鸦片战争》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来分析以下问题: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学生被这最后的设疑所激动,课余兴犹未尽,想方设法去解开这个疑问。这就为下一课讲《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了铺垫。象这样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新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沿着知识的阶梯不断攀登。

【谈历史教学中的设疑】相关文章:

漫谈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艺术08-17

设疑08-1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设疑方法08-12

设疑在《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08-17

设疑促读 以读感悟 述中积累08-17

处处设疑 激活思维08-17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精心设疑,启迪思维08-24

《哪吒闹海》 :设疑促读以读感悟 述中积累08-15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激疑08-08

也谈"故事材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