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管理论文>校长的人格底线在哪里?

校长的人格底线在哪里?

时间:2022-08-13 01:13:47 教学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长的人格底线在哪里?






  什么样的人可以当校长,他们应具备怎样的人格特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发现社会各界与校长本人有许多认知的差异,其视点的不同也带来了标准尺度的不同。

  许多校长觉得自己在当校长的过程中是“亏”了。论付出,其工作的强度和复杂程度不亚于社会各界任何行业,许多名校的牌子是校长不分晨昏、不论节假日、不论事务巨细地干出来的;论专业,本来自己可以守着一门专业,倾注同样的精力也是可以成名成家的,可是忙于学校的事务,必然疏于进修,有时又必须成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急救队长”,哪里需要哪里去,成为“万金油”;论责任,学校好比一个小社会,教职员工的吃喝拉撒睡、生老病死样样要管,学生的学业成绩、身体心理,教育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更要管,一旦出事,会牵动社会的每一根神经,必须百分之百地去负责;论收益,既不能与企业经理相比,也不能和当地政府官员相比,更不能与社会上的一些热门专业人士相比。所以,他们认为校长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圣人,在道德要求上只要达到一个普通公民的底线,有一定的学校经营能力,就可以了。要彻底放松他们的手脚,让他们有更大的自由度,去办好学校。

  社会和理论界则认为,校长的责任重大,他首先必须是学生们的楷模。因为一所学校的灵魂是校长,校长是学校的主要教育者,苏霍姆林斯基说:“如若教师们从校长的工作中能看到一个具有高度教育素养的孩子们的直接教育者的榜样,他作为教学集体的组织者的强大作用将会是无可估量的。”并且,校长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他所做的不能仅仅是为了解决学校的某件事,而应该把管理中的每一行为置于对师生心灵影响的前提下。人们普遍认同: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教师、怎样的学生。从这一点出发,校长又必须是德之楷模,能之最长最宽者。只有具备这种人格的人,才能真正办好学校,真正培养出优秀人才。江苏教育学院周在人先生从社会的各个维度来推论校长在承担职责过程中的人格需求,归纳为:四大基础素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自我发展的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六大管理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竞争意识、改革创新意识、科研兴校意识、校本管理意识、效能意识)和八大现代管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统筹教育资源能力、领导教学工作能力、协调公共关系能力、创建校园文化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依法治校能力),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应该说,这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原型。实际生活中的校长人格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陷。正是这种人格的缺陷和不足,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如许多校长以为有了钱便有了一切,有了上面的支持便有了一切,不务学校教育管理,热衷于拉人情搞关系,甚至不惜牺牲教育价值来搞所谓的学校经营,进行权钱、人情交换。这种权钱、人情背后赤裸裸的私利如不加以限制监督,足可以使许多原本很优秀的校长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纵容校长的这种负人格发展,其所带给社会的严重影响要远甚于经济泡沫的影响。

  在理想和现实的撞击、交错中,校长究竟应该坚持什么?

  学校不等同于企业、教育市场也不等同于商品市场,这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学校也受经济的制约,受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程度的制约,但问题的关键是,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其生产者是人,其生产的手段和方式、流程也依然是以人为对象的教育艺术,其生产的产品仍然是人。这种产品的质量只能是通过人(即校长本人——教职员工——学生)的学识和人格的传递而产生效应,它超越于短期的金钱和权威效应。

  如果我们一定要为校长人格划出底线,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注意校长人格必须是在心理学意义即身心健康基础之上具有履行职业、法律和道德的能力,同时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能力的人格,其中最重要的是具备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具体地说,他首先应该具有高于一般教职员工的良好素养,把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他还必须有熟练的业务能力来应对复杂的工作局面和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否则应视为不合格校长。而仅做一名合格校长是不够的,每一位校长还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校长。这种不断更新自我、发展自我的动力和精神特质,可以把学校带上不断发展之路,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成为师生之楷模。

  

【校长的人格底线在哪里?】相关文章:

浅谈校长的人格魅力08-24

守护“底线”08-20

师德的底线08-16

底线作文08-17

底线的作文05-07

底线优秀作文08-20

生命的底线作文03-04

守住底线作文10-27

底线中考作文09-13

底线优秀作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