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应用”结合“题”才是应用题

“应用”结合“题”才是应用题

时间:2022-08-17 13:52:30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应用”结合“题”才是应用题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尽管学生个体中存在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如果单纯从学生个体诱发仍然比较困难。如关于各种类型应用题的教学,它本身就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只不过语句精炼罢了,但学生在学习此类知识时往往还是感到有困难,这是由于应用题出得太“理论化”,出题人考虑的先是“题”,然后才是“应用”,没有具体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相应用的过程——缺乏“应用”得来的“题”,如何让学生有真正体会呢?按照如此“应用”的逻辑,学生思考时第一反应出来可能就是所谓的“条件、问题、数量关系”等,这就又把原来的应用题僵化了,以后又怎能恰当地反馈到实际生活中去呢?     比如“工作问题”的教学,教材上的例题由于需要直观而容易理解,因此题目大多是关于制造业的,如:     某厂3个月生产60000台电视机,每个月生产多少台?张师傅一天加工25个零件,30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上述类型的题目对学生来说实际生活经验比较少,也不符合很多学生的生活实际。其实工作问题所涉及的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完全能在其它行业的工作中形成,关键在于我们的适当引导和开发。如可以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完成对自己父母的应用调查:他们的职业是什么?他们每天工作时间是多少?请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他们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请他们给你讲一讲他们的工作效率如何?然后让学生根据以上的调查说一段话,把自己父母的职业、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告诉同学们。     由于课前通过以上的调查,学生对工作问题当中的三个量已经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学生所说的这一段话实际就成了较好的应用题。如:     “我的爸爸是一名医生,他每天工作7小时,有一天他给14个病人看了病,我爸爸平均每小时给2个病人看病。”     “我妈妈是一名数学老师,她每天工作8小时,昨天她共批改了学生的各类作业本160本,她平均每小时批改了20本作业。”     换一个思路,换一种形成数学题目的方式,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所理解的将不仅仅是深一个层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