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用诗性语言撞击学生的心灵

用诗性语言撞击学生的心灵

时间:2022-08-17 14:31:29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用诗性语言撞击学生的心灵

     

      汉语是一种诗性语言,入选教材的文学作品更是诗性语言。     与理性语言相比,诗性语言是具有含蓄性、情感性、丰富性和非凡震撼力的言说。诗性语言教学的成功,在于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撞击,使学生跟随语言进入诗境,对隐含在语言里的历史、文化、艺术、生命、存在等人类永恒主题产生深刻的精神性体验,对言说者的伟大灵魂、悲悯情怀直接造访和叩问,对失去的生存依据和精神家园执着追寻。而这个过程对主体来说,就是一种最温馨的终极关怀——灵魂的唤醒、心灵的充实、精神的重塑、思想的升华和美化。      一、用诗性语言开启心灵。     这是小学二年级《海上的风》的教学片段:     上课伊始,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让他们说说感受,学生只感到海上的风越来越大,别的就没有感觉了。可当老师用深情的语言投入地说:“老师认为,海上的风是一个人,一个有很多本领的人。”学生的小脸上露出了疑惑。     老师出示了课文中的一句话:“海上的风是演奏家,他一来,就奏出万首乐曲。”并用磁性的声音投入地读了一遍,几个学生的小脑袋马上跟着晃了起来。“这位演奏家会奏怎样的乐曲呢?听听他的演奏吧——”音乐声响起,学生们沉浸在浓浓的诗意中。     教师拿出海的彩色图片说:“海上的风是花神,她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花神是怎样的?说说海风还像什么?把句子说美了。”学生充分想象后说:“海上的风是小姑娘,在金色的沙滩上游玩。”“海上的风是个淘气的小姑娘,当浪娃娃快睡着时,她会把他叫醒陪她一起玩。”老师又让学生想象四季的风是怎样的,学生写了:“秋天的风是妈妈的手,轻轻抚摸果实的脸;春天的风是一床温暖的被子……;夏天的风是一盆清凉的水……”     “教育不在于给予什么,在于打开,就像诗,给我们第三只眼。”诗性语言的跳跃中有一种直接进入心灵的力量,其中充满智慧和性灵的东西正是年轻的时候可以理解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起初学生的心灵还被现实世界所遮蔽而没有开启,而后教师用寥寥几句诗性语言,就开启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一旦进入了诗的意境,就与课文融合在一起,思维就“活”了,说出的话也充满了诗意。假如教师只是冷静而科学地把语言解剖为“拟人、比喻”等,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吗?     二、对诗性语言进行造访和扣问。     初中《醉翁亭记》教学片断:     师:全文共用了几个“乐”字?     生:一共10个!     师:短短一篇小文,竟用了10个“乐”字,那么,欧阳修有几乐?     生:寄情山水之乐!宴饮之乐!乐民之乐!著文之乐!     师:这都是怎样的乐呢?     生:醉心的乐;忘情的乐;会心的乐;自豪的乐。     师:联系写此文的背景,欧阳修真有这么乐吗?     生(思考后答):不是“乐”,而是“找乐”!     师:说得好!再详细点说说。     生:欧阳修一心想励精图治,却由朝廷重臣贬为滁州太守,他怎能乐起来呢?他不过是寄情山水,消遣愁怀罢了!     师:那么,欧阳修找到“乐”了吗?     生(看课文后):没有。课文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作者不为人所知,怎能“乐”呢?     师:说得好!欧阳修不为“禽鸟”和“人”——那些排挤作者的政敌和不理解作者的人所了解,只能借酒寻乐,抒发不为世人所知的情怀,他分明在感叹“同道者少,知音者稀”啊!     “环滁皆山也……”读书声一下子低沉了。     诗人是历史的良心。在漫长、艰难而痛苦的历史进程中,正是那些对整个人类怀着伟大的救赎之情的诗人,那些置身于虚无的时代而不断地寻找人类永恒精神的诗人……才给人类重构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而使人类的心灵得到抚慰和充实。《醉翁亭记》篇章虽短,但它诗意地传达了人类的精神。这个教学镜头通过对诗性语言的造访和叩问、亲近和体味,从而走进了欧阳修的内心,不仅使学生学习了富有生命力的诗性语言,也使他们的心灵获得了最温馨的抚慰和滋养。     三、用诗性语言重塑心灵。     《虎丘》(袁宏道)的教学到了最后时刻:     师:下面读最后一段。这段话是写作者6次登虎丘的感受,请大家快速找出抒写感受的句子。     生(轻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师:大声再读一遍,要有自信。     学生于是就又大声齐读一遍。     师:这句话有何特点?     生:倒装句。     师:哪一种“倒装”?     生:主谓倒装。     师:为什么要倒装?改成“乌纱之横,皂隶之俗甚矣”不行吗?     生:原句更能体现作者的愤慨之情。     师:是啊,“乌纱之横,皂隶之俗”令作者忍无可忍。我们接下去比较一下“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和“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这两句里的“矣”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生:不一样。上句中的“矣”表达愤慨,下句里的“矣”表达的是一种轻松的心情,中国有句古话叫“无官一身轻”。     师:无官一身轻,说得好!文章的最后一句是“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我把它改为“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与否”或“虎丘之月,是否尚识余言”,比较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轻声读,体味):原句是和虎丘之月的对话,与“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一样表达辞官后愉快的心情,语气词“耶”流露出诺言得践、夙愿得偿的快乐与得意。而老师改换后的两句话令人觉得比较呆板些,不如原句显得活泼灵动。      所有诗性语言都是人作为神灵、天空、大地之子而以天地为背景,以神性为旨归,对历史、文化、自由,对真、善、美,对生、死、爱等永恒话语最本质、最具形而上意义的生命体验,也是对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更为纯粹而本质的歌唱。这个片段主要通过对一个倒装句和两个语气词的品味,感悟出所包含的作者丰富而高洁的人格精神——对黑暗官场的反感,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满足和欢愉。这样的教学在紧扣诗性语言的同时,又用诗性语言重塑了学生的灵魂。     (作者系江苏省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  

用诗性语言撞击学生的心灵

     


【用诗性语言撞击学生的心灵】相关文章:

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08-24

让诗歌回归“诗性阅读” 古典诗歌教学探微05-04

如何让我们的语言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呢?08-17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作文03-23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作文07-03

【推荐】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作文11-16

中班语言《用又…又…造句》教案08-23

改变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用音乐净化学生心灵08-19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作文14篇07-18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作文(通用28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