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2-08-17 15:06:10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湖南永州零陵学院教育系 聂志成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或课题为内容,以研究为手段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从动态的教学活动层面上看是一种学习方式,从静态的教学内容层面上看它是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要遵循主体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我国的人才培养方式、缺乏研究型师资的现状、落后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是制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影响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知识观和人才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时代呼唤创造型的人才,但我国目前的教学方式却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育部已正式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列入新的中小学课程计划之中。那么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研究性学习泥?本文拟就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原则及影响因素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如何正确认识、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呢?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告诉我们,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纵观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实施的实际情况,我们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从教学的活动层面上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为手段的创造性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经验、文化最主要的手段,是促使人社会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人们在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和发展能力的时候,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研究性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强调“研究”和“创造”的成份。这种方式与传统的传授—接受的学习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传授——接受的学习方式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承受者,教师给学生传授书上现成的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知识,学生的目的是学会知识,他不用去怀疑、去探索,一切都有现成的答案。而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它要求学生主动地从自然。从生活、从社会、从教材各个方面去寻找问题,运用各种已有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十分强调学习中研究性活动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在主体性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行为,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积极地寻找、获取各种资料和信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从教学的内容层面上看,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以研究性学习的原理和方式为内容的课程

  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都需要一定的载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活动的方式,它又要依赖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这个载体。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中小学开设了专门的以研究性学习为内容的课程,如美国、法国、日本、香港。我国也已正式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列入了中小学课程计划,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这就表明了人们对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的认同。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它是“指向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走向型课程”。它具体研究“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并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问题或课题,围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或课题而展开研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它与以知识的获得为主的学科课程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学科课程重视现成的知识的学习,它强调的是学习的结果——知识的数量,虽然它也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其教学目标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并没有落到实处,成了一张好看的空头支票而已。研究性学习课程重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的意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重视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既能促进学校课程的改革,又能促使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为我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创造型人才服务。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我认为: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或课题为内容,以研究为手段,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它都是不成熟的,尚处于一种探索和试验阶段。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我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研究性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积极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体性是人的自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研究性学习是以主体性为前提条件的,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就木能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无法去研究,更谈不上创造,研究性学习当然无从谈起。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在其它学科教学中我们也强调学生是主体,但其传授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却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常常是教师的活动多,学生的活动少,学生只是接受现成的已有定论的书本知识。而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新问题、新知识,学生面对的是不确定的、未知的世界,因此,它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它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从方法、技巧上给学生以帮助,教会学生学习。

  2 问题性原则

  问题性原则或叫课题性原则是指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自然、社会生活或教科书中去选择问题或课题,围绕问题或课题去寻找资料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中介,没有问题就谈不上研究,这是由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决定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给学生直接而具体的学习内容,只提供有关情境或线索,或者引导学生自己从自然、社会、生活中去发现和确定问题,围绕问题去开展研究性活动,从而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因此,问题就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关键,如何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问题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经常观察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注意捕捉各种信息,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大胆怀疑,敢于质疑。“别人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的学生是永远也发现不了问题的。其次,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积极地、独立地思考问题的人才会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样的人才会从平常的事物中找出问题,不人云亦云。第三,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我们应采取民主等的教育方式,营造自由、安全、宽松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以及敢于怀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等创造性个性品质。

  3 开放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原则是指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方式、问题、内容和活动空间的不确定性和无限性。这个原则突出反映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维方式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把思考的对象当作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来认识,用发散性思维来寻找、探索问题的多种答案,而不是单~地寻找标准答案。

  第二,问题、内容的开放性。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计划、步骤,而不是教师去指定某一个内容让学生去学习。同学科性教学内容相比,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不确定的、开放性的,它更富有时代性、生活性和变化性。

  第三,活动空间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空间既可以是在课堂,也可以是课堂之外,并且更多的是走出课堂,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即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去进行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独立地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

  4 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是指研究性学习以“研究”为手段,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创造离不开研究,研究是为了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是人类一种普遍存在的潜能,它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人类的创造潜能是创造力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不断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创造潜能像一粒种子,在适当的条件下有长成一棵大树的趋向。我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最重要的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呢?首先,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一种欲望;其次,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勇于探索;第三,对创造给予积极的评价。创造有“类创造”和“真创造”之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创造大都是“类创造”。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独立地探索、研究提出的观点。答案,都可以算是创造,从而让学生获得创造的成功体验。

  三影响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因素

  研究性学习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美国,从杜威的“问题教学”到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都离不开研究性学习,从小学到大学都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但在我国,研究性学习是刚刚起步,从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除极少数省市的一些学校之外,研究性学习还未有效地开展起来。其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制约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众所周知,我国人才培养基本上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应试教育”就是一种以升学为目的,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的教育。“应试教育”以统编教材为中心,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这种教学极易造成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很少参与教学过程,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很少去思考教师所讲的内容,以记住教学的内容为目的,考试也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数量为标准,掌握的知识多,考试成绩好,学生的水平也就高,而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则很少去关注。有些教师因我国学生考试的分数高就自豪地宣称,我国的基础教育

  是世界上一流的,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由于我国的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知识的拥有”,从而引起教师和学生对“分数”的过分重视和追求,而对人才的重要特征——创造性,却没有给予实质性的重视。“注入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在我国的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发现式教学”、“研究性学习”被一些老师认为是费神费力,浪费时间,是“不经济”的学习,不情愿甚至干脆不愿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2 缺乏研究型师资是影响研究性学习的直接原因

  要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就必须有研究型的师资。教师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首要条件。但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科研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观念陈旧,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足,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如有的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涵义不了解,认为研究性学习只是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一种方式;有的教师认为研究、创造只是少数高级人才能做到的事,中小学生不具备研究、创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不适合中小学的教学;还有的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费时费力,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倒不如给学生传授具体的、现成的书本知识等等。2)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模式落后,习惯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给学生单向传授知识,教给学生大纲统一规定的标准答案,学生忙于接受死记硬背教师讲授的知识,很少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学习的内容,更谈不上去发现、研究问题,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研究创造能力受到了压抑。3)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意识淡薄,缺乏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特别繁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研、教改和科学研究,其创新和科研能力普遍较差。他们不知道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因此,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型师资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3 落后的教学条件是影响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因素

  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研究性学习对教学的设备、环境和学习的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图书馆、实验室、实践活动的场所和必要的经费等等。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就必须为教育提供现代化的物质条件。但我国的教学条件离现代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适应不了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尽快改善办学条件,为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

  4 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是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的因素

  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教学质量,它能直接影响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长期以来,尽管我们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从理论上讲是全面的、科学的,从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等各方面都作了要求,但在实际的评价中,常常偏向于对知识、技能的检查,把它们当作“硬指标”,用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标准,而对能力的评价缺乏具体明确的标准,常常把它当作“软指标”,这就造成了重知识的学习、轻能力的培养的倾向。这也是我国学生考试成绩好,而研宪、创新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制定出具体的评价标准,从而使我国的教育真正地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教育发展研究,2001(5):14~18

  [2] 张兴华.关于研究性学习实效性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 2002(4): 37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原则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文章:

学习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08-26

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因素08-20

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分析08-18

影响高职生学习效能感形成因素研究08-15

环境保护影响因素分析05-31

影响产后抑郁的因素与干预策略08-20

影响篮球战术意识的因素探究08-20

影响心理健康的几个因素03-03

论影响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隐性因素及其保障机制08-26

浅析影响学生合作能力发展的因素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