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香港回归与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香港回归与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时间:2022-08-17 15:11:54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香港回归与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的一件大事,全世界的目光无不关注着这历史性的重要时刻,海内外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在衷心欢呼着这一天的到来。同时,这一重大事件,也是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说服力的教材。

香港回归与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香港被割占的历史,是近代中华民族落后挨打,备受屈辱的历史缩影

现在的高中学生,都学了中国近代史,知道香港被割占的大致历史经过。但知道的不清楚,个别学生甚至还存在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为了抓住香港回归这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机遇,我专门举办了“香港问题的历史由来”讲座。把香港被割占的历史放在近代中华民族落后挨打,倍受屈辱的历史大背景中来讲述。说明英国帝国主义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英国占领了香港本岛;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1860年10月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根据这一条约的规定,我国新安县九龙司的部分领土,即九龙半岛今界限街以南部分(包括昂船洲在内)被割让给英国。19世纪末期,正是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的时候。各在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种形势下,1898年6月,李鸿章等代表清政府,窦纳乐代表英国,签署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新界”地区较原香港行政管辖区(香港岛加上九龙)大11倍,租借水域大四五十倍,其性质是租借,而不是割让,这是约有明文的。中国政府一再坚持对九龙城的管辖权和对整个新界的主权。但是旧中国落后,政府软弱,对英国政府顽固的殖民主义立场没有办法。

在把香港问题的由来放在中国近代大背景下讲述的同时,通过香港被割占的历史经过,着重向学生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英国占领香港本岛、九龙地区,首先是通过军事强占,形成既成事实,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予以确认;关于“新界”的强租,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字后,英国仍然得寸进尺,对专条中清政府坚持的东西一律予以推翻,千方百计攫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出尔反尔,毫无信义可言。就是说,香港被割占的历史,是弱肉强食的历史。

二是必须使同学们明白,香港的被割占,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夜郎自大,愚昧落后,腐败无能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二、祖国支持是香港繁荣的决定性因素

为了摸清同学们对香港问题了解、掌握和认识的确切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我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在有52位同学参加的调查中,在回答“香港的发展和繁荣靠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33人,也就是63.5%的同学认为是由于祖国大陆的支持,“一国两制”政策的英明。但是,大多数同学又对祖国对香港支持的情况,中国大陆对香港繁荣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却知之甚少。

我用充分的证据,着重向同学们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中国政府一贯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

在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对香港采取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暂时不动香港”的战略决策。以后,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避免国内的各种政治运动波及和影响香港。香港因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成为亚太地区的政治“避风港”,导致资本大量流入。大陆解放前夕,上海、广州等地南来的资本、人才,因香港局势相对稳定而留下,为香港走上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必需条件。与此同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因政局动荡,资本也源源不断地流入香港。近20年来,香港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来自欧美、日本、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投资不断增加。有人将香港喻为“聚宝盆”,就是因为它在中国支持下政局稳定,有钱可赚,资本、人才源源而来,形成了香港经济的独特优势。从经济上支持香港,以优惠价格大量供应香港必需的食品、日用品、淡水、燃料、工业原料和半制成品等。仅仅从1962年3月20日开始的从上海、郑州、武汉至香港的三趟农副食品专列来看,35年来,已向香港运送了72万个车皮的农副产品,在香港副食品市场上,牛羊供应量的100%,猪供应量的99.8%,蔬菜的60%,水果的30%,茶叶的70%都来自中国内地。在价格上,70年代初由中国进口的食品价格平均按国际市场价格便宜五成以上,原料便宜约30%,衣服等消费品便宜25%。

二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给香港带来了生机。

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庞大的市场为各国所关注。而要进入中国市场,就要充分利用香港这个通道和桥梁。所以,许多跨国公司相继把其亚太地区总部移至香港,国际著名的会计师、财务顾问、工程师、建筑师、测量师及律师在香港设立了许多公司。截止1995年底,海外公司在港设立的地区总部已达714家,地区办事处1132家。香港一时身价倍增,备受青睐,其国际经济地位因而更上一层楼,这一切都得益于内地的改革开放。大陆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为香港提供了在国际竞争中的巨大优势。内地改革开放后,大批港商至内地投资设厂。据粗略统计,香港厂商仅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就设有23000家合资企业和8万家原料加工工厂,投资总额超过70亿美元,雇佣300多万内地工人。此外,内地各省市志接受雇于港商的工人超过200万人,形成由香港提供采购、设计、开发、营销、服务,在内地进行产品加工的“前店后厂”的格局。这种格局,使香港可以从静态的比较优势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关于这一点,我们只须从香港制造商因生产线内迁而减少支付的人工成本就可窥见一斑。按照目前的工资水平,港商支付给内地工人的平均年薪只及香港当地制造业工人工资的10%,即7200港元。就是说,每雇佣1名内地工人可为香港制造商节省6.48万港元的成本,按此推论,500万内地工人一年中间带给港商的好处就是3240亿港元。所以,如果没有内地的改革开放,香港就不可能拥有今天这种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区域化优势。正是这一新优势进一步提高了香港的国际竞争力,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独特的外部条件。同时,中国在1978年后的战略性改革,使中国经济出现高速发展局面。这促使借贷、放款、投资大量进入中国,使处于中国南大门的香港自然成为投资,放款等金融活动的中介。带动了香港金融业的发展和繁荣。等等。

三、香港回归的事实说明,社会主义能够使中国发展、强大起来,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香港被割占到香港回归祖国的历程,我反复向学生讲明:香港被英帝国主义霸占,是国家积弱积贫的必然结果。香港被割占后,中国历届政府也都为收回香港作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如1919年1月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向会议提交了两项提案。第一项提案包括废弃势力范围、归还租界、归还租借地等7点内容,其中在归还租借地的要求中,明确地提出了“新界”。但是,帝国主义列强控制的巴黎和会根本拒绝讨论中国的提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宣告了一个饱受磨难的民族的新生。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三个不平等条约,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护现状。根据中国政府的要求,1972年11月第27届联大批准,将香港、澳门从殖民地名单上删除。这为以后我国通过外交途经同英国谈判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香港回归祖国是大势所趋,香港回归的历程却又坎坷曲折。但是,今天的中国不是任人宰割的积贫积弱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所以,香港能够摆脱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也是祖国繁荣强大的必然结果。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贫弱必然挨打。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没有国家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就没有香港回归祖国的今天。

所以,我们以此勉励同学们必须珍惜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为将来的国家建设出力献策!


【香港回归与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文章:

爱国主义教育征文08-24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总结08-24

爱国主义教育广播稿08-24

申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报告08-23

爱国主义教育广播稿06-15

爱国主义教育广播稿09-06

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计划05-18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08-17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广播稿12-05

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