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超文本阅读带给我们的教学思考

超文本阅读带给我们的教学思考

时间:2022-08-17 16:23:0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超文本阅读带给我们的教学思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运用,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已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使阅读对象从单纯的、抽象化的文字媒介扩展为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实现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发展。这种近乎“全息”的阅读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新学习能力的挑战与激发。也向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那就是:现代语文教学该如何应对阅读方式的变革,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超文本阅读带给我们的教学思考

思考之一:要更新观念,加大略读、速读的训练力度。

长久以来,由于受“精读才是读书的真本事”的思想的影响,语文教学80%抓的是精读,而略读和速读却被人遗忘。其实,略读、速读与精读一样,都是重要的阅读技能,三者分别反映了阅读的广度、速度和深度,是每一位现代阅读能手必须谙熟兼备的综合技巧。尤其是今天,我们要上网阅读,要看电子读物,面对的是不计其数的信息资料,仅有精读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略读和速读的本领,然而现实却令人担忧。据北京市华育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中学生中只有5%的学生达到了阅读速度每分钟5OO字,理解率70%的阅读要求。中学生尚且如此,何况是小学生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更新观念,在继续抓好精读训练的同时,加大略读、速读的训练力度。具体地说,就要做到:(1)提高教师素质。目前,许多教师对略读和速读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不了解训练方法,自然无法进行实质性的训练,致使“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教学要求难以落实。所以,要实施略读和速读训练教师就要改变观念,加强学习,尽快掌握训练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教师素质提高了,训练质量才有保证。(2)提早训练时间。现行小语教材对略读没有要求,速读也只在六年级才开始,这显然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早在十几年前,浙江舟山的乐连珠老师就对三年级学生进行速读训练,成效十分显著。之后各地进行的一些实验也取得了成功。这说明,从中年级开始实施略读、速读训练是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学习语言的规律,对发展儿童的语言、思维和智力也十分有利。因此,我们认为,必须改革教材结构,提早安排略读、速读训练,让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就接受略读、速读的单项基本功训练,到五年级下学期再进行综合训练,使小学生毕业时能较熟练地运用“整体式阅读法”、“浏览式阅读法”、“寻找式阅读法”、“鉴别式阅读法”进行阅读。(3)加强实践锻炼。一方面,要立足课堂,结合课文教学,传授略读、速读的基本方法,并鼓励尝试运用;另一方面,多开展读书活动,如组织速谈比赛、交流速读经验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略读、速读能力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思考之二:加快信息素质教育的步伐,尽快提高学生选择、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家庭电脑的普及和上网,学校电子读物阅览室的建立,使学生面临一个信息剧增的世界。这些信息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也有没有价值或价值不大的所谓垃圾信息。因此,在超文本阅读中学生首先要提高的便是选择信息的能力,懂得哪些信息是自己所需要的,哪些是于己无用的。其次是处理信息能力,包括对阅读信息的合成、重组、改造、加工等;第三是运用信息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应当强调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现成知识之外,还要懂得如何寻找工具去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或信息,懂得如何分检、合成、提取、加工和运用,从中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怎样迅速提高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处理、运用能力呢我认为要在强化学生的信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上下功夫。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一要尽快设立信息教育的相关课程。要像英、美、法、瑞典、瑞士、印度那样,将媒介信息教育正式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并实行证书考试制。课程内容可包括:了解基础的信息知识以及如何使用现代媒体,学习判断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的方法,学习加工、提炼、创造信息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传媒发展自己的实践活动。二要结合语文教学参与实际操作。比如学习《桂林山水》之前,以了解“桂林山水为什么这么秀丽”为目的,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检索书目,筛选有关书籍,再通读浏览,筛选有关章节,最后精读,选择有关知识点摘录下来,并整理成一段文字。通过这一系列的搜集、筛选、分析、综合信息的过程,学生弄懂了桂林山水特别秀丽的原因,为理解课文作了必要的准备。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提高信息素养,使学生正确利用和有效使用信息,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成为学习的主人。

思考之三:强化诵读,注重积累,提高语言感悟力,以弥补超文本阅读的缺陷。

尽管超文本阅读具有许多优势,如直观易懂,容易获取大量信息,提高阅读兴趣和效率等等,但却无法取代对语言本身的体味、领悟和吟诵。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控制视觉中枢,左脑控制语言中枢,要把视觉中枢感受到的图形、图像、动画、数据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再通过语言中枢搜索最精美、最确切的语句表达出来,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它要求我们的语言中枢储存有丰富的语言信息,且有敏捷的反应速度,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迅速地用精美的语言把他看到的、听到的或感觉到的“意味”描绘或表述出来。因此,如果我们长久地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介进行阅读,那么,语言中枢将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其结果是语言越来越贫乏,阅读和表达能力越来越衰弱,最终造成语文能力的低下。所以,语文学习不能完全依赖超文本阅读,不能仅靠看图画,听音乐或泛泛地浏览来完成,还得发挥传统教学中“读”的优势,通过背诵、体味、赏读等手段,让名篇佳作、优美片断烂熟于心,从而促进语言的内化、积累,达到提高学生语言感悟力的目的,以此弥补超文本阅读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