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科技活动模式

“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科技活动模式

时间:2022-08-18 22:31:54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科技活动模式

“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科技活动模式
田林三小    崔莹
一、活动模式的背景
田林三小是一所位于田林社区的小学,社区内有着丰富的资源,学校及时抓住这一有利优势,针对如何为学生开辟新的科技活动场所;如何在开展科技活动中让学校、家庭、社区相互配合,达成和谐;如何吸引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制定了“学校、家庭、社区”的三位一体化科技活动模式。几年来,我们围绕这一活动模式有序地开展各项科技活动,以它为切入点,整体推进学校的科技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活动模式的总体构想
(一)活动模式的含义
所谓“学校、家庭、社区”的三位一体化科技活动模式:其中“三位一体化”是指,着力构建一个以学校为核心,家庭、社区为延伸和拓展的一体化科技教育活动体系。借助这一体系将学校、家庭、社区组成一个联动的整体,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在科技教育中的实践功能,使学校的科技活动从基础到探究有序地开展,从而整体推进学校的科技教育,实现科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 活动模式的功能目标
1.为学生开辟校外科技教育基地,搭建科学实践的平台,让学生的科学知识学有所用,变成为家庭和社区服务的东西。
2.丰富学生课余时间的内容和空间,学校、家庭和社区形成一体化的科技教育环境,校内、校外共同为学生营造浓郁的科技教育氛围,让科技教育变得亲和、自然和丰满。
3.培养学生学科学、学科技、用科学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的科学兴趣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4.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帮助他们适应“社会人”的身份。
5.让学生以行动去影响父母乃至广大社区人员,提高他们的科学兴趣、科学意识,使学生的科技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延伸。
(三) 活动模式遵循的原则
1.互动性原则
“学校、家庭、社区”的三位一体化科技活动模式,遵循了互动性原则。通过三位一体化的活动模式,把家庭、社区中丰富的科技资源引入学校,增强学校科技教育的师资力量,而家庭、社区的参与,更为学生的科技活动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广阔的天地。通过三位一体化的活动模式,使学校的科技教育,融入家庭,走进社区,吸引每一位学生、家长乃至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亲密了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丰富了社区活动的内容,使学校、家庭、社区共同承担科技教育的责任。由此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多方拓展、互动互补的科技教育运作机制。
2.实践性原则
我们以学校为核心,家庭和社区为延伸和拓展方向,定期精心设计主题型科技实践活动,如“共绘绿色春天”——吊兰无土栽培系列科普活动;田林三小节水大行动;“流动的芳草地”——制作环保公益广告系列科普活动等等,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密切的合作,给予学生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科普活动场所。在学校、家庭、社区营造自然、生动的环境教育氛围,让学生愿意用心灵去体验自然,倾听自然的呼唤,愿意发自内心地去爱护环境、关心自然。
三、活动模式的策略
(一)多元沟通的策略
为了能有效的实行“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运用多元沟通的策略是关键。学校要通过家长会、科技活动展示,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科技教育情况,取得家长对学校科技教育的支持;学校还要与社区、街道沟通联系,依托社区,充分挖掘社区中的科技资源,积极将其引进学校,增强学校科技师资力量,依托社区,创设条件,开辟校外科技教育基地。通过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多元沟通,形成校内、校外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科技教育管理机制。
(二)强化过程教育的策略
所谓强化过程教育,即: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对新知识的不断探求。
为了能有效地实行“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我们还运用了强化过程的策略。
科技活动的社会化功能已日见突出,学生参与活动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性活动。鉴于这些,学生所参与的科技活动必须强化过程,在过程中体现实践性与探索性以及它的社会价值。
我们以强化“问题中心”为构架主线,而后通过”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体验其中的经历,寻找并思考导致问题产生与发展的因素。例如:为了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我们设计了“流动的芳草地”——制作环保公益广告系列科普活动,鼓励学生通过集资在公交车上做环保公益广告,为此,我们把整个活动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计了六至七个在家庭和社区亲身体验的子活动,从而强化环保教育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宣传环保的艰难性。
四、活动模式实施的具体形式和途径
1、校内引发科技活动的热点
(1)定期设计主题系列科技活动
我校的科技教育特色是生物和环保。我们认为以往的环保教育,往往用灌输的方法,学生对环境教育的道理早已耳熟能详,可做起来,照样我行我素,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认为主要是活动的内容、形式缺少童趣,缺少“情”。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校的科技教师每学期都围绕一个环境教育的主题精心设计主题系列环保科技活动:“共绘绿色春天”——吊兰无土栽培系列科普活动;“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田林三小节水大行动;“流动的芳草地”——制作环保公益广告系列科普活动等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校内引发科技活动的热点,以“情”感人,自觉内化。
(2)建立科技雏鹰假日小队
为了能有效地实施“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我们在校内鼓励各中队组建有特色的“科技雏鹰假日小队”统计全校共组建了四十几支假日小队(如白鸽小队、绿动小队、星光小队),“雏鹰假日小队”这一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时空限制。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区、联谊单位,开展主题型的科技活动,他们到社区为居民装节水瓶;把掌握的吊兰无土栽培方法教给社区的居民,帮助他们美化环境;到公交车队和学校附近路口做调查,了解在公交车上做环保广告的费用和必要性;为集资在公交车上做环保广告,在田林社区开展“六•一”大型义卖活动等等。于是,到处是他们开展科技活动的场所,到处都有他们开展科技活动的身影。
(3)定期进行科技讲座
为了能够顺利地开展主题性系列科技活动,能够在校园中、学生中引发科技活动的热点,保证“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的有效实施,我们利用升旗仪式讲话、校会的时间,定期邀请科学家或科技教师给学生举办与活动相关的科普知识讲座,让学生学习、了解有关的知识,保证活动的开展。
2、庭营造科技教育氛围
(1)提高家长的科技意识,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
我们在家长会上,邀请社区科学家为家长做科技讲座,增长家长的科技知识;公布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计划,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科技教育的情况和动态;邀请家长参加科技节活动、主题型科技活动展示等。
(2)定期开展亲子内容的科技活动
为了增加家长与孩子交流的内容,争取更多的家长关心和支持学生的科技活动,我们在主题型的科技活动中,定期开展相关的亲子科技活动:孩子和家长共同用无土栽培的方法培育豌豆苗;“我给妈妈讲环保”;“与爸爸妈妈同绘自行车环保广告牌”等等,让孩子鼓动家长参与到我们的科技活动中,架设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兴趣,促进了家长与学生互动的活动,更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出了浓浓的科技教育氛围。
(3)争创科技环保家庭
为了保证家庭作为学生科技教育的实践场所,发挥家庭在科技教育中的熏陶功能,鼓励更多的家长参与科技活动,帮助学校普及科技教育,我们在每次主题性科技活动结束后,都在各年级中评选出环保型家庭和学习型家庭,并在家长会上邀请这些家长做经验交流。
3、共建社区科技教育基地
(1)积极开发社区的科技资源
我校位于田林社区,田林社区有非常丰富的科技资源,在遗传学奠基人生物学家谈家桢的亲自关怀下,我们专门聘请了田林社区的三位生物学家作为学校常年指导教师,这些老科学家为我校的科技教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定期为学生做科技讲座,指导学生无土栽培,特别是在他们的指导下,我校成立了第一个植物克隆小组。丰富的社区资源,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力度,增加科技教育工作的技术支援,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整体科技教育的水平。
(2)共建社区科技教育基地,为学生搭建科技教育实践平台
2000年初,为了能够让”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扎扎实实地运作起来,我校与田林社区的14家单位签定了共建科技教育基地的协议书,有航天基地、第六人民医院、联华超市、田林街道各居委等等。
这些科技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科技活动的实践场所,学生们定期能够定期到联谊单位开展主题型科技活动。
(3)抓节假日开展社区科技活动。
我校与社区共建科技教育基地后,为了让这些基地能够成为学生又一科技活动实践场所,我们在各个节日,鼓励学生深入社区定期开展社区科技活动。如:3月5日“学雷锋”,我们带领学生到社区给居民安装节水瓶,宣传节水知识;到联谊单位送环保宣传画;6月1日,为在公交车上做环保广告集资,开展“流动的芳草地”义卖活动;到联谊单位送自己亲手制作的吊兰无土栽培盆景,把无土栽培知识教给居民。
五、活动模式的实践效果
(一)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
几年来,我校坚持运用“三位一体化”的科技活动模式开展科技教育卓有成效,这已从我校学生科技素养的总体提高中充分显现。
学校、家庭、社区的一体化,为我们设计科技活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时空和开放度大大增加。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丰富的课余生活,广泛的活动空间,激发学生们积极地以小主人的身份投入到科技活动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在“共绘绿色春天”的科普活动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网站、书籍、光碟上查找无土栽培的资料;用观察记录、植录日记、摄影、绘画记录吊兰的生长变化;和父母一起无土栽培豌豆苗,把掌握的吊兰无土栽培方法送到社区,教给社区的居民;部分学生在社区科学家的指导下,对无土栽培的相关问题展开课题研究。他们的数篇研究论文获得上海市和全国的多个奖项。
(二)为父母和孩子架设沟通的桥梁,形成青少年科技教育社会化的良好外部环境
几年来,我校努力把该科技活动模式贯穿于科技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在学校、家庭、社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在科技教育中的实践功能,实现科技教育的可持续性,把封闭的活动改革为创造式的活动,形成青少年科技教育社会化的良好外部环境。
通过活动,家长们发现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增多了,更从孩子的口中了解了不少科技新信息,增长了不少科技知识。
每当我们带领孩子们到社区开展科技活动时,社区的人们常常高兴地对孩子们说;“社区有了你们才快乐充实。”我们把科技活动从课内搬到课外,延伸到社区,不仅为学生开辟了新的科技活动领域,也使社区工作内容更充实,扩展了社区工作的视野。
(三)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究精神
我们围绕上述科技活动模式开展主题型的系列科技活动,全新的活动领域,多样的活动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能出色地完成活动任务,他们努力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创新的火花不断涌现。有时我们最初设计的科技活动往往内容比较单薄,形式比较单一,后来常常是从学生的活动中得到灵感,再进一步充实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六、活动模式的评价
为了检验“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化科技活动模式的实践效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评估。
(一)学校、家庭、社区三者是否沟通紧密
(二)学校的科技活动在家庭和社区中的影响怎么样
(三)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时空、开放性是否大大增加。
通过对上述几方面评估。从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完成科技活动的实效,我们看到“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化科技活动模式的实施是成功、有效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素养,更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多项市、区乃至全国的科技竞赛中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批又一批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造、热爱科学的学生不断涌现,“未来的科学家”正在我们的学校——田林三小起步成长。
本文与2004年6月在《徐汇教育》2004年6月增刊上发表

“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科技活动模式

 

【“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科技活动模式】相关文章:

如何构建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08-24

学校科技活动计划方案03-29

农村社区:集体收入增加五模式08-19

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三位一体”模式探究08-26

社区家庭事迹材料09-20

社区最美家庭事迹材料08-23

社区最美家庭事迹材料12-31

社区绿色家庭事迹材料07-27

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模式反思08-24

家庭学校沟通案例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