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德育管理论文>网络谣言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网络谣言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8-15 01:19:14 德育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网络谣言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网络谣言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刘河元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31)
  
  摘要: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网络谣言会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多元化、失范和迷茫;网络权威渠道的信任危机、网络空间的“蝴蝶效应”和网络话语权的开放性是网络谣言产生的主要原因。治理网络谣言需要政府、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从主观上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从客观上加强网络法律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网络谣言;大学生;危害;应对策略
  
  网络不仅承担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技术和手段作用,也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并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作为网民主力军的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自由的选择信息,阐述观点,交流思想。但是快捷、匿名、互动和任意的网络传播也使谣言泛滥成灾。网络谣言使大学生的思维、行为方式和政治倾向发生根本性转变,导致感性判断,从而威胁社会公共安全。因此,客观分析网络谣言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探究背后的原因、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是有着现实意义的。
  
  一、矛盾:网络谣言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网络谣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作为网络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在网络谣言的空间中容易形成道德价值取向的错位而不利其健康发展。
  
  网络谣言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多元化。网络内容包罗万象,各种类型的文化、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都可以找到立足之地,甚至包括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在开放的网络中,各谣言主体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各种言论,或有意散布虚假信息,使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大学生面对不同网络谣言释放出的刺激性信息在情绪、态度和意见等方面构成了一种互不沟通的“多元”,特别是在“群体极化”的作用下,持有不同观点的大学生将会在主流谣言氛围的作用下放弃自己原有的观点,而同意多数人的意见,懒于思索或形成新的想法、观念。这样,对同一个大学生而言,不同的谣言会形成不同的伦理道德观,从而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多元化。
  
  网络谣言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网络是一个开放的虚拟世界,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谣言场。遇事冲动、对社会问题缺乏理性分析的大学生面对泛滥的网络谣言极易情绪失控诱发其突破道德底线的网络行为,甚至造成侵权。(论文范文 www.fwsir.com)尤其是当谣言中包含负面信息时,大学生的非理性情绪一般会并随着事件的发展而更加明显,往往在真正结果出现之前,关于事件的揣摩及推测已在失控情绪的作用下被“合理化”,从而使事件发展被人为的向恶化方向推进。如:“卖身救母事件”中陈易家境身世遭“搜索”后被爆料,谣言的压力制约了受助资金的使用,导致陈母以失去生命为风险代价提前进行手术,最终丧命,成为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一个真实缩影。
  
  网络谣言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迷茫。互联网的兴起加快了西方各种思想对我国民众的影响。西方国家借助网络的优势,极力宣扬西方国家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文化意识形态,利用热点和敏感问题,蓄意制造谣言,煽动社会不满情绪,破坏正常社会秩序。大学生有着对新奇事物敏感和追求的天性,却不能舍弃已有的、带着传统束缚的思想观念,放任地寻求刺激。当西方思想哪怕是一小部分被大学生所认同,就会严重破坏了大学生已经积淀在心理层次的思想、价值、文化、伦理道德观念,从而使他们在伦理道德上出现了彷徨、困惑和无所适从的表现,也给他们接受优秀、传统的文化观念、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设置了障碍,使得他们的行为抉择陷入到迷惘与现实冲突的困境,其伦理价值取向被严重扭曲甚至置换。
  
  二、原因:网络谣言产生的理论分析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的成长期,其用以感受、观察、选择、理解、判断、想象、记忆、假设、推理的各项思维能力的心智尚不成熟,易受外界影响。分析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是大学生有效防范和化解网络谣言的前提。
  
  权威渠道的信任危机。权威理论认为:“如果经理人员发出的一个指令性的沟通交往信息为被通知人所接受,那么对他来说这个权力就被遵从了。于是它就被作为行动依据。如果被通知人不接受沟通交往信息,就拒绝了这种权力。”作为信息发布权威的政府、公众人物等在应对网络谣言时,很多时候是在没有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对网络谣言的发展状态认识不够透彻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地投入到网络谣言的控制工作中去了。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谣言的易出现一叶障目,误认为是政府偏好所致,从而降低对政府的公信力,甚至颠覆自身原有的正确价值判断标准,出现行为失范现象。
  
  网络空间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本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然而在当下,蝴蝶效应可以用来形容网络谣言在自媒体聚合效应下的“龙卷风”现象。一个只有几十个字的微博,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够被复制传播几万次,几十万次,甚至上百万次。如某数码市场一位普通员工,于2011年3月15日上午在自家电脑上敲下一段不到50个字的消息,发在了几个QQ群上,这就是席卷全国的“抢盐潮”的谣言之源。网络空间聚合了大学生就自己关心的公共事务的各种情绪、态度、观点及意见。当意见、观点通过网络在一部分大学生中达成共识时,这一观点将在非理性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网民中迅速扩散,感染整个网络空间。错误思想、消极观点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将阻碍更多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网络话语权的开放性。开放的网络为网民提供一个平等的、互动的意见交流平台,大学生往往借助网络平台就社会公共事务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意见和观点。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一些对现实不满或别有用心的人将消极情绪通过网络言论散播,形成网络谣言。如境外媒体出于某种目的,就社会公共事件发布的一些意在诋毁我国政府形象的报道,易扭曲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干扰其价值判断,甚至削弱大学生对国家、政府的信任、支持。同时,大学生在网络谣言的污染中为了追求个性、凸显自我,容易将社会个别阴暗现象扩大,甚至借助开放的网络跳过道德衡量的步骤,将这种负面情绪借助舆情平台再度扩散、传播。当用以交流的网络平台中充斥着网络谣言时,大学生会视谣言散布为正常,甚至为了造成恐慌的局面,做出为谣言推波助澜、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
  
  三、抉择:高校治理网络谣言的途径
  
  网络谣言的治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从主观上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从客观上加强网络法律制度的建设。
  
  政府加大治理力度。网络谣言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权威渠道的信任危机。在防治网络谣言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引导职能。一是加强网络监督,提高防范意识,形成快速反应能力。一旦发现有危害社会稳定、具有明显恶意行为的谣言及时予以消除,把危害降到最低。二是建立预警机制,强化谣言预警预测能力。网络谣言,尤其是在重大危机下的网络谣言,在产生之前,往往会呈现出一些蛛丝马迹或有苗头性的言论,政府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事态控制住,将危机化为转机。三是加强信息公开,消减谣言威力。谣言盛行的一个基本原因是政府没有及时发布权威的调查信息,导致信息以讹传讹。信息越公开透明,越权威、越有说服力,网络谣言产生的几率就越小。四是完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动机制,形成舆论合力。五是运用先进技术,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技术屏蔽。如可以与网络搜索引擎(百度、搜狗、雅虎等)建立便捷联系,若发现恶意谣言,可及时关闭谣言的搜索,屏蔽有关信息。同时,还需加强立法工作,针对网络谣言所反映的技术问题、网络管理、公共危机信息的发布等及时出台相关法律。
  
  学校强化管理措施。学校要做好对大学生的网络谣言治理,应多管齐下,强化管理。一是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可以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班会、专题培训会、报告会等方式引导大学生科学分析和辨别网络谣言的传播背景、本质和社会危害性,使学生认识到网络是为自己学习生活、提升自己境界的工具,而不是传播谣言、发泄对社会不满和为所欲为的温床。二是树立大德育观念。把德育工作者、广大教师、学生干部都纳入进来,努力实现群防群治。同时,教学与研究、管理与服务、课内与课外等,也存在着育人体系、工作机制的协同协调等问题,也应纳入德育工作范围,从而形成有效的校内育人合力,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观。此外,还应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德育工作者和教师的政治、知识、道德和能力素质,学会利用网络并科学应对,有效处理网络谣言。三是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利用当前我国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衍生的少数问题,借助网络大做文章,以此来挑拨干群关系、激化社会矛盾,进而抹黑我国形象,攻击我党执政地位。我们一方面必须旗帜鲜明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反驳,揭露其虚伪荒谬的本质;另一方面需采取“以网络促德育”的思路,建立健全网络特色教育新模式,增强主流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巩固和加强网络德育的主流阵地。
  
  学生增强自律意识。网络谣言的迅速传播,很多大学生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出于各种心理原因信任、转载,使网络谣言得以继续传播。因此,治理网络谣言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提高师生的个体的道德自律,不信、不传网络谣言,使网络谣言在网络中没有市场。一是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培养和增强道德情感,锻炼和培养道德意志,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守法、自觉践行道德规范的高素质群体;二是培育大学生对于网络谣言的理性判断力,提高媒介素养,不热衷阴暗负面,不一味八卦猎奇,不参与娱乐恶搞。
  
  网络谣言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铲除网络谣言,需要法律、制度和监管的力度,更需要广大网民的责任与自律,让网络谣言无处藏身。

【网络谣言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相关文章:

工程变更的影响与应对策略08-23

浅谈离异家庭对中职学生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应对策略08-19

浅谈高职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及应对策略08-26

影响产后抑郁的因素与干预策略08-20

试析刑诉法修改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08-18

新媒体时代公共关系应对策略08-18

新媒体时代公共关系应对策略08-18

对中等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应对策略08-16

中等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应对策略08-16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应对策略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