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地域文化资源应用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思考

地域文化资源应用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思考

时间:2023-02-27 07:45:34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地域文化资源应用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思考

  地域文化资源应用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思考
  
  于志娜,杨学丽,高 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摘 要:高校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基地,其廉政文化建设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我国建设事业的人才质量和稳定程度。结合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职能和地域文化资源特点,对二者结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尝试构建地域文化资源作用于高校不同群体的机制。
  
  关键词:地域文化资源;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可行性;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88-02
  
  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保持其执政地位的关键,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通常会成为某种新思想泛起的摇篮,这也使得高校成了廉政文化建设系统中的特殊阵地,因此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非常必要。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的特殊职能
  
  1.高校为全社会廉政文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大体上可以分三类:独立的科学研究机构、企业机构和高校。而高校的目标和特点决定了其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和理论性。其廉政文化是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社会属性,可以在特定的领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挥辐射和导向功能。一方面,高校作为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承者,可以通过多种有效的教育媒介,使廉政文化得以系统记录、广泛传播;另一方面,高校在对廉政文化进行学科化、专业化的梳理过程中,先进的思想观念、价值精神将通过各种途径推动着社会廉政实践的发展,将“清政、廉洁”理念渗透到人们的心灵,凝聚于人们的观念,深化为社会风尚,对人们的态度倾向、方向选择、行为约束和效果追求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成为推进全社会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2.高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心灵工程提供纯洁源泉
  
  高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人才的特殊“工厂”,而廉政文化的教育是保证新时期人才质量的关键。在各种以科技为关键资源的领域,其人力资源大部分都来自于高校的培养。而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廉政意识缺失的问题。没有较强的识别腐败的能力,没有养成一身正气,更没有形成拒腐防腐的免疫力。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校期间所受到廉政文化教育。所以,高校如果廉政教育到位、宣传到位,必将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心灵工程提供纯洁源泉,其影响力是长远的,具有战略性的。反之,廉政意识缺失的接班人即使被输送到工作岗位,也很可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阵地的溃堤之穴。
  
  二、地域文化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地域文化资源指的是一定地域经过历史的沉积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系列物质生产方式、民俗传统、精神理念等具有自我认同感的文化集合。
  
  1.地域文化资源通常具有双重载体,既存在以建筑物、文化环境为主的实物载体又主要依赖于人们对某种精神的感怀,所以地域文化资源多以人们对历史的感铭为情感载体。
  
  2.地域文化资源因历史沉积而提升其影响力,同时又随着历史而得到拓展。例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既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能力,同时又得到我党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断实践补充。
  
  3.地域文化资源容易产生新的文化集合,从而使其文化外延得到拓展,对人们的影响力度得到增强。如大连、大理、大同、大庆共同兴办的中国湿地文化节,既加深了人们对湿地文化的关注。同时又将四地的地域文化重新连接。
  
  基于地域文化资源的上述特点,可以尝试将其引入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来,使廉政文化建设划归到母土文化的外延中,使当地人群对廉政建设感到亲切,从而愿意加强廉政修身,为母土文化增添廉政荣誉。
  
  三、地域文化资源应用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1.可以突出高校廉政文化个性化特色
  
  任何一所高校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具有特殊的地域文化资源,而廉政文化建设无论是目标确定还是原则把握,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具体工作的设计,都需要充分体现个性和特色。(教育论文 www.fwsir.com)将地域文化资源应用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可以使高校做到与本地特有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可以充分体现其廉政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如四川、陕西等地高校充分发挥本地“红色廉政文化”的教育作用,“重走红军路,重提入党誓词,重唱红色歌谣”等,将“红色廉政文化”引入学校廉政文化教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2.可以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形式
  
  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多采用学习相关制度材料、制定相关政策、强化监督机制等方式进行,然而随着高校建设发展的节奏不断加快,高校各群体对以上较为传统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显得不甚敏感。这使得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因缺乏创新性而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其中可以增强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增加高校各群体对廉政文化的关注度,提升高校廉政文化活动的组织成效。
  
  3.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接受能力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针对的对象有长期接触党政工作的高层干部,亲力于教育战线的教师群体以及在校大学生。他们接受宣传的途径方式和接收程度都存在差异,而将大家都熟知的地域文化资源应用于廉政文化建设中可以让所有人形成一种“一家人,一家文”的亲切感,从而主动接收这种良性引导,自发形成良好廉政作风。
  
  四、地域文化资源作用于高校不同群体机制构建
  
  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进行体系和机制的构建,但需要对不同层次的文化受众分别进行研究,并采取差异化措施。
  
  1.建立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内控机制
  
  高校党政干部长期从事我党的建设事业,能够及时接收我党最新的精神和指示,原则上应该有很高的反腐倡廉觉悟,但是,高校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行使的是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模式,一方面上级监管力度薄弱,另一方面内部监督乏力,再加之随着高校的扩招、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基建、后勤、采购、招生、就业、人事等权力集中的环节,极易成为滋生腐败和职务犯罪的高发区。这就对主管领导提出了考验。鉴于此,可以利用各高校当地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建立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内控机制。所谓内控即通过外部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领导干部从思想深处拒绝腐败,以廉政为荣。其一,挖掘高校当地地域文化资源中的廉政先进榜样、在党的事业建设发展中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领导干部事迹,开展专项教育活动,通过每年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月,学习当地先进典型事迹,收看先进人物视听资料,对实践中出现的廉政问题进行探讨剖析等形式开展专题活动。其二,实现地域文化融入廉政建设载体的多样性。可以通过以家乡文化为主题,以母土精神为号召的廉政文化报告会,廉政文化长廊,廉政建设警示牌,甚至开辟廉政文化网络学习阵地等方式增强地域文化资源与廉政文化渗透力的结合,从而使高校党政干部在思想道德上掸落精神上的麻木感,消除腐败的思想动因,确保“内控”党员干部于心,重新燃起为母土廉政建设增光的荣誉感,彻底瓦解各种腐败带来的权钱诱惑。
  
  2.建立教育工作者责任信念机制
  
  廉政文化在大学生中培育和传播必须有合格的“引路人”。各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线任课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是和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他们的率先引导是高校廉政文化培育与传播的先决条件。为此,对于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引导,建立起责任信念机制。首先,树立教育工作者责任信念。让全体教育工作者有意识用当地先进的文化理念、优秀的人文精神和优良传统教育人、引导人,把“传承地域文化培养人才,自发追随廉政作风”作为一种使命和信念。其次,在师资队伍上强化对地域文化资源的社会体验。尝试以社会实践、专题调研、报告交流等形式组织教师深入当地,充分挖掘当地与地域文化资源相关的廉政文化内涵与精髓。主动接收这种良性引导,提高自身廉政理念认识。再次,以深入的科学研究提升教师理论水平。鼓励教育工作者以地域文化资源为研究内容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加深理论水平,提升对地域文化资源应用于廉政文化建设的能力。
  
  3.建立对广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社会,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可见,广大学生正是需要廉政文化熏陶的重要主体。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建立起对他们廉政文化的全方位教育机制,势必对全社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是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认知当地廉政文化内涵。要让地域文化资源起作用,就要让它吸引人、打动人,从而达到教育人的目的。高校应深入挖掘培育新资源,不断提高地域文化资源中廉政人物、事迹的深度和厚度,让学生不但了解当地家喻户晓的廉政典范,更深入认知当地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故事,并以此引导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激励。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利用网络、走访先进人物、开展社会调研等挖掘相关的信息,通过梳理整合以报告、视频资料的形式在大学生中对地域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廉政文化进行传承。从而使学生自发将自己的道德追求同本土精神相结合,将自身价值观同家乡建设相结合,严格自律,强化廉洁意识,培养高尚情操。
  
  二是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中,无论是过去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的反腐倡廉的理论、实践还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存在的根源、表现形式都要科学分析。另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反腐败中的重要性以及依法治国要进行科学阐释。
  
  三是增加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实践环节,使大学生切身强化廉政意识。在开展思想教育课程之余,更多地开展感怀风尚、牢记历史的道德实践课程。组织参观当地红色文化景区、参观先进人物纪念馆,学习革命先烈、先驱者的优秀事迹,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廉政观。
  
  四是切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校园、进心灵。用当地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中的廉政理论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定期举办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普及廉政知识,传播廉政文化,弘扬廉政理念。还可以通过发送廉政贺卡、廉政短信等形式,使广大学生经常受到廉政的“关怀”。此外,可以尝试打造校园诚信体系,尝试建立毕业廉政承诺制度,引导学生加强对自身的道德纪律约束。
  
  参考文献:
  
  [1]金文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突出全员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刘红蕾。关于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3]陈利卿。新形势下廉政文化进高校的理性思考[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4]游俊,徐柱,李天林。当前加强高等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

【地域文化资源应用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思考】相关文章:

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思考08-12

廉政文化建设规划08-22

社区廉政文化建设规划08-23

关于海事文化建设的思考08-12

区域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08-03

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汇报08-15

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8-12

县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08-12

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