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中学语文实践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实践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25 14:43:0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语文实践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实践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晓辉
  
  摘 要:“语文乃各科之母”,灵活性强,涉及内容广,生活中无处不用语文。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能力,是多年来语文创新教育的呼声。在当前认真落实新课标关于加强语文实践、注重语文积累的精神指导下,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让学生懂得如何在学习上做到“自己找水解渴”,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实践;学生;语文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大胆突破常规,有目的地引进社会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以丰富教科书所要求的实践活动内容,同时打破课堂界限,有计划地把竞赛、游戏、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引入课堂,让每个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掌握教材内外的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
  
  一、语文课变成活动课,加强实践性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必须营造一个有利的交际环境,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表达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其实就是语言实践的活动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而传统的语文教学采取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导致语文教学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而语文活动课侧重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如,社会开展“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又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又如,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收看央视电视剧《西游记》,或者指导其阅读小说原著,之后运用专门的时间对这部不衰的名著展开讨论,笔者这一尝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不再用太多的话去总结中心思想,诸如“反映社会如何如何”“表现了谁什么精神”这些空洞的东西。他们有的谈到了小说的概念、神话的概念,进而有人区分神话、童话、寓言;还有的学生谈到了里面的人物形象,谈到了唐僧的无能以及猪八戒的个性突出问题;还有人认为《西游记》中许多故事情节雷同,创新不够……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发现—创新”以及发表自己观点的快乐,笔者也由此发现学生有太多“本事”需要引导而表现
  
  出来。
  
  二、语文课变成综合课,加强学科联系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史料可以为语文课教学提供例证,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在学习语文教学内容时,我们要学一系列与历史相关的课文,例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在学习这些课文之前,我们请历史老师讲授相关的历史知识,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背景知识的深刻理解,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和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适时适度地选用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名言警句”充实到教学中去,可增强教材的韵味和吸引力,产生奇妙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课文《黄河颂》时,(www.fwsir.com)我们可以引用一系列与黄河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可以信手拈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到黄河心不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又如,教学课文《谈生命》时,可以引用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那一段经典名言。这些名言,只要我一起头,学生就能接上,课堂气氛非常好,学生求知欲呼之而出,在这样的氛围中再进行后面的教学,那将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语文课的语法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辅之以其他学科知识,通过一定的感性材料,印证教学内容。例如,语文中的介词属于虚词,没有独立的语法功能,必须和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连用,构成介宾短语。这和英语中的介词用法是一样的,甚至可以扩展到短语的运用当中。英语中“be good at”后面可以直接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或动词的ing形式就是这个道理。英语中动词的ing形式其实和语文中的词性活用也是相通的。
  
  总之,加强学科联系,利用其他学科知识所提供的情境材料,能使学生由好奇而产生追求需要,便能自觉处以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最佳学习状态,迸发出奇特的智慧火花,自觉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之中,进而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
  
  三、举一反三,鼓励并引导学生读课外书籍
  
  尽管选入语文教科书的文本材料都是优质的,但毕竟是有限的。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学生字词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等的形成,单靠一本教科书或教师的讲解是难以形成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完成,因此,广泛的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师在讲初中语文课文《背影》(作者朱自清)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再介绍范文《我的父亲》(作者贾平凹),之后引导学生再在课外阅读朱自清的散文《绿》《我的女儿们》《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甚至可以延伸开去,再让学生读俞平伯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另外,还有台湾作家三毛写的散文集《背影》,学生可因此大开眼界,并通过揣摩、练习,逐渐形成能力。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就是很好的佐证。
  
  四、拓展外延,引导学生主动实践、体验生活
  
  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空间是广阔的,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外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注生活。比较典型的是课前准备和课后延伸。如,课前收集作家作品资料,课后的巩固可以视内容来定,比如,上了朱自清的《背影》,我就请学生去发现感动你的背影,特别是家人的。语文实践活动还有就是带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开阔视野。各校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背景来进行深入的挖掘,像成都的杜甫草堂、江游的李白文化、资中的苌弘文化等。再有就是参与社会实践,然后让学生写社会调查稿或专题报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也鼓励学生家长带孩子外出旅游,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①,有了源头“活水”,文章自然就清新。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捕捉触动心灵的瞬间。平凡中感悟,平淡中找新奇,如此可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提倡写“真人真事真体验”②理念的文章时,学生就不会编写假大空的文章了。
  
  “语文乃各科之母”,教师要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现实生活的天地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发展语文,我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刘晓辉,女,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现在资中县发轮职业中学担任中学语文教学和副校长工作。热心教育教学科研,有多篇论文获奖、发表。

【中学语文实践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相关文章: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08-26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08-23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02-03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1-17

浅议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08-26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心得08-14

关于浅谈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05-31

浅谈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05-23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经验交流发言材料04-09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心得体会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