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分析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分析

时间:2022-08-05 03:26:47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分析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分析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分析

  张俊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106)

  摘要: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是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直接反映出该校的整体教育与管理水平,同时也是现阶段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的挑战。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已经成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对特殊学生群体的管理与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项教育与管理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对策,以期对提高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张俊(1969-),女,云南昆明,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本科,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精英人才的重要使命,在现代社会中居于重要战略地位。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一部分特殊学生,他们或是因自身生理情况或是家庭环境等原因,有异于其他正常学生群体。这部分特殊学生群体给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关注和研究这部分特殊群体,提升高校特殊教育的管理水平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

  一、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原则

  所谓特殊学生群体,通常情况是指家庭环境或是自身情况具有特殊性,与其他正常学生有异的群体。

  特殊群体的部分学生往往受外界环境影响,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容易产生自卑、自大、悲观、困惑、逆反、嫉妒等不良心理,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危害,严重者还会造成人格障碍。因此,如何针对特殊群体的特殊情况和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成为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校风建设,及时、高效、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根据专家学者对特殊学生群体的类型划分,主要有如下几种:思想活跃型学生、心理障碍型学生、学习障碍型学生、行为偏激型学生、生理缺陷型学生、经济困难型学生以及优秀学生骨干。对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树立以学生中心的教育与管理理念。学生是学校教育与管理的主体,教育工作者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培养和塑造的个体,每位学生都值得教育工作者的关心和培养。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个体情况,教育工作者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考察和分析学生,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所掌握,然后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归纳,发现特殊学生群体,并为这部分学生建立特殊档案,了解不同学生群体需要何种帮助。

  2.教育管理者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教育管理者在高校中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直接作用,对于特殊群体的学生,教育管理者更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实践需要理论的正确指导,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要自觉加强理论修养,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掌握成熟的教育与管理技巧,从而更好地服务实践。全纳教育技术在目前高校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全纳教育使得特殊群体学生与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平等地处于同一学校,平等地进行社会交往,在学生群体的相互交往之中,发现和纠正自身不足,同辈群体的影响效果远胜于教师的单方说教。再加之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特殊群体的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融入同辈群体的正常生活,不仅增加了学习兴趣,并且在共同参与中,能够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情感。同辈群体的交往比成年人的交往更能吸引他们的兴趣,二者有很多共性,从而打破了隔离教育的弊端和缺陷。

  3.尊重学生、有效沟通、因势利导。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指导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意愿和个性,不能强制性地将自身想法和思想加到学生身上,更不能打击和压制学生的思想意愿。高校学生已经成年,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独到的想法和见解,教师要充分与学生沟通交流,明白学生的所思所想,给予正确适切的指导。在学生生活中常会发生一些偶然事件,正确处理和对待这些偶然事件,因势利导地给予指导和教育,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教师与家长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定期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包括思想、情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等,同时也从家长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双方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二、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与管理的策略分析

  1.高校家庭优越学生的教育管理。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富裕家庭不断涌现,高校一部分学生具有优越的家庭条件,但是他们常常因为家长忙于事业工作无暇顾及而养成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手中具有巨额钱物,在挥霍无度的生活中丧失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并且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和优越感。在高校中则表现出攀比炫富行为,给班级集体管理带来不良风气。对此情况,教师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优越的家庭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其目的是使之更好地成才,而不是碌碌无为,玩物丧志,财富是上辈人艰苦奋斗的结果,个人也要为之努力奋斗,亲手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2.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每个学生都需要关怀,有的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学生之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看到身边同学的吃穿用度以及穿衣打扮比自己好时,往往会产生交往的羞怯感、自卑感,性格较为孤僻,并且不善于交往。在此情形下,有些学生要么极端刻苦,对集体事物漠不关心,虚荣心较强,要么自暴自弃,对身边同学和老师报以敌对仇视心理。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在思想上加以引导,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以慈善之心关心和感化他们。再者,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困扶贫活动,使他们感受来自身边集体的温暖。

  3.高校家庭不睦学生的教育管理。家庭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归宿,同时也是一个人的精神归宿,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是持久深远的。对于成长于不和睦家庭的学生,家长自身的人格缺陷和弊端以及不良习气将会在言谈举止和争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染上恶习,产生心理阴影,不能健康地成长。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言语行为过激,有的心理抗压能力脆弱,有的个性放纵不羁。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打开内心,接纳身边的美好事物,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心灵缺失。

  4.高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巨大改变,社会单亲家庭愈来愈多,高校学生成长于单亲家庭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对于这部分学生群体,他们由于家庭原因在成长中缺失父爱或母爱,在情感和人格上容易出现偏差,或是性情孤僻极端,或是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困难,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心理疏导,关注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从生活的不幸和阴影中走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经常参与班级活动,在班级活动和其他集体活动中,感受与人相处合作的乐趣,同时展现自身长处和闪光点,增加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情绪起伏波动大、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稳定情绪,调整心态,在生活中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高校身体障碍学生的教育管理。有身体生理障碍的学生在学校中容易遭受歧视和嘲笑,因此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同时,也有较强的自尊心。无论是先天残疾还是后天不幸造成的,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冲击,内心深处具有极强的自尊需要,但同时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者自暴自弃。得到他人的关心、尊敬和肯定对于他们来说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首先要在人格上尊重他们,使之体验到与他人平等,呵护自尊,给予关爱,同时在集体中营造关心和鼓励弱者的和谐风气,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展示自身才能,使他们恢复心理平衡,做生活中的强者。

  三、构建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管理模式体系

  1.确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管理模式的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管理计划。教育管理要围绕培养目标进行,高校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因此高校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学生的成才进行,这也是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管理模式的培养目标。面对高校新形势、新情况的挑战,高校要针对特殊群体的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管理计划,研究新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不断加深理论思考,深入落实实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在培养技术中实现目标管理。

  2.落实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管理模式的组织配备,形成联动、协作的教育管理机制。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管理的核心即组织配备,完善的组织配备为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利保障。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合理分配利用学校资源。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学生教育管理组织机构,学生组织机构中合理配置人员,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做好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宣传工作,调动各部门职能,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再者,教育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和运用领导职能,以负责的事业心和工作热情投入教育管理工作,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朝着管理的预定目标前进。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关注和重视,高等教育事业近年来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高校扩招就是最显著的标志。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特殊群体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并开始呈现新的问题和矛盾,给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带来挑战和困难。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特殊群体有全面、客观、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使得特殊群体的高校学生能够像普通大学生一样全面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惠闽,王建军。从“案例研究”到“问题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11,(29):111.

  [2]季承勇。如何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教育[J].教育园地,2012,(8):31.

  [3]秦建忠。全员参与共同关注特殊学生[J].中国农村教育,2013,(6 ):39.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分析】相关文章:

特殊学生的教育策略08-19

德育教育论文|发挥学生群体的德育功效08-13

如何关注弱势群体,如何教育“特权”学生08-24

探析素质拓展训练在我国高校学生群体中运用的问题与对策08-19

县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08-15

县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08-12

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08-20

高校物流管理学生职业价值的观教育08-18

公司群体工程施工管理计划08-15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