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计算机信息技术>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商业化运作模式研究

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商业化运作模式研究

时间:2023-02-22 15:51:06 计算机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商业化运作模式研究


西部地方文献数据库运作模式,只有极少数图书馆在建立数据库时考虑到商业化运作,大部分图书馆在建立数据库时只注重为本单位、本地区服务,缺乏长远利益的考虑,经济意识和商业意识淡薄,影响数据库建设的后续工作,导致数据库建设的“造血”功能不强。西部地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商业化的运作,必须从用户、投入、产出等角度加以考虑,由于用户需求的层次性,必然要求对地方文献在选择时要分层次进行。西部地区文献数据库要想顺利实现商业化运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认为应从民族地方文献的选择范围界定、数字化模式的选择、数据标准、数据库产品推销等方面入手。

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商业化运作模式研究

1 界定民族地方文献的收录范围,提高数据库资源质量

在进行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筹建时,应当紧扣其所在地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把重点放在所在地的地方文献和有关本地聚居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献的收录上。民族地方文献兼有民族性、地方性之特征,其范围涵盖了当地居民生活的所有层面及所有事件。地方文献是指记载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人物、历史、山川、气候、风俗、物产、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各种信息载体。民族文献是指以各种文字或其它形式记录下来的研究和记载我国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教育、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文献。民族地方文献是指有关该地方民族的历史、文物、风土民情,记录地方历史,保存地方文化,展现地方特色之各类型资料。就时间的观点来看,民族地方文献应包括历史的文献和现在的文献,故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不应局限于历史文献的整理,因为现在和将来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若就空间的观点来看,则应以生活圈与文化圈作为地理的区隔,因若想获取一地区古往今来的所有史料,必须考虑该地区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变更,且邻近地区的相关资料也都应列入数据库建设范围。民族地方文献就是地方发展所留下来的历程与记录,它记录了当地居民生活的轨迹与成就,保存历来居民的创作成果。而且其文献体裁不定,它可能是官方的档案,也可能是个人的田野调查研究;它可以是公文书,也可以是文艺创作。

由于民族地方文献内容、类型及载体的多样性、广泛性,给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民族地方文献就内容可分为:古物、古迹、民俗及有关文物、自然文化景观、文学、艺术、史料;就其文献资料性质可分为:图书文献、文物文献与视听电子文献。筹建带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如果包罗万象,把所有的地方文献都加以收录,势必超出经济承受能力,且从商业角度来看,包罗万象的数据库不但建设周期长,而且收益比较慢。因此在建设数据库时,界定文献的视角应从专题出发,从文献内容出发,把有特色的地方文献按类集中,如沈从文研究文献数据库、西部民族宗教史料数据库、西部历史地理数据库、西部方志数据库、敦煌学数据库、丝绸之路数据库、西域研究数据库、西部自然文化景观数据库、古迹导游数据库、现代西部经济建设数据库等专题数据库。

2 比照投入与产出,合理选择民族地方文献的数字化模式

图书馆作为一种非盈利性机构,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不能忽略其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在进行西部地方民族文献数据库建设时,应当从本馆的硬件基础、资金水平、人才结构出发,通过对数据库产品未来的应用前景做一个详细的前瞻性的效益评估(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以便确立数据库开发的商业模式,保障数据库建设的“造血”功能。

一般来说,中小型图书馆,特别是西部地区图书馆,受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制约,独立承担数据库开发和建设的全部工作将是难以实现的事情。从1996年数字图书馆试验项目到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顺利开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在多媒体数字资源的创意、设计和加工,元数据抽取和元数据库的生成,对象数据库建设,调度系统的选用以及实现多库的跨库检索和用户界面等方面有了实质性进展,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发出了一系列软件,如:数据加工、置标、管理方面的软件;元数据和对象数据装入和管理方面的软件;包括多媒体对象在内的动态页面生成软件;支持SGML和分布式数据库检索、查询软件以及元数据和对象数据连接的接口软件等。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影响下,数字图书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影响较大的有清华同方光盘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

就目前数据库发展趋势来看,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是比较受欢迎的。西部图书馆进行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应该实现跳跃式发展,不再拘泥于书目数据库建设。计算机产业、通信产业与数字内容产业的高速汇聚出现了知识网络型公司企业,这些企业对文字编码技术、文献数字化、数据资源库建设等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因此对民族地方文献数字化模式的选择,应该依托这些公司企业的技术实力,把本馆收集的民族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并同这些公司签订数字化协议,形成长期合作。数字化加工的公司企业拥有庞大文献数字化市场,因此能够长期地为图书馆等文献收藏单位提供良好的数字化服务,并且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改进,数字化成本也会越来越低,这样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可有效地促进文献数据库的建设,节约资金和人力。

数字化模式的选择,大体上有三种,一是依靠本馆自身技术实力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实现单馆独建,此类模式政府对其投入大,一般图书馆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二是图书馆间强强联合或强弱联合,倡导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数字化技术的互补和文献资源上的互补。这种模式在图书馆界酝酿已久,并且已经得到推广,如我国的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但是,长期以来,各图书馆由于体制及隶属关系的原因形成了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在客观上对统一的计划分工、合作建设数据库增加了难度,再加之闭门造车、急于求成的心态,致使一些馆倾向单独建设专题数据库,并普遍存在着结构单一、规模小、专业面过于狭窄、缺乏建库规范和数据的录入标准等问题,影响了数据库的使用效率,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更是无从谈起。目前,强强联合是在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下实现的,其数字化模式和数据库资源库群的运营模式还有待构建。三是图书馆与进行数字化加工的公司企业进行有偿合作,图书馆提供需要数字化的文献资源,公司按照图书馆的要求进行数字化加工。这种模式符合图书馆的需求,并且减少了图书馆不必要的硬件投资,特别适合中小型图书馆文献数字化要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与北京世纪超星的合作就是成功的例子。

3 严格按照标准建库,及时进行数据库数据更新

要想使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进行良好的商业化运转,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建库标准执行。统一标准与否,直接影响到资源库的制作质量和查询服务效果。近几年来,许多省市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建设了若干地方文献数据库,但没有统一的建库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自动化集成系统和相应的硬件设备,难以互相转换,无法上网流通,起不了资源共享的作用,也达不到商业化运作的目的。在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中,明确民族地方文献的概念,就解决了资源库的内容范围问题,统一标准,则是规范了资源库建设的形式。如果数据库的制作不合规范和标准,标引、分编、检索点选取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数据库的建设各自为政,分别基于不同的系统,这些低水平数据库在本馆或小范围内或许能够使用,一旦上网联机在全球范围内调用,它们的缺陷立即会显露出来:不同计算机系统的互联和数据的统一规范就会出现很多麻烦,甚至会无法上网交换而成为废库。

在完成回溯性建库之后,要注重数据库的更新工作。数据的及时更新,是数据库的生命,是数据库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新、更快、更多、更准、更全的数据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时时关注民族地方文献的出版动态和民俗文献等,尽量收集多种载体形式的地方文献,及时地更新数据库内容。另外,还应制定比较明确的数据库更新制度,保持一定比例的地方文献采购费用,从制度上保障数据库的长期建设。

4 加强数据库产品的推销,形成建设—推销—更新维护—再建设良性周期循环

数据库的商业化运作,离不开对市场的占有,而数据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方面靠数据库本身的质量、特色,另一方面数据库产品推销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的运作模式只注重数据库的建设、更新维护,忽略了产品的推销,使得本来很有市场前景的数据库,变得无人知晓,浪费了宝贵的社会资源。因此,要特别注意加强数据库产品的推销。

4.1 借助传统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主要利用报刊、电台对数据库的民族性、地方性、学术性、实用性做一些简单介绍,着重介绍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检索标识、学科属性、检索途径、获取与联系方式等。传统媒体的宣传覆盖范围广、影响大,但宣传费用高,针对性不强。因此要注意广告词的精练。

4.2 利用Internet进行宣传推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为数据库产品的网上推销提供了可能。由于网络检索技术的日趋完善,智能式的搜索引擎能对世界上任一信息加以捕捉。因此,应注重建立数据库介绍性的网页,提供网上检索功能,实现有偿使用,开辟网上用户意见箱,把数据库用户的信息反馈到生产商,从而形成数据库商业化运作的良性循环。数据库网上推销的成功例子有很多,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等。4.3 利用自己印刷的资料进行对口宣传。由于数据库销售的用户对象一般比较固定,因此作为数据库生产商,有必要制作有关数据库的详细资料,定期向这些现实用户和潜在用户发布数据库生产、使用等介绍性资料,如周报、月报、技术答疑等,以扩大销售范围。

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商业化运作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不管怎样,文献的界定、数字化模式、标准化、产品推销应是必须考虑的内容和必须经过的环节。相信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收集单位在进行数据库建设时,会考虑到商业化运作,使数据库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周期循环。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4)



【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数据库商业化运作模式研究】相关文章:

论我国西部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08-09

西部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建设略论08-09

地方文献与西部开发08-09

西部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对旅游业的影响08-09

关于建立地方与民族文献数据库的设想08-09

地方研究文献数据库主题检索初探08-09

转型时期民族地方文献的特色文化资源研究08-09

论云南地方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据库构建08-09

对民族地方文献收集的几点看法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