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计算机信息技术>角色的责任—试论地方文献研究现代化的课题

角色的责任—试论地方文献研究现代化的课题

时间:2023-02-22 15:59:51 计算机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角色的责任—试论地方文献研究现代化的课题


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在发展地方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地方文献本身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则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角色的责任—试论地方文献研究现代化的课题

一、地方文献的定义

在国家标准中,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它不仅包括现代图书馆中的一切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一切馆藏。这种定义将文献从历史所言的典籍与贤人的概念中加以拓展,扩大到了更广义的范畴,涵盖了知识与信息承传的各种领域。这是随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在赋予文献以新的更加广泛的内涵时,演变出的新的观念,所以作为今天文献的概念,其必然包含四个要求:

1、文献内容,记录知识信息;

2、用于记录信息和知识的符号;

3、用于记录知识和信息的载体;

4、用于记录信息,知识的方式及手段。

从这种意义上讲,只要是承载、记录知识、信息的载体,无论是作为历史的典籍,熟悉掌故的人,或是有历史价值的被视作文物的“镂之金石”,诸如竹简、木犊、刻石、青铜器、甲骨,或有着书画或符号的“书于竹帛”以及各种印刷制品、手稿、图片、甚至文告、传单,票据……亦或记录现代文明的缩微胶片、音像磁带、光盘、机读制品等,均统筹于文献的范畴。文献概念随着发展而扩充,延伸,被赋予新的历史含义与生命力,它用各种载体不仅将尘封于历史的知识和信息承传于今天,也将今大的信息与知识传递于未来,同时也为文献本身的研究、整序以及开发利用带来新的生机、丰富多采的内容和广博的多面性。

地方文献则是文献研究与整序中重要的“传承”部分。顾名思义,地力文献是关于一个地域范畴的文献资源,记录着有关某一地域的知识与信息的一切载体,早在50年代,图书馆界前辈杜定友先生就提出“地方文献是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影片,画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槁、簿籍等等”,在杜先生的定义中,将地方文献分为三部分,即史料;著书立说地方人物;地方出版物。这三部分包括了除涉及有关本地域“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资料”或“有可以传世行远参考价值的资料”外,还有地方人士的著述,包括文集、专著、论文、文稿、札记、日记等等以及为当地作出贡献之人的林林总总;还包括了当地出版的各种出版物,统统划作为地方文献的范畴。被后人研究定义为“广义”地方文献概念。

相对于此,还有一种所谓“狭义”地方文献的定义,它是以地方文献的内容,而并非以出版形式、著作人或出版地作为地方文献内涵和收集时的界定范围。它要求:

1、文献内容必须是反映本省(区)地域社会发展与现实基本状况的出版物,或其它载体,无论是记述自然科学,还是记述社会科学;无论是记述大区域还是小范畴,或是记述某一行业、系统的基本状态;无论是全方位还是一个侧面,只要是这一地域历史,地理自然资料、生态环境或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政治制度、行政区划、文化传统、民族风情民俗等均列入地方文献;

2、凡是结合本省(区)地方实际所作的有关社会发展、经济状况、战略研究理论与方法等知识信息载体,也列入地方文献范畴;而并不论其载体形式或出版所在地;

3、凡是涉及本地与外地区关系,以及外部地域对本地的反映、评论、报道等,其内容无论涉及本地的自然还是社会科技教育、地理人文环境,只要是有利于认识和了解本地状况的图书、报刊或其它文献资源,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资料,均应视作地方文献。

尽管这种狭义的定义,并不把当地出版物划归地方文献的范畴,然而在文献资源的实际收集与整理的运作中,地方版本仍旧是被作为地方文献重要的一部分而加以收藏,因为事实上,我们有理由认为,依据本地出版物的出版状况,仍是可以观照出地域的人文,思想倾向,不能不说是地域状况研究的一个有价值的方面。

二、地方文献的类型

地方文献类型多种多样,其划分尚无统一标准。以笔者之见,以时间区分有历史文献(包括历史典籍文物和革命历史特种文献)、当代文献;以内容区分,有自然科学文献、社会科学文献,更多的则为综合性文献;作为载体,有可作为文物的甲骨、金石、竹简、木牍,帛等,也有印刷品、写本、抄本、刻印材料、书画;有感光制品影片、胶片、缩微感光制品,还有诸如磁带、光盘等电子载体制品等等;从编纂形式上看,有地方志、地方史、党史、谱谍,档案、图书、报刊、地方年鉴,会议论文及资料、地方情况通报、汇编等等形式;从出版方式界定,有公开出版物和内部出版物(或称为灰色文献)。

三、地方文献的特征

1、由于强调其内容是以一个省(区)地域内的自然、社会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所以它从不同侧面集中反映这一地域历史与现实的基本状况,反映这一地域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风貌,经济发展,民族民俗风情等,使得地方文献具有极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2、地方文献的基本内容是这一省(区)地域人民实践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这一地区人民对自身自然生存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认知及总结。由于这些内容均为以实?,数据、史料为依据,其中的知识、信息、理论、观念、方法、技能均从实践中获得,所以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3、地方文献内容多样,跨学科、跨行业、跨时代,研究对象包罗万象,记录知识信息广博,载体纷繁,出版形式多样,编辑方式各异,层面丰富,致使地方文献具有绚丽多彩的广博性和资料性特点;

4、地方文献从纵向上沿袭于各个时代及其各个时期,从横向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其载体因时代的不同而形式各异。地方文献将动态的历史发展,保存于静态的文献载体之中,传承于后人,其丰富的内容和千姿百态的载体均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因而具有极强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

5、地方文献内容丰富而广泛,所包含的地方史料具有时代的连续性和社会不同方面的相关性,地方文献的这种动态性和整体性特征,使地方文献具有特别重要的使用价值。

地方文献这种鲜明的特征,必然为其构架出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广阔的利用价值和研究课题。对这种特定内容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正是今天市场经济下,文献开发与利用的现代课题,也是图书文献部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服务于社会,创造出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为确立自身社会地位所必须担当的角色的责任。

四、地方文献研究的现代课题

(一)研究开发地方文献的现实意义

1、地方文献是认识地方社情,提高各级领导决策水平的重要信息源

由于地方文献是关于某一地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知识信息集合,所以它与地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氛围中,各地区各级领导的政策决定无不受到本地区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民族、民俗民情等因素的制约,同时这也是地区对外开放,吸引投资与合作,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者的决策必须建立在认识地方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掌握大量的地情数据信息,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分析研究,认识和了解自身所处地域的特点、优势和潜力,才有可能在宏观上因地制宜,把握本地区发展战略,确定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方针、政策、规划、法规,为优化本地社会、经济环境作出切实可行的努力。

2、地方文献是地方科研部门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地方科研部门除担任部分全国性科研任务外,更多的是依据本地区的学科优势和经济发展需要,开展科研工作,在开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关于地方生态状况、气候,地埋环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对策性研究方面,地方文献往往是须臾不可缺少的第一手科研依据。

3、地方文献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地方文献涵盖了地方历史与现实状态的各个领域,全心反映出该地区的历史沿革、发展进程,社会和自然资源、人文景观、民族、民俗、民风、民情、地理环境,生态条件等地域特点,地方文献对地方特色所作出的历史性的系统展示,对外界全面立体地认识该地区的特色和优势,进而确定合作建设投资方向,有着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4,地方文献是学习历史经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编纂地方史志、研究地方历史人物的重要信息来源。每个地区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引以为荣的历史人物和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开发地方文献,不但能够对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同时可激发人们对故土,对国家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以民族的自信自尊自爱自强,在发展地方经济,作出有益的贡献。

5、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是深化图书文献工作职能,提高图书文献情报工作者索质的重要方式。

地方文献的资料性与广博性特征,还表现在其出版发行的无规律性和整理存藏部门的散乱性。除公开出版者外,极大部分的地方文献往往是以内部资料的方式,由相关组织、机构或个人自行整理,在存藏形式上,往往依据整理人的认识水准和物质能力,以内部出版、电子存储,绘制图表、拍摄图片、手抄、传单、书信、书画等形式保存,载体各异,形式多样,追溯年代久远。地方文献具有这种非正式出版物(非卖品)多的特点,使大量地方文献基本上是在本地区相关系统内散发,且多是一次性刊印,不会再版,这不仅突出了地方文献的珍贵性,同时也确定了地方文献的收集难度,图书文献情报部门特别是省级公共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对不可再现的地方文献资源的及时收集,抢救文献遗产。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只有当地方文献资料形成统一的科学的系统时,地方文献所具有的巨大价值才能够显现出来。显然,图书文献情报部门在实现地方文献社会的和经济的巨大价值中的职能作用,正是在于构架这种统一科学有序的系统,从而实现地方文献从零散到“大于部分之和”的质的飞跃。图书文献工作者应当更新观念,改变在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依靠单一渠道,坐等资料上门的文献资料收集方式,通过细致的规划和主动深入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散在于各出版社,各系统、行业、单位、民间机构乃至个人手中的地方文献收集起来,通过科学的考证、分类、加工整理,使地方文献系统化

综上所述,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是图书文献情报部门一项极具时代特色的重要工作。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整体构架,不仅将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支持和保证作用,同时也为图书文献情报部门形成自身服务特色,改变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锻炼和提高服务人员水平,使图书文献情报部门担负起新时期的社会责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地方文献的研究和收集整理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地方文献是社会认知地方情报的重要信息来源,在图书文献借阅中占有较高的比率。有资料表明,地方文献借阅率约占整个文献借阅率的40%-50%,特别是在整个文献阅览率不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图书馆工作中的采购,分类编目.藏书建设,读者工作、检索提供、自动化技术等诸多环节,直接关系到地方文献收集整理与利用。但由于目前对地方文献的特殊性质普遍缺乏科学的认知,使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 在文献技术处理中的许多工作环节上受到不应有的忽视。

依照传统的观念,地方文献的重点是历史文献,而历史文献又多局限于古籍收藏,由于古籍日见减少,收集不易,因而成为重点收集对象。但实际上,当代地方文献的社会存量远比历史文献更为广泛和丰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也更加巨大。因此,在图书馆文献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重历史文献轻当代文献;重文史资料轻自然状况资料和经济资料;重正式出版物轻非正式出版物及非印刷品等等的传统观念,必须要加以更新。

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中,对非正式出版物的收集整理,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加强。非正式出版的地方文献来源十分广泛,其中大部分是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学校、科研部门.学术团体编撰,汇总的内部资料、图书和期刊,以及会议论文、文件等。这些文献极为快捷地反映着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动态,且出版周期短,时效强,对政府决策,科研立项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出于不同的因素,这类文献一般出版不定期且印刷数量少,发行范围有限,一次印刷,往往不可再现。由于其散在社会不同地域、单位和个人手中,加之体制、规章等方面的诸多因素,传播面窄,收集难度大,对非正式出版的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阵线长、范围广、数量大的矛盾将十分明显,因而仅仅依靠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单方面努力往往难以奏效,必须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有组织的进行。

1.总体规划,宏观调控,分工协作

即使有地方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加以宏观调控,要想囊括各级各类地方文献仍是极为艰难的过程。作为图书文献部门、情报系统乃至行业单位,要在各自的特点和现有基础之上,发掘自身潜力优势,分别承担有关方面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图书馆、档案馆、方志办、党史办等单位,在地方文献收集中各有工作重点和优势,在对地方文献的编纂、收集、加工中担当着不同的职能,但收集地方文献服务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相互间的互通情报,互通有无,相互弥补,相辅相成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地方文献主要收集整理机构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地文方献收集整理与使用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A:通过呈缴本制度的建立,利用政府行为保证地方文献采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种呈缴本制度,不应局限于地方出版社的出版物,也包括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科研学术部门编撰的图书期刊、报纸、资料等(对有密级的资料,应进行技术性处理,确保机密)

B:与有关部门建立资料交换关系,定期走访基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古旧书店、书市、书摊、废品收购部门、造纸厂等与地方文献的生产、流通、集散密切相关的环节,开展调查、追踪与收集,对濒于灭绝的地方文献进行抢救。一些发行量小的地方文献资料可进行复印收集。

C:积极参与地方学术团体、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召开的学术会议,以及各种展览、纪念性活动,广泛收集各种学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资料,并应注意对有关地方人物的采访,通过主动收集、编撰,抢救地方文献史料。

2、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地方文献研究整理与开发利用的重要课题

作为信息社会,实现文献资源的数据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加快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加工处理速度和动态反映速度、扩大对外开放和开发利用程度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地方文献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和有效方法。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地方文献中既有静态的己成体系的历史资料也有正在发展变化、不断产生的动态的现实资料,有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的印刷品,也有抄本、图片、书画、信扎、音像制品。一般来说,地方文献是不可能再版编目的,也不会被国家文献数据库统一标引著录并录入。因此,作为地方文献重点收藏单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地方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地收藏、整理、加工,标引,进而带动基层和相关图书馆共同形成区域性的图书馆整体优势与特藏。故而以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构架、标引、录入、更新维护、对外开放等内容为主的数据库基础建设工程,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一项当务之急的重要工作。

建立全省地方文献数据库,要在做好地方文献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特点,确定数据库基本内容,选择适合的应用软件系统,同时要对数据库的各项指数诸如著录格式、分类体系、分类规则、地方文献信息的类型、标准等等加以规范,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逐步形成完备的地方文献资料体系。

3、培养一支收集整理、加工研究开发地方文献资源的专业技术队伍

地方文献的研究、收集、加工和开发,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地方文献捕捉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献鉴别能力,能够维系公共关系,拓展用户群体,并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地方文献专业技术队伍的群体效应十分重要。要处理好专业人员的技术专长的优势互补,根据群体互补需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培养和造就地方文献研究、管理的专门人才,以适应高水准现代化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服务于经济建议的要求。

4、应用新技术,面向现代化,开发地方文献信息产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从历史走向未来,文献的概念从典籍、文物,发展到今天“知识与信息的一切载体”。在当今信息与知识激增,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地方文献研究的现代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开展卓有成效的信息咨询服务,生产、加工、销售地方文献信息产品,提供原始资料、数据事实、课题综述以及可行性研究,编撰各种专题性地方文献提要,直接为政府决策、科研立项、企业生产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信息技术支持,努力担负起新时期图书文献情报部门的角色责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议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引文文献:

《文献.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学考》《津图学刊》 雷树德 1997.(3)

《图书馆百科全书》 周文骏等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1993

《地方文献特点和类型试论》 刘青 四川图书馆学报(成都)1997.(1)

《开发省情文献资源 服务西北经济建设》 赖伯年 西北五省(区)第六次图书馆科学讨论会论文

〔出处〕 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1998)



【角色的责任—试论地方文献研究现代化的课题】相关文章:

试论地方文献书目08-09

试论地方文献的特点08-09

试论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08-09

试论地方文献的搜集与利用08-09

地方文献特点和类型试论08-09

地方文献整序研究08-09

地方文献链式流动形态研究08-09

我国地方文献领域研究综述08-09

地方文献分类思想研究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