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商务管理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正文

中关村走向没落?

时间:2006-11-28栏目:电子商务论文

年内海外收入将占总收入的40%。一个巨大的海外市场已经开启。
    而中关村的联想不但没有任何国际化进展,在国内高端市场开始遭受戴尔等跨国公司的强烈侵蚀,低端遭受神舟电脑等地方品牌的打击。当然,联想的出色是不容置疑的,它卓越的市场能力使得未来的联想在中国市场依然会叱咤风云(自身技术积累、国际竞争状况和行业特性都决定了数年之内,联想的国际化还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华为却已经实实在在置身在一个更高的境界上:华为的技术积累与全线产品已经与国际一流水平看齐,占华为一半员工的研发队伍已经与当下的行业领导者——思科基本相当。
    可惜,高科技的中国力量居然不是崛起在中关村!这个局面放在5年前来预测,简直就像天方夜谭,而如今是活生生的事实。未来更将很快清晰呈现。
    中关村20多年的发展,名声如日中天,但是却始终没有在全球IT业产业链中真正找到突破口,能够强有力地切入其中。上海的半导体和深圳的通讯设备,已经比中关村固守国内市场的产业生态大大高出了一个层次。
    半导体领域的中国力量已经在上海初现轮廓,而且已经指日可待。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近两年来,上海IC设计业发展十分迅猛。集成电路制造业已列为上海IT产业发展的重点,而且今后也将是上海的战略性产业。目前,上海拥有4英寸芯片生产线1条,6英寸芯片生产线2条,在建的4英寸和6英寸混合线1条,已建和在建的8英寸芯片生产线7条,全年产能高达60万大圆片,产值约70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翻一番。2004年产能将进一步释放,预计产值将达到25亿美元。预计到2005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将分别达到10%和1%。
    《福布斯》杂志曾在“芯片泡沫”一文中,更是使用“血洗”的字眼来形容中国半导体产业在世界范围的崛起。不管如何夸张,中国半导体力量的崛起已经是历史的必然。很遗憾的是,中关村在这样的历史性机遇面前完全失之交臂。

 

第二章:技术创新栖息地的沦陷

 

这是一个世界罕有的地方:聚集了中国36%的两院院士、58所高等学府、2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中关村的技术源头覆盖了所有学科。曾几何时,在我们的经济学家们大谈特谈“比较优势”的时候,中关村被当作实现了激动人心的创新的典范,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阵“知本家”风暴。中关村也从此以产业聚集的特色成为中国“硅谷”。
    但是,中关村正在“空心化”,它离知识经济似乎越来越远,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近。近几年中关村鲜有重大的技术创新,多的只是炒地皮的商人。黄金般的产业群落如今已七零八乱,健康的产业生态受到强大的“官”本位文化和“暴发户”文化的双重侵蚀。基于此,我们必须承认,科技创新的中关村正在沦陷。
一个方向性的危机
    中关村过去的成功在哪里?中关村的精神在哪里?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中关村和惟一的参照——硅谷进行对比。硅谷因为是高科技草根力量最佳的孵化地才辉煌无比;中关村曾经是高科技草根力量最活跃的集散地才成就了今天。所以,我们将硅谷放置在过去50年全球IT业的发展历程中,将中关村放置在过去20年中国IT业的发展历程中做相对比较,依然最有效。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硅谷为四次技术浪潮的草根力量提供了最佳的栖息地,也就成为四次技术浪潮的中心。第一次的推动力来自于国防工业,第二波发源于半导体,第三次则是个人电脑,最近一次当属新兴的互联网。李钟文、威廉·米勒等人在《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一书中写道:事实上,信息技术每一次重大的进步,都由一家在硅谷诞生成长的公司来领导:集成电路(国家半导体、英特尔、AMD)、个人电脑(苹果)、工作站(惠普、太阳微系统)、三维图像(硅谷图文)、数据库软件(甲骨文),还有网络计算器(3Com、思科)。而在最近的互联网繁荣昌盛中,网景、Excite、@Home与eBay的骄人战绩又再次证明了硅谷的实力:尽管地价飚升、劳动力成本上涨、国际竞争激化、商业环境周期性恶化,孕育着创业精神的硅谷却始终在信息技术的滚滚大潮中领先群雄。
    而20世纪80年代,接续全球个人电脑浪潮而崛起的中关村,汇聚了个人电脑硬件和软件上下游几乎所有草根力量。90年代中期以后,借助历史的积累,新浪、8848、雅宝等又一支以互联网为契机而崛起的草根力量呼应了全球的互联网浪潮,从政府体制的视野之外崛起,从联想、方正、四通等大公司的身影下崛起,可是此时此刻的中关村已经暮气沉沉。这第二波技术浪潮没有能够托起中关村的第二次辉煌,反而在大形势和小气候的双重夹击下,很快在中关村沉没。当2003年互联网浪潮再起,中关村已经残酷地被边缘化!
    千万种辩解,我们都不能偏离这最根本的一点(现在中关村的危机就是基于此):中关村的发展已经发生方向性的转变,其资源不再重点为草根阶层和新兴力量服务,而主要是为成熟壮大的阶层和强势力量提供服务。
    据报道,在2001年用于中关村建设的高达100亿的投入中,绝大多数流向了“基础建设与硬件改善”。2002年上半年,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创新基金投入仅为1.6亿元左右。“三减两免”固然是中关村给予创业者的有利条件,但更多的是众多小公司在变相利用这个优惠政策。
    因此,中关村面临的不是一般的危机,而是方向性的。中关村不再给技术草根力量以机会,技术创新也不会再给中关村下一次机会!良性的自我增长的循环也就逐渐休止。游戏就是如此简单,规则就是这样明了。曾经极具硅谷形态的中关村在一次性的爆发后,却失去了一次次持续爆发的根本活力。如果把硅谷比喻为一次次不断喷发的活火山,那么,中关村只是一次性喷涌的死火山。
西瓜和芝麻都丢了
    中关村的理想之路是从IT市场生态过渡到IT产业生态,然后在发展到IT技术创新生态。如果顺利,这个不断升级的三部曲可望在21世纪前10年完成。可惜,在20世纪90年代,中关村在从IT市场生态向IT产业生态过渡中,没有能够顺利完成,直接导致了技术创新生态的失败。而且,更尴尬的是,西瓜没有拣着,芝麻也丢了。中关村最原始的IT市场生态本身的发展也濒临挫败。
    中关村的建设问题很复杂,积极、消极的因素都很微妙。但是,其中最痛心的也是最不应该的是,中关村的建设破坏了过去的发展基础——市场生态。8年前甚至10年前,走一趟中关村,都可以直接感受中国IT市场、甚至全球IT市场的

最新脉动。
    但是,正是这个市场的原生态,给了中关村最准确的市场敏锐感。因此,当时几乎所有的企业,包括IBM、苹果都将产品发布的地点毫无疑问地选在中关村。而现在这个市场生态基本消失。到海龙、太平洋依然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产品,却再也没有中关村独特的市场敏感度。
    也正是这个外表一点不美好的市场,一个屡屡被媒体被政府整顿和批评的市场,汇聚了中国IT业软硬件厂商,汇聚了生产制造、研究开发、倒买倒卖的各路上下游厂商,并且辐射到北京周边,乃至全国各地。这是中国IT业真正完整的原生态的产业中心。中关村如同一块磁石一般,吸引了对IT业敏感的各种投机者、梦想家、生意人,甚至骗子和盗版经营者。这些五花八门的人士来自全国各地,走向全国各地,他们之间构成了“强纽带”和“弱纽带”,形成了基本的社会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彼此衔接,传播信息,完成交易。这个网络就是中关村影响力和市场力得以主导全国的基本环节。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