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论文>会计论文>试论会计信息市场失灵的市场化解决方案

试论会计信息市场失灵的市场化解决方案

时间:2022-08-07 20:49:15 会计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会计信息市场失灵的市场化解决方案

请欣赏:《试论会计信息市场失灵的市场化解决方案》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肖仲明  

    根据决策有用论,财务报告的根本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制约其面临的不确定性,以使决策方案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因此,财务会计的核心或本质是披露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市场中,交易对象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即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现有股东、潜在股东、债权人、政府和其他中介机构等;供给方则为公司管理当局。  

    根据有效市场假设,当会计信息披露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时,会计信息市场供需达到均衡,信息披露量最优,社会处于“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但会计信息的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ies)所内生的“搭便车”(Free--rider)问题会导致会计信息市场供给不足,产生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本文拟对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失灵问题,提出市场化解决方案。  

    一、外部性与会计信息市场失灵  
    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从整体上看,私有市场对于资源的配置是有效率的,但还存在许多领域,市场是无效率的,如存在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情况下,当交易的额外成本及收益(也即外部性)没有完全被市场价格所反映时,即会产生市场失灵。从会计学角度看,外部性是指一家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对其他主体(如公司)和个人(如投资者)的效用所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却不能通过市场来交易。根据这种影响的有利或不利,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Negative Externalities)。  

    当外部性出现时,市场对于物品的配置缺乏效率,具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如空气及水污染,由于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在市场上会供给过量。反之,具有正外部性的物品,如研究与开发项目,在市场上会供给不足,因为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会计信息即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产品。本文仅考虑它的正外部性,即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它能降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交易成本,合理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证券市场效率等;至于负外部性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如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消极影响等,理论研究颇多,不再赘述。  

     正外部性产品的极端情况即是公共物品。一种物品如果供给一个人而其他人能够不花成本加以利用,这种物品就是公共物品(Public Goods)。与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Nonexclusive)和非竞争性(Nonrival)两个特征。会计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这两个特征。会计信息一旦被公司管理当局生产并披露,增加一个人对它的分享或消费,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即额外消费的社会边际成本或机会成本等于零,是为非竞争性;另一方面,要排除其他人对它的消费或分享却不可能或交易成本很高,是为非排他性。就是说,一个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并不减少其他投资者对使用会计信息的效用,而且是在同等效用的情况下免费使用。  

    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即现有投资者、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等信息使用者来说,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披露或供给是必要的。但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披露需要成本,按照 “谁受益,谁分担”的配比原则,理论上这些成本需要全体受益者共同分担。实际上,会计信息一旦披露,根本不能阻止和排除没有分担成本的信息使用者进行消费,这就产生了公共物品的“搭便车”问题。“搭便车”问题的存在使得会计信息市场供给不足,市场无效率。  

    由于与社会广泛分散的各信息使用者单独订立契约的交易成本巨大,作为会计信息的披露方,企业显然无法让所有使用者付费。会计信息被付费的人消费,也被不付费的人消费,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披露成本无法得到有效补偿。  

    会计信息消费的“搭便车”行为使得信息披露成本不能得到公平分担而完全由企业所有人股东分担,致使企业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发生背离;由于企业不能从会计信息的提供中    补偿所消耗的信息生产成本,在决定信息提供量时也就未考虑信息对非购买者的价值,于是信息便“生产不足”。  
   
    二、会计信息管制  
    会计信息市场供给不足,引起市场失灵,国际通行解决方法是对会计信息进行管制,体现在对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及其内容与表达方式的管制上。国家干预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标准化,限制资本市场上的垄断和投机行为,从而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弥补市场失效的损失。  

       管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管制不仅会扼杀会计信息的信号显示功能,而且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包括直接管制成本和间接管制成本;直接管制成本如政府机构用于规范的开发、执行、监督和立法方面的资源;间接管制成本包括强制企业披露不恰当的信息量和不合理的信息内容而发生的社会成本,也包括管制下企业改变其融资、投资和(或)生产决策可能负担的机会成本等。  

       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管制,成本是巨大的,“如果没有证据足以说明相对于企业订约和提供信息的私人成本,上述管制成本到底有多大,以及管制可带来的利益,就无法明显地看出政府对财务信息进行管制是否会改善社会福利。”  

       另外,政府规范能导致高效率的经济学分析,其前提假定之一是规范机构拥有完整的信息。显然这是一

试论会计信息市场失灵的市场化解决方案

个不现实的假设,当获取信息的成本过高或不可能时,规范机构就可能因不完整信息发生制定失误。  

       由市场失灵未必能得出政府干预必然导致一个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的结果,因此在必要的监管标准及准则规范(交易制度基础)下,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市场化”才是解决会计信息披露(供给)不足的有效方法。有人把外在性问题的实质归结为交易费用,如空气污染问题的实质是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之间的冲突问题。要把清洁空气变成可在市场上交易的东西解决外部性,就必须对清洁空气的产权进行界定。但界定空气产权及监督产权契约的事前交易费用很高,以致人们放弃界定;不明确界定产权,又会造成事后交易费用,表现为对保护和“生产”清洁空气的积极性的打击和对任意排放废气的鼓励。因此,外部性问题实质上是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之间的冲突问题。  

      市场不仅是交易的场所,更是为了促进交换、节约交易费用而存在的一套复杂的制度。交易的实质是产权的让渡,实现交易的方式是就产权的让渡达成契约,因此市场关系的本质是契约。由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所引致的会计信息市场失灵或无效率,只能说明某种简单的契约形式在节约交易费用和保证有效激励方面的失败,而不是一般市场关系的失败。所以,实质在于还没创造和建立一种对会计信息进行定价和交易的高效制度。  

      科斯认为,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通过产权界定,可让市场解决外部性。然而,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下的会计信息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是非常不现实的。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是企业管理当局,而信息使用者则是广泛而又频繁变动的投资者或债权人等。德姆塞茨认为:当自愿谈判被允许时,谈判各方当事人的数目是两个影响交易费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谈判方之一的投资者人数分散、多变,通过单独谈判订立私人契约来解决外部性的协议成本是巨大的。高额的交易费用使信息生产者无法阻止需求方免费使用会计信息。  

     显然,外部性高额的事前交易费用妨碍了市场本身的自我良性运作,自由市场处于无效率状态。于是,政府机构通过立法与准则制定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规范,这导致事后交易费用增加,表现为管制和规范成本。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市场化  
     未被市场交易包括在内的额外成本及收益即为外部性,解决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性的思路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新的市场机制,克服交易费用节约及有效激励方面的失败,便会计信息参与市场交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  
   
   但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会计成为商品的前提是清晰界定其产权。“会计信息本质上是企业所有的一项经济资源,而企业又归股东所有,因此会计信息天然的产权所有者应该是企业的股东。”一旦清楚地界定会计信息为股东所私有,市场运作就会应运而起,产权所有者就可能以私人商品的形式供应会计订言息。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制度的创新和变革成为可能。网络时代,会计信息披露的重大制度创新是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型 (An Interactive And Customizable Reporting Model缩写为ICRM),即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披露者通过因特网的Web人机交互界面获取和提供会计信息。由于财富、信念和偏好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多样性和差异化的。ICRM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尽可能使传统财务报告模式下信息使用者被压抑的需求重新激发出来。ICRM考虑到以下因素:(1)信息使用者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信息需求;(2)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变化的;(3)单个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可能是多样化的;(4)报告主体在事前很难确定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ICRM的核心是数据库,企业通过建立和维护一个中心数据库保存其愿意披露的信息。数据库包括财务的和非财务的原始标准化数据;之所以提供标准化的原始数据,是使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差异化需求,借助公司提供的模块化会计程序和方法,生产不同的信息。数据库由公司控制,授权信息使用者访问和进入,随公司经济事项的发生而处于不断补充和刷新的动态变化中。  

    既然界定会计信息的产权所有人是股东,作为信息源的数据库,其产权当然归股东所有,属股东私产(Private Goods)。在清晰界定数据库和会计信息的产权后,交互式的财务报告方式创造和建立了一种对会计信息进行定价和交易的高效制度,其基础是飞速发展的因特网信息技术。  

    企业通过防火墙(Fire--walt)在Web站点实时交互地向外披露动态的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则利用自已的计算机终端访问、按需生成和使用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交易的实现方式是供需双方在Web站点的人机交互界面上,就产权的让渡即时达成契约。Internet的逐步普及及网上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与成熟,使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和节约,从而使得信息的供需得以真正在市场中进行,价格和产量由供需决定。  

    在基本竞争模型中,私有财产和价格提供了激励。基于因特网的网络创新市场机制便会计信息成为真正意义上可交易的商品,使用者付费消费会计信息,企业在逐利动机下生产披露更多会计信息。市场在供需作用下趋向均衡,并形成均衡价格和均衡披露量,此时是有效率的。  

    证券监管机构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规定的最低标准的会计信息由公司作为标准信息商品提供,不管有没有市场需求都必须生产和供给。当然,在需求方的拉动和利润动机的有效激励下,通过交互交易方式,公司在还可能披露更多差异性多样化的信息(如技术创新信息、前瞻性信息及分部性信息等等),以满足信息使用者个性化需求。  

    由于会计信息的供给不再以公共产品而是以私人产品的形式提供,信息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预算约束及个人偏好进行如下消费选择:(1)不消费会计信息,无成本支出;(2)仅消费标准信息商品,发生成本支出;

(3)消费标准信息商品以外的信息,负担更多的信息成本。由于是按层次付费消费,消除了信息消费的“搭便车”现象,企业的成本通过市场交易得到补偿,外部性或市场失灵问题解决,会计信息理论上处于最优披露的均衡点上。  

   注:①在这里,隐含批假定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满足可靠性和相关性等质量特征。  
   ②(美)罗斯·L·瓦茨,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著,陈少华等译《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l版P·151、152。  
   ③参见Cheung,s.,1983,P7。转引自(美)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P·l1。  
   ④、⑥陈冬华《网络时代的制度创新:产权界定与市场化》,《会计研究》,2000年第2期。  
   ⑤肖译忠,《大规模按需报告的公司财务报告模式》,《会计研究》2000年第1期,P46。

《四川会计》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