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时政专栏>和谐社会>新阶段大战略——一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阶段大战略——一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时间:2022-08-15 01:42:54 和谐社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阶段大战略——一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要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我们要深刻认识党中央这一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新阶段“三农”工作新的形势判断、新的指导思想、新的方针政策上来,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的。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不能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我们党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央领导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顺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利用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基础,反哺农业、回报农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和“两个率先”目标的按时顺利实现。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两个率先”的重大任务,全面正确把握建设新农村的深刻内涵和目标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科学筹划、扎实推进,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根据新阶段的要求,真正采取“多予、少取、放活”这一基本方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比全国快一些,对“三农”要予得更多、取得更少、放得更活。       近几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

  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落实“一免三补”政策、推进500万农民大转移、兴办五件实事等,增加了农民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变了农村面貌,维护了农村稳定,使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村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农民收入的增幅还不高,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难度加大。二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步子还不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还不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相对滞后,在农村一些地方上学贵、看病贵、社会保障水平低、公共设施薄弱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一定要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当前农村形势,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干部,重点在基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件大事,想在心里、抓在手里、落实在行动上。各部门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从心底上把农业作为我们的“生存产业”,把农民作为我们的“衣食父母”,把农村作为我们的“共同家园”,带着强烈的感情和责任去做“三农”工作,进一步形成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争取“十一五”成为江苏历史上农村发展最快、干群关系最好的时期。

【新阶段大战略——一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文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08-16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报告08-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范文材料08-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08-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08-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08-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08-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种在加强基础建设08-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经验材料08-17

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意见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