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  >> 正文

20年电视纪录片的演变2003年纪录片论坛之二

时间:2007-7-29栏目:

因为大家都有一种非常好的表情,非常向上的情绪。
这在80年代以前是非常标准的纪实语言状态。
1979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吸收了很多外来的东西,新的思想,也是这一年对于电视界来说一个很重要的契机。从1979年到1982年,中日合拍了纪录片《丝绸之路》。这个合作在当时是开放的标志,它给电视界带来的一种开放的意识。中国的纪录片工作者在这次合作中受到了很多触动。《丝绸之路》对中国纪实语言的冲击,是观念上的,技术上的。

   
20年电视纪录片的演变2002年纪录片论坛之二  
首先是技术上开拓了视野。他们感觉到技术设备有了改进,不再是一把发条,已经开始有电瓶了,片子是400尺硬盘,可以拍摄一些稍微长一点的镜头。另外,胶片旁边有磁极,有了现场录音。在拍摄的条件下开始有了一些航摄的手段,使这种现场非常广的镜头在技术上有了可能。视野的开阔,影像的结构以及现场的元素都使纪实语言有了刚刚开放的新鲜感。
(放映《丝绸之路》片段)
这是当时在学术界津津乐道的段落之一,让观众在镜头中感受现实,利用这种拍摄方式,感受摄制组在沼泽地步履维艰的状况以及当时周围的自然条件,把拍摄过程交给大家,把现场的声音交给大家,这里没有音乐,也没有非常文学的解说,有的只是对现场的重视。
《丝绸之路》除了技术上的革新,还带给我们新的观念就是把体验性的东西加进去,现场声音加进去。我们有过强烈的惊喜感,原来这个片子可以这样拍,纪实可以这样进行。
在《丝绸之路》以前,所有的纪实节目没有超过一小时,而且都是单本出现,原因是什么?没有连续的概念,当时还考虑不到电视进入家庭的条件,也没有考虑电视伴随的播出方式,就是每天都伴随人生活的播出方式。《丝绸之路》不但在表现形式上,而且也在进入家庭伴随的形式上,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所以,中央电视台马上组织一个班底,来拍连续的,能够对观众有一定伴随的状态,而且证实了这种让观众体验,让观众参与的形式。
论文20年电视纪录片的演变2002年纪录片论坛之二来自

这就是1982年出现的《话说长江》。首先,已经开始意识到既然过程应该介入观众的体验,那么我的解说词就不再是只诉诸于听觉,要让解说员跟观众面对面的交流,有电视应有的亲切感。再有,把当时已经有的技术条件,比如抠像、叠画等加入到节目中去,加强单位面积视觉的信息量。
(播放影片《话说长江》)
虽然这种交流还带着很大的官腔,带有很大的播音性,居高临下的气势,还带着很多文人的风格,但是毕竟已经把主持人推到观众的面前了。
这里用抠像,把解说员推到前面,让解说跟观众面对面。因为那时候对现场还不是十分重视,只拍摄了画面,但是在编辑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它的缺点,于是就把解说员贴在画面上。
这个节目播出是在1982年,一共25集。我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当时《话说长江》的播出,使全国人民感觉到耳目一新,收视率当时在40%,是相当可观的。而且在播出过程中,有大量的观众来信。25集中,其中有两集做了“答观众问”,一下使纪实节目跟观众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而且产生了观众对这个节目的认同。这引起了第一次纪实节目的收视高潮,这给了中央电视台非常大的鼓舞。
因此,节目刚一播完,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原班人马就进入了《话说运河》的制作。制作者们知道了跟观众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日常的关系,即使他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十分充分。这些制作者们有一种非常大的创作激情,一定要投入《话说运河》的拍摄。
《话说运河》是1984年开拍的。从1986年3月到1987年1月,进行了九个月的播出。这次播出的轰动效应大大超过《话说长江》,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而且使纪实手法、纪实节目在观众中深入人心。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话说运河》的航摄、拍摄有哪些进步。一个是他们开始注意现场的氛围,把现场作为纪实非常重要的元素,有意识把现场保留得非常真实。另外,比较重视平民视角,老百姓的视角。不只是推到跟观众面对面,还把记者推到现场,让他们跟老百姓进行交流,跟观众进行直接交流。另外,老百姓在画面里成了一定的主角,有说话的权利。把话筒交给了老百姓,比《话说长江》有了很多进步。《话说运河》采取了一种边制作边播出的形式,前面制作了几集就开始播出,后面的制作,把观众大量的意见融入到连续节目里。
(播放影片《话说运河》)
《话说运河》的航摄比《话说长江》要贴近观众一些。如拍镇江的时候是两个飞机在两个层次拍摄,一个是贴近地面的小蜜蜂,还有一个是高空的飞机。以前摄影者从

   [2]   

下页更精彩:1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相关文章:
★小编推荐:
本文标题:
链接地址: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