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新闻传媒学论文>略论电视台走向世界的观念准备

略论电视台走向世界的观念准备

时间:2023-02-23 21:24:18 新闻传媒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略论电视台走向世界的观念准备

 改革开放20年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台的改革与发展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无论是受众的规模,还是节目的影响力,都堪称“中国第一传媒”。然而,如何应付来自国际、国内传播界越来越强劲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在下一世纪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在充分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研究世界级电视大台及其主要频道、重点栏目(节目)长盛不衰的成功做法及其所蕴涵的规律性的东西。
有研究表明,我国电视台与国外著名电视台在节目形态方面存在着种种差距,而节目形态方面的差距,其实并不单单是由于具体的操作技术所造成的,而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传播观念所造成的,以及在不同的传播观念指导下的不同的支撑机制,乃至不同的运作体制所造成的。“观念→机制(体制)→操作技术→节目形态”是理解和认识我们与世界级大台在节目形态方面差距的基本线索,同时也是解决相应问题的关键性逻辑顺序。
如果抛开我国电视台业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不论,单从问题的层面来考察,我们在走向世界方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换言之,应当确立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认真思考和改进:
■强化整台节目、整个频道的“宴席意识”

宴席与家常菜的最大不同并不仅仅在于一个个饭菜的成色、质量比较高,关键在于宴席是一种有机结合的艺术,它有主打的“大菜”,但也并不排斥简简单单的“小菜”,只是它不同于家常菜的平列与无序,而是在全局性统筹中主次有序、搭配适度,使平日看上去并不起眼的菜肴在一种艺术性的组合配置中出神入化,相得益彰。
电视工作中的所谓“宴席意识”就是不但要强调出“精品”,而且要讲究整台节目、整个频道的系统统筹和有机配置。这是一流电视台和二三流水平的电视台在节目形态方面的主要差距之一。相比较而言,我国电视台目前节目的整体状况更像一个定额包费的自助餐,虽然品种多多,但它们之间既缺乏精品“大菜”,更缺乏“菜”与“菜”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艺术化的严整配置。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为例,目前以《新闻联播》为代表,新闻报道的组合表现为是一种“先国内,后国际”,“先政治、经济,后文化、体育”的简单顺序式组合,节目中缺乏“聚焦”重心和报道之间的有机配合,虽然条数不少,但能够说明问题和给人留下印象的并不多。
尽管我们已经开始“精品工程”,但如果不注重整体的设计和规划,也许我们拥有一大堆精品,但集合在一起却可能是缺乏生气和魅力的。 研究表明,强化节目构成的“宴席”意识,至少有这样三条好处:
a.有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传通量。信息的有效传通量并不是与信息条数的多少成正比的,因为受众不是“填鸭”。现代受众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方面人们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接受和理解的事物一定是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人们对多侧面展现有序化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要远胜于对单一信息的无序化叠加的接受和理解。因此,在传播中也要树立效益观念,“贪多嚼不烂”。不在“吃”得多,但求“消化”好,这应该成为制作和编排电视节目的一个原则。
b.最大限度地减少节目内容之间的价值冲突和相互干扰。节目的无序化组合容易造成节目与节目之间的价值冲突,且由于节目的“诸侯割据”,缺乏有机的配置,节目间的相互干扰几乎是一种常态。几年前一位美国学者在研究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内容构成之后曾经指出,中国电视的内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价值冲突,他说:“常常是正剧里强调的社会价值,却在随后的娱乐节目或广告中又被无情地撕碎或受到嘲讽。”他的评价未必全面,但类似的现象确实存在。强化节目之间的统筹调度和整体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概率。
c.造成节目的节奏感和多彩化。“文似看山不喜平”。平列化的电视节目编排容易造成单调和同水平的刺激,使受众产生厌倦心理。“宴席”意识讲求主辅搭配,张弛有度,浓淡相宜,色香味俱全,以促使受众在对称性的变化之中形成积极的视听状态。
■树立整体复合化、局部单纯化的“总分合意识”
依靠某种特殊条件形成的单一的竞争优势即人们所谓的“单点支撑”,它就像独腿凳一样很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摇晃倾斜。而“多点支撑”则往往比较稳固,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稳态发展和优势地位。“多点支撑”意味着“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在严肃高雅和通俗搞笑之间,在宣传引导和服务迎合之间,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在主流价值和另类观点之间……我们既要有选择、有立场,但也要尽可能广泛地拓展自己的阵地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多彩化了的社会和社会需求。
而实现所谓“多点支撑”的关键就在于树立整体复合化、局部单纯化的“总分合意识”。整体的丰富多彩是建立在局部的单一化、纯粹化基础上的,因为只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单一和纯粹,个性才能鲜明,色彩才能夺目。反过来说,缺乏个性的复合色的局部无法营造出多彩的整体来。
新闻就是新闻,娱乐就是娱乐,文化就是文化。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单纯,才有可能进入专门化的“聚焦”和深度开掘,而面面俱到的东西只能是捉襟见肘,疲于对“面”的编织。对照世界级大台的节目形态,我们的节目常常有甜酸苦辣咸放在“一锅煮”的情况。这便是我们的节目个性色彩不鲜明、专门化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略论电视台走向世界的观念准备  
要做到局部“单纯化”的重点在于:
a.节目标准的单一化和节目类型的细分化。譬如,新闻节目应以只有时效性的动态事件报道为入选标准,非事件报道应列入专题类节目。
b.节目主旨的“减负荷”。我们历来有“文以载道”的传统,但如果什么节目都要背上一个很沉重的复合性的包袱,对一个节目想要达到的目标太多的话,就会造成“张开十指出击”的无力与疲软,而只有简化目标,减少负荷,才能形成“攥紧拳头”的有力态势。 当然,局部的“单纯”是为了更好地造成整体的“复合”,我们不主张单一声部的“齐唱”,但是让某个个体来唱多声部的“合唱”也实在是难以做到。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总分合意识”指导下,进行“合唱式”的配合,各局部从自身的特点和定位出发以不同的内容重心和表现手法参与整体色彩的构造。每一个体都有相对主动的地位和选择适合自己表现的自由空间,既服从“主旋律”,又有自己发挥的自由度,从而呈现出信息配合与互补的格局,不但系统的整合性好,而且系统的“音域”的表现力也十分宽广浑厚。
■确立“受众本位意识”
“传播者本位”是一种非市场的、“短缺”型的、非竞争的传播意识,而当传播进入“过剩”型的买方市场阶段时,“受众本位”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除非你退出竞争。我国传播媒介目前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由“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的传播模式的转型。因此,在我们的媒介行为中既有“受众本位”的成长,也有相当多“传播者本位”的残余。
论文略论电视台走向世界的观念准备来自

与世界级大台相比较,我国电视台至少在下列三个方面做得还不够自觉:
a.在结构和选择传播内容的标准上我们往往存在着一个“隐性”的逻辑上的倒置:先按照“传播者本位”考虑我应该说什么以及我想让你知道什么,然后才考虑我怎么引起你的注意和兴趣,即第一道把关的“筛子”是宣传性的考量,以保证所有传播的内容都是符合我的传播目的和需要的东西。而世界级大台的选择惯例是:先考虑受众是否有需要、有兴趣,然后再考虑我如何把我对有关问题的理解、解释以及观念巧妙地融进节目的内容安排中,即第一道把关的“筛子”是大众兴趣和需要的考量,以保证所有传播的内容都是符合受众接收目的和需要的东西。因为它们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在存在竞争、存在可替代对象的条件下,如果我不能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和收视行为,我就无法影响他们,进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的或商业的目的。
b.在追求最大限度的传播效果方面缺少一种“方便是金”的自觉意识和基于这种自觉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安排。在电视传播中有所谓“黄金时段”的概念,是什么赋予了某个时段不同于其他时段的黄金般的品质呢?是这一时段对于绝大多数观众的方便性---即在这个时段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容易地打开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传播学的研究表明,这种“方便是金”的原理在全部传播领域其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数据资料的列表制图整理;提到某地某人时出某地某人的画面、示意图;根据不同时段观众群的特征安排不同的节目播出策略(哪怕是同为新闻节目也可以根据对象的不同而在表现重点、表现形式、表现角度上有不同的针对性),等等,都无一例外地会大大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问题是与世界级大台相比较,我们在这方面还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c.在节目主持人方面,我们更多的是主持人的外露的自我表现甚至表演,而世界级电视台大台的“大牌”主持人更多的“个体形象,群体思维”,起到了是一种公众代言人的灵魂作用。与我们的某些“把精彩留给自己”的主持人不同,尽管这些“大牌”主持人往往是某一领域非常权威的专家,但当他作为主持人出现的时候,他们的这种专家的内在特质更多地表现在对问题探讨丝丝入扣的纯熟把握上,他们往往肯于“把精彩留给别人”---把最精彩的话语留给访谈对象。访谈对象在他们那里不是“道具”和“牵线木偶”,而是真正被激活的处在最兴奋状态的专业人士。此外,在提问、发言上,世界级大台的“大牌”主持人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受众代言者”的意识,把受众最关心、最想知道的问题在最恰切的地方提出来,让观众有一种“被挠到痒处”的畅快感。
■以固定化的播出和模式化的栏目建立起与特定观众定期见面的“约会意识” 以CNN、BBC为代表的世界著名大台,其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的固定化与栏目形态的模式化为显著特征。其主要做法是:动态性新闻栏目整点播出,便于受众随时了解当天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重要新闻。专题性新闻、时事性谈话与杂志型新闻节目“模式化”处理,不仅播出时段相对固定,主持人、栏目形态与节目编排方式也相对固定,使其成为一种“约会式节目”,便于对其感兴趣的受众能够“如期赴约”。这种固定化与模式化的编播方式也大大方便了节目的制作与编排,使电视台的信息处理和工作流程更加经济、便捷和规范。同时,便于对新闻节目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CNN国际在节目安排上,每天24小时中有20次左右在整点时间播出其固定的动态性新闻栏目《世界新闻》,其他整点时间分别安排《世界纵横》、《新闻快讯》、《世界报道》、《报刊看台》和《拉里·金现场访谈》等。其中,对欧洲与对亚洲播出的节目,周一至周五与周六、周日所播出的节目,在栏目设置和时间安排上略有不同,但都保持着其相对的稳定性。而BBC24小时新闻台,每天在所有整点时间都播出其固定的动态性新闻栏目《新闻24》(News24),其他类型的新闻栏目则分别编排于整点新闻之间。

   
略论电视台走向世界的观念准备

【略论电视台走向世界的观念准备】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观念更新略论07-26

走向世界的中国作文12-15

走向世界的中国作文08-11

自然,观念,自然的观念——读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08-05

启蒙的观念08-05

略论经济正义08-07

“统筹”观念的形成08-17

法治:观念先行08-12

转变观念去远航(银行|转变观念)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