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新闻传媒学论文>实现什么样的转变

实现什么样的转变

时间:2023-02-23 21:25:09 新闻传媒学论文 我要投稿

实现什么样的转变

 
企业发展要实现两个转变,报业发展也同样面临着转变。成立报业集团为的就是实现一些转变。当然,报纸所担负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绝对不能变,不仅不能变,而且还要不断加强。报业所要转变的是它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成立报业集团的意义无非是通过转换机制、改革体制,从而进一步壮大实力,壮大实力占领阵地,抵御越来越复杂的内外舆论环境的干扰。
一、转变什么?
首先考虑的是转变什么。如果原来一切都很好,为什么要成立报业集团呢?应个景、挂个牌、赶个时髦?不可能!总有一些不符合发展规律的东西要改变,总有一些阻碍前进步伐的东西要取消,总有一些新生事物要喷勃而出,总有一些未知领域要探索尝试。是些什么呢?
1、资产。现在明确的一点是:新闻单位的资产都是国有资产。但是,新闻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是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
2、管理。集中体现在制度上。从领导体制到生产经营的规范化操作章程,从用人制度到考核分配。
3、结构。报刊的结构、版面的结构、机构的设置、人才的结构、资金的结构。结构说到底就是对资源的挖掘、配置、利用。
4、观念。主要是指对成立报业集团的认识,对报业经济发展的态度,对报业机构管理的认知等等。至于与新闻宣传有关的观念,却不能轻易地改变;对办报与经营的关系也必须正确认识、正确处理。

二、为什么转变?
理清“什么”这一问题后,还必须回答“为什么”,否则,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难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1、一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报社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靠的是财政补贴,吃的是皇粮,只管办报,其余一概可以不问不闻。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开展了一些经营活动,但也只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猛然间,年产值上亿甚至几亿的情况出现了,人们发现了报业经济的巨大生产力,于是资产的界定成了一种必需,这么多的财富属于谁。毫无疑问,属于国家。但仅仅明确这一点还不够,报社的资产如何经营,办报与经营如何区分,是否允许其他资本进入报业经营领域?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这些问题的解决,遇到了一个根本性的难题,报社的资产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而且,报业的经营需要开放的形态,而报社担负的宣传任务又决定报社必须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于是,推进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换就成了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转变管理的理由:报社从单纯的事业单位成了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而我们的管理水平仍停留在事业管理的阶段。管理部门在报业机构里,应该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现在的生产关系还完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关系,从字面上理解管理应该是又管又理,现在却是只管着不理顺,起到的只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作用。首先是制度的不合时宜,用老的一套来限制新的生产力;其次,用意志代替制度,就连老的一套也常常得不到认真的执行。管理问题首先影响到了人的积极性,人被管死了。管理落后也影响到了效益,大量的浪费就因为管理不善而产生。管理落后还影响到了事业发展的后劲,使一个机构缺少继续前进的动力。
3、结构问题是个经济大环境里的问题,有它的普遍性,但表现在报业经济领域里更为特殊更为复杂。从上一节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列举的那些结构问题,分散在好几个层次里,而且还不包括需要由行业来规范的产业性的结构不合理。在一个报业集团内部,报刊结构是个大问题,要成立报业集团,首先要调整好报刊的结构,集团成立后,也不能忽视这个问题,不然,一不小心就又产生报刊的结构问题。决定版面结构的有两个因素:一是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水平,一是读者的需求。版面的数量、版面的配置都离不开这两因素。机构设置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有着相似的原因,那就是一直以来,我们的报社只重视办报,不重视经营与管理,因此,机构、人才都向办报严重倾斜,造成一头重一头轻。当然,机构设置的不合理还有跟不上报业发展速度的原因。
4、其实,观念的改变是一切改变的先决条件,没有观念的改变就没有其他所有的改变,或者说其他所有的改变都是改而不变,比如说制度改了,但是观念没有变,执行制度时,就会按老思路行事,反而弄得不伦不类,画虎不成反类犬。
三、怎么样转变?
如果说追求什么样的规模是成立报业集团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的话,那么,实现什么样的转变,则是成立报业集团所要考虑的直接问题。因为,要形成有效益的规模,前提是实现转变,实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新闻规律的转变。
1、积极推进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换。首要的一步是"剥离",即将广告经营、印刷发行、技术、后勤服务等部门从主体中剥离出来,使之企业化。对那些与新闻业无关的经济实体,改革力度可更大一些,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甚至成为上市公司,以少量的国有资本控制在量的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控制力。这种转换丝毫不会改变新闻媒体的根本性质,相反,可以使媒体的经营业务得到更大发展,后勤服务逐步实现社会化,从而使新闻采编这个主业得到人才、物力、财力上的保证。

   
实现什么样的转变  
2、制度的转变,实际上是一个制度的科学化的过程。当前的报业机构,缺乏的不是制度,关键的问题是制度的陈旧,制度与发展的矛盾,制度无法规范行为。制度的科学化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清理现有制度。废除一批过时的制度,完善一批不规范的制度,保留一批继续有效的制度。建立合理的新制度。在生产领域,岗位的设置与工作规范、生产流程及相应的职责这些内容以前往往是忽视的;在财务制度方面,成本的控制比较欠缺;在人事制度方面,考核没有一个科学的体系,人才的选拔、任用、交流相对随意;在分配制度上,赏罚有失公允。制度科学化的第二步就是建立执行制度的保证体系。首先必须有科学的领导体制,一个机构执行制度的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层的意识,而科学的领导体制又是监督领导严格执行制度的保证。其次要有科学的用人制度,在人与制度发生矛盾的时候,应以制度为先,人服从于制度。
3、结构的转变实际上就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首先是报业结构,这是报业集团化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报业机构大都拥有了一系列的报刊,但是,在创办这些报刊的时候,往往是从个体出发考虑的比较多,从整个机构出发考虑的比较少,所以,结构性的矛盾是严重存在的。成立报业集团首先要解决的是已经存在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其次要防止出现新的不合理。报业的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时间结构,就日报来说有早、中、晚三类,就出版周期来看,还有不同的类别,比如周二刊、周五刊、周刊等;二是空间结构,大的说有综合与专业之分。这两点总起来看,就是一个市场需求的问题。有没有市场,这是决定要不要办这份报纸的第一因素(当然,有明确的政治要求的例外)。比较合理的报业结构应该是: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占领报业市场的份额,集团内报刊相互补充。第二是组织结构,这是报业集团化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战略性问题。解决组织结构中的问题,其实就是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调整生产关系中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科学配置生产力的各种要素,最大限度地使生产力得到发展。在办报系统,首先合理地设置版面,设置生产流程,在此基础上,设置机构,明确分工合作。在经营系统,首先要确立经营在报业集团中的地位,以企业化的标准,设置发行、广告、印刷、物业管理、产业拓展的独立部门,进行市场化的操作,严格区别办报与经营--不要把这一条当作是纯粹为了禁止有偿新闻,这是培养报业经济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的必要措施。在管理系统,必须精兵简政,有一个综合办事协调机构,一个人力资源部、一个计划财务部就足够了,而且用不了太多的人。管理是依靠制度在各个环节中实现的,并不是靠繁琐的机构和庞杂的人员能奏效的。管理部门的职责就是制度的制订和监督执行。第三是人员结构,这是报业集团化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解决了报业结构、组织结构问题以后,人员结构的问题的解决,就有了很明晰的思路,就是按照以上两个结构,选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人员结构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人才的专业结构。应该说目前报业机构里人才的专业结构是不十分合理的,选拔的面很狭窄;二是人才的使用结构。没有无用的人,只有放错位置的人。人员结构优化的第一步是选拔合适的人,第二步是安排合适的岗位,第三步是交流,第四步是培训,当然,最后一招是淘汰。
4、观念的转变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如果说市场经济是企业对消费者的争取,那么,报业竞争就是报纸赢得读者。这是一个终端效果--暂且撇开了其他前提。报纸必须有人看,宣传才有效果,引导才有对象,才能真正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这就是说,哪怕是一项纯粹的宣传任务,我们也必须首先考虑,以能够让读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完成。这才是真正的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前面已经讲到,我们的新闻观不能变,把握正确导向的方针不能变,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以违反纪律、低级庸俗来追求好看,而是以正确导向为前提,用最有效的手段来宣传,目的就是更好地让读者接受我们的观点,而不是用强硬灌输的方法来操作。至于在报业经济领域,则完全应该以市场经济的法则来规范我们遵循新闻规律开展的经营活动。再也不能依靠行政手段,再也不能依靠有偿新闻。观念的转变包括很多方面,也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实现什么样的转变

【实现什么样的转变】相关文章:

实现什么样的转变04-14

创新管理转变方式实现新突破08-13

计生工作实现三个新转变08-17

“少教多学”:实现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转变08-16

德育工作体会:实现两个转变02-16

新员工入职培训感悟: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08-12

英语教学案例——转变教师角色,实现教学民主08-17

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实现三个转变08-17

转变的作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