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  >> 正文

唐人对屈、宋骚赋的毁誉与承继

时间:2007-8-16栏目:

“正声”。这点张九龄说得很清楚。:“《诗》有怨刺之作,《骚》有愁思之文,求之微言,匪云大雅”(《王少府东阁序》)。认为《诗经》中的“怨刺”之作和楚骚的“愁思”之文统统不属“大雅”,这正是许多唐人批判楚辞之“哀怨”的基本出发点。李白对屈骚的评价也是从这儿着眼的,在复古主义文学思想的指导下他崇尚“大雅”“正声”,批判了从骚人开始直到建安以来的绮丽文学。在《古风》(三十五)中说:“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说明“大雅”就是颂美圣明的歌声。因大雅而想到周文王时代的文风,感慨这种文风久已衰微了。这种感慨和叹惋在《古风》(其一)中作了进一步抒发: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淮陈?王风萎蔓草,战国多荆  榛。……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  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  不足珍。
这首诗比较集中地表现了李白的退化文学史观,他认为诗歌的发展自周秦以来走着下坡路。首先,他惋惜“大雅”那种颂美的诗篇久已没人写了,接着“王风”二句是说春秋的诗歌已空落,战国时(屈骚时代)诗歌创作园地更是荒凉。“正声”二句,尽管刘熙载强为之解:“盖有《诗》亡,《春秋》作之意,非抑骚也”。但从上下文及全篇意脉来看,分明是说:颂美的大雅正声坠绪茫茫,骚人的哀怨之作正意味着大雅正声的衰微。这是对“大雅久不作”及“王风”二句的申说。“扬马”二句又是对汉赋的贬斥,认为扬马的辞赋更是为绮丽的文风推波煽飚。此后的诗歌虽屡有变化,但“宪章礼乐”,即“大雅”“正声”已经沦丧,而自建安以来的讲究形式华美的文风不足珍贵。
  可以看到,李白是把大雅正声视为理想高标、“宪章”极则,对文学变迁历程的描写是“春秋以降,大雅不作,正声微茫,颂声崩沦,诗歌创作零落;战国骚人继起,发为‘哀怨’,‘颓波’渐兴。扬马推波助澜,颓波大开;建安以来,文风绮丽,不足珍贵;陈梁以来,浇薄斯极”(《孟 本事诗》引)李白以批判“哀怨”、“颓波”、“绮丽”为目标,几乎全盘否定从屈宋到建安以后的文学,在他看来,文学的这种演变完全不是进化而是退化。这实与王勃走到一路去了。从《古风》(一、三十五)不难看出李白“好古遣近”的复古主义文学思潮。这点前人早已指出:“太白志存复古”(《艺概》)李白自己也很自信地说:“将复古道,非我而谁”(《孟 本事诗》引),不过李白复古,旨在革新,与一般人有别,但其重古(正声),崇“雅”抑“骚”的倾向却是存在的。
  唐人的诗论、《骚》评,常常自相矛盾,前后抵牾,言行见悖。这种情况,此前已有王勃等人,而李白尤为突出。李白不同于王勃的地方是他的思想驳杂,来源多途,不囿于儒学一家,求道学侠,特别是他吸收了道家精髓──崇尚自然的思想,加上他仕途不畅,在世很“不乘意”,又一生傲岸,“不屈己,不干人”致使他逐渐脱离儒家传统羁绊,纵情诗海,而变为楚之狂人。“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予为楚壮土,不是鲁诸生”(《淮阴书怀》)。所以他那愤世嫉俗、蔑视权贵、反抗黑暗、追求理想、不肯随波逐流、“胸中怀汤火”、“日为苍生忧”、“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的爱国爱民思想,以及浪漫主义的激情,神奇的想象,神仙的缥缈……自然都有屈原精神、楚骚传统的影响。李白在生活、创作实践的动态过程中逐步理解了屈原,虽然屈的“哀怨”不属“大雅”、“正声”,但自战国以后中国本就没有出现本过值得歌颂的王化之治,,文学中的哀怨、颓波和绮丽都是政治衷亡的反映,即或是“圣明”的盛唐,也有不圣明的地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就是他自己的感受,他终于明白:“屈原憔悴滞江潭”的原因是由于楚怀王的昏庸:“楚怀亦已昏”、“屈平窜湘源”(《古风》五十九)对屈的忠而遭窜表示同情。并指出“屈平辞赋悬日月”,高度赞扬了屈赋与日月同光辉,永垂后世。
  李白在艰难的人生之途,对屈原的遭遇有如身受,往往以屈原自比,在《赠别郑判官》中说:
    远别泪空尽,长愁心已摧。
    三年吟泽畔,憔悴几时回。
落拓江南,犹如当初的屈原一样过着流放的生活,行吟泽畔,忧愁憔悴,正因这种生活境遇,使李白在感情上与屈原衔接起来了,加深了对他及其文艺思想的了解。在《悲歌别》中他感慨万分地发出:
    悲来乎!悲来乎!……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  屈大夫。
对屈原的遭冤流逐,表现了无限悲悯,对昏君庸主不辨贤愚寄以愤慨。李白这种发愤抒情之作,自然已不是《诗》的“言志”,更非“大雅”“正声”,实则“索其大雅正声,十无一焉!”(白居易语)已是地道的《骚》之“哀怨”。尤其是他的《拟恨赋》已正式脱离“大雅”“正声”颂美的轨道,而缘情体物,发为“忠怨”了:
    昔者屈原既放,迁于湘流,心死旧楚,魂飞长林。  听江风之  ,闻岭 之啾啾。永埋骨于渌水,怨楚王    之不收。
应该说无论在思想上或创作实践上,李白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接受屈的影响,直到叹惋:“屈、宋长逝,无堪与言。”(《七十二家评楚辞》)引屈宋为知音。
  清人乔忆在《剑溪说诗》里指出:“太白有似《楚骚者》”。“太白乐府五言,约六百十余篇,体势多端,要不失《风》《骚》旨趣”。“太白枕藉《庄》《骚》,长于比兴,故多惝恍之词。”
  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方法上李白对屈原有明显的继承。象《梁甫吟》中的“以额扣关阍者怒”,就显然是从《离骚》的“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而来,李白借此以表现自己在政治上的被冷遇及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实与屈子相同。《古风》(十九):“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写自己对祖国的关怀和对人民的同情,不忍离去。与《离骚》的:“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乎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显然有若干相似之处。在语言方面李白也接受了屈原的影响,这在七言、长短句歌行中尤为明显。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就全用屈赋的句法。人说“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九歌》乐府之先声”。“太白近《九歌》”(《艺概·诗概》)。李白“乐府篇篇是楚辞”(清屈大均《乐石题太白词》)都是有见地的。
  总之,李白认为屈宋的骚赋不属于“大雅”、“正声”,有所保留,但又充分肯定了屈原的高度成就。在爱国思想、艺术创作方面受屈原的影响,继承了屈宋的积极浪漫主义传统。这种对屈宋的两面性以及实践和理论的矛盾,正好表明:李白在口头上拥戴传统的传统文学观念,崇尚雅正,在行动上却是融汇儒道纵横,特别是“并屈、庄为心”,脱离了儒家诗歌的旧轨,气宇轩昂地走上了屈宋所开拓的积极浪漫主义长途。
  (四)、“窃擎屈宋宜方驾”
  在唐代,屈原最大的知音要算“诗圣”杜甫。杜甫不仅称颂屈原的才华、创作成就,而且全面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政治思想、爱国精神和文艺思想,尤其是深得屈骚的“发愤抒情”、“忠怨”、“规讽”之旨,从而形成了自己诗歌壮志风逸“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两位诗坛伟人,相隔千里,一个是古典浪漫主义巨匠,一个是现实主义大师,分属不同流派。故一般人都认为杜甫只是承《诗经》、“乐府”的传统而与

    [3]      

下页更精彩:1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相关文章:
★小编推荐:
本文标题:
链接地址: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