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文学论文>忠义千秋武圣人之我见

忠义千秋武圣人之我见

时间:2022-08-13 07:35:01 文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忠义千秋武圣人之我见

忠义千秋武圣人之我见
——试析关羽真实形象
**中学  王义新  报名号:001424


【内容摘要】
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关羽是一员勇猛的武将,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关羽青年时期因杀人而亡命,后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开始了传奇式的人生历程。历史上的关羽充其量只是一员勇武忠义的大将,但经过民间传说的渲染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着力刻画,关羽由人而成了神圣。历代封建统治者更是代代加封,直封到“盖天古佛”成为人与神的极致。关羽由人格到神格的升华,既是对关羽本身内塑人格特质的赞美,更是封建统治者和理学家为维护封建统治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需要。封建统治需要忠臣义士,封建道德需要楷模,拥刘汉曹的《三国演义》也需要关羽这样一个正面典型。关羽的思想精神与以儒家为正统的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广大读者的精神境界是十分融洽的。关羽已成为中国封建文化中的一个精神偶像。
【关键词】  关羽  忠义千秋  人神之极  封建楷模
 
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其中三国的历史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历朝历代社会各阶层所津津乐道。可以说三国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三国故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笔记小说中就有所收录。西晋时期就出现了空城计等传说,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就收录了三国故事二十多则,裴启的《裴子语录》也载有曹操诸葛亮的故事。唐代三国故事更为流行,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有三国故事,开元间的《四分律行事钞批》中也记有三国故事。宋代“说话”盛行,说“三分”被列为专科,三国故事成为“讲史”的重要内容,得到极大的普极。元代杂剧盛行,很多三国故事被搬上舞台。据有关专家统计,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杂剧有四十多种(见傅惜华的《元代杂剧全目》)。元代讲史中“说三分”更为普遍。保留至今的元至治年间新安虞氏刊刻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就是当时艺人的“说话”底本。除了这些民间故事和传说,正史有晋陈寿的《三国志》。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南朝裴松之给《三国志》所作的注,经过艺术的加工,完成了《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对史料进行了带有鲜明阶级立场的改编,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更加曲折动人。《三国演义》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中享有崇高至极的地位,近三百年来,向来被称为“第一才子书”或“第一奇书”。《三国演义》的问世,使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我国的许多民间谚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等都与三国人物有关。《三国演义》塑造的“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更是让三国人物形象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甚至有人戏说后世只知有《三国演义》而不知有《三国志》。
 关羽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着力刻画的正面人物形象。从一介武夫,一员猛将直至封侯晋爵,死后由人鬼至人神,而且历代层层加封,直封到“盖天古佛”成为人与神的极致。那么历史中真实的关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为什么关羽会从一员猛将,一个悲剧式的英雄而至位极人神呢?本文想作一点简略的探讨,发表一点粗浅的认识,请老师斧正。
 一、没落出身 亡命江湖
 据陈寿《三国志•关羽传》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对关羽的出身和来历,史书中的介绍就这么简单。关于关羽的家世和亡命原因未作任何介绍。据说在清康熙年间,解州有人在掘井时,掘出了关羽祖墓的墓碑,上面镌刻着关羽的家世。有一个叫朱旦的地方官据此写了一篇《关侯祖墓碑记》,说是关羽的祖父名关审,父名关毅,至于关家的家境如何,则无从稽考。有的传说关羽青年时期打过铁,也有的说他卖过豆腐或贩过粮,但都缺乏可信的史实依据。有一部小说《三国猛将——关羽》对关羽家世的定位似乎更经得起推敲:关羽生于一个没落的大户人家,青年时期恰逢乱世,没有生计,以打鱼为生。当然这也是估计,但并非胡编乱造,而是有一定的理由。第一,如果朱旦的碑记是实情,则关羽家既能立庙立碑,绝不是寒门,而应是大户人家;第二,传说关羽做过小生意维持生计,表明大户已经没落。第三,史书载:赤壁之战那年,关羽为刘备主管水军,以后又长期镇守荆州,带领一支相当规模的水军,战斗在江汉之上,还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胜利,表明关羽是熟识水性的,否则,就诸葛孔明的神明,岂能用一旱鸭子统领水军。所以说他打过鱼似乎比打铁、卖豆腐之类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关于关羽亡命的原因,《三国演义》倒是有一点模糊的介绍。关羽自叙曰“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①《三国演义》之前,《三国志平话》里关羽自叙:“因本县官虐民不公,吾杀之。”元曲《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无名氏撰)说:蒲州(今山西永济)州尹臧一贵欲谋自立,关羽杀之而逃亡。这一说法似乎牵强过度,关羽既非官府中人何知州尹之事而杀之。关于京剧《斩能虎》之类的说法,亦属文艺创作之需,缺乏史实依据。不管如何,关羽因杀人而亡命天涯倒是共同的。
 二、刚愎自用 悲剧一生
 历史上,关羽是蜀汉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因勇猛过人而威震华夏,因忠义则彪炳千秋。据《三国志》的记载,我们大体可勾画一下关羽的行军生涯:辅助刘备白手起家——斩杀颜良—举成名——挂印封金忠义千秋——刮骨疗毒铁骨铮铮——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败走麦城英雄末路。这些就是史书中关羽令人难忘的故事。可以说关羽为将勇猛无敌,为帅却不怎么样。荆州远离蜀汉中心,关羽独守荆州,虽然也有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的得意之作,但最终不免落得个败走麦城,死在关羽最看不起的江东鼠辈之手。当我们为关羽的早逝而长叹的同时,掩卷沉思,不免发现关羽的失败是必然的。
 关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陈寿的《三国志》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个性骄矜不容人。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有人认为关羽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处理复杂的荆州问题缺乏圆滑的政治手腕,致使在外两面受敌,在内部属反叛,最后不得不败,其实这些原因的根本还是在于他的个性决定的。
 他骄矜的个性使得他对外看不起东吴豪杰,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经营的孙刘联盟,妄图凭一己之勇抗拒东吴的大军。修筑烽火台,一旦有敌入侵羽便杀奔事发地就是妄想凭一己之勇抗拒东吴的最好例证。
其次,他骄矜的个性使得他在内部与同僚关系不和,史料有载:
 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谁相比?”(《三国志•马超传》,诸葛亮回信说:“马孟起(马超字孟起)文武双全,雄烈过人,堪称一代俊杰,是黥希,彭越一类的人物,可以与翼德并驾齐驱,然而不及美髯公的超群绝伦。”关羽有一把好胡须,所以孔明称他为美髯公。关羽得书后非常高兴,还得意的把信展于给宾客和将吏们看。
 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关羽愤怒的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黄忠传》)
 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三国志•糜竺传》)
 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二人坐视不救。
 关羽长期坐镇荆州,以上蜀汉官员都是在荆州及其周边者,几乎多与他不和。究其原因,皆因关羽骄矜自恃,根本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因此一旦关羽势危,便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焉能不败。
 至于圆滑的政治手腕对于关羽来说实在是太高的要求。历来靠勇武取胜在都鄙于靠“小聪明”取胜,更何况像关羽这样刚而自矜之人,岂屑于用政治手腕来委婉制人。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关羽的失败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除去他本身个性的缺陷外,还有人所不能改变的原因,那就是国力的竞争。荆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又远离蜀汉中心,入川交通极为不便,北有曹兵,东南有孙权,终日虎视眈眈,加之连年征战,荆州民生凋蔽,蜀汉国力贫弱,根基远不如魏、吴雄厚,如此长期耗战,荆州岂能支持,更何况腹背受敌,又焉能不败。
 总而言之,关羽就是一员猛将,他的一生因勇武而辉煌,因忠义而名垂青史,但他绝不是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帅才。将荆州的军政名交大权齐聚他一人之身,实在是他难以承受的。关羽的死,是蜀汉走向衰亡的开端。刘备因桃园结义而起家,因关羽之死而毁国之根基,这实在是关羽英雄一生的悲剧之所在。
 三、移花接木 人格升华
 关羽是人,而在中国人心中却是神。首先将关羽的人格升华为神格的不一定是罗贯中,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绝对是完成这一升华的最关键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比较一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我们不难发现,《三国演义》对关羽形象的塑造已经把关羽变成个性鲜明的神将。
 首先,从勇武这一点来看,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已是恍若天神。且看《三国演义》对关羽的描写:“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②,他手握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冷艳锯),雄跨赤兔名驹,他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斩文丑,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他擒于禁、斩庞德;他单刀赴会令东吴众将闻风丧胆。正应了关羽在曹操面前对张飞的赞语: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这一切让关羽似乎一下子变得天下无敌,这岂是人所能为的。斩华雄本是硬虏将军孙坚的杰作。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和《英雄记》载:当时孙坚屯兵于阳人(今河南汝阳临汝镇西),董卓派遣大将胡轸和吕布华雄等攻打孙坚。吕布和胡轸不和,而胡轸是主帅,吕布竟故意捣乱,使军中自相惊扰,士卒散乱,孙坚率军追去,斩了华雄。为了抬高关羽,罗贯中把斩华雄移植到关羽名下,而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华容道义释曹操,玉泉山显圣并活捉吕蒙使其毙命则纯粹是为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另外,关羽水淹七军虽有其事,但具体情况与史实相差也甚远。据《三国志•关羽传》和《于禁传》记载: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尺,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的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关羽料定秋雨季节必有大水,先填住低湿地带,自居高处,然后水淹七军。罗贯中用小说家的笔法,采用移植,篡改和虚构等手法给关羽戴上了一顶顶超人的光环,让关羽在世人的眼中愈发神乎其神了。
 以上这些可以说罗贯中为关羽完成了塑形的工作。
 其次是对关羽忠义的刻画。刘关张桃园结义誉满天下,关羽对刘备的忠义更是令人颂扬。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辞千里万里往投。这是忠的一种新形式,这和后来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义的新形式一样,都是以奇特的形式完成的。大概到了三国时代,封建道德的头一个字的忠就很难完成,对忠的要求也很难严格。虽然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是忠,还算难能可贵的忠。义也是象《三国演义》的那种时代所需要的,战争那么多,天下那么分崩离析,一个战将势穷力尽,如果能不死,又不全降或久降,有条件地降敌,是内心所希求的。敌酋不守约,过在敌酋;形势变了(假如刘备死了),只是条件不同。至于敌酋守约,倒真是意外,这事本身就是义,应以“义”报之。不报谁还肯对人讲义呢?岂不以后有条件投降变为不可能了么,这在历史上恐怕是新人新事。既然这种事在关羽身上出现,于是关羽就被神化了。这种道德规范,是封建乱世所需要的,也是封建制度所不得不允许的。不允许,以后降了敌谁还肯回来呢?话又说回来,在当时乱世之下,武将择主而事是常有的。而关羽在曹操那里享受如此高爵厚禄却在得知刘备音信后义无反顾封金挂印而去,这种忠义绝非同时代的其他人所能比拟。
当然,如此多的忠勇之士,罗贯中为何没选择他人而独选中关羽作为武将中着力刻画的正面形象呢?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历史上的关羽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位大丈夫,的确值得大书而特书。此外,《三国演义》是一部观点立场十分鲜明的文学作品,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谁是正面人物,谁是反面人物,都是很明确的。天下是汉家天下,汉家即使不行,皇帝也应由姓刘的来做,别姓想坐天下,那就是篡窃。《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回目:“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就是这个意见。拥刘反曹是罗贯中的立场。这种立场符合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与当时的广大读者及统治者的精神境界的融洽度是非常高的。这也正是《三国演义》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关羽的神化也就顺理成章了。
四、统治需要 光耀后世
在神化了的关羽身上所展示出来的非常崇高的人格特质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影响极其深远,关羽的忠义被推崇为江湖道义的典范。关羽的形象成为后世武将的楷模。有两方面的事实足以体现这种影响的深远与广大。
其一,关帝庙的修建。金碧辉煌的正殿上塑有巨大的关羽坐像,金身,帝王装束,头戴十二冕旒平顶冠,身着锦绣龙袍,丹凤眼,卧蚕眉,面色赤红,五绺长须飘洒胸前,上端两块匾,分别是“忠义千秋”,“万世人极”的字样。两侧为关平周仓的立像,关平牵赤兔马,周仓扛青龙偃月刀。关羽只是一员大将,五十八岁升天,生前不过被封为汉寿亭侯,死后被追谥为壮缪侯,而在关帝庙中却享受着帝王的香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据说,解放前,各地的关帝庙很多,数量在各类庙宇中居首位。
其二,历代加封,成为人与神的极致。宋代以前,人们不过把关羽看作一名猛将,一个悲剧式的英雄。而到了宋代以后,在程朱理学盛行的氛围中,封建统治者和理学们从关羽的忠义出发,出于维护封建统治和宣传封建伦理道德的目的,把关羽逐渐偶像化和神圣化,由人鬼升为人神,成为关圣大帝了,而且成为与文圣人孔夫子并肩齐论的武圣人。由侯而王,继而进帝,最后被尊为圣人。宋徽宗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崇宁真君”。元文宗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明神宗封之为“三界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又把关羽庙升格为武庙,与文庙孔庙并列。清代皇帝标榜关羽为“万世人极”,封之为“忠义神武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清史稿•礼乐志》),在北京修建关帝庙,还通令全国,普建关庙,关羽故里解州城西至今仍完整保留着一座全国最大的关帝庙,庙内楼台殿阁竟达三百余间。
总之,关羽的形象已经幻化成一部内容丰厚的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经,并融入到国人的精神境界里,关羽人格的升华符合社会各阶层的需要,是后人创造了今天忠义千秋武圣人关公的高大形象。

 

参考文献
罗贯中《三国演义》岳麓书社,2001年11月版
陈寿《三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2月版


注释:
①引自《三国演义》第一回第三页
②引自《三国演义》第一回第三页

【忠义千秋武圣人之我见】相关文章:

话语领袖与圣人迷信08-17

农村新课改之我见08-17

班级管理之我见08-17

选秀之我见08-17

生活与数学之我见08-19

当今教育之我见08-20

集体备课之我见08-17

数学教学之我见08-23

口语交际之我见08-17

轻松作文之我见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