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社会学论文>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

时间:2023-02-27 09:35:30 社会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其重大突破和创新将对今后一系列改革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次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该提法与以往提法相比有重大创新。以前的提法强调股份制只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现在强调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重大变化将使国有企业多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创造了使更多的民营企业和外商进入国有股份公司投资的机会,从而扩大了国有资本对社会资本的控制力,增强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因而,“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对传统的单一成分的公有制概念的一个根本性突破,也是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这对于下一步使企业做大做强非常重要。《决定》还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虽然过去也有过混合所有制经济这种提法,但是像这样把它作为今后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还是第一次。过去人们对于资产问题总把“公”与“私”完全对立起来,其实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在市场竞争中完全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无论是公有资本,还是非公有资本,它们通过股份制都变成了社会资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股份制程度越高,社会资本的数量就越多。

第一次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这是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全会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企业改革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这表明我国企业的改革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没有现代产权制度,就不可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建立现代独立的产权体系和产权制度,公有财产权和非公有财产权才能流转顺畅和得到严格保护。在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产权转换,促进推动各类资本流动和重组,使资本等生产要素根据市场要求流向效益高的部门、产业和企业,加速了各类资本的优化组合。这对于民企进入和重组国有股权上市公司给予了肯定。国有股转让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将使民企在购买和重组上市公司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一次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这种对非公有资本非禁即入的提法,写在党的文件里面还是第一次。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使很多行业加快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开放,通过吸收民间资金和非公企业进入,对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融合、平等竞争将成为未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民营资本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资本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虽然最近有的地方已经向非公有资本开放了一些基础设施,但是各地发展差异很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非公有资本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有关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领域的建设,将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第一次提出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无论是土地征用、投融资、税收等方面,还是对外贸易等方面,非公有经济作为市场主体都还没有完全能够享受到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要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尽快消除体制性障碍。使非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都享受同等待遇,使它们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使它们的活力竞相迸发,这将有力促进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发展。

第一次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从提出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到提出建立现代市场体系,这是经济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没有现代市场体系,就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只有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市场体系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要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改革的推进都需要依托各类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这样一个载体。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把资本市场提到其他要素市场之先的高度,这对于资本市场地位的提升、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六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了资本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为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一次提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随着改革深化,大量富余农民要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农民自身素质需要提高,加之原来户籍制度等因素影响,使农民在城里就业很困难。要创造条件加快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这样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城市过剩的工业商品才能有销路。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平衡有序转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和承担应尽的义务。因此,创造平等的城乡劳动者就业制度,能为农民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给农民切实带来实惠,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第一次提出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在严格法律制度的制约下,市场主体必须讲信用,这样才能做到公平竞争,等价交换,那些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才能有市场,企业才能有高效益。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信用制度,表明了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

第一次提出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市场经济要求全国应该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生产要素应根据市场信号的要求自由流动,使它们向效益好和其产品有市场需求的那些部门、行业、企业和地区流动,在市场信号的调节下重新配置生产要素,通过自由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淘汰那些效益较低、亏损严重的企业。但是,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害怕竞争,为保护本地区落后的产品,出台的一些措施和文件严格禁止外地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区市场,通过设置行政壁垒妨碍市场公平竞争,形成严重的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废止这些妨碍市场公平竞争、保护落后的消极做法,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坚决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论文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RWS33*[!~06j1zUc5I  bVJd=uqq`e.电子商务论文aUZ?tGDs4wHVbvXq%K?\

第一次提出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与计划经济条件下有明显不同,这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任何事情任何活动都必须由政府审批,其结果是政府把微观管死,企业既无活力,又无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微观领域退出,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交给了市场调节,企业根据市场信号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采用什么方式生产。市场管不了的和市场管不好的,则由政府来管理。政府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转换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这一重大转变是对政府的严峻考验。过去改革重点是调整微观主体利益,所以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下一步改革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经济调控,调整政府各部门利益,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在调整微观主体利益时能够做到态度坚决,那么,政府在调整宏观部门利益时态度能否做到坚决,这是对政府的一个考验。所以,宏观改革是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环节。只有搞好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心环节,使中心和重心二者有机结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取得成功。

第一次提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会遇到很多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过去我们对国际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紧急情况和自然灾害等比较重视,但是,对卫生疾病等方面的情况重视不够,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当“非典”来临的时候,有关主管部门一开始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经济GDP指标,也要重视人文GDP指标,在社会经济发展顺利时,更要做好防范突发事件的准备。特别是,除了要重视国际、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紧急情况,还要重视卫生疾病等方面的紧急情况,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对各种紧急情况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只有当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具有较强的能力时,才能使因各种紧急情况的出现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一次提出由国家审批关系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涉及整体布局的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及限制类项目,其他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过去,企业的投资和一些项目投资必须上报国家,完全由国家审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企业已成为市场主体和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由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的要求决定,自己承担投资风险。但是,一些大的重要的投资项目还必须上报国家,由国家主管部门审批。由于国家管的范围过宽和条件过严,审批程序和环节较多,一些投资项目审批时间较长,给一些地区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国家管得过多过严,也影响了审批质量和效率。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对投资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缩小国家对项目投资的审批范围和权限。我国投资体制的这一重大改革,必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第一次提出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我国的金融市场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组成,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保持我国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就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包括发展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在发展国债市场的同时,还要发展公司债券和地方债券市场;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包括发展本币市场和外币市场;大力发展保险市场。只有使这些市场充分发展,其功能充分发挥,才能通过金融市场完善的整体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推动我国金融稳定运行。同时,形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一旦出现金融系统性风险,就可以及时有效地给以克服,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相关文章:

公共决策方式出现重大创新08-15

XX公共决策方式出现重大创新08-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08-15

2005年深化*区经济体制改革思路08-12

国内重大时事(4008-17

小为重大则荣08-24

“重大误解”之内涵界定08-05

重大疾病申请书05-11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