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历史论文>明代中朝边界形成的研究

明代中朝边界形成的研究

时间:2023-02-27 09:51:06 历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明代中朝边界形成的研究

关于明代中朝边界形成的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女真与李朝之间疆土之争的分析,及对建州左卫初址质疑,追寻鸭绿江与图们江作边界的时间、过程,确认李朝初期亦即高丽朝北部疆界在今朝鲜半岛咸兴以南地区。

关键词 建州左卫 明朝 李朝 疆界 咸兴

中国与朝鲜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国界形成于何时?不是当代,也不是近代,而是在公元15~16世纪的古代社会。

两汉至元末历15个世纪,共计1500余年,中国对朝鲜半岛北部一直领有主权。虽然疆界线呈出从南向北退缩的趋势,但在辽金元400余年间,基本稳定在今朝鲜江原道的永兴地区。

明代中朝疆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南界线从永兴一线撤至今天的鸭绿江、图们江,两江以南的女真人也撤到江北地区,除少数与当地人即朝鲜李朝治下的臣民融合为一体者外。如此重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下面将逐一探讨。一

1638年朱明王朝建立,在东北地区一面派遣大军征讨蒙元残余势力,一面派遣官员深入各民族地区,宣谕明朝政策,对各族首领进行招抚。地处朝鲜半岛南部的高丽王朝已进入末世阶段,还念念不忘向北扩张。高丽原为元朝藩属,见元室垮台明室初立,企图趁机扩大北疆。于是遣官向明朝请求土地,要求铁岭以北归其版图。明朝则认为故元土地、人民、藩属都应该归属于明,高丽朝按道理按势力大小来说,都应该递表称藩属,所以朱元璋对礼部尚书李原名说:“数州之地,如高丽所言似合隶之。以理势言之,旧既为元所统,今当属于辽,况今铁岭已置卫,自屯兵为守,其民各有统属。高丽之言,未足为信,且高丽地壤旧以鸭绿江为界,从古自为声教,然数被中国累朝征伐者,为其自生衅端也。今复以铁岭为辞是欲生衅矣。远邦小夷,固宜不与之较,但其诈伪之情不可不察。礼部宜以朕所言,咨其国王,俾各安分毋生衅端”1。朱元璋斥责了高丽王的贪求,同时表明不在乎数州之地、不与小邦计较的容让风格,并且按照高丽所要求的那样以鸭绿江为界。自此划定鸭绿江以南归高丽,以满足其扩疆之请。李成桂为高丽朝臣,发动政变推翻高丽朝建立李朝,其为太祖。成桂领略过明军的威力,又为稳定国内反对派的攻击,没有向明朝提出进一步的疆域要求。

明成祖朱棣继位以后,继承其父的遗志继续在东北各民族地区招抚,设立卫所。与朱棣相继继位的是李朝太宗,新君上任宿念复发。永乐二年(1403年)五月间明朝钦差东宁卫千户王修招谕三散、秃鲁兀等11处女真人,以授官设卫。李朝立即向明廷提出请求,要将三散、秃鲁兀等11处地域划归自己版图,使女真人附籍当差成为其子民。为讨明廷喜欢特加一句,“十处地面皆在圣朝同仁之内,伏望圣慈许令上项人等仍旧安业,永沾圣泽”2。朱棣学其父大度为怀,在千恩万谢声中,允许11处之请。李朝太宗于五年五月即明永乐三年(1404年)接到了“钦蒙敕旨”,立刻表示“臣与一国臣民感激不已”3。与此同时,李朝又提出进一步要求,即将11处之北的“猛哥贴木儿、答失等并管下一百八十余户见居公贝佥镇迤南境城地面,把儿逊、着和等并管下五十余户见居公贝佥镇迤南庆源地面”,也归其所属“附籍当差”4明廷没有允准,于是李朝阻止钦差王教化的对猛哥贴木儿的招抚。此举激了朱棣,他叱责说“东北面十一处人民二千余口,已皆准请,何惜猛哥贴木儿乎?猛哥贴木儿,皇后之亲也。遣人招来者,皇后之愿欲也。骨肉相见人之大伦也。朕夺汝土地,则请之可也,皇亲猛哥贴木儿,何关于汝乎?”李朝太宗闻训立即表示歉意:“今闻皇帝之谕,不胜惶愧,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图。贴木儿理宜督送,不可缓也;遣陪臣陈情,亦不可缓也”5。其实贪而无厌者并非太宗一人,以高丽朝为例,从其朝臣泣泪恳请出兵拓展此疆的状况看,在统治集团中一直有股势力意在于此。李朝也是这样,有时李王是被迫做出扩张领土决策的。在李朝太宗听到明廷训斥之前即其使臣回来之前,李王已经后悔此举:“予初不欲使李行计禀,帝已许东北面十一处人民矣。何颜更请此事”6?

继太宗之后是世宗,李朝世宗并没有接受教训,在“开拓东北疆土”即驱赶女真人方面照前朝大有突破,将东北边界推到图们江,完成了空前绝后的“大业”。然而,祖辈生活在广大疆土上的女真人既不愿意离故土,又不愿意服役当差。“朝鲜将移我等于内地,占为百姓,服役如李豆兰管下,则我等子孙永不免服役之劳”7。但是自身生产力落后,社会组织结构仍以部落形式,经济上的依赖性和组织上的分散,使之不能与李朝匹敌。明朝满足于李朝的“侍大至诚”,忙于内争、忙于安抚周边,又地域广大不在乎数百里或千里的疆土,只求管住女真人,使边地相安无事,根本不能考虑其利益。所以,女真人抵制驱赶的斗争是孤立无援的。李朝世宗以后开拓北疆主要与女真人争夺,这一点朝鲜学者明确表示共识。

朝鲜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朝鲜通史》中说:“在十五世纪我国对外关系上,女真问题颇为重要,因为这时我国大力开拓北方,它与女真有密切联系”8。

读《李朝实录》从边镇名称上看不出其开疆拓土的痕迹,其常常出现的北部边境城镇如庆源、庆兴、茂山、慈城、闾廷等等,于500年间一直不变地使用着,这些城镇就在今天的两江沿岸。但细读之则疑点逐渐增多。例如:出现某城迁移的记载,却未指出从哪里迁到何地;再如女真首领与部众反抗占其疆土的斗争,从抗争的坚决与付出的惨烈代价看,他们是受委屈的,但事实真相又如何?还有女真人的“掳掠犯边”,是出于贫困掠掳财富还是如许多记载所指是出于报复?李朝派军征剿和诱杀女真首领,都极残酷,其理由又记载得很牵强,为什么呢?将诸多疑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即可明显看到李朝是如何侵夺女真人生息之疆的。首先从建州左卫始设地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二

建州左卫第一任指挥使猛哥贴木儿的名字出现在《明实录》中较晚,是永乐十四年二月壬午条,而且没有记载左卫始设时间地址。国内学者皆根据朝鲜史料《东南舆地胜览》,认定建州左卫始设地为今图们江南岸会宁9。笔者在阅读《李朝实录》中发现有关记载与此推断矛盾很大,李朝太宗五年即明永乐三年五月记载猛哥贴木儿在回答明钦差招抚使时说,其率部居住在“庆源、镜城地面”,此地“又滨海,倭寇来往”,因防倭有功李朝就委以镜城等处万户职。猛哥贴木儿在婉词拒招中还说,一方面“虑其兀狄哈等乘间掳掠家小,以快其仇,”另一方面“又滨大海,倭寇来往,以此忧疑未决”10。明使臣钦差为“不辱使命”住于此地数日,直至猛哥贴木儿等随其起程赴北京受职。建州左卫始设于此时此地无疑。这里最重要的地理特征是滨海,两次提到滨海与倭寇,因抗倭有功受职,又恐倭寇再来。查今地图,图们江畔会宁不滨海,这是与史实矛盾者一。第二是名称上的不同,会宁这个名称在李朝官修史料《李朝实录》中出现较晚。在猛哥贴木儿接受招抚前后,居地的名称是“镜城”,今地图上有镜城而且滨海,史料中出现会宁以后仍有镜城,它们不是先后称谓的同一个城。滨海镜城才是建州左卫始设地。镜城附近还有庆源,再远点有斡木河。《李朝实录》中常称庆源镜城,两词并用。从未出现过庆源会宁两城并称的记载。当时会宁还没有建城,也可以说那个地方叫不叫会宁还无从可考。从李氏两朝对猛哥贴木儿称呼的改变看到前后居地的改变,这是第三点矛盾之处。李朝太宗时称猛哥贴木儿时在前常加庆源镜城或只加镜城。太宗末年猛哥贴木儿率部众迁离镜城。又于世宗五年回归旧地。此次归来以后再没有称庆源镜城猛哥贴木儿,而是常将阿木河同猛哥贴木儿联系在一起。“蒙圣旨,许令复还阿木河地面”。“童猛哥贴木儿到阿木河见庆源千户金光秀,握后喜曰;不图今日复相见也,专恃殿下之德,率妻子来耳”11。从他们相见时的一套官话来看,金光秀是李朝派来接待的官员,他被派来,是因庆源作为边城离阿木河较近。通观《李朝实录》,太宗朝称庆源镜城(或镜城)猛哥贴木儿,世宗朝称阿木河猛哥贴木儿。从称谓习惯即地名的改变可知建州左卫居地的改变,初滨海,迁徙之后归来落脚于阿木河。称其复归,只是因庆源、镜城与阿木河相距不远,对北京明廷或李朝汉城来说处在一个方位上。但对女真人来说毕竟还是迁移,向北方图们江靠近。此种迁移是在出走归来的变化中实现的。第四个矛盾点是将会宁与阿木河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阿木河即斡木河是猛哥贴木儿率众复归的居地,不是初设建州左卫之址,前已明证。但会宁与阿木河也不能同日而语。世宗于零年(朝鲜李朝的纪年习惯,前朝的末年即继位新王的零年)猛哥贴木儿出走时就想建一重镇,未及实现。十五年猛哥贴木儿死后,李朝乘虚设筑重镇于阿木河,称作“宁北镇”,而未称会宁。《李朝实录》中明文写着“移宁北镇于阿木河”12。会宁的出现是在世宗十八年即明正统元年(1436年)。李王说:“去年筑会宁镇,凡察云:何用石城?为其奸已发端倪,庆源之兀良哈亦如是矣。彼人之心以为四镇撤去则可以耕牧其间,恣行奸计矣”13。以此可见会宁是图们江畔新筑四城之一,不是阿木河会宁,而是图们江畔会宁。会宁的设立是驱赶女真人,使之最后退出图们江南岸的关键步骤。论文关于明代中朝边界形成的研究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t6hQ`Fr Jmnh\N):xi.Nv^!=!1~|Jem人力资源管理论文P0K|vzI$8),r$==RjR^hU*2zKs

以上笔者对明朝建立建州卫初址在图们江畔会宁之说提出的四点质疑:第一初址滨海,而会宁不滨海。第二名称不符,猛哥贴木儿接受招抚设卫时的居地为镜城,不是会宁。第三是对猛哥贴木儿的称谓不同。以设卫之时起,初即太宗时称镜城猛哥木儿,后即世宗时称阿木河猛哥帖木儿,从未称过会宁猛哥帖木儿。第四是阿木河与会宁不可以并称互代。李朝于公元1416年在阿木河畔修筑的是宁北镇。而会宁城于公元1418年,筑于图们江畔猛哥帖木儿遇害3年之后。

从对建州左卫初址质疑中,可以看到其北迁的踪迹。重要的是女真人经历了被动的痛苦的过程,原因在于李朝扩疆的野心。三

李朝世宗十五年十月,猛哥帖木儿因保护辽东都指挥裴俊一行,被杨木答兀勾结的七姓野人杀死14。头领死去、部众涣散,李朝趁此阿木河空虚之时修筑城堡,将其边界扩到阿木河。

【明代中朝边界形成的研究】相关文章:

证监会的边界08-05

英语形成性评价研究的设计08-17

民主的边界是法治08-12

初中朝鲜语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08-02

明代流刑考08-07

明代流刑考08-11

色彩的融合,边界的突破08-13

初中英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研究08-23

对国学价值的认同与边界的扩大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