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历史论文>禅让制度的一些看法

禅让制度的一些看法

时间:2022-10-09 13:01:53 历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禅让制度的一些看法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禅让制度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禅让制度的一些看法

  Ⅰ、大家天下 学界基本上都承认禅让这种政权交替形式的存在,并认为尧舜禹时期实行的就是禅让制度。

  但本文所想指出的,是尧舜禹时期的政权交替形式并非后世所誉的“天下为公”的禅让。为了有所区分,本文暂且把古时政权交替形式分为三类:

  一、“天下为公”的禅让继承;

  二、“大家天下”的氏族血统继承;

  三、“小家天下”的世袭继承。

  夏代以前的五帝和禹时期——而不仅仅是尧舜禹时期——实行的应该是第二种:“大家天下”制度。所谓“大家天下”是指政权在氏族部落血缘范围内实现交替并制度化的一种政权交替形式。这就有别于让与全天下人的禅让和传嫡长子的世袭。

  《史记·五帝本纪》载: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是为帝尧。

  虞舜者,名重华。……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

  《史记·夏本纪》载: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从颛顼到禹都被列为了黄帝苗裔,但他们并不像后世那样是作为嫡长子来践帝位的。《尚书·尧典》载:“帝曰:‘明明扬侧陋。’”《史记·五帝本纪》解释这句话为“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这就是说践帝位者必须是帝胄。但像舜这样举于布衣,也是后世不可想象的。而后世如兄终弟及等对嫡长制度的补充则有可能为这种“大家天下”制度的孑遗。

  《史记·五帝本纪》载: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这里的所谓“国号”,应当是氏族的名称。而“国号”的问题,下文将在“传子之说”中有所涉及。

  从有熊氏到有虞氏,政权是在黄帝部落的诸多“氏”中交替的,而这些“氏”是有血缘渊源的,这就保证了黄帝部落对整个酋邦的长期控制。

  《史记·五帝本纪》载:

  轩辕……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

  《淮南子·齐俗》载: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

  可见黄帝部落是在不断征伐的。通过对其他部落的征服而建立一个以黄帝部落为权力中心的酋邦。“组成这种部落联合体的部落之间就不一定具有血缘渊源。”

  因此在酋邦中保持权力掌握在黄帝部落手中,血缘渊源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政权在众多“氏”中更替,即使舜为布衣,但如为黄帝后裔,也可因贤能而践帝位,则可践帝位者的范围较后世而言是相当广泛了。但因为范围还是限制在黄帝苗裔之间,所以称之为“大家天下”。

  而在黄帝部落仅是单个部落,而非统治一个酋邦时,可以认为此时是处于“天下为公”的禅让时期,部落内部实行禅让。

  Ⅱ、传子之说 从传说的古史中的黄帝至今五千年,而自夏以降有约四千年。那么五帝时代大约历经千年之久,这是令人生疑的。这一个漫长的历史年代绝不会仅存在过寥寥几位帝王。

  对此我提出了两种解释:

  第一种,史有缺失。纵使在现代,普通人也难以把自宋以来千年中的所有帝王一一列出,就连列出一半大概也不可能。所以仅仅依靠口传而保存下来的上古历史,缺失了一部分是极有可能的,甚至可以说是肯定的。这千年中必然出现过众多帝王,但最后只有几位功绩显赫的帝王的名号得以留存下来。

  如果我们只知道汉朝有汉高祖和汉武帝,那么在我们向他人转述汉史时,会很自然地在叙述汉高祖后接着讲述汉武帝,而毫不在意地略去了二者之间几位帝王数十年的历史。所以上古历史虽然缺失了很多,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连贯的历史。

  第二种,是我要重点讨论的“传子之说”。

  《大戴礼记·五帝德》载:

  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他的解释不足信。如果认为五帝之称非个人名号,而类于后世朝代名称,就像夏商周一样,如此就容易理解了。故称“尧”,当为尧一代,以“尧”为国号,而第一位(或者最有功绩的)帝王为放勋,陶唐氏人。其它亦然。

  那么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每一代中的继承又是怎样的呢?

  《史记·五帝本纪》载: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预荐禹于天。

  这两条记载似乎能给我们这样的联想:尧、舜是有传给儿子的意图的,只是因为子不肖而不得不传给舜、禹。

  从上文所载的黄帝部落的众多战争中可以看出黄帝部落对整个酋邦的统治权是受到其它部落的挑战的,或者与其争夺统治权,或者企图摆脱其统治。因此酋邦内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将变得十分重要,他将使各个部落服从于黄帝部落的统治,而一旦叛乱发生,他又将有能力镇压叛乱,维持酋邦不被分裂。所以帝位的继承者应当在继位前在酋邦中建立起威信,这样才能在继位后对酋邦实行有效的控制。如舜“摄天子之政”28年,而禹为17年。

  如果帝子年幼或不肖,一旦即位,将有可能导致酋邦的分崩离析,这种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因此完成由传贤到传子的转变,必然是黄帝部落对酋邦的控制力不断加强和氏族部落间融合的不断加深的结果。

  “国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世袭制早在游团阶段就有发现,在酋邦阶段更是广泛存在。”

  颛顼、喾的继位并无提及先帝之子不肖,可以推测颛顼、喾的时代也许还没有出现传子的习惯。再看尧、舜,子不肖则传贤。正因为尧舜禹时期已有传子传统,所以舜、禹践帝位是都不免要做一番辟帝子的仪式,“不得已”而为帝,这样就可以看出古时政权交替形式的演变:

  一、黄帝、颛顼、喾时期,传贤不传子:

  二、尧、舜时期传子,子不肖则传贤;

  三、禹以后传子不传贤。

  所以自启始的“家天下”,只是这历史渐变的必然。

  作为帝子,终日跟随在帝王身旁,耳濡目染,又受帝王言传身教,贤能应当高于同辈。当先王死后,其老臣已老,而帝子年青有为,自然常传与帝子,日久便成传统。偶有子不肖或子幼,不可为帝,便传与他氏贤能。所以传子是相当自然的,但传的是贤子,这与后世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度只是表面上的一致,而有本质上的不同,仍可算入“大家天下”的范畴。不过传子不传贤的历史趋势已显现出来了。世袭继承已是历史的必然。

  Ⅲ、启的继位论文关于禅让制度的一些

  《史记·夏本纪》载:

  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但《史记·五帝本纪》载:

  益主虞,山泽辟。

  《史记·夏本纪》载:

  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可见益并非是“佐禹日浅”而“诸侯皆去益而朝启”的。

  《战国策·燕王哙既立》载:

  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古本《竹书纪年》载:

  益干启位,启杀之。

  《史记·夏本纪》载: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

  看来启有可能是经过了一番斗争才得以践帝位的。而这一番斗争也许正是一场正统与非正统之战。

  《国语·郑语》载:

  嬴,伯翳之后也。……伯翳,能议百物以佐舜者也。

  《尚书·尧典》载: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

  所以“伯翳”与“益”应该是同一人,故秦应为益之后。

  《史记·封禅书》载:

  秦襄公既侯,居西陲,自以为主少暤之神……

  《说文解字》载:

  嬴,少暤氏之姓。

  少暤是属于东夷部族的,那么益自然也是东夷部族的。

  但《史记·秦本纪》又载: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

  这大约是受了《山海经·大荒东经》里“少昊孺帝颛顼于此”一话的影响。

  显然如果东夷部族的益继位成为酋邦首领,这就意味着黄帝部落对酋邦控制权的丧失。

  禹在荐益前曾荐皋陶。“皋”与“暤”音同,皋陶大约也是东夷部族的。可见此时部落间的融合已经较深了,以至禹敢大胆地把有功绩的非黄帝部落成员作为继承人。但这种想法也许是太超前了,以至在禹死后发生了中国历史记载中的第一场成功的政变。

  也许正是启代表的是正统的势力,所以虽然在启死后发生了“太康失国”事件,东夷部族的有穷氏首领羿代夏,但少康终于在有虞氏、斟灌氏、斟寻氏、有仍氏、有鬲氏等的支持下得以复国,继续夏王朝的统治。

  为什么在“太康失国”后或在“少康中兴”后都没有反对世袭的声音呢?这或可佐证尧舜时期已有了传子的传统。

  说到这里或者可以再回过头来注意一下“少暤”此人。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

  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

  这里提到了“少暤挚”。我们会记得《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帝喾……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的记载。而《山海经·大荒东经》所载“少昊孺帝颛顼”可能是帝系发生了混乱。

  如果说“少暤”的确就是“挚”,那么所谓“不善”,也许就是因为他是属于东夷部族的。而“弟放勋立”可能也是经过了一番斗争的。至于挚继位的原因,由于史料不足,未能对此作推断。但值得注意的是,《史记·五帝本纪》是本自《五帝德》和《帝系》的,但在后两者中都没有出现过挚的名字和事迹,可见《史记·五帝本纪》中的“挚”是另有所本的。但在许多典籍中似乎都没有有关“挚”的记载,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挚为帝喾之子的说法并非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如果挚果真不是帝喾之子,那么他很可能就是东夷部族的少暤。这样一来,尧的继位便是黄帝部落重新夺回了对酋邦的控制权。Ⅳ、史料真伪 《大戴礼记·帝系》载:

  黄帝产……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黄帝产……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产……重华,是为帝舜。颛顼产……文命,是为禹。帝喾……产后稷,……产契。

  拓展:国学常识之禅让制

  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

  起源

  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们需要选举出贤能、公正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抵御外来的侵袭,进行生产劳动和平均分配食物。

  传说中的禅让

  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或帝王让位给别人的一种方式,即由部落里的每一个人投票表决下一任首领人选,以多数人意件做出决定。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为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最后族人拥戴禹之子启为王。这是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史称“禅让”。据说首领要躲在树林中,然后由族人拥戴他出来。但另一种说法是,禅让制只是到禹之子启就终止了,他建立第一个朝代——夏朝。

  历史上的禅让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这些所谓的禅让,都是朝中权臣胁迫皇帝退位,而由于继承者是当政者的臣子,为避免“不忠”的骂名,便打着禅让的旗号,以取得正统性。因此,以禅让而灭亡某一朝代,史书中也多表述为“篡”(如“王莽篡汉”),而若以武力直接推翻某一朝代,则用“灭”(如“元灭宋”),以表明某种价值判断。

  年表

  以禅让形式完成的政权更替见下表:

  西汉→新朝

  8年,西汉的孺子婴禅让给新朝的王莽

  东汉→曹魏→西晋

  220年,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曹魏文帝曹丕

  265年,曹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西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

  420年,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给南朝宋武帝刘裕

  479年,南朝宋顺帝刘准禅让给南朝齐高帝萧道成

  502年,南朝齐和帝萧宝融禅让给南朝梁武帝萧衍

  557年,南朝梁敬帝萧方智禅让给南朝陈武帝陈霸先

  东魏→北齐

  550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让给北齐文宣帝高洋

  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后梁

  557年,西魏恭帝元廓禅让给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581年,北周静帝宇文衍禅让给隋朝文帝杨坚

  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给唐高祖李渊

  705年,周圣神皇帝武曌禅让给唐中宗李显(内禅)

  907年,唐哀帝李祝禅让给后梁太祖朱温

  南吴→南唐

  937年,南吴睿帝杨溥禅让给南唐烈祖李昪

  后汉→后周→北宋

  951年,后汉李太后下诰将后汉皇位禅让给后周太祖郭威

  960年,后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给宋太祖赵匡胤

  其他

  以下是其余在中国历史上曾完成禅让程序,但随即以失败告终的政权

  前316年,战国时代的燕王姬哙禅让给子之

  403年,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禅让给桓楚武悼帝桓玄

  551年,南梁帝萧栋禅让给汉帝侯景

  619年,隋帝杨侗禅让给郑帝王世充

【禅让制度的一些看法】相关文章:

对当前中日时局的一些看法08-13

汇率调整对公司影响的一些看法08-12

谈谈对后进生班级管理的一些看法08-07

关于向软件业投资的方向的一些看法08-06

对劳动部两规范性文件的一些看法08-05

对村级“一事一议”制度的看法08-21

对撒谎的看法作文08-06

别人的看法作文03-03

我的看法作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