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历史论文>吴予敏:物本与民本:春秋时代的观念变革

吴予敏:物本与民本:春秋时代的观念变革

时间:2023-02-27 09:51:16 历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吴予敏:物本与民本:春秋时代的观念变革

内容提要春秋时代重大的观念变革在于产生了以物本思想为核心的新世界观和以民本

思想为核心的新政治伦理观。物本思想打破了殷商的唯神论和西周的天命论,将

“物本”与“阴阳”辩证观点结合起来,提出了唯物主义倾向的天道观。民本思

想从神权的禁锢下解放了人的生命意识和群体意识,确定了物质文明与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的合理关系,提出了体现新兴势力和平民意志的新的政治尺度。物

本思想与民本思想的提出,为行将到来的社会大变革作了观念的准备。

关键词 春秋时代,物本,民本

一、从天命观到物本论

春秋时代是动荡的、充满怀疑精神的时代。固定的礼制秩序已陷落颠覆,规范的人生

道路已变得艰险莫测、不知所归,普遍认同的伦理尺度已众口交辩,莫衷一是,命运的盛

衰、穷达、祸福闯入性的善恶,已没有了必然的关联……动荡社会的具体事象,将人们的

日常困惑怀疑,最终引向对既往世界观的总体性怀疑,原有的终极信仰——关于“天命”

的信仰动摇了。

周人发起对殷商王朝的革命时,制造过“天命靡常”的哲学理论。具有无上意志的吴

天,曾经赋予殷商统治者合法权力,而殷王的倒行逆施,周人的崛起则意味着吴天成命的

转移。这为周人建立新秩序找到了合理依据。在周朝统治早期,出于对殷鉴的畏惧,周王

还不断以“天命靡常”的理论告诫臣属,要他们克勤克俭,谨慎地奉行敬天保民的国策。

而当周代统治完全巩固以后,“天命靡常”的命题就被“天命不易”所取代了。《诗·周

颂·敬之》篇载周成王告庙之辞曰:“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诗·大雅·

荡之什》中《丞民》诗日:“天生丞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

假于下,保兹天于”。“大命”在周人心目中,成了超然的意志、永恒的秩序,这是周王

朝统治的不可移易的象征。周人祭天,亦敬亦惧,“天命”便是周朝的福祉所在。

到了春秋之际,“百川沸腾,山家奉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一切似乎大谬

“天命”,大背“人情”。西周衰亡,平王东迁,家父作诵,以究王凶:“昊天不庸,降

此鞠汹。昊天不惠,降此大戾”,“昊天不平,我王不宁”。在西周王朝的旧史官中也

发出了怨天尤人的言论:“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昊天疾威,弗虑

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天命”对于人们不再有任何的庇佑,反而成了助纣为

虐的元凶。“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天命”似乎不再遵循

其既定的法则运行,种种乖谬、偶然、盲目和自相矛盾的现实,终使人们不再相信“天

命”能够永恒地维持它的惠爱、公正和全能。“下民之尊,非降自天。尊沓背憎,职竞由

人”,“天命不彻”(按:尊沓背憎,指人们背叛常规的言行。彻,即常规。)背离了

适合周朝统治者利益的“常轨”(辙)而运行的夭命,使东周社会陷于一片震惊和困惑。

纵观周代的观念演变,从发韧期的“天命靡常”到全盛期的“天命不易”,再到衰颓期的

“天命不彻”,似乎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圆圈”。无论是国家,王室、宗族,还是

邦国、村社、个人,都不能不再次面临着认识世变、把握世变的严峻局面。

我们知道,周人的文化是继承了殷商巫觋文化的传统的,他们的世界观中已经渗透了

巫现文化观对宇宙变化事象的敏感。这在《周易》卦辞里就表现得很突出。不过,巫教所

理解的变化是超人的神秘的现象,因而,认识世变的方法是通过的龟甲、筮蓍草,利用变

幻莫测的数字符号取得所谓“前兆”呈示。而后,再由善于沟通“天人之际”的巫师们作

出种种解释。这类巫教范畴的认识世变的方法,在没落的王公贵族和缺乏理性的人们当

中,当然还一再被启用,但是,春秋时代却发展出一套哲学化的认识世变的方法,它基于

理性良知的觉醒,最终走向新世界观的建设。

据《国语·周语》记载: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

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追而不能祭,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

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

财用,不亡何时?昔伊、洛竭而复亡,河竭而商亡。令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

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微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

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

东迁。YT'J[YzZ*=v#.?b?{Dox6F{y?atP微电子学论文Vh`'n I/ndJS1J99US]:n

周王室大夫伯阳父对周朝命运所作的不祥的预言,是基于他对自然灾变的观测。尽管他的

言论还带着一些神秘的巫教色彩,然而他不同于一般巫师的特色在于,他在说明自然灾

变本身的物理原因和自然灾变与国运衰变之间的关系时,却是基于经验的总结和理性的

概括。事物变化的内在原因是实在性的。“天”在这里是非意志的纯粹自然。天地山川之

间周流运动的是物质性的“气”。气分为阴阳两类,互为对立,互为功能,构成变化运动

的规律(序)。阴阳二气的平衡和互补决定了自然界的调适、稳定;阴阳二气的失衡和相

迫,造成自然的颠覆、灾变。水土气通润演,便生育万物,富国养民;若气脉郁压结迫,

便乏财用,终至于国弱民乱。由此可见,伯阳交对周未世变的解释,不再拘泥于“昊天成

命”或“昊天不惠”的旧观念,他通过还“天”以其“自然本性”,通过阴阳二气的范

畴,终将自然灾变及人世灾变归结到物质本原。

“物”的概念与祭品有关,它的字源本义是“杂色牛”,牛是最重要的祭品。《诗·小论文吴予敏:物本与民本:春秋时代的观念变革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雅·鱼丽》是一首赞美祭品的咏物诗,诗中言道:“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

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物因其本义指最重要的祭品,故而后来泛称一切祭品。

周人对“物”的重视、品尝、观赏,往往与祭祀礼仪相关。周人欣赏祭物品种的丰盛(“多”),

从丰富的配合中见出美丽(“嘉”);欣赏祭物的美味(”旨”),从五昧的配合中见出

和谐(“偕”);欣赏祭物的绵延不绝(“有”),从祭物与节令的配合中见出自然界生命

的周流不息(“时”)。“物”在周人的心目中,是关乎“财用”的实在,又是众美集合

的实在。不过,“物”在西周时并不具有其哲学的意义。“天生丞民,有物有则”,物是

物象,则是物序,而这一切都是由“天”所派生的。天是超然的客观意志。当“天”的自

然物质本性在东周之初得到人们理智的重视以后,“天”才与普遍的物质性的“气”成为

同一。周大夫芮伯对周厉王说:“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万物被理解

为是地受天气而后育成的。周灵王二十二年,谷、洛二水泛滥,威胁王宫,周王打算用壅

堵方法防范。太子晋进谏道:“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

之钟也。夫天地成而聚于高,归物于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陂塘于库,以钟其美。是

故聚不也崩,而物有所归。气不沈滞,而亦不散越。是以民生有财用,而死有所葬。”太

子晋显然认为,大自然有它自在的运行规律,人的生存忧患全系于物体。“古之圣王唯此之

慎”,即必得遵循自然的规律。他举例说,共工氏不遵循自然法则,“欲壅防百川,堕高

湮庳,以害天下”。鲧又播其淫心,不思改过。“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

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故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沈气,火

无灾蝉,神无间行,民无淫心,时无逆数,物无害生”。禹树立了“养物丰民”的“轨

仪”。太子晋继而从历史经验转向对春秋时代社会大动荡的理性分析:

有夏虽衰,杞、曾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夫

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滔淫之心闲之。故亡其氏姓,路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天

亡者岂曾无宠?皆黄、炎之后也。唯不帅无地之度,不顺四时之序,不度民神之义,不仪

生物之则,以殄灭无胤,至于今不祀。及其得之也,必有忠信之心闲之。度于天地而顺于

时动,和于民神而仪于物则。……夫事大不从象,小不从文,上非天刑(按:刑即法),

下非地德,中非民则,方非时动而作之者,必不节矣。作又不节,害之道也。

太子晋这里提出的象天、仪地、和民、顺时、敬神、节行的系统观念,确实带着清新的理

性气息,通过这种理性的分析,他揭露了旧王朝和旧宗族以滔淫之心,逆道之行终于走上

穷途末路的思想根源。

“仪生物之则”、“仪于物则”的概念在当时无疑是最富创造性的;因为在旧的思想

体系里,“物”只是物品物象,物的价值只在于它的实际功用和象征功用;“仪”只是人

的内在德性的外在显现,人的规范行为的常态格式,从来,“仪”只关乎到“德”而不关

乎到“物”。而在这里,“仪”却与“物则”相关联了。人的行为规范,不是可以随心所

【吴予敏:物本与民本:春秋时代的观念变革】相关文章:

WTO与法律观念变革08-05

创造力与教育观念的变革08-17

破“唯本”观念08-05

儒家的民本与人权08-06

从权变观念看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组织变革08-05

流转与希予08-19

高予远08-05

予·宏伟优秀作文07-28

张涵予经典语录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