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  >> 正文

论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文学的悲剧精神

时间:2012-5-16栏目:

的头等大事,读书和思考对河南文学的大多数主人公来说,是非常遥远和奢侈的。正因为如此,河南文学的悲剧多是社会悲剧。刘再复认为文学的本质是个体的,而非群体的,的根本缺陷是没有对个体灵魂的不倦探索,刘再复、林岗在《中国文学的根本性缺陷与文学的灵魂维度》中说:“文学也许有其他使命,但是,伟大的文学的根本使命却是展开生命个体的灵魂冲突。文学是探究个体生命的,而个体生命天生是属灵的。如果不探究个体生命,文学就不能透彻,就有‘隔’……灵魂对话的内容是个体化的,而不是群体化与社会化的。”对于中国文学的这种缺陷,鲁迅等伟大作家已经有所认识并在创作中加以扭转,一些年轻作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对个体存在的悲剧本质给予了揭示,但是,河南作家在此方面的探索是有限的。其原因也许可以归结到河南的深重苦难上。对于“哪怕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又得天天扛着锄锨,担着箩筐,箩筐里装满了泥粪下地干活,只要能活着就好”的大多数河南人来说,对于吃老鼠、吃鸟、吃蚂蚱尸粉、吃死去的孩子的三姓村人来说,生存本身就已经耗去了他们全部的精力。他们的生命对于文学家来说,其价值主要在于他们的无法想象的苦难境况和人生遭遇。他们的人生是简单的人生,刻画出灵魂搏斗的伟大文学不可能以他们作为主人公。
  
  [参考文献]
  
  [1]阎连科,张学昕,写作,是对土地与民间的信仰[A].阎连科文集·感谢祈祷[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2]刘再复,林岗.中国文学的根本性缺陷与文学的灵魂维度[J].学术月刊,2004(08).
  
  [作者简介]
  
  李中华(1969-),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3] 

下页更精彩:1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相关文章:
★小编推荐:
本文标题:
链接地址: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