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文学评论论文>从郭沫若译诗“真的美”看“风韵译”的得失

从郭沫若译诗“真的美”看“风韵译”的得失

时间:2022-08-13 05:53:42 文学评论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郭沫若译诗“真的美”看“风韵译”的得失

从郭沫若译诗“真的美”看“风韵译”的得失

  杨 敏,王 庆

  (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允许译文不忠实于原文,是郭沫若“风韵译”理论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引起众多批评和争论的主要原因。《英诗译稿》是郭沫若的最后一本译诗集,本文试着从其中一篇译诗——“真的美”来分析郭沫若“风韵译”理论的得与失。

  关键词:郭沫若;风韵译;诗歌翻译;“真的美”

  一、引言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指出在翻译时不仅要深刻理解原文,对本国文字也要有自由操纵能力。他在诗歌翻译方面造诣很高,认为诗歌是可以翻译的。郭老提出:诗人译诗,以诗译诗。译诗不必把原诗一字一字译出来,应该把原诗看成一个整体,不要纯粹地直译、硬译,要不失原作风韵,认为除了直译和意译,还有一种译法,即“风韵译”。《英诗译稿》是郭沫若的最后一本译诗集,本文试着从其中一篇译诗——“真的美”来分析郭沫若“风韵译”理论的得与失。

  二、“风韵译”

  郭沫若在译诗时,推崇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郭沫若主张译诗要忠实于原诗的思想,创造性的使用自己的语言,不主张鹦鹉学舌式的硬译。与此同时,他推荐“两道手”式的译诗法—一首先由熟练外语的人译诗,再由诗人对诗进行“化境”。郭沫若认为译者更重要的是对本国语文的修养。如果本国语文没有深厚的基础,不能应用自如,即使有再好的外文基础,翻译起来也是不能胜任的”。郭沫若精通外文,又是中国伟大的诗人,能够将“两道手”式的译诗法应用自如,这正是他一生中能够译著众多国家许多作家作品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郭沫若提出了“风韵译”与“创作论”,实指“形神兼顾,突显风韵”。谷峰认为郭沫若的“形神兼顾,突显风韵”翻译理论暗含了翻译是一个审美再现过程。其“风韵译”实际上是一种美学翻译理论,注重译者的主体性一强调译者的审美体验以及译语的传神,郭老的“风韵译”丰富了我国的文学美学翻译论。李春认为郭沫若的“风韵译”理论与他的诗学观念和对新文学的构想联系在一起的。“风韵译”实际上就是译者在阅读了原诗之后,获得了某种灵感和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之“复现”出来,“风韵译”追求的是译者的自我表现。重视译者的自我表现,就必然消解原文的权威,不再履行对原文“忠实”的承诺。

  1920年3月郭沫若首次提出“风韵译”。郭沫若提出:诗的生命,全在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译诗的手腕于直译、意译之外,当得有种“风韵译”。所谓“风韵译”.也可以叫做“气韵译”,是就诗歌翻译而言,它不同于“直译”和“意译”,既不像“直译”那样严格地遵从原著的句式、意义,也不像“意译”那样始终“忠实地”传达原著中的信息。“风韵译”与“直译”和“意译”的最大区别就是颠覆原著的权威地位,突出译者的主体性。郭老强调自我表现是诗歌的本质所在,押韵、音节、声调等形式方面的因素不能决定诗歌的本质。“风韵译”的目的在于传达“诗的生命”,即“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也就是说,翻译时不仅不能背离原文的意义,而且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能走转。原文中的字句应该应有尽有,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范围之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允许译文不忠实于原文,是“风韵译”理论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引起众多批评和争论的主要原因。

  三、“风韵译”理论在译诗“真的美”中的得失

  诗歌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也就是说,诗歌言辞精练、节奏鲜明、行行押韵、句式整齐。诗歌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含有鲜明的语言文化特征,浓缩了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诗歌翻译是科学性和创造性的统一,译文不仅要形似、意似,还要神似,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使读诗的异国读者能够从译作中获得尽可能与本国读者一样多的共鸣和美的享受。“意美”就是语言的深层结构,即“语言背后的语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一诗的意境美。“形美”主要是指诗歌的体裁、用词、句子结构、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手段等方面与原文一致。“音美”指节奏和韵律,人们总是将诗与歌联系起来,认为诗歌是“带有音乐性的思想”;诗即是歌,歌即是诗。“三美”之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因此诗歌的翻译是非常困难的。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诗是不能翻译的,译诗是徒劳无益的。在郭老看来,诗歌是完全可以翻译的,在译诗过程中,要把“风韵译”放在首位,不主张逐句翻译,要把译诗过程看作是进行思想与意识再现的过程。他所提出的“诗人译诗,以诗译诗”是指翻译时不要失去原诗的“神韵”。

  郭沫若《英诗译稿》中翻译托默斯·加鲁的“HETHAT LOVES A ROSY CHEEK”原诗如下:

  HE THAT LOVES A ROSY CHEEK

  Thomas Carew

  He that loves a rosy cheek

  Or a coral lip admires,

  Or from star-like eyes doth seek

  Fuel to maintain his fires;

  As old Time makes these decay,

  So his flames must waste away.

  But a smooth and steadfast mind,

  Centle thoughts, and calm desires,

  Hearts with equallove combined,

  Kindle never-dying fires: -

  Where these are not,I despise

  Lovely cheeks or lips or eyes.

  郭老是这样翻译的:

  真的美

  托默斯,加鲁

  颊如玫瑰红,

  唇如珊瑚赤,

  星眼殊耀燃,

  有人为之热;

  迟暮俱凋谢,

  热情亦衰竭。

  心平气亦和,

  宁静而谦抑,

  一视能同仁,

  爱之永不灭:—

  世若无斯人,

  颊唇眼何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美并不只是外表的容颜,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心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与爱的独特思考。前一小节是反面的铺垫,后一小节是精切的妙语。原诗中尾韵分别为ababcc,dbdhee,每一韵段的前四行采用了隔行交互押韵( abab,dbdb),最后两行分别押相同的尾韵(cc,ee),具有悦耳的节奏感,全诗读起来如歌似曲,充分体现了诗与歌的完美统一。译诗中郭老根据诗的意境,没有逐字逐句的呆译,而是在不损及意义范围的情况下,为气韵起见进行了自由的翻译,如把标题“HETHAT LOVES A ROSY CHEEK”译为“真的美”,而诗中第一行“He that loves a rosy cheek”却译为“颊如玫瑰红”。郭老的译诗中充分体现了自己主张的“风韵译”理论,以诗译诗,译出了风格。由于郭老强调诗歌的本质在于自我表现,认为押韵、音节、声调等形式方面的因素不能决定诗歌的本质,押韵、音节、声调等,对于诗歌来讲,都是外在的东西,真正决定诗歌本质的是内在的韵律,即情绪的自然消涨。因此郭老在这一译诗中就没有像原诗那样严格地做到押韵。而要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使异国读者和本国读者获得尽可能一样多的共鸣和美的享受,译文就要做到形似、意似以及神似。老翻译家成仿吾在为郭沫若《英诗译稿》作序时,也提到诗歌“不管你叙景或叙事,总得重视内在的节奏,并且最好有韵脚”。郭沫若不赞成通过翻译来建设新文学,因此在从事翻译时,不迫求翻译的“忠实”、维护原文的权威,而是把翻译作为表达自我的方式,其“风韵译”的“不忠”,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有其历史合理性。

  四、结束语

  托默斯·加鲁《真的美》这首诗收于郭老的《英诗译稿》,其译文就直接写在原书四周空白处,这是郭老没来得及最后审订的一个译本,因此免不了它的某些客观局限性。总之,郭老对翻译的独特的见解和他关于翻译的许多精辟论述对当今翻译工作者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其“风韵译”翻译理论可以说是诗歌翻译界的标准,值得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琴.郭沫若翻译思想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8).

  [2]谷峰,哲学诠释学维度下郭沫若的英诗美学翻译之溯源——以《英诗译稿》的个案研究为例[J].郭沫若学刊,2009,(3).

  [3]李春,翻译主体与新文学的身份想象——郭沫若的“风韵译”及其论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2).

  [4]王婷,诗歌翻译中三美原则的再现——“A Red RedRose”的四种中译文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2009,(25).

  [5]郭沫若,英诗译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从郭沫若译诗“真的美”看“风韵译”的得失】相关文章:

一生的忠告(英汉对译)08-17

电影名汉译如何译得真实08-20

郭沫若诗两首08-16

《郭沫若诗两首》08-16

语文 -郭沫若诗两首08-16

《郭沫若诗两首》 设计08-16

《郭沫若诗两首》 408-16

《郭沫若诗两首》 508-16

《郭沫若诗两首》 608-16

《郭沫若诗两首》 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