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  >> 正文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托妮,莫里森小说研究

时间:2012-9-26栏目:

沉浸在黑人特征的耻辱感中。这种价值体系的建构违背了自然界本有的和谐状态,使得黑人群体在美国社会失去了自我。莫里森的小说对这种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她试图为医治黑人的心灵创伤而努力。

  诚如鲁枢元先生所说:“人走到哪里,哪里就生态失衡。”人类以摧毁、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换来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也摧毁了自身。这种伤害在莫里森看来并非不可拯救。小说反复出现的“树”再一次被作者赋予伟大的象征意义,当逃脱奴隶制度枷锁的黑人来到旷野时,“树”成为他们的栖息之所,为他们提供了继续前行的动力。对于被白人掳掠而来的黑人而言,白人社会的一切都是异于黑人文化传统的客观存在,二者天然存在着隔阂与距离感。在小说中,我们先后看到贝比、艾拉等黑人妇女将自己的孩子抛弃,并非她们不疼爱自己的孩子,而是她们不希望自己的后代继续做奴隶。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黑人拒绝讲英语,表象是他们认为英语没有前途,根本在于反映异质文明的英语直接剥离了黑人与自我传统文化的亲密关系。

  “在反抗、排斥白人文化影响的同时,黑人也在寻找滋养自己的精神之源,这个精神之源就在森林之中。”

  奶奶白天闻起来像树皮,晚上闻起来像树叶。

  摧毁了她的双腿,后背、脑袋、眼睛、双手、肾脏、子宫和舌头,她什么都不剩了,只能靠心灵谋生。

  小说中丹芙对奶奶有特殊的感觉,时而像树皮,时而像树叶。这是一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在她身上我们可以洞见奴隶制对黑人的摧残。她曾经生育八个孩子,不是夭折,就是被奴隶主卖掉。最后,只有一个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当她获得形式上的自由后,却未能摆脱精神的枷锁,她一次又一次遭受心灵的折磨。作为一名曾经的奴隶,那些曾有过的羞辱与痛苦令黑人们失去自尊,逐渐产生了自轻、自贱的思想负担。

  贝比将“奶奶”的住所变成了“爱、告诫、供养、惩罚和安慰他人”的地方。作者将此处设置为医治黑人精神创伤的处所绝非偶然。这是一片茂盛的森林,处于和谐、未受到污染的自然状态,在这里没有白人的文化霸权,没有歧视,他们能够从自然中感受到自己的可贵。“树”与“森林”成为小说中极为重要的符号,代表着作者热切向往的和谐自然。

  (二)回归的努力

  生态批评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去讨论人类社会和文学作品,“同时它还带着一种强烈的结构主义色彩,试图打破人类根深蒂固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坚实壁垒”。笔者认为,生态批评的最终指向在于回归的努力,在于警醒世人,帮助人类回到那个没有精神污染的世界。但无法规避的事实是,人类社会早已从蛮荒的动物时代进入到文明社会。在反恩人类中心主义时,我们不能矫枉过正。生态批评正是要通过对小说文本的解读,释放客观世界在文学作品中是如何被讲述与压制的事实,对曾经的人类中心主义展开彻底的反思。

  在《宠儿》中,莫里森再次借助对“树”的描写讲述着黑人渴望回归的努力。保罗·D逃跑被捉回后,奴隶主将他卖掉。在新奴隶主手下,他经受着地狱般的折磨。在他的信中,保持对生的渴望,一切的追求寄托在“一棵白杨,小得连树苗都称不上。只是一条不及他腰高的嫩枝”。凋零的“树”正是自然界饱受人类摧残的体现,因此,在一个奴隶制度盛行的地区无法见到茂盛的“树”。莫里森的描写告诉我们,活在保罗·D心中的树虽然是如此脆弱,却体现着黑人渴望回归自然、摆脱奴隶制的愿望,这棵生长于心中的树必将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 15.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7.

  [3][美]托妮·莫里森,宠儿[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101 - 281.

  [4]王润娟,解读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 09)。

  [5]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180.

  [作者简介]

  胡洁雯(1979-),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英语教育研究。

   [2] 

下页更精彩:1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相关文章:
★小编推荐:
本文标题:
链接地址: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