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经典名著赏析论文>《五柳先生传》中“赞”的艺术效果

《五柳先生传》中“赞”的艺术效果

时间:2022-08-16 13:24:46 经典名著赏析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柳先生传》中“赞”的艺术效果

  《五柳先生传》中“赞”的艺术效果
  
  王 飘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所作的自传。全文分为“传”和“赞”两部分。“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常缀于传文之末,对传记作品的正文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
  
  《五柳先生传》巧妙地利用了“赞”这种体式,以不足50字的短篇幅进一步揭示了五柳先生的精神品貌,拓展了文章的思想境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一、类比烘托,使形象更加鲜明
  
  在传文中,对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等已作介绍,读者对五柳先生的形象已有了解。在文章的“赞”中,引用了黔娄之妻之言,对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做了进一步的烘托。黔娄者,战国时齐人也。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欲聘他为卿,他亦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
  
  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赞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黔娄之妻亦有贤德。黔娄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赞”中用“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是说五柳先生就是黔娄一类的人——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用古贤者黔娄的形象来作类比,对五柳先生的形象起到了正面烘托的作用,使五柳先生的形象更鲜明,更突出。
  
  二、照应前文,使结构更加严谨
  
  《五柳先生传》其“赞”中有多处与传文的内容相照应。用“不戚戚于贫贱”照应前文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赞扬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用“不汲汲于富贵”照应前文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赞扬了五柳先生不热衷于功名利禄;用“酣觞赋诗,以乐其志”与前文的“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相照应,表现了五柳先生人品的高尚和志趣的高洁。
  
  “赞”中的这些与前文照应的话,在内容上是对五柳先生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和赞扬,在结构上也使得文章更加严谨。
  
  三、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深化
  
  “赞”的最后,用两个问句作结:“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意思是说五柳先生“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这两个问句看似是疑问句,而表达的内容却是明确的,极富感情色彩。“无怀氏”与“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其记载分别见于《庄子》和《吕氏春秋》)陶渊明常借用古史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
  
  比如,其《时运》诗中有“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即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饮酒》诗中有“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羲农”即传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而传说中的无怀氏时代与葛天氏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说五柳先生简直是无怀氏、葛天氏时代的老百姓,不仅是对五柳先生高洁人品的赞扬,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的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否定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五柳先生传》中的“赞”,真可谓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文章的境界因此更高了,使作品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使作品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作者单位:河南省叶县昆阳中学(467200)

【《五柳先生传》中“赞”的艺术效果】相关文章: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03-07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14篇08-19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03-19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08-25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02-28

五柳先生传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01-05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15篇08-23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 15篇03-28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15篇03-31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15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