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社会学论文>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论文

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论文

时间:2022-04-29 16:59:30 社会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论文

  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论文 篇1

  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现代社会在进步,人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早已不是钻木取火的那个时代,中国社会这样繁荣富强离不开人类的进步。据实践经验表现,民族前进的动力是人民素质的提升,同样也影响这民族的素质,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素质现代化。一个民族的现代化不只是有车水马龙的现代化设施,更是有坚不可摧的内在精神,以人为根本的,用人的理想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以及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民族素质的现代化是用文化的现代化积累起来的,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教育者的文化能力,学习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才能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更为稳定繁荣,所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必须言传身教的一门必须课。

  一、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学无一不是为完善道德、人格、社会而提出的理论观点。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对知识层面的拓展,也是对人格素质的培养,我们现在讲素质教育,在注重道德素质的同时又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

  (一)大学生虽然对学习传统文化的肯定,但是获得知识的认知程度不高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成长在一个相对稳定和物质丰富的时代,不存在温饱问题,所以更多倾向于思想方面的成长。他们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取代了所有的思维模式,孔孟逐步淡出整个认知里,传统文化也在观念中逐渐被淡化。但是,总体上大学生还是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一项关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力的调查,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数据显示,认为认知程度"很高"的有14.1%;认为"一般"的最多,有30%;而认为"很低"的只有6%.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是最多的;对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方面的结果显示,其中,认为"十分必要"的占41%,位居第一位,认为"有必要"的占39%,位居第二位;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关系的认识方面的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选择"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的有42.7%,位居第一位,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会保持自身的内涵,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矛盾。所以通过以上数据表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对方面的未来很看好的。

  (二)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课堂,但效果不尽人意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方式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但是课堂时间短不能顾及到每一个人,造成知识获得的比较匮乏,尤其是中学时代。我们认为,这与中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在中学时代,学生必修关于历史之类的不外乎是语文和历史,对于传承中国精深的文化是不够的,但是作为课堂教育应该是足够的,这就是对于孩子们的感兴趣程度和好学能力,现在学习的途径很多种,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和课外书之类的,面对应试教育,孩子们把经历放在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上,时间上也占有很大比例,所以在学习上会有一定的欠缺。有一项调查的结果显示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很高,这可能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的学习中,还会请家教老师进行课外辅导,但对历史课等其它课程的学习却是忽视的。从而对历史文化方面有很多的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道的只是皮毛而已,没有深入其中的有趣。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对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不感兴趣或者完全没兴趣只有11.5%,所以感兴趣的人占有很大部分,这就对于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和历史性的教育有一个很坚实的基础。但是如何提起大学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更是将这种兴趣化作动力,从而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作为教育者不只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有责任去传承古老精深的中华文化。虽然现在没有隋唐时代的礼仪道德那样严格,但是这是我们血液里留下的基因,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不是一味传承,也不可丢失。

  三、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建议

  (一)传统文化和历史教育的形式急需调改

  我国教育形式一直延续考试制,成绩成为学习的目的,从而目前我国的历史教育显得不是很突出,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教育,据调查社会文化氛围薄弱是因为历史文化积累不够,所以历史教育的匮乏成为重要的原因,而目前历史教育的现状是:学校书面上的历史教育谈得多,社会现实历史教育谈得少;中小学历史教育谈得多,大学及更高层面的历史教育谈得少。针对目前这种现状需要加快历史教育改革的步伐,推动大众化的历史教育。将枯燥的历史内容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尽量多显示一些比较有生动性的史实,把课堂生动起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贴切实际,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时代要求,教学者多利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教学材料,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丰富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推动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教育的认可度,并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变形式只为了更好的传承和接受。

  (二)改变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良风气

  一种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时间的改良,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而保存下来就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的土壤,在民众关注下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要想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实现社会文化现代化,必须要把文明一起抓起来,共同发展,历史方面将会是精神文明重要的一部分,历史感知、知识以及祖先的智慧都是我们学习传承的主要内容。作为教育者,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担当,责无旁贷的将民族文化传承给未来,不忘我们民族的过去,创新现在,传承未来。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天又能复兴的重要原因,要培养国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加强历史教育。文化不仅仅是体现在每位公民身上的素质,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轻视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培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所以,我们要正确地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风气。

  (三)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

  传统文化虽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保护是作为传承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单凭我们自己的力量可能不够,这就需要政府部门采取一些手段来协助,从制度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还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的责任感,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我国有着人口大国之称,各领域人才也层出不穷,却对自然科学成果和人文科学方面不要重视,尤其对人文知?R普及贡献有些欠缺,缺乏认可和奖励,严重打击挫伤了许多人文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形成。所以可以考虑设立传统文化普及成果的专项基金以资奖励,并且将这方面与其他学术研究类同等面对,使更多人承认并认可这项研究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从事这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还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给予民间文化艺术表演者以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适度市场化的运作使他们获得一定回报。物质生活提高了,将有助于他们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也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对知识层面的拓展,也是对人格素质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将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论文 篇2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特点

  1.宿舍文化具有个体差异性

  大学生们从不同的地域走到一起,每个成员身上所体现的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里得到了交融。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同一宿舍同学的说话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处事原则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寝室文化具有互感性

  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寝室的同学在思想品德、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上经过不断认同、模仿、调整之后,思想、行为等更趋于一致。

  3.寝室文化具有影响的深远性

  寝室就是学生的“家”,大学生在寝室这一特定的空间环境下,在寝室成员共同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众多外界因素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识和文明行为,将深远并持久的影响学生的一生。

  4.宿舍文化具有延续性

  新生入校后的宿舍文化开始一段时间处于形成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仿效高年级同学宿舍文化的一些现象和做法。

  二、寝室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单位和重要场所,每个学生都以宿舍为基点,建立起立体的生活坐标体系。学生除上课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寝室度过的,由于他们朝夕相处,长期共同生活,大学生或多或少地受到寝室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寝室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削减可能出现的问题,把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生活轨道和积极健康的思想轨道上来。宿舍文化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

  寝室文化以其独特的空间条件和物质基础,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个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寝室文化,有助于培养寝室成员明辨是非、区分真伪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寝室成员的道德素质、个人修养,有助于形成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群体文化。

  2.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具有抗打击能力弱,情绪日益丰富但波动较大、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等特点。若宿舍氛围和谐融洽,那该宿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保持稳定情绪、良好心理素质以及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有很大帮助。也就是说,良好的宿舍文化便是大学生适度的自我表现和合理的情绪宣泄的良好形式。

  3.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新科技革命呼唤合作精神,我们处在竞争与合作生存的时代,要强调与人的相融、合作、共处,学会宽容。据统计,大学生每天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如果一个宿舍风气正,宿舍成员间能够相互体谅、尊重、求同存异,这样就可以使整个宿舍成员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形成一种融洽的人际交往关系,生活在这样环境中,宿舍成员的个性也能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寝室文化是关系到学生学习、身心、思想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始终把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群体凝聚功能、教育导向功能以及人格塑造功能。

  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论文 篇3

  【摘要

  大学生是我国的高精尖人才,肩负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任,因此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中的微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简要论述目前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微文化背景下,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

  微文化;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网络新媒体发展的作用下,近年来以“微小说”、“微电影”、“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文化新生事物逐渐在整个社会中扩展开来,并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对人们的生活、娱乐、工作甚至是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其中就包含了大学生群体,可以说基于大学生群体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个性化特点明显的特征,无论是在当前还是今后大学生群体是网络微事物的主要受用者。为此,我们有必要就微文化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起高度的重视,将微文化因素纳入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体系当中去,在对社会微文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不断探究微文化冲击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之路,以实现新时期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得以提升。

  1.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网络用户,非常容易受到网络中各种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目前,网络中的微文化逐渐流行起来,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由于微文化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文化对社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化对于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易被人们察觉。目前,微文化已经对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相关的技术环境影响,由于目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微文化的逐渐流行。而新的网络技术或者相关技术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教育工作的手段,而且能够对教育工作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1.2微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本身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这一时期的学术对一些高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因此大学生成为了微文化的主要使用者和传播者,所以可以说微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通过微文化来获取相关的生活和娱乐信息,然后也会利用微文化进行交流;可以看出微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在过去,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查阅书籍来获取相关的知识,但是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和各种工具来获取知识,并且及时地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分享;第三,微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微文化能够使得大学生产生平等和自由的理念,在一个开放的网络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另一方面,微文化中有一些消极的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3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目前,微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能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而且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第二,进一步弱化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在过去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处于较为重要的领导地位;但是,目前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些不足;第三,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更加多、过程也更加复杂,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作的难度,也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2.微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消极的.影响和积极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接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2.1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虽然在微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但是教师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依然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更好的在微文化背景下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必须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够更好的带来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教师队伍对于微文化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对微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对其有着全方位的认识,才能够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的利用微文化的优势,摒弃微文化的劣势;第二,要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包括相应的教学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对自身各方面素质的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的抵制消极文化的影响,更好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着积极的方向开展。

  2.2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对于高校来讲,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能够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所以,需要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使其能够积极的面对微文化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也是大学生成才和成人的必要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对人生的选择,同时能够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应对网络或者微文化的影响;第二,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依靠压制性的打压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微文化,从而能够有效的规避微文化的消极影响;第三,促进大学生正确利用各种微工具,微文化促进了各种微工具的产生,这些工具使得学生获取和分享知识变得更加快捷,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种微工具的使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工具,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3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应对微文化的影响,必须要营造相关的教育环境:一方面,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进行合理设置,使得课程的内容能够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同时,也需要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时之间的比例,要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相关的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开展相关的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程运用到实践当中;同时,能够进一步调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2.4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

  微文化冲击下,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要丰富教学的手段,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高等院校可以建设相关的网络平台,能够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对大学生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平台中要积极对相关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进行宣传,同时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平台中来,与其他同学和教师产生互动;第二,要充分利用各种微工具,微文化的背景下,各种微工具的产生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可以积极使用这些微工具,进一步促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加容易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论文 篇4

  论文摘要:校园戏剧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培植和加深了大学校园的文化蕴涵。从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出发,探讨校园戏剧对非戏剧专业高校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意义。在分析目前校园戏剧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采取使校园戏剧有效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实施策略。

  论文关键词:校园戏剧,校园文化,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策略

  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内涵,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特别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十六号文件)的颁布实施,更是把“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到战略性的高度。近年来,全国各大院校都在着力开展以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生力军,学生社团撑起了校园文化艺术的半边天,各种社团纷纷在校园文化艺术天地中登台亮相。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各有特色的社团中,校园戏剧这种文化形式以其特有的魅力开始出现。它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殊成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培植和加深了大学校园的文化蕴涵,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美育思想,对大学生内在品格的塑造和文化层次的提升,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校园戏剧的内涵及其地位

  校园戏剧是指以在校师生(主要是学生)为主体创作、表演的,体现校园人的价值判断、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的非专业戏剧活动。它包括两个层面,即作为校园文化的类型和作为戏剧的类型。作为校园文化的类型,它是一种区别于校园歌曲、校园舞蹈的文艺样式;作为戏剧的类型,它是一个与主导意识形态戏剧、大众商业戏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从第一层面上看,校园戏剧外在必须符合“校园人创作表演”这一特征,内在还须契合校园文化的精神特质,而不仅仅是指校园生活题材的戏剧作品。当今的校园戏剧继承了“五四”以来校园戏剧的光荣传统,通过戏剧演绎的方式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情感世界以及理想追求展现在大家眼前。校园戏剧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和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有其特殊的亲和性和非功利性,戏剧的团体教育功能在大学校园中得到了最好的实践,它在促进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及改善或纠正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偏失,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校园戏剧在改善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中的作用

  校园戏剧的天地是永远令人难忘的精神家园,它以如诗如画的多彩体验、醇厚美妙的理想意境使拥有者梦绕魂牵终生依恋。它不仅曾经培养和造就过投身于戏剧事业的专门人才,而且还将影响和浸润无数的萃萃学子们的灵魂。校园戏剧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代代青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那一段鲜活而光彩的生命轨迹。

  (一)校园戏剧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较高的审美素质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和谐的心态,还可以起到启迪智慧、激发创新灵感的作用。校园戏剧参与者通过参加戏剧创作,排练过程的角色体验、情感融合,到最后登台表演的戏剧实践,可以获得直接而积极的审美愉悦,有助于增强情感体悟能力,提高审美想象力、创造力及鉴赏能力。综合多种艺术形式的校园戏剧,也可以使观众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接受多角度、全方位的感性体悟,获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从而丰富审美感受,修正审美观,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校园戏剧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不管是经典剧目还是实验剧目,不管是原创还是改编,许多校园戏剧作品都是形象生动的思想道德教科书,对受教育者有着非常明显的道德导向和思想感化作用。而取材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戏剧作品,更能引发大学生对校园生活和社会现状的对照和思考。校园戏剧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能滋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相比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校园戏剧寓教于乐,更能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道德情感、陶冶道德情操、规范道德行为,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三)校园戏剧有助于建立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之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也是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校园戏剧活动为学生增强角色意识、学会团队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搭建了平台。戏剧不是一项个人表现的艺术,在戏剧编创、排练到演出的过程中,只有编剧、导演、演员、舞美、音效、灯光和剧务等工作人员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才能保证演出的成功。因此,戏剧教育可以让所有演职人员和观众明白角色规范对于社会协同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与他人充分协调,才能更好地展示自我。校园戏剧的排演过程就是演职人员之间磨合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人际协调的过程。因而可以说,校园戏剧能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艺术手法与他人和谐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目前校园戏剧发展状况分析及其改善策略

  (一)校园戏剧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对校园戏剧表现出的热情逐渐高涨,以校园话剧为代表的校园戏剧在高校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特别是随着连续几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的'举办及各地的大学校园戏剧专场演出,校园戏剧不断取得社会声誉,甚至在“中国曹禺戏剧奖”赛场及“中国艺术节”上都出现了校园戏剧的身影,校园戏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些校园剧社如中国矿业大学的“广播剧社”、浙江大学的“黑白剧社”等等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从地域看北京、上海、江苏、广州等地高校的校园戏剧发展较快。然而校园戏剧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为许多人关注的同时也为大部分人遗忘。我们看到目前校园戏剧文化在发展过程遇到了一些瓶颈:①过分追求另类。当前一些学生喜欢使用极其夸张的表现形式,抽象地将其展现在舞台上,如此一来戏剧传达给观众的就只能是晦涩的艺术光晕从而加大了观众与这种舞台艺术交流的障碍;②参与人员的流动性大。校园戏剧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可能持续、稳定的发展,人员变动较频繁;③资金场地的匮乏及管理的不规范。目前大部分高校戏剧活动基本上处于一种自我任意发展的状态,不太为高校的管理层和教育者所重视,也较难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支持;④缺乏原创作品。目前高校戏剧活动多挑选经典的传统剧目或精彩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很少有学生原创作品,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促进校园戏剧良性发展的策略

  1.学校管理组织层面——客观条件的充分满足

  (1)要对校园戏剧足够重视,并加大对其资金扶持,增强学生参与戏剧的热情。当代大学生审美需求日益旺盛是校园戏剧社团发展迅速的客观原因,而大学生的热情是推动校园戏剧社团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可以由团委、学生会带头组建校园戏剧社团并按照专业要求从语言、形体、角色塑造等多角度严格训练剧社学生不断提高剧社学生的表演技能。

  (2)注重培养青年戏剧教育工作者,并参与戏剧策划指导,提高校园戏剧的整体水平。校园戏剧是属于高校大学生的,大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活表达、戏剧表达需要得到关注和理解。当校园戏剧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时,能够与他们走得最近的无疑是那些和他们年龄相仿的年轻的戏剧教育工作者。相仿的年龄让彼此的交流缩短距离,相同的兴趣让传达和接受更为一致和统一。而校园戏剧的组织指导老师必须懂得校园人群的思维状态和精神需求,懂得校园戏剧的规律,懂得校园戏剧社团管理。

  2.校园戏剧社团自身——主观条件的积极匹配

  (1)校园戏剧社团应当重视原创,尝试创作适合校园受众的剧本。学生群体都是年轻人,对生活和社会有着共通的观点和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创作的剧本容易为观众理解,达到两相交流的效果,让观众深有同感,是戏剧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戏剧社团可以成立专门的创作小组或者剧本小组,负责剧本的创作,选取和改编,同时进行审核,使之适合舞台表演的条件。这样校园戏剧,才能走下束之高阁的“神坛”,贴近普通的在校大学生。

  (2)注重后继力量的培养,完善戏剧社团的人才培养机制。校园戏剧社团的负责人,要积极思考和完善社团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新人”,首先要进行严格的基础性戏剧训练,并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参与到大型舞台的演出,以积累舞台表演经验;对于“老人”,尽量安排他们定期回来和剧社的“新人”进行经验交流和表演技巧指导,帮助“新人”成长。校园戏剧社团面临的“新老更替”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新人自我成长,老人积极帮扶”的良性循环,可以不断为戏剧社团注入有生力量,这样戏剧社团才能不断延续活跃的生命力。

  四、结语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文化的宝塔。校园戏剧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存在,影响和浸润了无数的莘莘学子的灵魂。毋需讳言,校园戏剧不够专业,然而它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代青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那一段鲜活而光彩的生命轨迹。作为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我们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利用戏剧的正面影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化教育对他们进行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所带来的内心充实,并在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滋润下实现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塑造大学文化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真正内涵和价值所在。因此,我们应在非专业高校中广泛开展推广这种文化性的素质教育方式,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达到人生境界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

  2 黄岳杰.校园戏剧的特性及其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 齐正学.美育、时代要求与校园戏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5).

  4 刘平.校园戏剧在行动--“第二届(2002年)大学生戏剧展演”观后[J].剧本,2002,(9).

  5 桂迎.校园戏剧与当代大学生[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2,(1).

【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论文】相关文章:

当代流行文化的五大特征论文11-03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论文10-22

企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论文03-11

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缺陷与应对策略论文01-17

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论文04-25

物流技术发展对物流管理的影响论文02-28

浅析社交礼仪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10-15

关于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12-05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