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工作体会>浅谈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思考

浅谈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思考

时间:2022-08-15 01:22:02 工作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思考

 
现在有不少的乡镇干部家住城里,有些干部“早上去乡镇,下班回城里,来回车接送”,群众称他们为“走读官”。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据调查了解,乡镇干部大部分异地有房子,我县沿江乡镇领导干部“走读”问题比较严重,群众反映,许多乡镇干部虽然工作在农村,但心在城里,想找乡镇干部办点事很不容易。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乡镇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具有直接性、群众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乡镇干部的"走读"问题说到底是作风问题,如果任其蔓延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基层政权的巩固,阻碍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那么如何解开这个问题的症结,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试就有关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成因分析
  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可以说是由来已久,起于9O年代初,时间久、数量多,农村干部群众对此反映也比较强烈。各地领导机关多年来也曾抓过这个问题,但为什么成效不明显呢?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思想认识上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一致,找不准解决问题的症结,决心不够大。有的认为,现在是信息社会,交通发达,来去方便,干部没有必要吃住在农村;有的认为,乡镇干部长年奉献在农村,把家安在城里,来回上下班也情有可愿;有的认为,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涉及干部及其家属、子女的实际问题,怕影响乡镇干部队伍的稳定等等。因此,有些领导同志对这个问题不想抓、不敢抓,在整治“走读”现象时,瞻前顾后,心慈手软。二是一些乡镇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他们摆不正自己的“公仆”位置,做工作不走群众路线,不愿深入基层和群众,做事情想问题,不是考虑基层和群众的利益,不考虑自身的行为在群众中的不良影响,并认为乡镇干部做“走读官”是应该的,是按时上下班,把密切联系群众置之度外。三是少数干部贪图安逸。工作不求进取,生活追求享受,不安心在基层工作,认为工作在乡镇已经很辛苦了,以致下班时间一到,就往城里家中跑。有的干部还说“我不要什么职务,只要调到城里工作,就是打开水、扫地我也干”。
  (二)从客观环境上看,乡镇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通信条件改善。现在不仅公路便捷,通信发达,而且社会车辆多,通信工具多,乡镇干部上下班乘车返城,快的只要十多分钟时间,慢的也只需半个多小时,即使没有公车和自备车,有的可以乘公交车返城。乡镇晚上有些急事,也能较快返回。二是城乡差别仍比较明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干部经济收入的增加,使不少干部把家安在城区,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的还为家属就业和子女在城区读书创造条件。三是干部交流力度加大。近几年来,由于干部上下交流和乡镇之间横向交流逐渐增加,打破了以往干部土生土长和以本地为主的状况。再加上乡镇撤扩并后机关工作人员比小乡镇时人数大大增多,乡镇机关内部的住宿条件相对受到限制。
  (三)从具体措施上看,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教育不够。对乡镇干部出现的“走读”问题,由于认识上不到位,导致对乡镇干部缺乏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宗旨观念、群众观念、艰苦创业精神的系统教育,使一些乡镇干部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与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不相适应。二是落实制度针对性不强。近几年来,虽然各级党委重视解决乡镇干部的“走读”问题,制订了一些相关制度,但往往是原则要求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客观形势的变化,一些原有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的制度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我们的监督机制不全,导致部分乡镇干部“走读”习以为常,不良作风得以蔓延。
  二、充分认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负面影响
  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存在,是与乡镇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不相称的,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影响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削弱了乡镇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其表现:首先是脱离群众,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保持与人民群众的亲密感情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基本保证。要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乡镇干部必须主动接近群众,主动了解群众,主动亲近群众,而乡镇干部居住城里,进城下乡公车接送,迎来送往,工作粗线条,服务打“欠条”,难怪有的群众说“乡镇干部住得越远,农民心离得越远”;其次是作风不实,影响工作抓落实。实行周五工作制,工作时间本来就少,再加上乡镇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些干部工作应付多、参加会议多,难以“沉”下去抓好工作落实。同时,“走读”又为一些干部工作浮在上面提供了土壤,导致日常工作一般号召多,深入实际具体指导少,使一些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无法有效地得到贯彻落实;第三是情况不清,影响一些苗头性矛盾和问题的解决。由于乡镇干部时间和精力受到牵制,不下去搞调查、摸实情,不了解社情民意,久而久之,不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容易使农村一些矛盾逐步恶化。
  (二)制约了乡镇干部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表现在扎根乡镇思想淡化。乡镇干部“走读”,搞居住城镇化,工作机关化,主观上造成了在乡镇工作的临时观念,工作短期行为,只想早一天回城,无法树立扎根农村、奉献农村的思想;工作能力弱化。由于缺乏深入群众搞调查研究,不善于发现和总结群众的首创精神,工作上不依靠群众,结果是处理问题靠拍脑袋,抓工作以点到为止,时间一长,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得不到锻炼成长;个人功利主义强化。助长了一些乡镇干部讲实惠、图乐意的思想,容易导致享乐主义不良作风的滋长。有的为了追求近期效应,不惜劳民伤财,盲目决策,喜欢做表面文章,搞所谓的“形象工程”等。
  (三)助长了不正之风。一些乡镇干部“走读”,不仅要安排公车按时接送,而且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内部领导之间和一般干部之间接送用车的安排还要讲攀比,增加经费开支,增加群众负担。部分乡镇“走读”干部,平时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上下班经常出现迟到早退现象,对机关制度、有关规定执行不严,久而久之,影响了乡镇机关干部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的干部为到城里买房,调动配偶、子女到城区工作和读书,不惜手段,利用手中权力搞关系,谋取私利;有的干部为追求排场、比阔气,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
  三、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措施
  大量事实表明,乡镇干部的“走读”问题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逐渐累积形成的社会现象,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是生活上住城区还是住乡镇问题,而关键的是要解决心留问题,变“走读”为“住读”。我们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一起抓,方能奏效。
  (一)加强思想教育,切实提高干部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搞好思想教育,提高对乡镇干部“走读”危害性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部的作风问题。一是着眼于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乡镇干部思想教育,增强他们宗旨观念和乡镇工作的责任感,使他们明了“走读”的负面影响。二是着眼于提高乡镇干部思想素质。解决乡镇干部的“走读”问题,归根到底在于改进乡镇干部的作风。乡镇干部的作风如何,当前主要体现在对待群众的态度上,体现在与群众的关系上,体现在能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上。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立足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乡镇干部,特别要增强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与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并增强带领农民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三是着眼于加强乡镇干部的艰苦奋斗教育。要教育广大干部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树立起正确的苦乐观,发扬不畏艰难、顽强奋斗的献身精神,保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良好风气,以脚踏实地、艰苦朴素的态度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四是着眼于强化公仆意识教育。教育乡镇干部正确处理好权力与服务的关系,积极思考如何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虚心向群众求教,善于发现新生事物,推广群众先进经验,努力树立起勤政为民的公仆形象。
  (二)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改进乡镇干部作风。
  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不能像有些内地省份那样搞“人走家搬”和“要么搬家、要么挪位”的“一刀切”办法。实际上,乡镇干部再要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那样吃住全部在乡镇,客观条件已不可能。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一种切实可行而又能持之以恒的长效制度,真正以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干部的言行。实践中我们主要作了以下探索:一是建立乡镇干部住宿制度。合理安排乡镇机关干部晚上在乡镇住宿的时间,规定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至少有三个晚上住在乡镇,其他干部每周至少有两个晚上住在乡镇。离城区较近、暂无住宿条件的乡镇,在保证有三分之一干部住宿的情况下,允许在晚上9时后安排班车送干部回家住宿。二是建立“夜学、夜议、夜谈、夜访”制度。“四夜”制度主要是解决晚上留下来干什么的问题。“夜学”,就是利用晚上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乡镇干部开展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学文化等活动;“夜议”,就是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利用晚上时间,有重点地开展分析民情,剖析问题,解决疑难,进行决策等活动;“夜谈”,就是乡镇领导干部利用晚上时间,对自己分管的机关中层和一般干部或邀请村、企业干部和群众开展谈心活动,了解情况,沟通思想,解难释惑;“夜访”,就是要结合机关干部联村、联厂、联户等工作,利用晚上时间定期到各村、企业和农户家中进行上门访谈,对访谈了解的情况、访谈对象提出的问题等都要详细地记录在《民情日记》上。同时,规定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班子其他成员要定期分片听取机关干部访谈情况汇报。三是进一步完善双休日办公制度。双休日期间,按机关作息时间,乡镇党委、政府要各有一名班子成员当班负责,各职能办公室均有一名负责同志或经办人员值班,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帮助群众解决各种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并提供其他有关服务,保证机关工作正常运作。四是进一步健全驻村联村联企联户制度。建立乡镇干部和村双向选择,责、权、利明确的驻村联村制度,以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对联村工作的自觉性,调动机关干部的联村积极性。驻村联村工作必须达到情况明,底子清,联系紧,工作实,效果好的要求,具体做到五个必到:村召开两委会、党员会必到,村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必到,布置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必到,村开展重要经济活动必到,干部要求解决重要问题必到;三个熟悉:熟悉所联村的基本情况,熟悉村里的每个党员干部,熟悉工农业大户、贫困户及村治安重点人员。通过驻村联村工作,及时将党委政府的工作延伸到村,将乡镇干部的工作延伸到村,做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贯彻到村,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及时解决在村。规定乡镇党政班子成员要每月主持召开一次分管片区联村干部会议,交流情况,分析民情,解决难题,指导工作。五是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遇急、难、险、灾等重大事件必到现场制度。在乡镇出现群体性事件、灾难险情、重大事故等突发性问题时,乡镇主管和分管领导要迅速赶赴现场,亲自组织指挥,及时解决问题。对于借故不到,延误时机,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严肃处理。六是进一步加强夜间值班制度。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值班人数,明确值班责任。乡镇党委、政府领导要带头率先值班,保证每次夜间值班有一名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当班负责,各职能办公室均有一名同志值班。实行轮流值班制,以保证值班期间工作正常运转。
  (三)强化监督管理,促使乡镇干部行为规范。
  组织、纪委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干部监督和管理,严格干部考核,严肃组织纪律,促使乡镇干部行为规范。一是把“走读”的情况与年度考核挂起钩来。组织部门要将乡镇干部的“走读”情况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挂起钩来,对有关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二是要加大对乡镇领导干部管理力度。把乡镇领导干部“走读”现象作为规范干部从政行为,强化廉洁自廉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强财务管理,公车管理,禁止公车私用,严格按这些规定办事。组织部门在干部考核中,要将这些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列入考核内容。三是对“走读”情况严重的,要就地免职。要严肃组织纪律,对那些把组织纪律当耳边风,屡教不改的“走读”领导干部,特别是因“走读”贻误突发性事件处理时机,酿成过错或事故的,造成重大工作失误的,严肃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责任,情节严重的,就地免职,不得易地为官。四是加强督促。采取明查暗访的形式对乡镇干部在岗情况进行不定期突击抽查,发现不在岗的,第一次通报批评,第二次进行诫勉谈话和公开曝光。
  (四)实行激励机制,使乡镇干部能住得安心
  组织部门对乡镇干部要实行激励机制,调动干部积极性,确保干部安心工作,让乡镇干部住的下来,住得安心,住有所为,住有所获。一是严格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奋发有为”。县委组织部要规定对乡镇干部住镇住村、值班情况要进行详细记载,与工资福利、提拔奖惩挂钩。同时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对安心住读、勤政为民、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调整到重要的工作岗位或提拔、推荐使用。二是解决乡镇干部的后顾之忧。对领导干部配偶的工作调动、子女就读等给予优先照顾。应该说,家在城里的乡镇干部,自己辛苦不说,家顾不上,诸多不便自不在话下。还有那些在乡镇的干部,孩子就学和就业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解决乡镇干部的实际困难,使乡镇干部住得安心、舒心。
总之,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关键的是解决心留问题,变“走读”为“住读”,党政“一把手”在“住读”问题上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还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改善环境,丰富生活,解决乡镇干部实际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使干部安下心来,帮助村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基层政权才能得到巩固。

【浅谈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对策思考】相关文章:

浅谈无职党员的问题于对策08-15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18

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08-15

街道计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08-15

浅谈劳动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08-15

浅谈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04-14

浅谈高中优秀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08-23

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08-15

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09-11

浅谈东莞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