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新《三国》观后感

新《三国》观后感

时间:2022-11-02 11:58:26 景辉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新《三国》观后感(通用15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三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新《三国》观后感(通用15篇)

  新《三国》观后感 篇1

  从5月2日开始到6月10日耗时40天,终于把新《三国》看完了,整整95集共分3部分,恰巧接上了11号的世界杯开幕,新《三国》从一开始我就在网络观看,比电视上出的快,有时候用周末两天连续看十几集,网上有太多的评价了这里不一一叙述了,总的说来我非常满意新版《三国》,并不像网上之前盛传的新《三国》有多糟糕,里面很多演员演得都很到位,争议颇大的曹操、诸葛亮、刘备我都觉得演得很到位。

  蜀汉这边的刘备我觉得很特别,一开始由于受老版的影响一段时间内并不适应新刘备,直到诸葛亮出山后,慢慢开始欣赏这个版本的刘备,于荣光演得关羽也不错,没有原版的那么舞台化。陆毅的诸葛亮的确是个亮点,只是到诸葛亮老年时期,台词说的故意很慢,有刻意装老的.成分,不过一个年轻人演成这样就不错了。最讨厌的就是这个版本的张飞,演得真的很差,我其实以前很欣赏张飞的,历史上张飞还是个书法家,很多地方值得欣赏的,而且张飞很有做生意的头脑,刘备关羽很多时候都靠张飞的财富得到机会,但是新版张飞简直就是个李逵,眼神也不够犀利,是个败笔。至于赵云,我感觉只要长得帅谁都可以演,是最没难度的角色,聂远演的还算中规中矩。最可怜的就是魏延,演员叫不上名字,但演得不错,到最后人家也没造反,全被诸葛亮害了,我一直不明白诸葛亮到底为什么那么讨厌魏延,新版《三国》从一开始诸葛亮就不喜欢魏延,没有理由。

  东吴派在新版《三国》是个亮点,以前老版《三国演义》根本就没怎么关注过东吴,这次东吴的俊才们演技可圈可点,除了沙溢演得孙策是个败笔,其他的都很棒,还让我发现了扮演孙权这个帅哥张博,最近貌似很火,周瑜、陆逊、鲁肃都演得很棒,老版的三国几乎都没印象。

  最后说说我的最爱曹魏,三国内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陈建斌演得曹操很好啊,可为什么网上这么大争议呢?可能深受《乔家大院》的影响吧,只不过这版本里曹操随地大小便的次数太多。曹丕演得也很好,荀彧演得很正派,后来我看了两集电视剧《手机》的反差让我逗的不得了,司马懿扮演者倪大红感觉和《三枪拍案惊奇》《满城尽带黄金甲》里没啥变化。

  另外三国的四大美女我不太喜欢,貂蝉太老太胖,孙尚香没那么英雄气(还珠格格演得不错,让紫薇格格演有点弱弱的感觉),大乔比小乔漂亮,我一开始一直把她俩颠倒过来看,说白了就是小乔太丑大乔漂亮,可惜那么早守寡。

  就评到这吧,罗里啰嗦的快耽误看世界杯了。

  新《三国》观后感 篇2

  《三国》它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肝义胆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嫉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杨修········它的人物描写的十分清楚,忠就忠的义薄云天,奸就奸得狠毒无比,但我最欣赏还曹操

  曹操为收服关羽,送赤兔马,赏黄金豪宅,赠美女,封汉寿亭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宴请笼络,直至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刘备而去,曹操都未狠心杀关羽,可谓爱才如命。再比如长坂坡,曹操起了对赵云的爱才之心,致使赵云在百万曹军中七进七出,而无人敢伤其性命。赵云单骑救少主,成就千古美谈。因为曹操的爱才,成就了关羽和赵云。对曹操的求贤若渴之心,可见一斑,说明曹操爱才,不杀人才的美好的一面。

  曹操亦杀才,为何?一是因为人才恃才放纵,破坏游戏规则。比如许攸,弃庸主袁绍夜投曹操,献火烧乌巢之计,以致袁绍兵败官渡,功劳巨大,但太过放肆,借酒屡屡辱骂曹操,惹得公愤。杨修亦是如此,恃才傲众,耍小聪明,招主忌。二是误杀,如杀蔡瑁、张允二将是中周瑜之计。三则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与袁绍官渡大战时,杀粮官,是为稳定军心耍的计谋。

  曹操爱才,不择手段。比如徐庶,刘备起兵二十余年,屡战屡败,得徐庶即兵败曹仁。曹操获知后,令人抓其母亲,以此要挟,徐庶为救老母,不得不离开刘备。因为曹操深知,才不为我所用,是遗憾,但为敌所用,是损失。

  曹操爱才,对敌人也是惺惺相惜。比如刘备,许昌城中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明知天下对手惟有刘使君,但因英雄惜英雄,虽有杀心不忍杀。

  纵观《三国演义》,曹操从未使出过反间计而使得敌人杀自己的人才的。曹操虽奸诈,但有胸怀宽广的一面,爱才如命。引得四方能人尽投之,也就是如此,才成就曹操一统北方,虎视天下的大好局面。反观刘备携关张兄弟三人当年与曹操、袁绍等起兵征讨董卓,二十多年过去,论兵不足三千,论将只得关羽张飞外加一个赵云,说明刘备虽仁义,但是爱才方面与曹操相差甚远。

  再说周瑜,一生妒忌诸葛之才,后来反而把自已活活气死。之所以嫉妒,源于自己的自大,认为已是天下文武第一,他一心想致孔明于死地,结果反因自己的小肚鸡肠而气死了自己。周瑜使反间计,杀蔡瑁、张允,可谓够聪明却不够光明;赤壁之战时,想借刘备之手杀曹操,有机会杀曹操但不杀,故意放曹操逃往刘备军阵中,以使曹操的'军队向刘备复仇,但被孔明识破,结果未如愿,可谓够奸猾。与刘备军队联盟时,却一心打小算盘,可谓顾不全大局,还好孔明胸襟豁达,智谋过人,躲过屡屡杀机。对周瑜这样的才智过人的悲情人物之死,既可怜又同情,又有点鄙视。此人如能心胸广阔一些,早已成就大业了。这就是为什么曹操是三国中的霸主枭雄,所带领的团队最强,而周瑜只能是东吴的军事统帅,但未能助主成就大业,甚是可惜。

  对比曹操和周瑜,曹操用人大度,大气,大格局,始终以统御人才之心用人,把自己凌驾在人才之上,招揽天下人才为已用,而不是视人才为对手,时刻担心着人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在曹操的心里,始终认为无论人才多么的才华盖世,但也只是"被用"或"不用"的对象。而周瑜则不然,把自己和人才放在了竞争的水平低位,怎么会不起嫉妒之心呢?这气魄、格局、境界如何能和曹操相提并论?而刘备反思起兵二十多年,未能成功后,跃马檀溪,幸遇高人水镜先生,先得徐庶再得孔明,大小军权尽交孔明,引得关张兄弟不服,求贤若渴之心,尽览无余。从落后曹操二十年,到很快缩小距离,军事实力逐步崛起,最终成为三国中的一国。有后来居上之风。

  联系当前的企业,曹操始终把自己定位在一个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的地位,也是老板或执行董事、总经理的地位,他可能才华不见得多高,能力不见得多强(事实上操才华能力都很强),但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招揽人才,把能用之人用到恰当的岗位,即使不为他所用之人,他也不会嫉妒到断绝别人的职业前途,淡然处之。而周瑜则不同,他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副总的地位,生怕有人能力超过自己,取代了自己。于是能拉拢则拉拢,不能,就排挤走,或做出压抑人才的事来。

  想各企业用人之道,一个人若能做到不妒忌,不阻碍,不打压比自己能力强的人,而能与其精诚合作,发挥其才华同时,也提高自己,对其积极举荐也成就自己,彼此携手,同心协力地为企业做出贡献,那他则有曹操的大格局高境界与刘备仁义之心了。反之,则落为周瑜之类,肚囊不阔绰,以自我为中心,容不得别人才华超过自己,恨天下所有有才之人,把本该成为英雄惜英雄的朋友,变成了敌人,未伤人先伤己,何苦来哉!现在社会,人才往往不是被埋没的,而是自己把自己埋没了。只要有才华有能力,有梦想有追求,总会有绽放光芒的地方,不是哪个人能给遮蔽的!

  新《三国》观后感 篇3

  95集的新三国终于看完了。这部电视剧我个人觉得是拍的非常好的,首先我觉得现在大家的视觉感官能力提高了,老版的三国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了。而且新三国对人物的表达更加人性化,而不是完全按照书上。

  三国是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然后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的三国鼎立,再到司马家夺魏后天下归晋的整个过程。全局以“董卓进京、曹操刺董”开篇,历经了“诸侯会盟伐董卓”、“貂蝉献身除国贼”、“群雄逐夺徐州”、“官渡大战争北方”、“火烧赤壁定三分”、“三国鼎足各蓄力”、“夷陵之火蜀败亡”直至最后“诸葛司马斗兵法”、“司马懿诈病赚曹爽”这一系列情节段落。除了将“三国”产生、发展的过程作为情节主轴外,本剧还设置了诸多副线。本剧以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为主角,而且司马懿还是后面出现的。本剧塑造了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刘备、孙权、周瑜这六大核心人物,以及吕布、董卓、王允、袁绍、陆逊、吕蒙、魏延、夏侯渊、等一系列主要人物,还塑造了鲁肃、陈宫、荀彧、许攸、庞统(这就是凤雏,是一个很忠义很聪明的人,他与孔明并称为卧龙凤雏。但在战中为了刘备而死,是一个相当令人敬佩的人。在新三国中他是我最敬佩的人物之一。)等谋士的形象,以及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夏侯淳、曹仁、张辽、张颌、徐晃、黄忠、马超等武将的形象,还有貂蝉、孙小妹、大小乔、甄妃、静姝等美人的形象。我个人认为这部电视剧应该是这几年最好看的一部。这样大型的一部历史巨作真的是相当耗费精力的,由此可以看出导演高希希是一位很有耐心的人。

  剧情介绍:

  董卓废掉了原有的幼小皇帝刘辩,夺权自立为“太师”,权倾朝野,荒淫无度,滥杀无辜,引起举国义愤。最重要的是,他还用一匹绝世无双的宝马――赤兔马收买了这个时代中最勇猛的武将――吕布,将其收为自己的义子。而董卓麾下的匈奴部队和西凉军也堪称此时中国最彪悍的军事力量,几乎无人能敌。为了替国除害,曹操故意奉承董卓成为他的宠臣,然后伺机刺杀他,但却惨遭失败。逃出京城的曹操振臂高呼,召集了包括袁绍、刘备、孙坚等未来的重要人物在内的全中国二十路诸侯会盟,共同讨伐董卓。几场激烈的战斗后,董卓胁持皇帝迁都逃亡,并将京城付之一炬。此时,二十路诸侯盟军的先锋部队――由孙坚领导的长沙军率先攻占了京城,偶然捡到了代表着中央皇权的天子传国玉玺,并将它私下藏匿了起来,最终却引来了杀身之祸。对这枚玉玺的猜忌和争夺引爆了二十路诸侯内部固有的`利益分歧――盟军随即分崩瓦解了,整个中国开始陷入诸侯征战的战火之中。董卓迁都后,其作恶更是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朝中的重臣王允利用董卓及其义子吕布之间有矛盾,与貂蝉合谋了一道将“美人计”与“离间计”一起融合实施的绝佳计策――连环计,在王允的精心策划与貂蝉的无私付出下,连环计终于成功了,董卓死在了自己的义子吕布的戟下。而此时,貂蝉却早已深深地爱上了她的猎物吕布……

  董卓的死反而加重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混乱局面,但各个势力之间的敌我格局也在慢慢的演变着,在黄河以北,原本结成军事同盟的袁绍与曹操各自都征服了很多北方诸侯。终于,袁绍与曹操之间的大战爆发了,这就三国时代的第一场大战:官渡之战,也是一场几万人战胜几十万人的惊人战役。战后,曹操统一了华北和河北,旗下曹仁等等英才云集,势力大盛,成为诸侯中的实力最强者。而在长江以东,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人称“江东小神童”的孙权继承了吴国王位,也成为割据江东的一方霸主,并得到了周瑜的忠心辅佐。至于在中原,屡战屡败的刘备三兄弟苦苦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期间还惨遭失散。这时关羽被曹操收留在旗下,关羽却始终不愿臣服,使得及其爱慕关羽之武艺的曹操十分伤感。义薄云天的关羽终于得知了刘备的下落,随即上演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寻找义兄的千古传奇……终于在荆州团聚的刘备三兄弟有了暂时的栖身之地。由于刘备的仁义和声望,他们从荆州刘表手中和平地继承了这块战略要地的控制权,并经过诚恳的“三顾茅庐”,幸运的邀请到隐居在当地的拥有当世第一智慧的高人,卧龙诸葛亮前来加盟。此时,曹操大军来袭,战火蔓延,荆州危在旦夕,而刘备宁愿带领着几十万追随自己的百姓“一日十里”地缓慢逃亡,也不愿意抛弃人民自己快速撤退。这一大仁大义的壮举,为刘备赢得了更高的威望。在逃亡途中,又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经典故事,赵云长坂单骑救主,张飞只看不出手鼓掌叫好,等等,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面对曹操的铁骑,无处可退的刘备等人不得不投靠江东的孙权,但孙权势力内部又有着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激烈纷争。诸葛亮出使江东舌战群儒,孙权决心与曹操决一死战,因为此时的东吴虽然弱小,但却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而曹操的北方军队也并不擅长于水战。随后更经过“草船借箭”“苦肉计”“蒋干盗书”等一系列三方之间的斗智斗勇,使得孙权和曹操两大势力终于决战于长江战场。终于,在周瑜与诸葛亮的精心筹划下,三国时代的第二场大战,赤壁之战打响了。诸葛亮应用自己的智慧“巧借东风”,周瑜指挥孙刘军应用“火烧赤壁”,将曹操锁在长江上的战船阵群烧的灰飞烟灭,漂亮的赢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

  不幸的是,惨败的曹操在逃亡途中经过华容道,而奉命把守此处的截杀曹操的关羽竟然顾念当年的情意放走了曹操。有辱使命的关羽向刘备和诸葛亮请罪,刘备原谅了他。而此时刘备才知道,诸葛亮是有意将重情重义的关羽安排到华容道的,目的就是放曹操一条生路。因为他深知曹操一死,北方必将再次陷入大乱,而只有曹、刘、孙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才能给刘备提供喘息和壮大的时机,以便有朝一日真正赢得一统天下的实力。

  三足鼎立成了赤壁之战后刘备严格遵从的指导思想。他挥师西进,征服了西川,将中国西南的广大区域华为已有,而其帐下也聚齐了黄忠、马超、魏延等一系列卓越的战将。此时,华北的乱世枭雄曹操、西南的没落皇族刘备、东方的少年霸主孙权这三个王者的三足鼎立格局形成这便是三国。三国鼎立之后,曹操反思赤壁大战败北的原因,明白了军事的胜败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国家整体实力的强弱。他积极进行农业、经济的建设,改良政治制度,大力招募人才,甚至只要是有能力之人,就算曾经杀人通奸,也一概破格录用!曹操不拘一格的枭雄气概产生了效果,北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兴旺。然后,在曹操的宫廷内部,残酷的夺嫡之争也在悄然进行着,有效而聪慧的曹冲惨遭兄弟的毒杀,到底谁是凶手?

  新《三国》观后感 篇4

  网上有评论说“新三国是一部文化灾难剧:没有英雄情怀,没有大智大义大勇,没有信仰,多的是勾心斗角,利用与被利用…其实这个时代不缺乏心计,缺乏的是一份纯粹的信仰”,但是事实上是,在古代,尤其是在战乱时期这种阴谋论最为盛行的时期,还有的一些信仰,比如荀彧,以死来沽名钓誉,不符合常理,正所谓大势所趋,识时务者为俊杰。说荀彧为了名誉,不惜豁出去性命,真的很难说得通。其实当时绝大多数德高望重之人,都已经忘记汉朝而归顺曹操了。

  回到电视剧中人物性格,新三国,在我看来,写的是人心,并没有太多人性。曹操豪爽,临终前怒斥曹丕当年的.杀弟之举却最终又用之,体现出了“无情最是帝王家”。刘备伪善,关键时候宁当伪君子不做真小人,所以剧情还用了庞统的计谋自杀性死法去更加证实了刘备伪善伪的高明。还有孙权的狠毒,从小时就表现帝王之气的孙权在真正当上江东的王时也不忘真正的权利。

  电影中也有感人的泪点,刘玄德死前与孔明再共诵那一曲隆中三策,总是让人唏嘘不已。鲁肃死时还是不忘江东大业,一生奉献,是少有的忠臣。最后我想说的是,我最感动的一个情节,是孔明将死前的自嘲“当年,先帝请我出卧龙岗时,水镜先生曾感叹道,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啊。

  在三国我感到并不是缺少信仰,而是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里,如果要表达信仰,必成为人宰割的鱼肉,就不会有三国纷争了。

  新《三国》观后感 篇5

  新三国终于上映了。它的上映免不了要和老版的三国演义相比较。我感觉这两个版本各有千秋。看了几集感觉新三国在战争场面很气魄。规模宏大确实把古代战争的残酷表现的淋漓尽致,但在人物刻画方面要比老版要逊色的多。特别喜欢老版人物,他们的表演出神入化,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那么到位。

  举个例子来说:

  一、刘备的出场,始终以哭惯穿全书中,你看新三国哪一次刘备有哭的情节。相反新三国刘备一出场,就表现出他的志向远大。这一点都被曹操看出。

  其他的所谓的英雄没有看出也就罢了,因为他们算不上英雄。每一次刘备和曹操的对话中,都体现出刘备作为枭雄的一面,城府极深。刘备的城府在十八路诸侯面前就表现出来了。我们也知道,曹操他的志向。他看出刘备的志向,以至于在后来两个煮酒论英雄时说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日后我们也知道曹操也强大了,作为强大的曹操,知道刘备是个英雄,也知道会与他争天下,阻碍他事来的发展。曹操什么都明白,为什么没有刘备成大事前把他杀掉呢,如果我是曹操,我一定会杀掉刘备。相反,在老版的.三国中,刘备除了会哭没有别他,表现的很懦弱,从而骗过了曹操,以至于以后鼎足三分。

  二、曹操为报父仇,进攻徐州,刘备支援徐州,后因吕布在后方给曹操捣乱,曹操做了个顺水人情,让刘备一封信解了徐州之围。后陶公祖三让徐州,刘备做了徐州太守,之后吕布被曹操打败,前来投靠刘备。刘备出于仁义收了吕布。这时,曹操为了消灭刘备和吕布,采用了荀彧的"驱虎吞狼"建议,让刘备出征攻打袁术,在出征前,刘备为防范吕布,商量谁留下守徐州看家。根据新三国的剧情现在的刘备有三员大将,关羽,张飞,赵子龙。商量来商量去,结果留张飞在家守徐州,看到这儿我就是感觉刘备的大脑是不是被挤了,为什么留张飞在家?我们知道,张飞向来和吕布不和。让张飞在家,徐州不丢那才怪呢?这是关羽和子龙分别要求留下在家,可刘备却说出征事事要和二弟关羽你商量,所以让关羽必须跟着刘备出征,子龙是作为先锋最好的大将,必须让赵子龙也一起出征。看到这儿我就很纳闷了,难道张飞不是一员?

  做大将先锋最好的人选吗?我们知道张飞也是一员有勇有谋的大将。而且是一员猛将。后来诸葛亮入川,可是让张飞做的前部呀,张飞成功的完成了入川任务。我们知道赵子龙是智勇双全的大将,做事细心谨慎,让他守徐州万无一失的。如果赵子龙守徐州,张飞也不会醉酒失徐州。

  新《三国》观后感 篇6

  少时看三国,崇拜英雄气概,而不识其三国韬略大智。近日重观三国感慨万千,恨不知国粹经典,相见甚晚。

  汉朝末年,汉室气数将尽,皇帝混庸懦弱,阉宦弄权,朝庭引西凉董卓灭阉宦,平静宫闱,然此乃引虎驱狼之计。阉宦随除,然天子蒙难受董卓所挟,董卓之恶,甚于阉宦,独霸朝政,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曹孟德刺杀董卓失败,遭追杀。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江东孙氏割锯一方,袁氏兄弟拥兵自重。天下有能之士均称救汉,实则想灭汉,以求称帝自立。然董卓势大,群雄不得已而联手灭董,然因各怀异志,罚董之战,两败具伤,汉室振动,遂迁都洛阳。董虽勇而愚,败后为美女貂蝉遭杀身之祸,曹操挟天子而令诸候,灭袁氏兄弟而虎踞北方,刘关张得孔明后,借荆州而取西川也独霸一方,加上东吴孙权,三国鼎立。孙刘联盟欲灭操,终未成功,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孙刘联盟破裂,张飞鞭打士卒而遭杀。刘备帅军灭东吴为关羽报仇而败,崩于白帝城。孔明身受大任,为顾全大局,遂在度结盟东吴。六出祁山,灭魏。司马懿身拜魏国大督都,与孔明决战,双方苦战数年,孔明巧设连环计,将司马懿困于火海,天意助司马家族,天降大雨,孔明气极而亡于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蜀退兵。曹丕早死,曹睿无能,螗螂捕蝉黄雀在后,司马懿替代曹睿,后主刘蝉无能,后司马昭带兵灭蜀。司马懿之孙窜位后,灭江东。统一天下。

  这便是三国历史。通过这段历史的背后,我看到一个国家或强或灭的根本。通过三国群雄的斗智斗勇,我感受到了强者的智慧和才情。通过惟妙惟肖的人物表现,我看到了忠勇和邪恶。读史可以明智,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明智之后,你就会变的聪明和成熟。我想这就使读史带给我们最大的收益。由此而引申到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和衰落,它也是一段历史。在这段历史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不同声音,不同的.智慧。三国里面孔明言,兵法之本在于阴阳,虚实,奇正,其根本在于道。我想人类的兴衰也不过如此吧,在于道。得其道者,便是智慧的化身。得其道者,便可以胸怀天下而无往不胜。

  新《三国》观后感 篇7

  对于中国的四大名著中的两部经典,我是非常喜欢的,当然对于拍成的电视连续剧也是非常喜欢的!老版的两部我都看过,觉得非常的经典非常的好看,比起新版唯一的不足就是画面没新版的清晰,这是科技无法改变的!新版的三国在断断续续中看完了,新版的水浒却非常的遗憾看不下去了,在看下去我怕会把电脑扔了!

  新版的三国在我的眼里已经烂到极点了,完完全全成了一部曹操传,把奸雄的曹操说成了好象是英雄,把刘备说成了极度虚伪的人,我不懂是我知识少,还是某些人无耻到极点。刘备虚伪,我看恐怕虚伪的是你。五虎上将、卧龙、凤雏都是白痴,都看不出刘备虚伪,就你看出了虚伪!一般一个自己猥琐的人,看不惯比他正直的人,就经常诋毁这个人。而求得自己心理的安慰!感觉坏人不是我特定的,而是每个人共有的.心理!哎……可悲啊

  新版的水浒,本来还想看下去,但看到林冲那一段,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老版的林冲虽然软弱,但觉不会无耻;新版的林冲杀不了高俅,竟然还帮宋江分析你们将来没什么好下场。就好象:有人杀了他老婆,他还说怨怨相报何时了!我不会为林冲可惜,只为他那个睁眼瞎的老婆悲哀!也懒得在看,看下去也是浪费我的时间!

  如果你传统,有人说你保守,你保守,有人说你封建,弄到后来你成了一种落后分子。 你真爱,有人说你痴情,你痴情,有人说你愚蠢,弄到后来你成了一种愚蠢的人!话题扯远了!

  在我的眼里:新三国比较旧三国就是颂扬奸臣,打击忠臣,做君子愚蠢,不如做小人实惠的片子,新水浒比较旧水浒就是一群流氓上了梁山,而不是一群义士,这样的一群人死了一点不可惜,还觉得是大快人心!

  新《三国》观后感 篇8

  曹操:字孟德,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付我!最经典的一句话:从前世人看错我,现在世人仍看错我,之后世人还看错我,但我仍是我,我仍是曹操!精通兵法之精髓,屈闲下士,懂得惜才,深知成大业人才占据首位,得一好将胜过10万雄军!但是此人也比较多疑,善变,此生最恨卖主之人,最喜欢忠于主的人,但也可称的上当时第一某主!我比较喜欢越来越喜欢此人了!

  刘备:字玄德,做人之道,宁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所到之处必得民心!一心想兴复汉室,也是皇室后裔,一生都以仁义为名,是一位贤明君主!之前一直打败仗,不善用兵法,但以忠义为名,所得忠诚武将甚多,直至得诸葛孔明相助后才转败为胜,懂得屈闲下士

  诸葛亮:字孔明,号称卧龙!上通天文地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深谋远虑,善用攻心计,精通兵法!做人也非常谨慎,从不冒险,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对刘备衷心辅着,甚是佩服,之后对刘禅也是衷心辅助,谋略上可称上当时第一军师了。

  赵云:字子龙,是五虎上将之一,忠肝义胆,义薄云天。

  张飞:字翼德,忠义之人,非常暴躁,性子急,义气用事,从不用大脑思考!对兄弟的感情极为重,有情有意!死于暴躁的性格,被自己部下所杀!

  关羽:字云长,忠义,讲义气,有勇,也傲气十足,眼里除了刘备无任何人,但也是是为难的'的将才!

  刘禅:阿斗,无能之君,历史上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

  曹丕:曹操长子,表面看上去愚钝,无其特长,相比其他兄弟,其实内心狠毒,毒害自己亲兄弟-曹冲,早有继承父业之野心!

  孙权:从小就机智过人,熟读兵法,善用人才,也是为智者!继承兄业前期,并无实权,之吕蒙死后,自己长管三军,才拥有实权!无带兵打仗之能,但却识人才,善用贤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为大都督!

  鲁肃:字子敬,极为聪明之人,深谋远虑,看天下看的比较长远,从大局整体趋考虑问题,一直支持孙刘联盟,三足鼎立之时,连弱抗强!

  周瑜:性情中人,智谋不下于诸葛,但是感情用事,有些冲动,一生最敬诸葛,也最怕诸葛,也最恨诸葛!嫉妒其才在他之上!

  袁绍:用柔寡断,拿不定主意,也不会善用人才管理,多人献策时,不知采纳谁的,是一名无勇无谋得君主!

  新《三国》观后感 篇9

  最近,看了电视剧《新三国》后,我反复琢磨,为什么群雄战乱的局面,后又变成三足鼎立之态,思来想去悟出了两点:

  1、善于用人;

  2、善于抓住机会。先说说用人,我认为最会用人的当属曹操。他在天子穷途末路时,奔袭数百里勤王护驾,到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

  从一开始就比孙刘的`起点要高得多。所以他能剿灭十六路反叛,官拜丞相,封魏王。其次会用人的当属孙权。一用周瑜,结果创造了火烧赤壁,击溃曹操百万大军。二用陆逊,先是连败四次为诱饵,然后火烧连营,保住东吴,至引刘备含恨而亡。再次当属刘备,他虽用仁义得到五虎上将,求得诸葛亮帮忙,但他事事无成。关羽失荆州,张飞丢徐州。前者高傲情敌,后者酒后误事。庞统牺牲自己,让刘备得西蜀。如果曹操败走华容道时,不让关羽去,也许就没有魏国,后面的混战也许就不再存在了。抓机遇,我认为一是司马懿。

  他在起点较低,从长计议。瞄准了,在曹操的后辈上下足功夫,从辅佐曹丕开始,他只谈观点,提建议,从小官到大官。一路走来虽然跌跌撞撞,但也春风得意,直到司马懿的后人篡国改朝换代。其次是曹操,挟天子是任何人也不可能有的天赐良机,充分利用这个机遇,权力无限大。师出有名,名正言顺,心想事成。再次是诸葛亮,他辛苦一辈子,只能利用自己的才识,抓点小机遇,与前二者不能比,前二者抓的是大机遇,做的是帝王之事,所以他只能当下属。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恰当的人力,人缘,或许能够创造和抓住机遇,就能够创造或改写历史。

  新《三国》观后感 篇10

  “三国”里谁是好人?

  我看过《三国演义》连环画,小时候看过《三国演义》动画片。前些天听说拍了一部新《三国》,我便又打开电脑,成天熬夜地看新《三国》。我一面看一面想,“三国”里谁是好人?

  曹操是好人吗?爸爸说他有雄才大略,善于打仗,以弱制强,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可我觉得他不像一个好人。曹操诡计多端,不讲义气。一次,曹操到朋友家去避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嚓嚓嚓”的磨石声,以为人家要杀他了,便一头把门撞开,二话不说,把朋友家十几口人全杀了。杀完人,回头一看,才发现厨房里有一头捆好的.猪,这才明白人家磨刀本是为了杀猪招待他。而且,曹操还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让天下人负我。”你们说,曹操坏不坏?

  我心里又想:那刘备是不是好人呢?我想不见得。吕布武艺高强,号称天下无敌,当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俗话。他曾救过刘备,可刘备反倒加害于他。别看吕布英勇潇洒、帅气过人,可是他却为了一匹赤兔马和一位美女貂蝉而两次杀害他的义父,你们说吕布是不是比吕布还可耻、还可恨。

  《三国演义》塑造了这么多英雄豪杰。但是,这其中的许多人物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甚至杀害自己的朋友。虽然他们身上都有缺点,但是,在我们的心目中还算是个英雄,我非常敬佩他们!

  新《三国》观后感 篇11

  最近,看了电视剧《新三国》后,我反复琢磨,为什么群雄战乱的局面,后又变成三足鼎立之态,思来想去悟出两点:一是当局者善于用人;二是善于抓住机遇,再谈看新三国的观后感。

  先说说用人,愚下认为最会用人的当属曹操,他在天子穷途末路的时候,奔袭数百里勤王护驾,到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看得准,从大处作手,用大人物,之后再向小人物施点小恩小惠,所以备受拥戴。占尽天适、地利、人和。从一开始就比刘、孙的起点要高得多。所以他能剿灭十六路反叛,官拜丞相、封魏王。

  其次会用人的`当属孙权,一是他在其兄过逝,东吴处于十分困难的时候,启用周瑜,结果创造了火烧赤壁、击溃曹操百万大军的千古神话。二是在刘备七十万大军攻吴时,他启用了名不见经传的陆逊,先是以连败四阵为诱饵,然后火烧刘军连营八百里,大败刘军,确保东吴,致使刘备引恨而亡。

  再次当属刘备,他虽以仁义赚得关、张、赵三员大将,后又求得诸葛亮帮忙,但他事事无成。他用张飞丢徐州,用关羽丢荆州。前者酒后误事,后者高傲轻敌。得庞统耍了个奸计,赖得西蜀,要不然他无立足之地。如果在曹操败走华容道时,他能坚持不让关羽去拦截的话,也许就会没有魏国的存在了,也可能没有三国这段历史了。兵伐东吴时又不叫上诸葛亮把一个堂堂军师,用去管后勤工作,结果大败而归,命丧白帝城。这是他亲自指挥的、也是要了他命的一仗。

  最不会用人的当属曹操的子孙。从曹丕开始启用司马懿,到孙子辈的时候,江山都被司马懿的后人夺去了。

  再说说抓机遇,愚下认为一是司马懿;二是曹操;三是诸葛亮。首先司马懿在深谋远虑上要强于曹操。他起点较低,从长计议。不急于在曹操面前表现自己,而谋求的是司马家族的总体利益。瞄准了在曹操的后辈上下足功夫,从辅佐曹丕开始,他只谈观点、提建议、做小官到当大官、掌军权、掌君权。一路走来虽然跌跌撞撞,但也春风得意,直到司马懿的后人篡国改朝换代,他善于抓机遇,同时机遇始终都在司马氏的手里攥着。

  其次是曹操;就是他把天子攥在手中,这是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的天赐良机,他充分利用了这个机遇,权力得到无限放大使用。随时可以发布圣旨号令天下,师出有名,名正言顺,心想事成。

  再次是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时候,就有人说他:虽遇明主,但时机未到。所以他辛苦一辈子,只能利用自己的才识,抓点小机遇,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与前二者不能比,前二者抓的是大机遇,所以他们做的是帝王之事,而诸葛亮只能当下手。

  俗语道:天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就充分论证了机遇与人的关系。只要有了恰当的人力、人缘,或许能够创造和抓住机遇,就能够创造或改写历史。

  新《三国》观后感 篇12

  新三国演义,无法再现经典。国产古装剧的前途,不得不说一下。

  最近热播的新三国,不用我介绍,想必大家也多少看过一点。好象每天只播一集(因为快播出前我就关注,播第一集的时候看了,很久了,已经有个把月了),这是为它造声势。其实早在十几年前,老版三国演义播出前也经常播宣传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短短十几秒钟的镜头让我十几年后回忆起来都一清二楚。而新版三国的宣传过于花俏,什么印象都没有。此第一败笔,注重花俏的外表,而失去真正所谓演义的灵魂——剧情与人物的刻画。画面过于花俏,场景过于虚假,完全不像汉代的样子,无法真实反映当时人生活的环境。

  第二大败笔,是我绝对无法忍受一点的,对白全是白话文。且不说三国志,三国演义那本书里的对白亦够剧本用的,如果想追求新异,编文言文对白亦不是什么难事,为何要用白话文对白,真是糟蹋这个题材了,这好比看国外电影而配国语,没有了感觉。(不知导演是不是怕现代人听不懂文言文对白)

  第三点,演员。从头看到尾,所有主要演员都比不上老版演员。演技、神态、鲍国安版的曹操才叫曹操,唐国强的诸葛亮才叫诸葛亮。其他人物与原著差得太远。

  第四点,还是剧本。汉族是个性格内敛的民族。行、坐、立都有他的'习惯,讲究中庸之道的汉族,面部一般表情一般很少有大喜大悲出现。新版三国完全无法表现这点。演员也没办法,导演要他这样演的。骂人最毒的话。

  总之一句话,差,大失所望。

  中国古装戏要对世界造成影响,还是回归本民族特色吧,别追求什么新的东西。一个性格内敛的东西,硬要演成张狂的东西,有什么前途。而且为了画面效果,把文化精华都丢了,这不是舍本求末吗?老前辈早说过舍本求末的结果。

  新《三国》观后感 篇13

  网上有评论说“新三国是一部文化灾难剧:没有英雄情怀,没有大智大义大勇,没有信仰,多的是勾心斗角,利用与被利用…其实这个时代不缺乏心计,缺乏的是一份纯粹的信仰”,但是事实上是,在古代,尤其是在战乱时期这种阴谋论最为盛行的时期,还有的一些信仰,比如荀彧,以死来沽名钓誉,不符合常理,正所谓大势所趋,识时务者为俊杰。说荀彧为了名誉,不惜豁出去性命,真的很难说得通。其实当时绝大多数德高望重之人,都已经忘记汉朝而归顺曹操了。

  回到电视剧中人物性格,新三国,在我看来,写的是人心,并没有太多人性。曹操豪爽,临终前怒斥曹丕当年的杀弟之举却最终又用之,体现出了“无情最是帝王家”。刘备伪善,关键时候宁当伪君子不做真小人,所以剧情还用了庞统的计谋自杀性死法去更加证实了刘备伪善伪的高明。还有孙权的狠毒,从小时就表现帝王之气的孙权在真正当上江东的王时也不忘真正的权利。

  电影中也有感人的泪点,刘玄德死前与孔明再共诵那一曲隆中三策,总是让人唏嘘不已。鲁肃死时还是不忘江东大业,一生奉献,是少有的忠臣。最后我想说的'是,我最感动的一个情节,是孔明将死前的自嘲“当年,先帝请我出卧龙岗时,水镜先生曾感叹道,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啊。

  在三国我感到并不是缺少信仰,而是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里,如果要表达信仰,必成为人宰割的鱼肉,就不会有三国纷争了。

  新《三国》观后感 篇14

  视剧《三国》,这大概就是名著的力量。从首播几集看,说是曹操的独角戏,大抵没错。连分量极重的“桃园三结义”,在剧中也只是被一笔带过,片长一分钟都没有。看前几集时,我主要还在让自己努力抹去脑海中已有的三国人物形象,试图能接受这些新面孔。至于效果如何,现在还难断定。

  新《三国》比起老版,少了许多抒情意味的空镜、特写,叙事节奏加快了,这大概是它的优势。但为了戏剧冲突,也改变了很多大家熟悉的历史桥段。比如十八镇诸侯是曹操发矫诏召集的,袁绍不过是应诏来与曹操会盟,但剧中曹操却成了会盟的后加入者;再如刘关张是随公孙瓒前去会盟的,在剧中竟成了孤单单、惨兮兮地只身赴会。剧中这样故意变更细节的地方还有很多,我想名著改编,既要照顾到普通观众的观剧效果,也得想到那些三国迷的感受。有些细节可以不交待,但一旦出现就不该有明显硬伤,否则的话,会让那些熟悉三国的人看了别扭。

  还未看完全剧,很难做出整体评价。但从导演高希希和编剧陈汗对媒体的说法看,新《三国》是想为曹操翻案的。新剧不仅以“曹操视角”来统领全剧,甚至想改变曹操的奸雄形象,将之塑造成一个“新型英雄”。这些年一直有为曹操平反的呼声,似乎有了“国家统一”的大义,政治家是否仁义与奸诈已变得不再重要。很多平反之声,多把“扬刘抑曹”看作罗贯中的立场,或是历史的误解,其实并非如此。《三国演义》之所以被视为第一才子书,是因为有三绝,一绝在诸葛孔明,他既有隐士风流,草庐中能识三分天下,又能尽乎人事鞠躬尽瘁,是知识分子理想的.化身。二绝在关云长,有单刀赴会的神威,也有义释华容的恩谊,有达旦读史的儒雅,更有独行千里的忠义,成为一代名将的理想化身,所以会成为历代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崇为“武圣”,在民间与“文圣”孔子齐名。三绝才是奸雄曹操,一句“只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尽显政治家实用主义嘴脸。

  有了前面二绝,“扬刘抑曹”不可避免,罗贯中不过是尊重了中国民间历代形成的公共记忆。一旦用了“曹操视角”,孔明和关云长的形象势必被弱化。中国人看历史,注重的并不是行动和结果,而是行动中蕴含的价值和理念。历史中的事件起起落落,有的事成,有的事败,现代人多关心成事之人,然而中国史观并非如此。从孔子到屈原,从诸葛亮到关羽,皆因所主之事不圆满才被民间信奉,因为这种不圆满,更能显出人格的不朽。钱穆先生认为这正是“中国的史心”、“中国文化精义所在”。所以民间对《三国》推崇,更多的是对大人格、真性情的推崇,而绝不是“只以成败论英雄”这种庸俗的历史观。

  忠实原着,或者创新,是重拍四大名著首先会遇到的难题。当然重拍者,都会说自己尊重原着精神,哪怕是创新,也会标榜为更贴近历史真实的解读。但创新一定得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目的是唤起人们对传统价值的新情感。当下处在一个价值观缺失的年代,缺失不是说没有价值观,而是指人们的价值认知中缺少了道德、伦理、社会、政治等多维度的判断,衡量价值的标准只剩下了财富、权力或成功。我希望这部新《三国》,至少标榜的不是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今年据说会成为四大名著重拍年,李少红版《红楼梦》、张纪中版《西游记》及《水浒》都在重拍中。四大名著之所以有名,就在于它的历史传透力,它所表现的价值观是经过历史与民众检验的。虽然人人可能重新阐释与演绎名著,但学问与情怀的高低,却能因此立判高下。从一部普通作品中,我们很难判断一个庸才的艺术功力,但一旦演绎名著,立即就能现出原形。这也是很多著名导演并不敢轻易染指名著的原因。如何把一部经过民族历史经验的鸿篇巨著搬上荧屏,本身就最能考验一个人的真实功力。因为名著不仅携带和见证了我们关于文明的公共记忆,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往往是普通作品无法比拟的。

  重拍四大名著虽是不错的卖点,但是能成为时代的亮点,还是人们眼中的污点,仍需拭目以待。但我希望创作者,对这些名著能多些检点,这样观众眼里也会少些缺点。

  新《三国》观后感 篇15

  对于中国的四大名著中的两部经典,我是非常喜欢的,当然对于拍成的电视连续剧也是非常喜欢的!老版的两部我都看过,觉得非常的经典非常的好看,比起新版唯一的不足就是画面没新版的清晰,这是科技无法改变的!新版的三国在断断续续中看完了,新版的水浒却非常的遗憾看不下去了,在看下去我怕会把电脑扔了!

  新版的'三国在我的眼里已经烂到极点了,完完全全成了一部曹操传,把奸雄的曹操说成了好象是英雄,把刘备说成了极度虚伪的人,我不懂是我知识少,还是某些人无耻到极点。刘备虚伪,我看恐怕虚伪的是你。五虎上将、卧龙、凤雏都是白痴,都看不出刘备虚伪,就你看出了虚伪!一般一个自己猥琐的人,看不惯比他正直的人,就经常诋毁这个人。而求得自己心理的安慰!感觉坏人不是我特定的,而是每个人共有的心理!哎。可悲啊

  新版的水浒,本来还想看下去,但看到林冲那一段,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老版的林冲虽然软弱,但觉不会无耻;新版的林冲杀不了高俅,竟然还帮宋江分析你们将来没什么好下场。就好象:有人杀了他老婆,他还说怨怨相报何时了!我不会为林冲可惜,只为他那个睁眼瞎的老婆悲哀!也懒得在看,看下去也是浪费我的时间!

  如果你传统,有人说你保守,你保守,有人说你封建,弄到后来你成了一种落后分子。 你真爱,有人说你痴情,你痴情,有人说你愚蠢,弄到后来你成了一种愚蠢的人!话题扯远了!

  在我的眼里:新三国比较旧三国就是颂扬奸臣,打击忠臣,做君子愚蠢,不如做小人实惠的片子,新水浒比较旧水浒就是一群流氓上了梁山,而不是一群义士,这样的一群人死了一点不可惜,还觉得是大快人心!

【新《三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新三国作文06-11

新三国观后感08-24

新《守则》新《规范》新在哪里08-17

新音乐—新诠释08-17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07-21

新的起点,新的开始作文08-14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04-23

新评语开启新希望08-08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