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观后感>长征观后感

长征观后感

时间:2022-08-23 13:02: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长征观后感(精选26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征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征观后感(精选26篇)

  长征观后感 篇1

  今天看了电影《长征》。对于影片的艺术成就、历史意义、现实作用,我就不去分析了。在观看这部影片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那么一些问题:红军是凭借什么才能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甩掉围追堵截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国民党的军队,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为中国的革命保留了珍贵的火种?是什么让本来是执行战略大转移的一支队伍,在漫漫的万里长征中却扮演了播种机的角色,把革命的理论散播到千万户家庭呢?

  电影《长征》片长三个小时,分上、下两集,向观众展示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战略大转移的历史场景。影片宏伟壮观,深入的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用史诗笔触全景刻画了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夹金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几次较大的战役和险境,讴歌了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影片没有交待长征的起因和背景,可能是因为受限于电影片长的原因吧。故事是从湘江河畔,红军抢渡湘江开始的。由于博古、李德对军队撤退所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所以部队带着大量的缁重挤在湘江桥上,几天几夜部队也没有能完全通过湘江。然而,时间就是生命,在红军的上头敌人的飞机在狂轰烂炸,后面有几十万追兵正汹涌而来,前方,蒋介石在加紧布置几道拦截的防线。红军长征的第一道本来不是难关的难关就这样横在了全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面前。幸亏红军的后卫部队拼死抵挡住了国民党追兵的猛烈进攻,为中央红军过河抢得了宝贵的时间,要不然,此役红军的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在渡过湘江之后,影片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一个红军的后卫战士在敌人蜂拥包围住他的时候,毅然拉开了胸前手榴弹的弹弦,但是没有爆炸场面的刻画,镜头转向了印满红霞的天空,不知道这可是象征烈士流淌的鲜血?第一道本来是长征途中最容易渡过但却因为人为的策略因素而造成的难关被克服了。湘江战役后,红军连克国民党军队的四道防线,但是自身的伤亡也非常惨重,八万之师拼得只剩了三万之士,虽然是胜利了,但按照这样的打法别说陕北会师,没到四川就得全军覆没。即使这样,红军能突破国民党的四道防线几十万大军的拦截,原因何在呢?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红军能避免覆灭的原因在于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是后卫部队的敢打猛拼的劲头,阻滞了追兵前进的脚步,给红军带来了珍贵的喘息机会。如果没有五万牺牲将士为了理想不怕牺牲的精神,(明明知道自己在后卫阻击,生还的可能性很少,但为了整个集体,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他们的壮烈情怀,也就不可能再有后面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发展,更不要说建立新中国了。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牺牲的先烈们。

  在一个集体当中,如果战略指挥出了问题,大家都乱成一团,没有众志成城的'决心,没有凝成一股劲的凝聚力,没有哪怕牺牲个人也要保全集体的信念,那么这个集体决不会走得很远,而我们的红军指战员就具备有这些优良的素质,终于能够令决策失误的红军起死回生,创造了中华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些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国际形式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的人民更应该汲取和发扬,不要先自乱了自己的阵脚,大家团结一致,发扬红军精神,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强国强军,保证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之林更好的发展。

  湘江战役后,红军在通道得到了及时的修整,红军虽然没有完全摆脱李德、博古的错误军事路线,但是毛泽东开始重新获得了发言权。在毛泽东和很多头脑清醒的红军领导人的坚持之下,改变行军路线,四渡赤水,占领贵州,并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彻底的纠正了博古、李德的错误战略方针,重新奠定了毛泽东在军队中的指挥权。此后的红军声东击西、指南打北完全打乱了蒋介石的军事部署,甩开围追堵截的敌人,大踏步向前。如果说“遵义会议”之前红军是有险无惊,那么“遵义会议”之后,红军更多的是有惊无险,强度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夹金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更多的是向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红军自身的体能极限挑战,毛泽东军事指挥上的高明可见一斑。在和张国涛会师之后,虽然红军又经历了两条路线的选择,同时受到了张国涛分裂势力的威胁,但在党中央的果断决策下中央红军顺利的越过千里大草原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实现了长征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新的征程。

  如果说遵义会议前,红军能突出重围依靠的是不怕牺牲的勇猛精神,那么遵义会议后取得的一连串胜利就得益于中共中央正确的军事路线路线和方针,应该总结为智谋的胜利。

  有人说中国共产党是一群没有文化的土匪,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因为农民太穷了,反正也是死,所以打仗的时候玩命,让共产党拣了个大便宜,这纯粹是无稽之谈。大家知道,国民党的士兵很多也是被拉壮丁去的,家里也很穷,为什么同是穷人,在红军队伍里就能打胜仗,在白军队伍里就只能打败仗,这个事实不是胜过任何的雄辩吗?打仗讲究的是谋略,一时之勇是不能决定全局的。在《长征》这部影片中湘江之战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要运用谋略,领导阶层没有一定深厚的文化功底是不行的。

  我们看看长征中决定军队命运的领导人的文化功底吧!

  李德是共产国际排来的,博古、张闻天都是苏联留学生,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都是海龟派大腕,毛泽东是湖南师范学校毕业等等,不举例那么多了,他们当时的这些学历可以说明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骄子。不可否认当时的共产党高层领导是人才济济的。正是由于这些人才的汇集出谋划策,红军才能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最后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有谋无勇不行,有勇无谋也不能长久,只有智勇双全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看了《长征》这部电影,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这些平凡的老百姓,也要时常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休养水平,提高自己承受失败的心里承受能力,培养自己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尽量做到智勇双全,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够更加精彩,我们也更能为祖国贡献我们更大的力量大。

  长征观后感 篇2

  今天下午的第一节课后,我们观看了《我的长征》这部电影。

  电影开始了,我们都认真地看《我的长征》。整部影片让我高兴,让我悲戚,让我流泪。看到那湘江激战、那四渡赤水、那抢渡乌江、那飞夺泸定、那爬雪山、过草地、攻克腊子口,以及马蹄声急;见到那一个个倒下去的革命先烈,使我一次次流下了热泪。那十盼红军的旋律在我身边不时回绕,那千万红军的身影不时在我脑中呈现,那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无时不在我的心中回荡着。

  影片中,红军战士为了能够抢渡泸定桥,他们不畏艰辛,日以继夜地赶赴目的`地;红军组织的突击队,攀着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堡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勇敢顽强地向前冲,最后勇士们冲破了敌人在桥头堡的火墙,为他们身后千万个红军战士顺利通过泸定桥铺平了道路。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刚刚开始,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气魄竖起了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也将靠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去延伸。我们只有从现在起发奋学习,做一个正直、勤勉的人,长大后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同学们,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他造中华民族世纪的辉煌吧!

  长征观后感 篇3

  走出电影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长征》中的一幕幕依旧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久久不能消散……

  今天,在影评夏令营中,我有幸欣赏了电影《长征》,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在这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中,红军共进行了大大小小380余次战斗,牺牲干部多达430余人。《长征》就叙述了发生在这时的故事。

  1936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顺利结束,到如今的2016年,转眼间,长征已经胜利八十周年了。蓦然回首,心中不禁感慨万千,79年的风风雨雨,79年的烽烽火火,红军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诠释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虽然两年的`长征在漫漫历史中仅仅是一首短暂的歌,但,这首歌却是红军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的,是红军战士们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铸造的,这是一首永垂不朽的英雄壮歌!这首歌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这首歌好似暴风,吹散了笼罩在中华民族人民心头上的迷雾;这首歌宛如明灯,点亮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

  影片中的每个伟人我都历历在目。敢讲真话、临危不惧的毛泽东;奋不顾身、英勇无畏的朱德;骁勇善战、勇往直前的刘伯承……其中我最欣赏、印象最深的还是刘劲饰演的周恩来了。影片中的刘劲把周恩来演绎到了极致。

  影片开头的湘江之战就出现了周恩来,那个穿着军服,眼睛炯炯有神,留着又厚又长的黑胡子的身影立刻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别拥挤嘛……”“把马牵好啊……”“上了浮桥注意点……”手拿长鞭,指挥红军们过浮桥的他宽厚待人;在根据地与朱德对话中自责的他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为红军顺利北上不惜撤消自己的权利让给张国焘的他顾全大局……

  这些不正是大智大勇、非同凡响的长征精神吗?

  由此,我不由得想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见过硝烟滚滚;没有经历过烽火历程;没有受过病魔缠身;没有体会过枪林弹雨;更没有感受过充斥着血雨腥风的战场……现在的我们更应该以长征精神为榜样,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伟大精神面对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不易攀登的高山,一条条难以跨越的大河。让“长征精神”伴我们成长

  长征是一首悲壮的诗,一幅壮丽的画,一曲磅礴的交响乐。长征精神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这部电影我将永久难忘,长征精神我将铭记一生!

  长征观后感 篇4

  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关于“长征”的视频,里面详细地介绍了整个长征。

  在影片中,不仅有参加过红军的老战士的精彩评论,也有故事情节和整个长征前后的资料,真是一部百年难得一遇,不可多得的精彩影片!有长征整个的线路图,还有当时的`形势资料分析和影视资料。

  当年,红军在反围剿中失败,只得让两支队伍从两侧走开,引开敌人,大队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则与1935年出发,跨越11个省,历经飞夺泸定桥,大渡铁索桥,调虎离山等几大战役。过雪山,过草地……

  在我们的今天,也有红军长征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种精神值得称颂赞扬。

  长征观后感 篇5

  当我看完《长征》这部影片后,我被影片中红军战士不怕危险,永往直前的精神所震撼,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一段:

  一天,红军要渡过一条河,那条河很深,水势汹涌,红军缺少渡河的船只,而敌人又在对岸阻挡红军的进攻,部队只能冒险从没有桥面的铁链上通过,战士一边在铁链上爬行,一边与敌人激战,在激烈的.战斗,有的红军战士在战斗中牺牲。在千钧一发之际,指挥员说:“冲啊!”战士们鼓起勇气,冲过了烈火。战斗终于胜利了,战士们欢呼雀跃。

  观看了这部影片,我知道了,在长征途中牺牲了许多战士,战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我们要把长征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长征观后感 篇6

  前几天,我们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部《长征》的影片,让我感触很深。

  那个年代,红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要吃没有吃,又没有很好的衣服穿,而且还要和敌人作战。他们越娄山关、渡赤水河、夺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在二年里,行走了二万五千里,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好,读书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吃有穿,我想要是没有革命先烈为我们打下天下,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为祖国的`将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长征观后感 篇7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长征》的电影。影片中讲到有一次日本鬼子进攻红军,在激战中有的战士受了伤,有的战士英勇牺牲。

  在长征中,每一次的战斗,红军战士都能不怕危险与敌人战斗,他们把生死抛在脑后,为了让全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拼死也要与敌人战斗。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做人要勇敢、坚强。长征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征途,在这一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挡在红军的.前面,但他们都一一克服了。以后,我还要多看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和电影,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长征观后感 篇8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看完了《长征》这部电影,林伯渠的这首诗萦绕在我耳旁,心中感慨万千。

  电影中讲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一边要抵抗敌人的疯狂追击,一边要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甘肃会宁地区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一幅幅浴血奋战的画面让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长征的艰难。相比之下,平日里连一点长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的我们真是自惭形秽。

  长征途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那些互相帮助、亲密团结的瞬间,那种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都给我深深的震撼。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位十三岁的小红军在随部队前进时捡到一袋干粮却掉进了河里,她没有告诉战友们,反而用野菜塞满了腰袋。不久后,她便因饥饿难耐倒下了,战友们了解情况后纷纷拿出干粮给她,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走完了长征路。

  二万五千里长征无疑是充满艰难困苦的,但最终却胜利了。这不仅是因为红军战士团结与坚强,像一根无法斩断的麻绳紧紧拧在一起;更因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和自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为了革命的胜利一往无前。这也不禁令我想起了一句话:“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我们心中充满希望,勇往直前必能战胜困难。

  穿越历史的长河,祖国今天的和平稳定离不开革命先辈们的付出和牺牲,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长征精神”,更应该以此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发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中华文明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征观后感 篇9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无所谓,五岭细浪纵横,乌蒙服泥丸雄伟……”长征是一部壮丽的、英雄的、雄伟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波澜壮阔的惊涛骇浪的发射,壮丽的日出秀,让松柏挺拔,让雄鹰在蓝天翱翔!

  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建筑拔地而起,开发区星罗棋布。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发扬长征精神。在学校,我们应该帮助和关心我们的小同学,和他们相处得很好。在家里,我们应该尊重父母。

  想想我们今天幸福而美好的生活,这是那些流下头颅和鲜血的革命烈士们所赢得的。我们应该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服务。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崇高的理想,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理想,人生的道路才会光辉灿烂。

  长征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军队、一个人,只要他们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一定会成功,创造辉煌。具体来说,我们的学生被要求学习高标准,努力简单地生活。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必须有历史责任感,“国家的兴衰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时刻准备着为祖国和人民奉献我们的一生。

  长征观后感 篇10

  《长征》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颇深。我一直在想:红军是凭借什么克服的困难,甩掉了国民党的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是什么让本来是执行战略大转移的一支队伍,在万里长征中把革命的理论散播到中国的大江南北呢?

  《长征》向我们展示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战略大转移。影片宏伟壮观,深入的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刻画了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夹金山。

  让我印象深刻的的就是湘江战役后,红军连克国民党军队的四道防线,但是自身伤亡也非常惨重,八万之师拼得只剩了三万人,虽然是胜利了,但按照这样的'打法别说陕北会师,没到四川就得全军覆没。 可即使在这个阶段,红军依旧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是后卫部队那敢打猛拼的劲头。明明知道自己在后卫阻击,活着的可能性很少,但为了整个集体,甘愿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没有他们的壮烈情怀,也就不可能再有后面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发展,更不要说建立新中国了。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牺牲的先烈们。

  长征观后感 篇1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出自于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的《长征》。也许,这只是一句看上去简简单单,听上去朗朗上口的诗,但,里面却饱含着多么深刻的含义呀!

  如今,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感受着家庭的幸福与温暖;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和伙伴们在草地上无忧无虑地奔跑与玩耍……我们现在之所以有如此幸福快乐的生活,是因为一辈辈革命英雄们付出了无数汗水与艰辛。他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是多么勇敢,多么不容易呀!

  看完《长征》这部影片,发现里面的故事是如此令人感动!故事讲述的是红军在一场战斗中损失惨重,只得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长征旅程。

  茫茫无际的大雪山,狂风在怒吼,放慢了战士们前进的脚步;漫漫无边的泥草地,仿佛永远都没有尽头,消磨着战士们的意志;大渡桥上木板早已被敌人拆去,只剩下光溜溜的铁索链,上面摇摇晃晃,下面水流湍急,只要谁一不小心,就会给掉下去;金沙江畔,江水在狂风中不停地翻滚,如同一头头作文咆哮的豹子。然而,这一切却没能吓住有着钢铁意志的红军战士。他们在长征路途中,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险境。他们不畏艰险,奋勇向前,有的战士甚至献出了宝贵且年轻的生命!是什么让他们这样英勇无畏?是心中必胜的信念,是坚强的革命意志,最重要的是深切的爱国情怀!想到这里,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是那样的团结友善。在爬雪山时,战士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齐头共进。在同伴生命危急的'情况下,战友们会伸出救援的手尽力帮助同伴,可是,同伴为了不拖累战友,宁愿身陷困境,也要谢绝战友们的帮助……正因为他们心中装着同伴,时时处处都替同伴着想,所以即便长征路途漫漫、困难重重,他们终究取得了胜利。看到这里,顿时让我泪眼蒙眬。

  我不禁感慨: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结束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更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坚强意志,牢记初心,不忘使命!

  长征观后感 篇1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红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一首《长征》七律诗气势磅礴,慷慨激昂,将一副红军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战斗,勇于牺牲,最终力挽狂澜,赢得二万五千里长征伟大胜利的壮阔画卷铺在人民的面前。

  和很多“90后”女生一样,我们在长辈的各种呵护和关爱下长大,未曾经过那段苦难的岁月,草地、雪山、索桥和碉堡都是梦中最有诗情画意的场景。这一次公司组织集体观影《长征》,是一次时间的旅行,当我看到了在民族危难的时刻,权利对人性的蛊惑,看到美丽的草原暗藏沼泽,看到雪山之巅乱石埋骨,看到铁索桥头朽木斑驳,看到碉楼四壁镶满弹片,我非常震撼,我必须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因为我深深的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

  他们,历经一次次战斗,冲破一次次包围,攻克一座座雄关;他们,曾经是天下最普通的平民,却扛起枪为理想和信念而战斗,无数英雄倒下,换来了历史的奇迹。他们,是红军。

  身在和平年代,我们追忆战争的往事,以史明鉴,延续长征的火种,让这灿烂的精神之光照耀我们的人生,意义非凡。

  人生总有波澜,纵然是生活很幸福的人,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人性总有弱点,纵然是智勇兼备的人,也有犹豫怯弱的一面。我们向往美好的生活,渴望成功是事业,而劫难也接踵而来,恰好挡在美好

  和成功之前。玩世不恭者,胆小懦弱者,平庸无能者,他们只会耸耸肩说,算了吧,权当命不好。

  试问,若是红军,会怎样想?会怎么做?

  是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就是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勇于战斗,革命必胜的长征精神。只要有了这种精神,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任务不可完成?

  生活中,工作上,我们往往看到退缩者,甚至可以说我们自己就是其中之一。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面临着困难和障碍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克服这种畏难情绪,鼓起勇气去挑战呢?

  我想从三个方面来思考可以帮到我们。首先,要坚定理想和信念,怀揣梦想和愿景,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第二,要有不怕牺牲、敢肯硬骨头的精神,常言道“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朴实的话语包含了最真切的道理,今天我们面临所谓的苦与累,往往是因为习惯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不适应,内心的恐惧会把这种压力放大,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其实,这点苦这点累还真算不了什么,完全是可以克服的;第三,要有正确的方法,“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冷静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我们就可以预见风险和困难,并完胜它。

  时光荏苒,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那嘹亮的军号仿佛还在耳畔回响,倘若祖国需要我们今天再走长征路,我愿义无反顾的踏上征程。

  人生的苦难是一笔财富,成功是给奋斗者的奖励。

  长征观后感 篇13

  打开了电视,红军战士冒着枪零弹雨奋勇突击。每次看到这样的战争场面,我总会思考此刻能在和平年时代里学习和生活,是那些无名的英雄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应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怀着对革命烈士无比崇敬的情绪去观看。《长征》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的地方,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

  看过之后,我感慨万千,相比于我们,我们怎会体会他那时小米步枪的艰苦生活我们就只有去追求那些高档的物质罢了,却用那些垃圾物质渐渐磨去了思想中那个叫做意志的`东西。红军战士们就是凭借在硝烟中所经历的才累积起这些足以战胜敌人的精神的,而我们却无法体会彼时的氛围,也就无法抵达他的那种精神,但我们绝对可以学习那那种在硝烟中的精神不论是坚持不懈或是刚毅坚强,或是艰苦朴素,我们都得像影片中的小主角学习硝烟不在,精神永在!长征结束了,我们虽触及不到,但我们也不能就这样任性猖狂,我们必须要持有这种精神,那是中国的传统也是长征的烙印,我们不能没有。

  长征观后感 篇14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气势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出,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

  随着新中国的发展,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开发区星罗棋布,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好好发扬长征精神。在学校里,我们要帮助、关心身边的'小同学,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在家里,我们要尊敬父母……

  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我们只有为远大的理想顽强奋斗,人生的抱负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长征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人,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畏艰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一定能成功,从而创造辉煌。具体到我们学生,就是要在学习上高要求,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做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要有历史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时刻准备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生。

  长征观后感 篇15

  今天,我看了电影《长征》,那一幕感人的瞬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底。

  看着那红军走过的泥泞的草地,好象化成了战士不倒的身躯。在这血雨腥风的岁月里,曾经从这里走过的足迹,沉淀成了一件永久的爱,使他们越过生死,坚定前进,为了祖国的人民,为了家中老母,我深知,这和平,来之不易。

  看着银幕上战士们不屈不饶身影,望着他们用生命保卫起的美丽国土,看着一个一个前仆后继的.战士,我看到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心,这是敌人无论用什么高精尖的武器都打不倒的,一瞬间,我感动了,我为中国而骄傲。

  都说战场上无生死,但是,如果你看到为死去战友默哀的战士,就会知道,当你看到望着死去的兄弟的尸体怒吼的战士,就会明白,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感人的一瞬间吧!

  一定要珍惜和平,热爱祖国,一起共创明天,不要再给侵略者一个可乘之机。

  长征观后感 篇16

  坚持这东西不好说,试问那次成功与胜利没有坚持?但这坚持又是珍贵不可及的,正因为坚持是成功与胜利的重要因素,所以有许多人想要’得到‘它,其实最后没有几个人能够’得到。

  红军们,伟大的革命英雄们,他们的信念也就只有一个坚持。如果不是他们的坚持,他们的不放弃在支撑,那么走出草地或许会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事。

  没错,走出草地也需要其他的精神支柱,但是没坚持打地基,这些精神谁又能保证最终不会变成一盘’散沙‘。

  很震惊,很佩服,红军们的精神。如果换位思考,会有多少人能经得住考验,会有几个人能从草地出来?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令我们崇敬。

  坚持就是胜利,通常都有一个目的,而红军坚持的目的,说小了是走出草地,而真正的是为了我国的胜利,中国人的胜利。正样的爱国,这样的.为国。

  艰苦的环境更不能让人忽略。没有足够的粮食,泥泞的路途,多少人因为这些而倒下,而牺牲。没有粮食的环境是不可想象的,都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红军们恐怕不止是一顿饭没吃饱,要用天来作单位才够,他们究竟是饿了几天,竟连站起来都成了问题。还有那种危险的自然环境,一步一步走出来,艰难的把腿从泥土中抬起,身边或许就面临着千难险阻。还是抵不住,抵不住红军们心中的热血,他们打败了一切,走向了本就属于他们的胜利。

  我们身为学生,不一定也要那么伟大的贡献,应该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利用红军革命者们的精神。

  长征观后感 篇17

  今日观看了《长征》这部影片,令人不由得心生敬佩,感触人心。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战略大转移的历史场景。影片生动的再现了红军长征是遇到的种种艰难困阻,长征路途遥远,但红军战士们没有一个退却的.,他们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穿越茫茫草地……

  红军长征令我想起了我校的研学远足,路途大约有20公里,花费了一上午的时间,娇弱的我们都在嘟嘟囔囔地抱怨着,那时的我们没有想到红军战士远征时的困难,也不会了解到红军战士的辛苦,但红军战士总共走了二万五千里,他们没喊累,没叫苦,紧跟队伍,他们英勇顽强的精神正是当今中学生所不具备的啊!

  此时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每天都生活的开开心心,看完这部影片,我深刻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比起红军长征,远足的劳累根本算不上什么,我们要坚持!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下去,积极面对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应对困难,这就是长征精神!

  长征观后感 篇18

  今天我们看了长征,是唐国强主演毛泽东主要讲了抗日时期的毛泽东。1934年,江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保存实力,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敌军狡诈加重兵力,红军处境险恶,几经艰难红军的.三大主力终于相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正所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几经艰难终于到了陕北会合。没有红军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长征观后感 篇19

  最近,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长征》,由唐国强等演员主演。电影主要讲了毛泽东爷爷在抗日时期的故事。

  《长征》真实再现了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因为中央根据地的失陷,中国工农红军必须立刻实行战略性转移。要突围敌军的第三线——湘江,由于从德国来的顾问李德和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俩人的错误指挥,从红军8、6万多人降到3万多人,红军损失巨大。整个长征的过程是那么的艰苦,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匮乏,再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国民党部队的拦截追击,但是红军战士排除万难,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勇敢的浴血奋战,经历了无数场战斗,爬雪山过草地,走了两年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延安,取得了胜利。

  长征让我们感到了正义的力量,长征忘我的大无畏精神和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气魄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每一代人。让我们记住那些勇士们,像他们一样勇敢的走下去,为我们的祖国努力的学习,努力的走下去

  长征观后感 篇2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

  这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时所写的诗,一直流传至今,也是一首名诗,诗中流露出红军精神的顽强不屈。长征精神是在中国革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但它却超越了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我们正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的时期,更应该树立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而读书,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同时也为了自己的将来而读书。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形形色色的事物所迷惑。我们同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革命烈士能够做到的,我们为何又不能呢?与革命烈士相比,他们付出的更多,而现在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

  就好比在星期六那天,我们学校进行了一天的'远足活动,全程二十五公里,二十五公里太远了。但是和长征两万五千里比起来又算什么呢?我们在当今这个和平安详的世界中,二十五公里就是对我们的磨难,我们这一路上艰难前行,累的不行,可我们大家也坚持到了最后,我们不放弃,不屈服,不找任何借口去逃懒,甚至有同学不舒服,呕吐,也坚持的走完了来回,可见是多么坚强啊。

  同学们,努力吧!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为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长征观后感 篇21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题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长征是红军的一个艰苦历程,它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也证明了李德与博古的错误思想,还证明了运动战术的正确。1935年1月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在毛主席的带领下,爬雪山,过草地。他们跨过了24条大河,翻越了18座大山,走过了11个省,终于完成了北上抗日的'目的。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也如同腾细浪、走泥丸,那翻雪山、过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可见那时红军高昂的士气和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过金沙江时,红军伤亡并不惨重,不过也很辛苦。红军的人马到了大渡河因无路可走,要过铁索桥,可还有二百多里山路,先头部队必须一天之内到达。时间就是胜利,杨成武带着红一团克服重重困难按规定的时间到达桥头,并派出23人组成的突击队飞夺泸定桥,最后以仅牺牲三人的较小的代价成功渡河。这一成功,将蒋介石要把红军消灭在桥头的设想化为泡影,毛泽东没有成为第二石达开。这也揭示了一个道理——人定胜天。

  更喜岷山千里雪

  抢渡大渡河之后,便是翻雪山,过草地的时候了。过雪山时,只要一坐下,便有可能冻死。但毛主席却喜欢这雪,可见红军的乐观。过草地是长征时比较艰苦的一段岁月,感人的故事不计其数,“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便是其中一个。它讲的是断后的部队没有吃的了,就准备杀牲口。彭德怀的大黑骡子一路上每天都背很多东西,为革命立过功。部下们听了这个消息,都来劝阻。但彭德怀说这是命令。过了20分钟枪声没有响。彭德怀不耐烦了,就说若不开枪,就毙了他的部下。枪声响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

  翻雪山,过草地,这不也说明了“人定胜天”吗?

  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是一个不可想象的“人定胜天”的典型例子。伟哉!红军也!伟哉!人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后记

  长征观后感 篇2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是毛主席在长征时亲自写的,气势磅礴,名为《七律。长征》。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面对国民党的围剿,使他们走上了漫漫的长征路,走雪山,跨草地,八万五千里长征那就是一个奇迹。

  当年的战士现在大多去世,但是他们的精神会被我们世世代代所珍藏。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铸就了长征精神,去当事人回忆时说“长征靠的是意志,没有它,我们一天就走不下去。”是呀!学校远足活动只走了半天,可我却累的不行,尽管有吃的,喝的,还有一双舒适的运动鞋,但最后早上还是起了一个泡。难以想象他们是何等的坚强,渴了刷一口水饿了,抓一把草塞进嘴里。他们没有一双舒适的鞋,没有任何可口的.食物,我心里不由的敬佩起来。

  是红军的正确领导,是大家的团结,是坚强的意志,是一棵棵顽强的心,大家坚持了下来。他们的最高直联就是遵从党的领导,他们不怕死,他们有必死的决心。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的祖先用汗水与鲜血浇灌起来的,我们应该倍感珍惜。

  天上几十架飞机来回轰炸,地上几十万国民党,他们并不害怕,习以为常。他们说这是常有的事,自己的生命每天处于死亡边缘,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完成了这些历史上的光荣战绩,受众人敬仰。

  这是一场令世界都为之震惊的路程,只是红军战略性的转移,只是红军战斗的序幕。

  长征观后感 篇23

  岁月的奔流从不停歇,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

  我看过许多纪录片,这其中少不了旷世奇作,然而,却从来没有一个,比《长征》带给我的震撼更加强烈。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句诗形容历经千锤百炼的中国红军,再合适不过了。红军用他们的双脚,丈量出了两万五千里的土地,他们忍受的苦难,无人知晓,他们经历的艰辛,不可想象,他们洒下的鲜血和汗水,已汇聚成河,浸润了中国的土地,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力量。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没有,从来没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是啊,从湘江血战的九死一生到遵义会议的峰回路转,从飞夺泸定桥的奋不顾身到六盘山下的红旗漫卷,长征锻造了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培养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高贵品质,耀亮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殿堂,书写了中华民族的不朽传奇。长征,不愧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伟大远征。

  长征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新时代的长征路依旧在指引我们向前。而长征途中所形成的长征精神,将永远成为每一位中华儿女前进的精神动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原点。

  长征是漫漫长夜的一次艰难跋涉,更是中国精神的一次光明书写。它让我们懂得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今天,在通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依然困难重重,这就需要我们继续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在新征程创造无愧于时代和祖国的光辉业绩。

  长征观后感 篇24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长征纪录片,整个片子我和妈妈都是含着热泪看完的,每个真实故事再现,仿佛把我也带进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

  纪录片让我真正的知道了长征是怎么回事。长征是从一九三四年十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期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必须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历程二万五千里,从江西瑞金出发时的三十万战士到达陕西延安顺利会师时不足三万人,一路上他们日夜兼程,马不停歇,风餐露宿,爬雪山,过草地,翻山越岭突破了敌人的炮火追击,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和勇气啊!

  让我记忆犹新的爬雪山和过草地。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雪山上,寒冷饥饿,空气稀薄,严重缺氧威胁着每位战士的`生命。有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女战士,在不知不觉中冻掉了脚趾头,可想当时有多么的寒冷,战士们的穿戴多么简陋。由于饥寒交加空气稀薄战士们只要坐下就再永远起不来了(牺牲了)。还有一位战士他的身体已经埋在雪里,可是手里紧握着党证和党费,在临死前都不忘记自己是一位党员,他是多么的热爱着党和忠诚于党。

  在过草地时,战士们吃完喝完了自己所带的食物,为了能活着走出去,他们就喝马尿,吃野菜,野草……有些战士吃了喝了有毒的东西活活毒死掉。

  为了让伤病员能活着走出去,彭德怀元帅将自己的爱马杀掉让战士们吃。还有很多首长将军把自己的爱马让给伤病员骑。他们是多么团结和友爱。

  通过这一幕幕真实故事的再现,让我懂得了我们现在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我们今天能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都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作为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

  长征观后感 篇2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

  《长征》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长征胜利会师时候为缅怀长征抒写的诗歌。它讲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饥饿、病魔,每时每刻都在吞没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因而在长征之路上每天都会有流血牺牲。但面对长征路上重重磨难,我们的英雄们以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去克服困难,最终走完了令世界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而今晚的电影《我的长征》讲述了一个老人对自己长征的回忆。老人叫王瑞,在长征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大家都叫他瑞伢子,在江西瑞金跟着父亲、姐姐和姐夫参加了红军,并且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跟随党中央开始了长征之路。瑞伢子跟着红军队伍四渡赤水、飞夺泸定、爬雪山、过草地。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在这艰苦的长征途中,瑞伢子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被敌人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但在长征的过程中使他不断长大,使他对党信念更加坚定。

  长征途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是他们用热血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奇迹。红军在长征途中四渡赤水、飞夺泸定、爬雪山、过草地,他们不仅要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而且还要受到病魔、饥饿的艰苦折磨。但是面对困难,勇敢的红军战士没有畏惧,一个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这精神已经不仅仅是言语所能概括的了。这是一种信念,是对中国革命抱着必胜的信念,他们无所畏惧,他们甘愿献出生命,为了革命事业奋斗一生。

  在长征中,未满年龄的瑞伢子被破格吸收入党。当党组织问及他用什么保证他的`入党信念的时候,他回答只有一句话:用我的生命和灵魂。这简短坚定的回答不仅是瑞伢子当时的真实内心,也是当时每个红军战士,每个共产党员的心理写照。为了解放中国,为了解放所有的穷苦百姓,为了中国人民不再受剥削、受压迫、受欺凌,他们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中国革命事业做斗争。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两年,经历无数艰苦磨难,但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使红军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事业保留下了宝贵火种。当毛主席问到瑞伢子是怎么走长征的时候,瑞伢子只回答道“跟着走”很简单的三个字,但却体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信任。虽然长征已经过去了多年,当年参加过长征的英雄们也大多离开了我们,但是长征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这一代心中。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凝聚,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它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在我而言,长征是我们英雄们的拼搏之旅,他们用生命热血给我们换回来了今天的幸福。但也许由于我们的英雄离我们这一代已经很远,因而我们这一代新青年已早已遗忘了我们的长征精神,遗忘了我们的革命先辈当年的艰难历程。我认为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不应该遗忘我们的英雄,遗忘我们的历史,遗忘我们的长征精神。相反,我们要发扬我们先辈留给我们的长征精神,让我们的英雄魂永存于世,让世人铭记那段我们英雄们特殊的人生历程。

  通过今晚观看电影,让我回想起小学时候所学的《七根火柴》,无名老党员用生命守护着那珍贵的七根火柴,为了能给部队带来火种,给长征带来希望,他放弃了自己生的希望,这也许这就是一名党员坚定的信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我更应学习培养这种信仰,因而我今后要学习长征英雄们不怕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的精神;把长征精神发扬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中;保持党员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踏实工作,希望今后能为人民、为党、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长征观后感 篇26

  今天观看了一部电影《长征》讲述的是在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艰难险阻和英雄事迹。

  当我看到长征二字时,总会想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吟唱的这首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

  剧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红军过草地时,没有吃、没有喝,约有几千红军将长眠于草地。一位团长受伤了,必须要用担架抬出草地,于是,两名战士忍着饥渴和劳累,一直抬着那位团长走在草地上,可是他俩还是有一人倒下了,为了不再连累战士,团长以要喝水让另一名战士去找水的借口,将身上能吃的东西和枪、穿的.留下,自己陷入沼泽中死去,等那位战士也艰苦地爬回来时,他已无影无踪,只留下了吃的、穿的、和用的东西。

  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远足,在这个路途中,虽然我们走过了将近20公里的路但是对于长征这样的万里的话我们也并算不了什么,他就在这20公里中,每个同学团结一心,各自都不放弃。当有人累的时候。就会有其他同学帮忙家背包,尽管当时那个人有多累;当有人渴的时候,也会有人主动让出自己的水,尽管他知不知道他自己够不够喝;还有每一个带队的老师,他们不辞辛苦地跟着我们,他们明明可以选择更好的交通方式,但却因为考虑我们的安全便徒步跟着我们一起走,即使再累,他们也没有抱怨过,而是给我们做好了榜样。

  在这20公里的行程中,虽不及长征的十万八千里。但这也让我从中感受到了长征精神,感受到每个人的团结互帮互助,面对困难时不放弃不气馁,共同迎难而上。长征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我们应该好好继承这其中蕴含的精神!

【长征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征诗歌07-30

长征观后感03-28

《长征》观后感02-21

长征优秀作文08-10

长征诗词朗诵03-27

长征精神的作文02-03

长征教学反思04-06

关于长征作文06-01

语文长征教案02-10

《我的长征》观后感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