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爱弥尔读后感

爱弥尔读后感

时间:2022-07-28 19:43: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爱弥尔读后感

  爱弥尔读后感(一)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此话说得巧妙。但与高尚人士谈话并不一定是件幸福的事,正如阅读《爱弥尔》韵过程。姑且套用一个时髦的词语:"痛并快乐着".
  
  阅读《爱弥尔》首先是痛苦的,原因有二。
  
  第一是难以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从教育学的角度说,卢梭是一位教育家;从西方美学的角度说,卢梭是一位教育家;从西方美学的角度说,卢梭是一位哲学家;而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卢梭又是一位文学家。角色的杂糅使得作者的文字充满着思辩性与包容性,引经据典,博采众长。阅读之,正如与高尚人士的对话,却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及其造成的交流的羁绊。
  
  第二,文章所倡导的不少理念,是我翻开导读切人正文之前就无法认同的。
  
  具体表现有三:
  
  1.阶段教育的机械化
  
  卢梭在《爱弥尔》中把儿童教育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对两岁以前婴儿的体育教育;两岁到十二岁儿童的感观教育;十二岁到十五岁的智育;十五岁到二十岁的德育;最后是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及对子女的教育。姑且不考虑这种年龄段划分是否科学,单从割裂智育德育等、在某个年龄阶段实施绝对的教育方法来看,也是没有科学和理论依据的。实践证明,体育、感观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等等,应贯穿在由幼小到成年的全部教育过程中。虽各个年龄阶段应有其侧重点,却不该只有到某阶段才实施某项教育。
  
  2.男女教育的不平等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和博爱"是由启蒙运动者提出来的,而卢梭正是启蒙运动的三大领袖之一。但在《爱弥尔》中,卢梭却认为女子在体力和智力上都不如男子,是男子的附庸。于是他认为女子接受的教育应不同于男子,女子不应涉足学术园地和社交场合。然而这与他自己倡导的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是自相矛盾的。
  
  3.学校教育的缺失
  
  《爱弥尔》中所强调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卢梭反对儿童人学接受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抹煞了学校教育的作用。历史证明,数百年来学校的效用宏伟;绝非一般家庭所能比,由国家举办教育事业是毋庸置疑的渠道。此外,在卢梭的其他两本著作中,他又摇身变做国家教育论者。这种摇摆性使得文章的理论根基略显脆弱。
  
  也许正应了一句老话:瑕不掩瑜。随着阅读的深人,《爱弥尔》这本传世经典犹如陈年老酒,不经意间飘散出浓香。在我看来,《爱弥尔》之所以能在学教育、研究教育的人们心中荡起波澜,并不在于卢梭提出了诸如自然教育之类的旷世理论,而在于有着不同背景的人们都能从《爱弥尔》中找到一句或几句引起感悟,唤起认同,指导实践的只言片语。
  
  感悟一——童年
  
  "当我们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它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幸福,就先把她弄得那么可怜时;我们心里是怎样想法的呢?即使说这种教育在它的目的方面是合理的,然而当我看见那些不幸的,孩了被置于不可容忍的束服之中,硬要他们像苦役的囚徒似的继续不断地工作,我怎么不感到愤概,怎么能不断定这种做法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欢乐的年岁是在哭泣、惩罚、恐吓和奴役中渡过的。你们之所以折磨那可怜的孩子,是为了使他好;可是不知道你们却招来了死亡,在阴沉的环境中把他们夺走了。谁知道有多少孩子由于父亲或教师过分地小心照料终于成牺牲品。"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www.fwsir.com)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这两段话要表明的意思再清楚不过:应该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应该尊重儿童。因为儿童就应该有儿童的样子,"玩"是儿童的天性;我们不应将儿童当作成人来看待,让他们过早承受各种压力。
  
  然而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常常要求自己的子女学这学那。这如果是源自孩子内心真实的需要,那也元可厚非。但往往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于是自己擅自作主,剥夺孩子"玩"的权利,有时甚至将原本诸如小学高年级的教学要求强加于幼儿园孩子的身上,而且还喜欢炫耀自己的孩子_天赋高,有高人一等之处。殊不知在这"短暂成功"的背后牺牲了多少本应属于孩子自己支配的时间正如一位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说"你不能说孩子今后的幸福就要靠今天的努力,或者说牺牲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值得的,可以获得一个未来的成功,这种事情到底在逻辑上成立不成立呢,可能在逝去当下幸福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很多东西。"
  
  而且这些早熟的果子正如卢梭在文中。所说:既不丰满也不甜美。更多的是因为不成熟而变得酸、涩。、苦,最后便过早地脱落、腐烂了。"只要一个少年儿童没有仅仅属于自己的世界,仅仅属于自己的感受方式。他就没有任何抵御被成人文化过早异化的能力,他或者毫无分辨能力地接受所有成年人的教导,造成创造力的过早枯萎和生命活力的过早消失。或者产生逆反心理,盲目地拒绝任何成年人的任何指导。"于是那些"不甜美"的果实要么是一个个打着官腔的"小大人",要么是一个个抑郁反叛的问题孩子。 或许,我们有很多理由证明我们的教育还达不到尊重儿童当下生活、让他们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应该明白两点:第一,我们不能够在目前更充分实现对儿童生活世界的尊重,但我们至少可以把它作为一种行动的理念纳人到我们的实践中,用以纠正我们的教育行为中的不合理;第二,如果我们不能积极地去增进儿童生活价值的实现,但至少也不能人为地去压抑、阻遏、肆意打击儿童的天性和正当趣味。
  
  感悟二——体验
  
  "老师的心中热情洋溢,他想把这种感受传达给孩子,他以为使孩子注意那些触动他本人的情感的地方,就可以使孩子受到同样的感动。这完全是愚蠢的想法!"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有时,读到一篇自认为"很好"的文章或一本"很好"的书,为之感动,内心因为受启发而久久不能平静,因此有了把心中这份"热情"传送给别人的想法。我们期望别人也能深受启发,并也往往相信他们会产生同感。但常常事与愿违,因为我们的感动也许源于曾经经历,而不同的经历难免使理想中的共鸣达不到期望的效果。在教育上,特别是道德教育中,师生之间容易产生类似的尴尬。
  
  教育者总是先行设定为人格的优越者,理直气壮地面对学生,施以其想像中的道德关怀。教师挥舞着教化的权威,把一句句空洞的理论一遍遍灌输给学生,使我们的道德教育充斥着玄之又玄、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理想主义色彩。到头来,曲高和寡,教师依旧为学生的非道德行为头痛不巳。
  
  面对单方说教而无法唤起学生认同的局面,让学生自己真实地去体验往往更有效。湖南卫视前不久做了一期节目叫《变形记》。第一期是让城市的网瘾少年和青海的农村娃进行7天的身份互换。长沙少年魏程,冷漠、自私、颓废,嗜网如命,城市问题少年典型病症一个都不少;高占喜,青海贫困山区的农村娃,对贫穷的现状不满,嫌弃家里贫困的生伯。然而,经过七天角色互换的洗礼,两个少年都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魏程戒了网瘾,对父母更有责任心了,而高占喜并没有因为城市的富裕生活而乐不思蜀,反而明白了改变现状要靠自己努力。
  
  我们并不是说这样的尝试是万能的,对于改变学生的毛病是一劳永逸的,而只是从一个侧面肯定道德行为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卢梭认为"在培养道德观念的过程中,行动多于口训".道德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就是需要人来实践的。
  
  从生活中寻找德育的灵感、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比说教更有利于观念的形成和意志的培养。现在有不少学者提出道德教育应回归个体生活,从神圣的高远处下移。要改变学校道德教育脱离实际生活,缺乏实效的状况就需要恰当利用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从学生日常的待人接物中找到德育的契机,避免高高在上的命令旷另一方面,应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
  
  判断力和选择力,使其辨识情境和自己教育管理自己,不断成熟。不仅要有道德行为,还要在实践中培养其道德行为能力。
  
  爱弥尔读后感(二)
  
  最早听说《爱弥尔》这本书是在师范的时候,我想对于师范专业来说《爱弥尔》会是一本很耳熟的书。《爱弥儿》一书轻松而严谨的语言,通俗而易懂的词句,娓娓道来,一气呵成!细细体味与卢梭大师交流的那种感觉,细细品读蕴藏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和哲理,感触颇多。在我的印象中"爱弥尔"是一个人的名字,而这本书以它作为全书的题目,我想它会是一本通过描述"爱弥尔"的成长历程而写成的一本书。所谓的"爱弥尔"只是卢梭为了阐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个教育对像。并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那样,即使其中涉及到"爱弥尔"的许多事例,自然也是卢梭假想的。
  
  卢梭在书中说的最多使我就是"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这样主张教爱弥儿唱歌:"声音要唱得准,唱得稳,唱得柔和而响亮;他的耳朵要听得出牌子和韵调;但是,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不要有过多的要求。拟声音乐和舞台音乐是不适宜于在他那样的年纪时唱的;我甚至不希望他唱歌词,如果他要唱的话,我就尽量拿适合于他年纪的有趣的歌词给他唱,而且歌词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样简单。"我个人极欣赏这段话,而想起自己曾在听一些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唱流行歌曲时的鼓掌,真是脸红啊!相信卢梭是不愿意听到那些含混其辞的天真童音的,这与他所推崇的"自然"太相悖了。
  
  我们教育儿童绝不能拔苗助长,应该顺其自然。当今社会,由于人口激增,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无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从小就扼杀了孩子玩闹的天性,或是逼其阅读厚厚的书本,或是替其报名兴趣班。我经常可以看到:一个 5 、 6 岁的孩子,在其家长陪伴下,学习书法、钢琴、舞蹈等等特长。他们大多都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家长和老师的逼迫下进行的。特别是当家长曾经的梦想没有实现的时候,总是希望他的后辈来实现,于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回想到自己身边的孩子,每周末也都在参加围棋,英语,国画等兴趣班,好像这已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可是我们是不是在扼杀一个孩子追求自由的天性呢?在家长和老师的逼迫式教育下,这些孩子是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呢?是不是充满自由和翱翔的空间的?
  
  其实,我们的孩子是有思想的。我想: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尽情地哭笑打闹。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
  
  爱弥尔读后感(三)
  
  卢梭的《爱弥儿》写于1757 年,是一部关于教育学说的名著。此书主要叙述了虚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年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过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动,是现代教育艺术的理论杰作。而我,则更习惯于称这为卢梭的教育理想国。
  
  卢梭在此书中通过"爱弥儿"成长过程的描述,阐明了他对儿童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方法。他认为教育应该以自然主义为基础,尤其应注意儿童教育,并提倡促进儿童的能力和器官的发育,使儿童的能力日益发达,使其天资尽量的发挥扩展,达到与自然一致的目的。
  
  卢梭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顺应自然,以儿童为本位。他在《爱弥尔》中开宗明义地说," 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 卢梭认为教育遵循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而社会对孩子任何的干涉,都会使孩子觉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任何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卢梭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世俗的影响。
  
  卢梭认为,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 自然的存在" .因此他主张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分阶段进行。而在他之前的英国大哲学家洛克曾主张,儿童就像一块白板,教育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意愿采用任何方式去塑造儿童。在这种儿童观下,教育就是重复训练,儿童被当作一个容器,由成人随意填充。这种儿童教育观对教育的影响十分巨大。在当今学前教育实际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种影响。其实上述儿童教育误区的例子也是洛克教育观的流毒。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然教育观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
  
  读完《爱弥儿》这部伟大的著作,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我认为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当中应更加注重少年儿童思想情操的陶冶,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自然美,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必要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了解、掌握一些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关心当代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把当代和未来的科学发展的绚丽蓝图呈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去触摸、体验,并初步掌握。从而在更大的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爱弥尔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弥尔》读后感09-08

《爱弥尔》读书心得09-03

卢梭《爱弥儿》有感08-23

从《爱弥儿》看卢梭的体育思想04-13

爱弥儿心得体会11-09

爱弥儿读后感08-23

《爱弥儿》读后感05-15

爱弥儿读后感05-15

爱弥儿的读后感01-11

《爱弥儿》读后感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