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哥伦比亚的倒影读后感

哥伦比亚的倒影读后感

时间:2022-08-18 19:35: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哥伦比亚的倒影读后感

  哥伦比亚的倒影读后感(一)

哥伦比亚的倒影读后感

  也许,你不知道木心是谁,但他的作品你一定听说过。这首《从前慢》风靡了微信微博多年,至今仍然处处能够看到。

  我读木心的作品并不多,但他时而猖狂俏皮,时而严肃中正的笔调,着实像一个任性妄为的孩子在眼前撒泼。

  正在读的是《哥伦比亚的倒影》,刚读完前4章,木老的性格跃然纸上,带着点唯心主义的目中无人。但他有那个资本,丰富的阅历和惊人的知识储备,他早到了"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也许是夜读的缘故,感受比白日里要多不少。周围静静的, 读着其中的某个段落,就回想起了自己,忍不住记录下来。

  音符

  记忆中的小时候,冬天总是非常非常的冷。那时候一夜的雪,是真的可以将大地掩盖,粉妆玉砌也不只是作文里的夸张词汇。

  冬雪初霁的早晨,几乎家家都会在打开房门的一刹惊叹:"哇,下雪了!"小孩子们则是飞奔回屋,翻箱倒柜地找出自己藏的那些小玩意儿,而后便是与雪为伍。

  不用上学的时候,起得也就稍稍晚些。穿着厚厚的衣裳,里里外外裹了一层又一层。但我那时是绝对不肯戴帽子和围巾的。虽然那时年纪小。但玩也是自有一套的。

  老家的门前曾有不少树,也会开些花儿,结些枣儿什么的。不过冬天嘛,只有枯枯的枝干,显得瘦骨嶙峋。好在还有雪,只是一夜的妆扮,它们就都变得魁梧粗壮了。

  那会总是裹得像个球,咯吱咯吱地走在雪上,顽皮的时候,挑一棵不是那么魁梧,好欺负的雪树,或是拼命地摇,或是调皮地踹上一脚,总归是要狠狠地虐待它们一下。

  作为回报,它们通常会指使身上的那些雪儿顺着我的领口偷偷跑进我的衣服里取暖。若是一点点也就罢了,一个转身也就没了。

  但有的时候它们报复心很强,大块大块地往里钻。每每这个时候,总会凉得我一边哇哇地喊着凉凉凉,一边在雪地里像个四脚兽一样大跳。

  时常,在我还没来得及把那些雪从衣服里请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融化,冰得人忍不住打寒颤。不过好在,捂一会也就不再觉得冰,只是里面的衬衣湿哒哒的,特别难受。

  这种事是绝对不能跟妈妈说的,弄清楚原委后,她可不会有半分的同情和怜惜。一般是手边有什么顺手抄起来就打,没有的话就直接用巴掌。好在那会衣服穿得多,不会很疼。

  想必那时候妈妈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下手的时候从未留过情。不过吓唬孩子嘛,戏自然就得做的足点,得把孩子的悔悟之心吓出来才算数。

  然而那时的我是断然没有这种觉悟的,甚至想着要问她的手有没有打疼。聪明的孩子自然知道不能问,遗憾的是我不聪明。所以,只能看着妈妈满屋子地找可以用来打我的家伙。

  唉,现在想想,大抵还是我那时过于年幼,不懂变通罢了,没能明白她心底所想,也记不住一次次挨打的教训。于是,一旦到了冬天雪花飞扬的时候,就不再记得曾经挨的打,该怎样与树为伴,找乐子,还是怎样。

  于是,这种挨打的闹剧,那些年每到冬天都得上演几次

  到了今天,是很多年很多年也没有见过那么大的雪了,也再不可能有当年那即便挨打也要拥有的快乐。

  就如木心在《哥伦比亚的倒影》中所说:在都市中,更寂寞。路灯杆子不会被雪压折,承不住多少雪,厚了,会自己掉落。

  然而,也是真的没有那么大的雪了。

  哥伦比亚的倒影读后感(二)

  读后感,在键盘上缓慢的敲下几个字,又被无情的删除,不知如何写,回想书中的内容,只记住7个字:哥伦比亚的倒影。为什么取"哥伦比亚的倒影",作者或许在书中有提及,他的文字描述不知骂人还是赞人,可能过几天才明白这是在骂我,这就是文学的深意,话中有话、正话反说、虚虚实实,这就是文学对于人的影响,政治场和生意场的高手文学造诣一定很深。写着写着怎么批判文字了,内心两个小人在打架。

  焦虑于读不懂。在阅读时,注意力会时不时跑到天涯海角?,然后被有意识的拉回来:你要认真的读书,不要开小差了; 我真的读不懂,太累了; 你读不懂也要读; 好吧,我读懂读不懂不管啊; 好的,你读完总能读到些什么的。两个小人在对话,苦了我的肉身。木心如果知道会怎样,会不会摇头,这个读者水平太差。我猜他不会,他有"读者观念",定会鼓励我:没事的,多读几本我的书,多读几次,一定会懂的,我也能多收几本版费。不懂也是人生,还是要感谢木心,在杭州环城北路309号木心咖啡馆已开业,有时间去坐坐。

  多学习书的用词,本书的用词?多文言、多僻字、行文古奥。阅读要有些文学积累的,或许会轻松些,学习用词是阅读的最大收获,理解了每个用词后,积少成多,会自然理解,这就是我的美好愿望。

  名句摘要:

  1.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2.古老的国族,街头巷尾亭角桥堍,无不可见一闪一烁的人文剧情,名城宿迹,更是重重叠叠的往事尘梦,郁积得憋不过来了,幸亏总有春花秋月等闲度地在那里抚恤纾解,透一口气,透一口气,已是历史的喘息。

  3. 从前一直有人认为痴心者见悦于痴心者,以后会有人认知痴心者见悦于明哲者,明哲,是痴心已去的意思,这种失却是被褫夺的被割绝的,痴心与生俱来,明哲当然是后天的事。明哲仅仅是亮度较高的忧郁。

  4. 美貌是一种表情。别的表情等待反应,唯美貌无为,无目的,使人没有特定的反应义务的挂念,就不由自主被吸引,其实是被感动…人老去,美貌衰败,就是这种表情终于疲惫了。老人化妆、整容,是"强迫"坚持不疲惫,有时反显得疲惫不堪…美貌的废墟不及石头的废墟,罗马夕照供人凭吊,美貌的残局不忍卒睹…唯有极度高超的智慧,才足以取代美貌。也因此报偿了年轻时期不怎么样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老了,像样起来了,风格起来了,可以说好看起来了--到底是一件痛苦的事。

  5. 另外(难免有一些另外),中国人既温暾又酷烈,有不可思议的耐性,能与任何祸福作无尽之周旋。在心上,不在话下,十年如此,百年不过是十个十年,忽然已是千年了。

  6. 生活,是安于人的奴性和物的奴性交织。

  就以上几句,每句都要让我想上一年,学习是人生正道?.

  写完以上文字,心情也舒畅了,懂得了什么是人生:无非是不懂、学习、懂得,反复运转,运转出一个平静?.

  哥伦比亚的倒影读后感(三)

  文/轻衣透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我就笃定这是个女作家,木心,木心,清雅澹泊至极啊。成果一掀开书,印入眼帘的就是一张中年汉子的口角照片,我有些惊讶,又翻了一页,才发现除此以外,再无此外有关"她"表面的信息。我抱着如许的测度,读至《哥伦比亚的倒影》一章节——"春日午后,睡着了又醒来,想起可以喝咖啡 ,喝罢咖啡,想起早上只刷了牙,没有洗澡,洗完澡对镜,髭须又该刮了,都说胡子在美国比中国长得快……"我一时健忘了思虑"为何胡子在美国比中国长得快"这个学术问题。"髭须"?胡子!我突然记起前几章提到的"木心师长教师",那时还觉得是中国的传统尊称,猛地意想到,美国人怎会称一名女子为"师长教师"!那末"木心"二字之意,也不是指表层的清雅吧。木心师长教师自道,"名字实际上是累坠,起名木心,是取‘木’字笔划集中,‘心’字笔划发散之意。"是我冒昧了。

  我想到本身的名字,瑜雯,取"语文"谐音,雨天诞生因此"文"上有"雨",很少有人知晓我的原名"玙雯",这个名字在降生不久就夭折了,缘由让人有些啼笑皆非——输入法低端地查不到。两字读音一致,字义也类似,都指美玉、佩玉,而"瑜"释义更丰硕——"俞"意为"捷径"、"直接"."玉"和"俞"结合起来暗示"天然玉矿石","瑜"应指新疆地域河道中颠末水流万万年打磨而天然闪现出玉素质的"和田玉".美则美矣,可是我们的名字是最简纯真粹的文化,伴君平生,逐字逐字都有寄意,一笔一划隐藏玄机,所以我本能地喜好"玙",虽无"王人一月刂"的力度,却代表了怙恃的本意。

  木心师长教师不单是文坛的传奇,仍是画坛的年夜师,不知是不是是这一原因,读他的文字就像不雅赏的一幅画,前景、近景,动态、静物,清楚、恍惚,逐一跃然纸上,布局周密,条理分明,用词……我一时语塞,木心师长教师的用词冷僻而讲求,有些文言文的味道,可是他在描述上海年夜都会时字里行间又有音译词,傍边国古典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融会,便再也分不开了。那末多人用汉语淋漓尽致西方文化,获得的产品是二者的碰撞,是火星四溅,不是广而兼容。

  "现代的思惟和说话,卷也卷不拢,扑又铺不开,不再是锦毯,却是破烂不胜的破毯,听说长短常时兴的,披在身上,招摇过市,不都是顶儿尖儿的天之宠儿娇女么?"这里是否是有"邯郸学步"的意味在里头?由于不领会,感觉不美,所以极尽润色,一味追逐潮水,由此降生了"辞藻",如许的"精雕细琢"无疑是"弄巧成拙".现代汉语辞书里不会对"木"和"心"作出"笔划集中"、"笔划分离"如斯这般的诠释,它的意义是悟出来的而不是查出来的,就像木心师长教师在书中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详尽不雅察,包罗上层社会和底层人平易近,却称之为"风中残烛般的记忆",即便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少有能写出此地风土着土偶情,缘由只有"体悟"二字。

  字词的意义 不是报酬付与的,而取决与本身履历的这件事的意义,我们能不克不及不浮于概况,能不克不及以思虑本身的名字为出发点,体悟身旁最简纯真正的的文化呢?

【哥伦比亚的倒影读后感】相关文章:

倒影的作文09-13

寻找美丽的倒影08-20

大班美术教案《倒影画》01-17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作文10-29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读后感08-25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读后感09-08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读后感03-22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读后感3篇09-07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读后感3篇05-17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读后感3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