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贾平凹《极花》有感

读贾平凹《极花》有感

时间:2022-02-10 15:47: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贾平凹《极花》有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贾平凹《极花》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贾平凹《极花》有感 篇1

  花了三天时间,将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读完了。如果没记错的话,这篇长篇小说,前面两页已经读过两遍了,但最终还是以读不下去和静不下心来而告终,但这次,我坚持读完了,感触颇多。

  算上这次,开头已经被我读了三遍,但这次彻底地读明白了,也理清小说的思路了,这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这是一篇以一个被拐卖女孩的视角写的小说,因为自身文学功底有限,对于作品的结构和构思还是不敢妄加评论的,只能静静地把它读完。读完之后,合上书页,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因为这篇小说,让我想到了一部叫做《盲山》的电视剧,内容是如出一辙。都是讲述的关于人口拐卖的事情。

  小说《极花》中,被拐卖的是一位名叫胡蝶的女子,她和母亲到城市租房收拾破烂,一直是农村出身的她来到了城市,认为自己就应该是城市人,一定要在城市里生存下去。在出租户里,她也遇见了自己心仪的青文,房东大伯的儿子,但始终因为自己是农村人,青文是城市人而感到自卑和害羞。就是这样一个单纯,人生阅历尚浅的女孩,为了找一份工作,而被人贩——所谓的王总,被骗至酒店,最后被卖到一个周围都是连绵起伏的山脉的小村庄里。她被关进窑洞里,这在胡蝶的生活里是不曾见过的房子,阴暗、潮湿和极其陌生……这里的一切,让她不断地吼叫、叫骂和反抗。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外面的人也就是买她的人根本不理会她的反抗举动。胡蝶是孤独的,她只能看硷畔上的白皮松树,看树上栖息的乌鸦"噗嗤噗嗤"地往下拉屎。我想,这对于自由的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而在胡蝶的眼里,它们是用来排除解忧的。

  胡蝶每天被锁在潮湿、阴暗的窑洞里,村里的人都很高兴,因为黑亮有媳妇了。而没有媳妇的男丁也在花钱找人买媳妇。在这个闭塞的村庄里,好多人的媳妇都是花钱买来的,有的因为不愿意呆在这里,企图逃跑但都被抓了回来,甚至弄残他们;有的是生下了孩子,就认命了,不再有逃跑的念头,一辈子就呆在了这个封闭的小地方。而胡蝶也是如此,逃跑没成功,被捉回来关进窑洞,并且穿上铁链。直至被几个愚昧的村里人强压着与自己的丈夫(买家)发生实质性的关系才得以自由。她是如此地痛恨这里的`一切一切,可是又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山村,根本无法与外界联系,只能在这里度日如年。后来的结局就是同其他被买来的媳妇一样,认命了,在这个地方怀孕生子和扎根。

  看到这篇小说,心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山村,这里的人怎么可以这样无视法律;怎么可以如此大胆地买卖人口。同时,为小说中的胡蝶感到难过,一个读过书的人,就这样被糊里糊涂地骗到这个偏僻的山村,面对周围的山,根本无处可逃,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一种怎样人生境遇。

  看了小说后记后,真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和平的社会下,竟然存在着如此不齿的勾当。每年又有多少妇女和儿童被拐卖,想想真是痛心至极!电影《盲山》也是如此,拐卖、反抗、强迫和认命……

  希望和平社会下,不要再有这样不齿的勾当发生……

  读贾平凹《极花》有感 篇2

  毋庸讳言,随着农村衰落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之相应的社会保障配套举措不到位,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生存、就学、就业、婚姻状况不尽人意,预期心理、前途不甚明朗,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早在10年前出版的《秦腔》一书中,贾平凹就借村长夏君亭之口道出了农民到城市打工的真实秘密所在:“农民为什么出外,他们离乡背井,在外看人脸,替人干人家不干的活,常常又讨不来工钱,工伤事故还那么多,我听说有的出去还在乞讨,还在卖淫,低声下气地乞讨,谁爱自己的老婆女儿卖淫,他们缺钱啊!”为了挣钱和谋生,他们来到城市,但城市的岗位有限,公共服务有限,社会保障有限,农民工就只能住的差,吃的渣,干的扎,即使如此,生活仍旧艰难,前边的路是黑的,年龄大的父辈们的农民工尚且忍耐着艰苦的劳动和非人的待遇,而年轻的一代农民工却不然,他们是被宠爱甚至溺爱的小皇帝,独生子女却缺乏独立精神,缺乏父辈们的吃苦忍耐和任劳任怨的精神,梦想着到公司、酒店从事既体面轻松又收入较高的工作,于是就出现《极花》中蝴蝶的遭遇——因被诱骗到一个子乌虚有的喜来登酒店去工作而被拐卖——有幸被救回——不料尴尬还乡——无奈逃回到被拐卖的他乡。如此匪夷所思然而却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贾平凹在《极花》后记中夫子自道说所写的题材来自在西安打工的老乡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早在8年前出版的《高兴》一书后记中就讲述了梗概,最后写道:“这次成功解救,使我和老孙(见喜——笔者注)很有了成就感,我们在三天内见了朋友就想说,但三天后老汉来感谢我们,说了解救的过程,我们再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解救过程中发生了村民集体疯狂追撵堵截事件,他们高喊着: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老婆?买来的十三个女人都跑了,你让这一村灭绝啊?!后来就乱打起来,派出所长衣服被撕破了,腿上被石头砸出血包,若不是朝天鸣枪,去解救的人都可能有生命危险,老汉的女儿是跑出来了,而女儿生下来的不足一岁的孩子没能抱出来。这该是怎样的悲剧啊,这边父女团圆了,那边夫妻分散了,父亲得到了女儿,女儿又失去了儿子。我后来再去老汉哪儿。老汉依然在拾破烂,他的女儿却始终不肯见外人。”

  没料到后来老汉的女儿不堪媒体和人们的骚扰,难以在本地生活,也不愿再嫁他乡,还是跑回到被拐卖的村庄和儿子、丈夫团聚了,贾平凹在《极花》后记中一开始就写道:“人走了,他说,又回,回哪里去了。那一幕我至今还清清晰晰,他抬起头来看我,目光空洞茫然,我惊得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他说的人,就是他的女儿,初中辍学后从老家来西安和收捡破烂的父母仅生活了一年,便被人拐卖了。他们整整三年都在寻找,好不容易经公安人员解救回来,半年后女儿却又去了被拐卖的那个地方。”这看起来似乎荒诞不羁的故事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今天的中国西部。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西部甚至中部的乡村,不少地方依旧贫穷落后,难以生存,适逢城市化,不少农民涌入城市寻求生路,尽管生活条件较差甚或恶劣,也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尊严体面也谈不上,甚至人身安全也面临着危险,但为了改变命运,他们前赴后继,拖家带口来到城市打工。生活是残酷的,城市不相信眼泪,他们日复一日的劳作却换不来应有的回报,没有像城市人拥有自己的住房,只能租房,徒叹“长安居,大不易”;没有稳定而较高的收入,供不起儿女读书,只能让儿子读书,而牺牲女儿的学业;女儿迟迟不能就业,为了给父母分忧解愁,减轻经济负担,就寻找工作,结果上当受骗,被拐卖到偏僻的农村,被蹂躏和损害。被解救后又遭到媒体的骚扰和人们的指指戳戳,连贫穷而平静的生活也过不成,不愿再被迫改嫁他方,无奈之下不得不逃回到被拐卖的地方。

  也许有人说,那蝴蝶一家为什么不回到老家呢?水向低处流,人向高处走,一是他们不愿回到老家那种落后愚昧的生活状态,二是老家已经不可能回去了。正像贺雪峰所指出的那样:“传统的乡土文明已经解体,传统的农民已经蜕化,传统的田园风光已经消失,当代农村已经难以给农民提供一个有效的生命意义系统。在工业化进程设置的一道道厚重的钢筋水泥墙壁阻拦下,返乡的道路已经断绝。背乡进城的打工者实际上已经成了无家可归者,这才是进城打工者死不还家的根本原因。”故乡不可回,城市呆不住,蝴蝶只好又回到被拐卖的地方,在那里有他的家——在村里算是富裕户,丈夫黑亮勤劳能干,跑运输,开商店,对她也不错,何况还有被迫做爱的结果——不到一岁的儿子嗷嗷待哺。

  不可否认,政府始终是重视新农村建设的,笔者所在的新闻出版广电系统近年来也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建设农家书屋、广电村村通等,但事实是只有在交通较为发达人口较多的行政村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产生良好的效益,而在那些偏僻人口稀少的农村作用有限甚或效果甚微,为何?因为村里青壮劳力或有文化的年轻人几乎都到城里打工去了,村里只剩下386199部队,意即病残妇女、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或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没有资金的男人仍“剩”在村子里,靠天吃饭,遇到灾年没有保障,靠地吃饭,饿不死也吃不饱,没有能力娶妻生子,于是就从人贩子那里贱买女人,于是偏僻农村就成为人贩子拐卖或贩卖妇女的广阔市场。笔者的亲朋里就有被拐卖至今杳无音讯的。在《极花》的结尾处,当派出所解救蝴蝶时遭到村民们的疯狂反扑抢夺,他们叱骂派出所长:“你解救拐卖的妇女哩,我干你哦,你解救了我们还有没有媳妇!”连村长也在喊:“把蝴蝶先抢回来!抢蝴蝶呀!”指挥村民抢夺蝴蝶,穷凶极恶可见一斑。

  这使我们想起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论述。马克思说:“人的类本质是指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活动的,在这种活动中,人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的`无机身体。”类的异化是自然界和人的生命活动从主体分离出去,“异化劳动,由于使自然界, 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技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是类同人相异化;对人来说,它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第一,它使类生活和个人生活异化;第二,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即把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变成与人异类的本质,变成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这就是说,劳动者被剥夺了他的类的生活,即人的生活,他的活动同蜜蜂、海狸、蚂蚁的“生产”就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了。人失掉了自己的本质,人就不再是人而是非人了。在村民甚至村长看来,蝴蝶不是偷的也不是抢来的,而是用钱买来的,就像牛马一样是一种劳力和生产工具,生产孩子和粮食。马克思指出在货币中“表现出异化的物对人的全面统治”,货币不仅成为一种交换媒介,而且成为统治人们的异己力量。可憎的人贩子为了钱拐卖了妇女或儿童;可怜的村民为了生产所需要的劳力和家庭传宗接代用钱买媳妇和儿童。就像盗版出版物,不法书商以其牟利并满足贪图小便宜的低层次读者。

  早在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就在《娜娜出走之后》一文中指出:“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年轻的蝴蝶当然不想堕落,那就只能选择重返,重新回到她赖以生存的地方去,不得不将他乡做故乡,虽然也很不理想,也很无奈,但在当前却是较为现实而明智的选择,那就是安身立命,即使这种安身立命是低层次的温饱型的,但设身处地替蝴蝶想一想,也不无合情合理,不乏人情亲情,或如黑格尔所言:“凡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性。”这就是一个不能不面对的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国家现阶段的客观现实。

  西方哲学家说过:悲剧就是把美毁灭给人看。或如贾平凹在《极花》后记中所言:“现在的小说,有太多的写法,似乎正时兴一种用笔很狠的、很极端的叙述。这可能更合宜于这个时代阅读吧,但我却就是不行。”贾平凹虽然写的是《极花》,用笔却不极端,这源于作家的慈悲情怀和人性立场,源于精神在场,源于作家对现实的热望。当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也是令人欣慰和鼓舞的,改革在不断深化,现实生活在不停推进,民生举措在不断完善,去年先后召开的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城市工作会议出台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对农民工户籍改革、住房保障改革和养老保险改革指出了方向,因此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将会逐渐好转,少些尴尬,多些尊严;蝴蝶之类的悲剧也许就会日益减少,少些逃离,多些安居乐业。这不仅是亿万农民工的期盼,也是作家和读者的期望。

  读贾平凹《极花》有感 篇3

  主人公蝴蝶就是时代发展、经济变革下悲剧性的产物。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变革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农民工进城务工,且不说他们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他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就是希望能脱离农村、扎根城市。蝴蝶一家也是这样,她们从农村到城市来,虽然是租住在大杂院,虽然是从事捡破烂的行当,她有着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着希望有一天能真正成为城市人的愿景。可是,命运弄人,她竟然又被拐卖到了农村,她愤怒、挣扎、反抗。依然还是逃脱不了命运的悲哀,所以,她还是妥协了。虽然后来蝴蝶被营救了出去,她又回到了她曾经心心念念的'城市,可是,城市里的冷漠、现实甚至是对她的歧视还有她做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牵挂,让她做出了又回到被拐之地的选择。看到最后,只有心酸。蝴蝶,多么美好的名字,可终究飞不出命运的安排。

  其实,像蝴蝶这种被拐妇女被解救出来后又回到被拐地的例子比比皆是,我想,除了她们有对孩子的思念之外,还有着这个社会的道德舆论对她们的精神的压迫吧。

【读贾平凹《极花》有感】相关文章:

读《男生贾里》有感01-11

读《女生贾梅》有感04-28

读男生贾里有感04-28

读男生贾里全传有感03-23

读《男生贾里全传》有感04-29

读男生贾里有感范文04-05

读《男生贾里》有感15篇01-27

读《男生贾里》有感(15篇)01-27

读贾高见《小班级 大教育》有感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