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观后感>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时间:2023-12-19 15:10:09 春鹏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通用14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后感雪国列车20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通用14篇)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1

  《雪国列车》是一部讲述人们在对抗全球气候变暖之后发生的事,故事从世界成为一片冰天雪地开始,踏上这趟列车的人就好比登上了诺亚方舟,但问题是,踏上这趟列车并不等于生活就有了保障,整个列车就像人类社会一样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最前面车厢里的人就是所谓的领导者、决策的制定者,象征着权威,而生活在最末端的车厢里的人则毫无疑问的成为了要注定遭受一切贫困和苦难的弱者,向像人类社会所有的历史一样,统治者的残暴、专断激怒了底层的'奴隶,那么这个阶级就要开始反抗,并拥护一个领导人,也就是curtis,影片的最后curtis知道了这场革命不过是当权者为了平衡整个列车的系统而策划的时候,悲伤过度的他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并救出了小男孩。

  看过《雪国列车》之后,这部电影给我最直观的感受与体验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所有人类都应该反思的问题,为什么全球的气候会变暖,为什么整个世界会变成冰天雪地,而人类又为什么只能躲藏在一辆小小的列车上?人类一直都是自私自大的生物,我们自以为控制了世界掌控了自然,我们为我们所发明的叫做科技成果的东西感到骄傲和自豪,可是,当自然真正爆发出他自有的威力的时候,人类就像蚂蚁被掀翻在大海中,一波巨浪袭来,就灰飞烟灭。所以,这样的电影看过之后,人类也该反思,高速发展的科技究竟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野心,还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

  第二个方面则是这部影片体现了人类社会进化与发展的规律,从人类的出现至今,一直都遵循着弱肉强食的规律,对于群体来说,强大的群体要统治弱势群体,而被逼迫的弱势群体最终爆发也可能战胜本来强大的群体,然后统治者更替,人也是一样。一个体格健全四肢发达的人和一个四肢不全软弱无力的人抢同一块蛋糕,胜负自然不用说明,就连影片中的老人也说,双手不管怎样都是有用的,最起码抱女人的时候会舒服些。所以,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要想获得最好的资源,首先至关重要的一点不是等别人来施舍你,而是自己要为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而争取甚至是斗争,否则你就注定是要失败。影片或许看起来有些残忍,有些不近人情,可是仔细想想,他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角度来描写而已。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2

  雪国列车这部电影,给人一种极大的震撼感,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深刻反思。列车—象征着世界,人类的阶级社会。我们来看看这列载着仅存的人类在极寒世界中飞驰列车的社会分化吧:尾部车厢,人们生活在拥挤狭小且肮脏的地方,吃的是各类昆虫制作的所谓蛋白块,无比凄惨,折射出阶级社会最底层的人,但具有革命性。中部车厢,有观赏区、作业区、教育机构等。相对于尾部车厢的人们生活条件有巨大差别,象征着有生产力的技术或脑力劳动者,受到上层车厢的`剥削,无力于社会的变革。上层车厢,当整列火车发动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时,反抗者们从火车底部一路打到高级车厢时,里面的场景让我十分震惊。

  荒淫无度大鱼大肉的场景比比皆是,越往车头走越堕落。上层车厢的人象征着腐烂的统治阶级,所谓的社会贵族。他们拥有维护列车秩序的军队,这支军队象征着腐朽国家的暴力机关。列车长,象征着阶级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控制着社会的存在及延续。从这个角度分析,电影一直在阐述的是:“这列火车的本质就是人类社会”。所以,从政治角度来看,尾车的乘客具有革命性,革命的诱因通常都是不平等造的,但尾车的人发动的革命让我感觉很怪,因为这场革命是底层领袖与火车最高统治者为了减少人口而策划的革命,很暴力血腥但又会觉得没有这种暴力血腥社会最终也会走向无法约束的状态,澳大利亚野兔成灾了解一下,所以这便是这部电影的经典之处。给人一种自我思考的矛盾感受且使人对政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且这部影片很好的表现了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将来发生的社会体系崩溃到建立再到崩溃,如火车环绕轨道般循环。

  另外,结尾部分主角到达火车控制室后发现了所谓永动机的残酷真像的场景阐述了世界上不可能存在永动机的观点。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3

  《雪国列车》事讲述一场突如其来的气候异变让地球上大部分人类灭亡,在一列没有终点、沿着铁轨一直行驶下去的列车上,载着地球上最后幸存的人们,“雪国列车”成为了他们最后的归宿、最后的信仰也是最后的牢笼,在这里,受尽压迫的末节车厢反抗者为了生存与尊严向列车上的权利阶层展开斗争。

  这部电影自始至终都强调着位置、平衡。

  什么是正确的位置和平衡呢?

  一、关于位置和平衡

  "位置"和"平衡"是本片最为核心的两个词而"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位置",末节车厢的`人们在社会最底端的位置,他们吃着蟑螂做成的蛋白质块,过着底层的贫穷生活,他们有着自己的位置,而前车厢的人们过着上层社会的富足生活,他们也在自己的位置上生活。末节车厢的人不愿过着被压迫的生活,不愿意守在自己的位置,于是就有了反抗和暴动,有了杀戮和死亡。影片强调的一点就是位置,借用梅森之口:鞋只能在脚上,不能在头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不能改变,为了整体的和谐,只有牺牲小部分人才能达到真正的稳定。

  电影的开始,温室灾难实质就是对于现实环境恶化平衡缺失状况的一种示警,并且通过捏造"CW-7"这种用来扭转气候却打破自然平衡造成毁灭性后果的事物来警示世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而为了维持列车的平衡,人口平衡、封闭的生态平衡、资源平衡,这个系统的平衡,对末节车厢的贫民的杀害、还有一系列的暴乱,其实都是为了保持平衡。万物只有在平衡的状态下才能稳定。

  二、罪恶感和清白感

  柯蒂斯讲诉了一个他被抓进列车王国的沉痛往事,在被抓进来的头一个月,威尔福德以及统治的人不为末节车厢的人提供食物,他们没有食物,便开始了相互屠杀,一个男子带领着一群人追逐一个妇女和孩童,男子杀死了妇女,此时一位年长者走了过来,他说:“把刀给我”,所有人都以为他要亲自杀死孩子,而年长者用手截下了自己的胳膊,对面前这些饿得面无全非的人们说:“先吃我吧,放过孩子”,男子沉痛跪下,他们吃了女人。柯蒂斯痛苦地对着南说:“杀死女人的人就是我。

  柯蒂斯一直活在罪恶感里,他痛恨威尔福德,他认为是威尔福德造成了这一切。让他生活在无法自拔的痛苦中。而推翻威尔福德,是让柯蒂斯从罪恶感走向清白感的唯一一条路,这样也促使着他从末节车厢最终走到了引擎车厢。当尤娜意外闯进,她翻开地板,柯蒂斯才发现被放进地板里为永久引擎工作的孩子们,为了救孩子,柯蒂斯最终舍弃了自己的手臂,去拯救了引擎里的小孩,完成了自我救赎。

  三、生命的希望

  最后柯蒂斯和南炸毁了列车,列车被摧毁后,只剩下南的女儿尤娜和一个黑人孩子,他们走出了列车断层,他们望见绵延的雪山。在影片的最后,他们看见了一只北极熊,这只熊代表着生命的希望,或许他们会死在雪地里,但我们却看到的是希望,是生命的重生和再次繁衍。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4

  上帝第二次重塑人类,如同他当初指导了诺亚,这次他挑选了威尔福德和柯蒂斯。威尔福德凭他的绝顶智慧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秩序——每个人有自己的位置,并以此在火车上复制了一个社会。他理智到甚至可以通过设计和导演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来平衡火车上的人口,他也睿智到可以通过看似如此混乱、不可控的暴力事件来为自己创造的小社会精心挑选接班人。这个社会在他的治下顺利的运行着。威尔福德说“这个列车不是每个部分都是自动的,很多位置都需要人力。”体现了人类与他们生存的世界是如何相互依存,形成整体的。就像是我们的地球,万物生长、季节更替都是自动的,但也缺乏不了人们的耕种——人类活动对自然有着各种或好或坏的影响。可能这也正是为什么上帝要设计人类的原因。上帝创造了世界给人类生存,同时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秩序来为世界的正常运转服务。威尔福德也正是根据这个真理创造了他的列车。

  但威尔福德毕竟不是神本人,他唯一的失算在于错误计算了爱的力量,柯蒂斯在明知何为理智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为爱毁灭!在这一刻,威尔福德的话再次得到了印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在上帝的治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哪怕是睿智的威尔福德自己,他也只是在上帝给他赋予的位置上做了他该做的最后一件事——把真相告诉柯蒂斯、并且激怒柯蒂斯。柯蒂斯革命,最初看似是柯蒂斯个人英勇果敢的产物,后来真相却是威尔福德智慧下的一盘大棋。当所有人都以为威尔福德成功了的时候,上帝本人终于出场了,柯蒂斯的感情冲垮了威尔福德的智慧,因为他原是为毁灭者这个位置而生的。威尔福德也失算了,因为这一刻只有一个人没有失算,那就是上帝本人,在他的旨意下,看似的'毁灭却正是新生的开始。

  就如同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经济事件、政治事件)都并不是它本身的样子,而却是一局棋的一部分,背后都坐着一个操纵者。而如果你再深入的看一看,你会发现这个操纵者背后还坐着一个同样的人操纵他,那个坐在最后面的就是上帝本人了。

  这个结局我觉得还体现了一个思想:人类社会中有两大力量,理智和爱,控制着我们的一切。不要过分的相信其中的任何一项。理智却残暴的列车为人类保留了最后的火种,而爱的爆发却使人们迎来新生。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5

  2031年,人类试图阻止全球变暖的实验失败,极寒造成地球上绝大部分生命死亡。在冰河灾难中幸存下来的所有人登上了一辆如同诺亚方舟的列车,列车依靠永动机绕着地球不停行驶。在这列车厢有着等级之分的列车上,饱受饥饿之苦、生活在恶劣环境的末节车厢的人们在革命领袖柯蒂斯的带领下,为了生存一节车厢一节车厢的向前突进,掀起了一场向车头进军的“革命”。

  人类企图用CW7给地球降温,以缓解全球变暖的情形,结果却导致了几近使人类灭绝的冰冻极寒气候。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幸存的人们全部生活在一列拥有先进的自给自足、生态循环系统的高科技列车上。它永远沿既定的铁轨一直行驶下去,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整个列车,象征着人类社会。而那一节节车厢,从尾到头,代表着人类社会中不同的阶层。漆黑肮脏的车尾生存着底层人民,靠用蟑螂做成的蛋白块维持生命,饱受上层统治者的欺凌和压迫。中段车厢是较为知性和温和的中产阶层,前部车厢则苟延残喘着腐朽奢靡的统治阶级。而在列车头里,是极权统治者威尔福德。他掌控着列车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因此,也就掌控了一切。列车中的所有阶层都经历着被极权统治者进行洗脑式的教育,他们像神一样崇拜着他--当然,除了备受苦难煎熬的底层人民。

  物质上的资源终是有限的,于是为了维持这种平衡,一切都按照极权统治者的集中计划执行,食物和配给按计划供应,甚至为了控制人口总数,不惜纵容暴动,再以残酷的镇压掠夺底层大众的生命。在影片结尾,威尔福德的一句话“为了庆祝列车运行18年,留下18个人吧”,无疑表明,在统治者眼中,底层人民的生命,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我们可以发现,影片中的威尔福德不仅仅是一个集权统治者,更隐喻着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既定规律--一只调拨和驱动着社会平稳发展的看不见的手。正是这只手,这种规律,维持着生态与社会的平衡。它带给人们平缓持久的稳定,但无疑也束缚着人类的发展。处于中上层的人们在这种平稳中腐烂衰朽,丧失了追求自由与发展的斗志。而在这种平衡与稳定之中,也透着残忍和血惺--备受压迫与苦难的底层人民,为了生存与尊严不得不奋起反抗,最终导致流血牺牲的革命!残酷的生存曾经使科蒂斯堕落和绝望,当一位老人(他因此而成为革命的精神领袖)为救一个婴儿而自断其臂供众人食用时,科蒂斯被这种人性的光辉所震撼,内心的良知被唤醒,在自我救赎中,他肩负起领导底层人民获得解放的革命。为了实现更多人的解放,他强忍巨大的痛苦,放弃了那个一直崇拜着他的兄弟与好友的生命。当那位唤醒他良知的精神领袖被统治阶级杀害时,点燃了他内心无尽的愤怒与仇恨之火。

  最后,科蒂斯却失败了。但他终于进入了车头,见到了那个神一样的威尔福德。这个极权统治者向他道出实情:这一切都只是既定的计划,是威尔福德自己和那个被杀的革命精神领袖联合起来策划的阴谋。他称赞那个精神领袖是个聪明人,懂得规律与平衡……这大大出乎科蒂斯的预料,原来人性不过如此!

  然而,更让科蒂斯震惊的是,威尔福德竟要将列车的控制权交给他!也就是说,他从一个革命者,居然一跃成为极权统治者的继承人!千辛万苦地走到最后,所有人都死了,失去了一切的他,孤家寡人地坐上了不胜寂寞与寒冷的最高位置,却发现自己当初的信仰竟然全部破灭了。革命成功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无论成功与失败,一切都仍继续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行,一切都只是个不变的循环,宛如巨大而汹涌的漩涡,将科蒂斯卷入其中,使他几近崩溃,甚至妥协。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近代史中清末改革派的某些言论:革命只会再次产生一个新的独裁统治!中国社会几千年历史中朝代的更迭兴替,不就证明了这一切吗!

  我当然知道,这是部韩国影片。购买的《亚洲史》还没有送到,所以我不太了解韩国的历史。但它曾几度并入中国版图的常识还是知道的'。在历史上,朝韩国度一直崇奉和效法中国的文化制度,甚至使用过中国文字。它以强调秩序的中国儒教治理国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家各安其位,各司其职,遵守着不变的秩序,以求达到所谓的平衡。而在这种平衡与稳定中,却透着残忍和血惺,因为物竞天择的生存斗争,因为反复发生的镇压与革命。而要想冲破这一切,就必须破除这种所谓的平衡,放任人类自由地发展!西方社会发展史上的科学革命、商业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正是破除了这种平衡的束缚,才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实现了飞跃!然而对于人类来讲,第二次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结果,终究是福还是祸?人类无限制的自由发展,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不又回到了影片起初吗--人类为了治理不堪重负、饱受摧残的生存环境,企图用高科技产品为地球作降温处理,最终却因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而几乎导致种族灭绝!这一切,都只是往复的循环而已……

  影片的可贵之处,正是揭示了实现人类持续繁衍的生态平衡与人类自由发展之间的永恒矛盾!

  在影片结尾,人性再度觉醒的革命者科蒂斯终于决定毁灭这趟雪国列车。当仅存的少女和男孩走出爆破的列车后,在远处白雪覆盖的冰峰上,他们看到了一头威武雄壮的北极熊。在这样陌生和艰难的环境中,这头熊正是象征了生命的存在与希望、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可以想见,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人类必须继续进行不懈的探索与艰苦的奋斗!既要与生存环境和其他生命竞争,又要与之和谐共存。在解决上述永恒矛盾之路上,人类任重而道远。

  最后,我觉得影片也许还包含了某种深义--即实现了现代化、积极融入全球化的韩国对集权统治、闭关自守、自给自足、自我调节的朝鲜政权的一种反讽,但更多的,或许是对它破冰而出的期待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6

  看完了《雪国列车》这部电影,我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赞”!我觉得看了这么多的电影,已经很难得再有电影是能入的了我的“法眼”的。之前我对于韩国电影最高评价的就是《熔炉》这部片子,后面几乎就没有几部是让我上心的了。但是,去年《雪国列车》韩国的片花播出,我就很期待,昨天终于抓紧晚上最后一班播出看了,真心觉得很赞,推荐大家去看。

  如果把电影当做文章来剖析,电影开篇切入点很微妙,几句简单的旁白介绍了典型的科幻式大前提,“人类灭绝”这几乎是这几年的大热议题,在这个议题下电影首先就“叫座”了。在这个切入点,片中编者赋予了很多自己的对社会或称为现状的看法,看过的人应该知道,雪国称得上一部感情浓郁的商业电影,除了片中人物冰火两重天的内心挣扎,充盈全片的就是编者的情感。

  电影中部描写柯蒂斯的革命,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这里成为革命或许不恰当,称其为“反动”或许更好。编者也似乎想通过每个车厢来缩影现实社会的`苦难,一门之差,天堂地狱,不过庆幸编者中段并没有过分赞扬柯蒂斯这种平民英雄主义,这是商业电影最难能可贵之处!毕竟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就在于非一人之力可变。同时,编者也借由柯蒂斯的嘴自述了自己只是毫无经验的“领导者”,确实柯蒂斯行为无处不昭彰他只是一只"有勇气的愤怒公牛“,而非一个领导者,用《树大根深》里面一句话评价就是”竹子虽直,却不能成为栋梁“。柯蒂斯只是对自己被欺凌压榨的地位不满,而非想推翻这一切,因此本片我个人最钟爱南宫民秀,隐忍,智谋,还合理善用柯蒂斯这张牌,最终炸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至少列车的权势阶级从没想过引诱民秀接班而是把他控制起来,全中段也有两处败笔:一是柯蒂斯得知自己食用的蛋白块是蟑螂做的,恶心的想吐。仔细想想如柯蒂斯这般细心至能够掐秒救南宫的斗士,怎么可能一点都猜不透这些食物的来源,所以此处为突出末节车厢的苦难,写的太过矫情。二是,在头节车厢前回忆往昔,所述内容梗太老,比起前段”冰冻手臂“的创意和给人的震撼显得过分老掉牙。当然中段还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细节如:学校车厢,桑拿室制止尤娜杀人……都是很精妙的设定!

  对于尾端,就不多做陈述,毕竟剧透是除了拉屎不带纸之外最痛苦的事情。不过尾端充分的表达了编者的中心思想,但柯蒂斯与威尔福对话内容张力不如中段。

  怎么样,听完我的介绍,有没有一种冲动,希望去看一看这部影片,心动就赶紧行动,赶紧去看看吧!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7

  “真是一部神奇的影片。对,就是神奇的影片,它会颠覆你现有所有的观影世界观。这种颠覆不是场面和拍摄手法的颠覆,而是拍摄理念和思想的颠覆。”这是我在电影院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写的一条小微博。随后,我又补充说:“社会、科幻、宗教、人类、自由、救赎以及希望,还有永恒,《雪国列车》真是一部神级电影。”

  这是一种现场产生的最直观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来自于类似于《魔戒》、《霍比特人》那种大气的欧美特效风,而是一种带着明显奉俊昊式韩国风格的拍摄理念和思想。当然,这部片子的特效也还可以,被严寒的白雪所覆盖的地球,一辆在白雪苍茫的白雪中不停绕地球行驶的列车,都给人太深刻、也太魔幻的印象。这种魔幻,让人会产生一种颠倒时空的错乱,在现实发生于未来的幻想之间,人们对整个人类的未来不知道该悲观,还是该残留最后的一点希望?我最近看一本爽文小说,里面有句话,叫做“大梦几千秋,今夕是何年”,这种感觉在《雪国列车》里隐隐约约的也有。但是《雪国列车》的特效不是在于纯粹的表象视觉,它的精粹在于想法。你比如说列车中海底世界和各种比如说幼儿园、舞蹈厅、小植物园这些场景,其实都很常见,也不是什么特效,但是放到整部影片当中,放到导演的构思之下,却给人一种比特效还特效的感觉。这是奉俊昊的功力。

  我上边提到了诺亚方舟。事实上,这部片子的宗教意味很强烈。

  在这趟列车上,就是一个充满了严格等级制度的社会。前舱居民,是上流社会;末舱居民,是类似于奴隶的底层社会。当最后男主柯蒂斯为了生存,带领末舱居民一节一节车厢推进和占领,终于到达车头位置列车引擎所在地,与这趟列车的独裁者威尔福德对话,那场景其实很像是在布道。威尔福德在布他的道,他是列车的.制造者,他俯瞰甚至是按照自然法则操作列车众生,列车是他的世界,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上帝。对威尔福德而言,他划分了这个世界人类的等级,他制造了自然,为了能够让这趟列车永久运行下去,他甚至还操纵暴动,让列车里的人类自相残杀,以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作为起义领袖的柯蒂斯最后差点被威尔福德的“布道”所感化,以接替已经自感要老去的威尔福德的位置。就在他逐渐要迷失自己的时候,是威尔福德把末舱居民的两个小孩子当做机器零件塞进引擎的残酷行为,让他猛醒,让他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威尔福德不是上帝,而是恶魔。而柯蒂斯最后舍弃自己的胳膊去拯救引擎里的小孩子的行为,又充满了救赎的味道。因为从前的柯蒂斯为了活下去,还吃过人,“知道婴儿的味道最好”,当很多人受末舱圣者吉利姆的感召,放下屠刀、放弃人吃人的行为,自己去砍自己的胳膊大腿充饥的时候,柯蒂斯却并没有勇气这么做。此刻,他为了救那个孩子,宁肯舍掉自己的胳膊,这是他的自我救赎和心灵赎罪。

  永远不停的列车,以一种全部人类灭亡的形式停了下来。活下来的只有韩国童星出道的高雅星饰演的那个女孩子,还有一个小男孩。当他们裹着厚厚的衣服,走出列车,在积雪的大地上留下人类大灭亡之后的第一个脚印,那场景,不由自主地让人联想到诺亚方舟事件水退之后,人类的重生和再次繁衍。

  科幻是个外衣,反抗是个主事件,宗教是种意境,而人类的自由、希望和永恒却是这部片子的灵魂所在。

  这部片子的拍摄制作方就有韩国、美国和法国三个国家,而参与的演员更是集合了亚洲和欧洲、美洲以及非洲好几个大洲的不同肤色。等级仍存在,却不再以肤色划分,文明和野蛮共存,当末舱居民为了活下去一节一节车厢地向前推进,那场景,其实很像遥远时期的人类。里边有个亚洲演员表现很出色,就是宋康昊饰演的南宫民秀,平常看他脸大大的,却不想一身犀利哥的造型做下来,表现还是相当抢眼。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8

  影片中的角色维尔福德和柯蒂斯分别代表了压迫者和反抗者。列车独裁者维尔福德将专制独裁作为自己的信仰,相信为了维持社群系统的整体和谐平衡,哪怕实施残酷的压迫、暴政也有其理由,甚至诉诸杀戮、虐待也可在所不惜。

  对社会公平正义而言,这样的人物最为危险,因为其自私自利的本质容易为其所谓的理想信念、对大众群体的绑架裹胁以及虚伪的`集体利益诉求所伪装,事实上维尔福德真正信奉的无非是他自己及其所代表的少部分上层权贵阶层的利益,并且这是以广大底层民众的血泪和屈辱为代价。

  甚至维尔福德都被自己的“伟大奉献”所催眠和感动,他振振有辞地说出与吉列姆合谋,通过策划冲突杀戮来维持列车生态所须的人口平衡的真相,目的就在于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列车生态的安全保护者和危机拯救者,他企图以自己忍受孤独、敢于担当、慷慨让位的假面来迷惑和拉拢柯蒂斯成为接班人,但是以部分人的生命为代价换取社群的存续无关乎伦理选择而纯属政治选择,再虚伪的说辞、再华丽的外衣都掩盖不了斑斑的血泪和罪恶,人性的力量让柯蒂斯组织选择做一个旧世界的毁灭者、旧制度的埋葬者,而不是做一个既得利益的接管者和旧世界的维护者。

  最后雪国列车的毁灭和崩溃成为影片中最壮观的一幕,这既象征着人类社会与地球自然的猛烈碰撞,也象征着人类社会两种不同道路之间的剧烈碰撞,似乎在告诉世人,在某些特定背景下旧世界的毁灭是人类走向陧磐重生的无奈选择。

  柯蒂斯最终用生命换来了新的制度重建的机会,即便这只是一个人性复兴的概率和希望,也标志着柯蒂斯的胜利。此外,柯蒂斯冲破重门的奋斗和搏击过程,对列车二把手梅森的处决,对雪国列车先保后毁的觉醒,对自己吃人之罪的悔恨,刻画出一个真实可信、勇于斗争、重视行动和实践的坚强革命者的形象。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9

  刚看到影片时,我被车尾那些人的生活震惊了,吃着所谓的“牛排”,衣衫褴褛,住宿条件十分恶劣。他们已经在车尾生活了17年,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期间他们经受了非人般的待遇,同时也进行了很多次叛乱,可最终却失败了,拥有领袖气质的柯蒂斯在新年伊始带领车尾的人进行了一场革命。

  一、永动机如现实世界

  影片的结束带给了自己很多遐想,南宫民秀的女儿和那个孩子的命运到底会如何,其实谁也不知道。起初,我对生活在头车的人恨得咬牙切齿,虽然生活在同一辆列车上,车头和车尾的生活却迥然不同。最后的福尔德却说:“为了维持永动机的持续旋转,就必须要有人死去,有人去补充永动机损坏的零件……”。听到这,我突然感受到一种压迫感涌上心头。

  永动机让我联想到现实的世界,生活在头车和尾车的.人不就是两种不同层级的人,为了维持现实世界的正常运转,“资本家”就会剥削那些底层的人群,抑或是强国欺凌弱国。当那个极限被冲破,最终受压迫的人就会如柯蒂斯一般反抗而起,可当柯蒂斯真正来到了头车,他才发现,为了这永不停歇的永动机,多少人死去。

  二、拯救生命和享受自由,不能说哪个更高尚?

  最终的柯蒂斯没有选择继续维持永动机的运转,因为他不想像福尔德那样继续去剥削尾车的人。17年的煎熬让他了解到尾车人的苦,他不想做一个侩子手,去杀害和他苦苦煎熬了17年的伙伴。最终永动机停止,那堵如墙壁的门被炸开,整个雪国列车最终销毁于茫茫的冰雪之上。

  这样的结局是柯蒂斯想要去看到的吗?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感受到自由是尾车的人一直在苦苦追求的,他们宁可牺牲生命也想去换得这缺失很久的东西。最终,他们实现了,可这样的结局却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在拯救生命和享受自由之间,不能说哪个更高尚?在不同的经历和磨难中,行动会做出最终的选择。

  三、每个人的位置最起码应该是平等的

  影片中的福尔德毫无避讳地阐述,头车的人也有他们的孤独,而且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难道尾车的人就必须要如奴隶般生活,头车的人就必须要享受物质充裕,衣食无忧吗?可当资源有限,强者就一定会打败弱者,去获取资源。可为什么就不能共享资源,齐心协力去开发新资源呢?或许,这就是人性暴漏的丑恶。

  四、福尔德真的有错吗?

  更令自己感到惊奇的是,那个一直残害尾车的人也是一直给他们希望小纸条的人,他就是福尔德,为了继续去维持他的“伟大发明”,他必须用生的希望去不断唤起那些勇敢的人去推翻他的统治,并去接替他的位置。你说福尔德这样真的有错吗?

  影片中,那些一直在头车享福的人,如果考虑到还有尾车这些人,或许永动机会一直运转下去,直到冰雪融化之际……

  这个电影,你还可以捕捉到更多思考的点,现实如影片,但我认为除了影片中的结局以外,还可以有另一种可能。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10

  《雪国列车》是一部讲述人们在对抗全球气候变暖之后发生的事,故事从世界成为一片冰天雪地开始,踏上这趟列车的人就好比登上了诺亚方舟,但问题是,踏上这趟列车并不等于生活就有了保障,整个列车就像人类社会一样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最前面车厢里的人就是所谓的领导者、决策的制定者,象征着权威,而生活在最末端的车厢里的人则毫无疑问的成为了要注定遭受一切贫困和苦难的弱者,向像人类社会所有的`历史一样,统治者的残暴、专断激怒了底层的奴隶,那么这个阶级就要开始反抗,并拥护一个领导人,也就是curtis,影片的最后curtis知道了这场革命不过是当权者为了平衡整个列车的系统而策划的时候,悲伤过度的他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并救出了小男孩。

  看过《雪国列车》之后,这部电影给我最直观的感受与体验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所有人类都应该反思的问题,为什么全球的气候会变暖,为什么整个世界会变成冰天雪地,而人类又为什么只能躲藏在一辆小小的列车上?人类一直都是自私自大的生物,我们自以为控制了世界掌控了自然,我们为我们所发明的叫做科技成果的东西感到骄傲和自豪,可是,当自然真正爆发出他自有的威力的时候,人类就像蚂蚁被掀翻在大海中,一波巨浪袭来,就灰飞烟灭。所以,这样的电影看过之后,人类也该反思,高速发展的科技究竟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野心,还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

  第二个方面则是这部影片体现了人类社会进化与发展的规律,从人类的出现至今,一直都遵循着弱肉强食的规律,对于群体来说,强大的群体要统治弱势群体,而被逼迫的弱势群体最终爆发也可能战胜本来强大的群体,然后统治者更替,人也是一样。一个体格健全四肢发达的人和一个四肢不全软弱无力的人抢同一块蛋糕,胜负自然不用说明,就连影片中的老人也说,双手不管怎样都是有用的,最起码抱女人的时候会舒服些。所以,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要想获得最好的资源,首先至关重要的一点不是等别人来施舍你,而是自己要为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而争取甚至是斗争,否则你就注定是要失败。影片或许看起来有些残忍,有些不近人情,可是仔细想想,他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角度来描写而已。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11

  奉俊昊导演的《雪国列车》将一刀不剪在美国上映,和之前在韩国和法国上映过的版本一样。此前曾有报道说美国发行方想剪掉20分钟,而奉俊昊导演也亲身赴美力挽狂澜,最终和发行公司达成共识,决定用无删剪版本上映。

  奉俊昊导演也表示:“之前在美国纽约和发行公司谈了两个星期,希望能以原版走进美国影院。虽然之前发行公司提议剪掉20分钟的片长,但是原版已经在韩国、法国上映,之后还要在日本和中国香港上映,所以美国也上映125分钟的.长度,不觉得会有问题。”另外据悉,除了奉俊昊导演,主演克里斯·埃文斯和蒂尔达·斯文顿都纷纷表达了反对删减的意见。

  而美国发行方也表示:“奉俊昊导演全长版本已经在韩国和法国获得了成功,最近还在韩国电影评论家协会奖上获得了三冠王。虽然考虑到片长太长,想剪得更精简一点。但是在导演演员的强烈反对下,还是决定原版上映。”

  《雪国列车》是根据1986年在法国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上获得大奖的法国科幻漫画改编而成,影片的投资和演员构成来自于韩国、日本、法国等国家,是一部跨国大制作。故事讲述的是地球重新面临冰河期时,一列疾驰的列车成为保留人类物种最后的方舟。目前该片已经确定将在北美、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发行上映,海外版权也销往日本、俄国、南美等国家地区,仅海外版权费用就收入高达200亿韩元。该片还有望在中国内地上映。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12

  首先,这并不是一部灾难片。但于我而言,我更愿意把这部片子和《后天》或者海啸之类的灾难片,再加上那部最后所有人登上了一艘船的电影,可以一起构成应对灾难之三部曲了。

  当人类对未来的摧残愈加严重,温室效应终究导致了世界级的海啸,人类在这场灾难中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应对方式。从直面灾难,到选择求生,诺亚方舟的目的是离开这个星球,而雪国列车则做出了另一个假设——我们终于发明了永动机。虽然内心存在既然永动机都可以发明了,那么如此聪明的`人类到底为什么还是让自己步上了需要集体大逃亡的结果这种疑问,可是毕竟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总归是渺小的,于是且就忽略不计了。

  不管是选择方舟,还是这样一列拥有永动机的列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显然是毋庸置疑的。而在社会的缩影中,”政治“总是在你所见或不所见的地方起着微小却又翻天覆地的变化。雪国的这趟列车,用奔跑的十八年,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单靠人为,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更新换代“,用以保持整个体系的”平衡“。

  于是导演的目的一算是达到了。我们在一列i车上看到了整个社会在政治的操控下所上演的显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的为了平衡的崛起。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题材和主题,只是把这些东西都搬到一列火车上,就显得有些微妙了。

  所以导演迫切需要解决的,便是第二个问题。在一列人类唯一赖以生存,并且不可复制,不可破坏,无法修复的避难所上,这一场规模宏大,代表了底层人民心声,损失惨重的暴乱应该如何结尾?取而代之?那便是达到了上位者的最初目的,重新恢复了平衡。可是这显然就让这部电影变得太过无趣而没有新意了。于是这个平衡必须被打破,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呢?导演大概苦苦寻思了很久,一部电影烂尾委实是件令人难过得事情。

  可是既然这已经是最后的避难所,而暴动成功的新上位者又并不想循着原来的老路走,那么,便毁了它吧,至于之后,一切,由你来想象。

  而我只想说,那只出现在皑皑白雪中的北极熊,你其实是无性生殖,吃雪长大的吧!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13

  随便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吧。列车内部人类大致分成两种,车尾到车头可以理解为野蛮人向文明社会的各个历程体现,但很明显,这个文明社会是偏移了正常发展方向的。正因为人类被自己困在了列车内,失去了外出的希望,所以人们都开始专注于享乐,不再探求车外的世界。而掌握引擎的boss一直都在说着同样的一句话:“人们都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位置。”但我有一个疑问,人们自己的位置究竟是由谁来决定的?如果是由人们自己决定的,我会觉得这句话没有问题。但很可惜,后车厢人们的地位并不是他们自己决定的,而是被“神们”压迫才产生的社会隔阂所导致的,这些位置并不真正属于他们自己,列车头的人是在进行一场“造神”运动。

  这使得我想起阿西莫夫的一本书《神们自己》,虽然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我依然能稍微猜到这本书的内容究竟是在讲一些什么。在雪国列车里,一部分人因为生存在人性中往复挣扎,一部分人享受着不需挣扎而放大的享乐主义所带来的一切,从某种角度而言,他们也就放弃了人性。

  纵观整部电影,人类社会内部的争端一直没有停歇,就连主人公最后也差点成为“神”的同伴,但看到电影最后我们会发现,神们的想法无疑是错误的。第一,他们并不是神,不应该为了自己的观念而私自决定所有人的命运,没有敌对声音的世界是危险而可怕的。第二,神们放弃了对外部探索的希望,从无数万年的进化历史来看,一个民族一旦全然不顾外界,那么势必就会面临内部的冲击从而渐渐瓦解,然后这个文明会继续扩大,循环往复。这就是宇宙中的铁则。

  我们决然不能彻底丧失希望和寻找希望的勇气,人类就应该像那只北极熊一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直面困难(不是指不躲避寒冬)。雪国列车不可能是永远的港湾,人类迟早有一天是要走出去的。等到春来冰消雪融,列车的钢铁之躯也会被从其内部打开,人类终将拥抱整个世界。哪怕世界是雪白的,前进的热血也会将其融化,露出泥土之下大地的`种子。

  说起来也挺奇怪的,我似乎能在这段时间看过的所有的科幻作品中,都找得到我在阿西莫夫的《永恒的终结》里第一次看到的那个观点,即重要的不是战胜困难,而是面对困难所散发出的勇气。“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或许是因为有些重要的东西会不断地被人类所讲述吧,也或许是我自己的理解习惯。但我有理由相信,这种勇气会一直带着我们向前。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 14

  影片中的角色维尔福德和柯蒂斯分别代表了压迫者和反抗者。列车独裁者维尔福德将专制独裁作为自己的信仰,相信为了维持社群系统的整体和谐平衡,哪怕实施残酷的压迫、暴政也有其理由,甚至诉诸杀戮、虐待也可在所不惜。

  对社会公平正义而言,这样的人物最为危险,因为其自私自利的本质容易为其所谓的理想信念、对大众群体的绑架裹胁以及虚伪的集体利益诉求所伪装,事实上维尔福德真正信奉的无非是他自己及其所代表的少部分上层权贵阶层的利益,并且这是以广大底层民众的血泪和屈辱为代价。

  甚至维尔福德都被自己的“伟大奉献”所催眠和感动,他振振有辞地说出与吉列姆合谋,通过策划冲突杀戮来维持列车生态所须的人口平衡的真相,目的就在于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列车生态的安全保护者和危机拯救者,他企图以自己忍受孤独、敢于担当、慷慨让位的假面来迷惑和拉拢柯蒂斯成为接班人,但是以部分人的生命为代价换取社群的存续无关乎伦理选择而纯属政治选择,再虚伪的说辞、再华丽的外衣都掩盖不了斑斑的血泪和罪恶,人性的力量让柯蒂斯组织选择做一个旧世界的毁灭者、旧制度的埋葬者,而不是做一个既得利益的接管者和旧世界的维护者。

  最后雪国列车的`毁灭和崩溃成为影片中最壮观的一幕,这既象征着人类社会与地球自然的猛烈碰撞,也象征着人类社会两种不同道路之间的剧烈碰撞,似乎在告诉世人,在某些特定背景下旧世界的毁灭是人类走向陧磐重生的无奈选择。

  柯蒂斯最终用生命换来了新的制度重建的机会,即便这只是一个人性复兴的概率和希望,也标志着柯蒂斯的胜利。此外,柯蒂斯冲破重门的奋斗和搏击过程,对列车二把手梅森的处决,对雪国列车先保后毁的觉醒,对自己吃人之罪的悔恨,刻画出一个真实可信、勇于斗争、重视行动和实践的坚强革命者的形象。

【雪国列车观后感2000字】相关文章:

观雪国列车有感08-24

电影雪国列车好看观后感08-23

《雪国》心得04-03

《雪国》心得范文02-28

列车08-15

《雪国》心得13篇04-03

《雪国》心得(13篇)04-03

在列车上08-16

雪国心得体会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