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孩子与恶读后感

孩子与恶读后感

时间:2022-08-06 16:11: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孩子与恶读后感

  孩子与恶读后感(一)

孩子与恶读后感

  文:25班瑶瑶妈妈

  上完系统正面管教课程后看的第一本书,认真通读完,说实话感受并不深。仅是学会判断并宽容孩子所谓的恶,然后结合正面管教学习的内容尝试更好地引导孩子,并捕捉孩子所谓恶背后的目的。

  之后看了另一本书《超越自卑》,第一遍仍旧晦涩难懂,第二遍突然茅塞顿开,然后读书会前再次翻开《孩子与恶》,于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书中定义的孩子的恶有些我正在经历,有些还未出现,所谓未雨绸缪,我会假设如果我都在经历,我会如何面对?

  恐惧,真切的恐惧。我想这就是书中所说的成人的不安在作祟吧,所以把所谓的善意强加给了孩子,教授或指导孩子,剥夺了孩子自发成长和体验的机会。

  何其有幸,我在恰当的时候接触到了这本书,我又格外幸运,能有机会在花生妈妈的读书会中吸收各位优秀的妈妈对本书的诠释,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书中的精彩。在此总结以下几点我的收获,希望我能坚持践行,做最懂孩子的妈妈。

  领悟一:关于恶的体验。

  我们没有办法杜绝孩子与恶的接触,但我们具有判断力,可以严厉断绝根源恶,而在其他以恶为表现的形式上可以多一些放手,多一点宽容。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体验更好地感知,同时建立起自己的是非观和判断力。

  领悟二:孩子到底想要什么?什么是孩子的需求?什么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需求?

  以偷窃为例,有些时候孩子把某个东西据为己有,仅仅是出于想要的欲望,在解决这类事件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仔细捕捉孩子发给我们的信号。

  生存是有规则的,围绕规则,会出现人与人相互冲突的机会,但请理解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当孩子的行为与规则相悖时,请只做好自己,用你的行动来诠释规则会比说教或其他更能影响孩子。

  另外,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安而将所有责任都推给孩子。请理解孩子因求生存的本能而撒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小谎;请保护孩子因为成长而想拥有自己的秘密;也请尊重孩子的世界,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碰撞、切磋,享受自己的角色,寻求界限和平衡。

  领悟三:引用花生妈妈的总结——成人不是裁决者,没有权利去评判或定义孩子。

  孩子原本没有所谓的善恶观,是成人有时一厢情愿的所谓善念成为孩子向恶的助力。接纳孩子与所谓的恶相处、共存,让孩子在真实中成长,认识这个社会,提升自己的力量,建立自己的人生法则!

  也许,这才是作为家长的意义所在。感谢本书,让我成长!

  孩子与恶读后感(二)

  这么小小薄薄,只有140多页的书,3个小时差不多就能看完,但它却引发我许多许多的思考,写了好几页的读书笔记。书中许多观点与正面管教思想体系不谋而合,"和善与坚定并行"、"改正之前先连接"等等,下意识的就将这些正面管教核心理念标注在了笔记中。

  书名《孩子与恶》,乍看还蛮令人震惊的,恶?什么是恶?孩子会有什么恶呢?翻看目录,作者开篇先写了"恶与创造",之后介绍了"恶究竟是什么",随后逐一阐述"偷窃"、"暴力和攻击性"、"谎言、秘密、性"以及"校园内的群体欺凌",最后以一个实际案例介绍了"包围着孩子的恶".

  这本书引人思考之处实在太多,难以取舍,索性多花点时间按章节记录。

  第一章,恶与创造。

  作者采访了日本诸多领域的知名人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孩提时代,却得到了一个有趣的结论,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人物,居然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有些还脱离了学校教育。他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表现的有些不合群,不要上学,与自己的妈妈激烈对抗,想偷东西,甚至还有想自杀的情况。在思考恶与创造的关系的时候,作者引用"一切善良都不可能创造,因为善良太缺乏想象力"(P21)还真是与文中的诸多例子相呼应。

  本章最后,作者指出,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要无条件的赞扬"丑恶".毫无疑问,恶带有非常强烈的破坏性,它经常表现出难以预料的两面性,所以必须从头看起,恶究竟是什么?

  第二章,恶究竟是什么?

  书中,作者引用"恶是存在之否定,或者生命之否定"(p28)。" 恶是关系的解体"(p33)。人类为了自己的存续,总要集结为群体,为了维持群体,必定要一定的规约,违反了规约,就是恶。但明知破坏秩序对自己无益,为什么人还是忍不住去做呢?这就让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下恶的魅力。作者将恶的二义性总结为"恶与创造",但先不论恶的一般性,对世上某个具体的人,总存在着一种无论如何无法辩解逃脱的根源性的恶。

  作者引用了电影《小妇人》中的情节,告诉我们,过了分寸,根源性的恶就有无法挽回的破坏性。在孩提时代,有机会体验一下深度的根源恶,知道它有多么吓人,下定决心再也不敢了,那么才能在关键时刻,守住底线。在面对根源性的恶的时候,家长的处理方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恶的发展方向。大人应该做的是严厉断绝根源恶,同时不断绝与犯错的人的关系。这不就是正面管教中一直强调的"改正之前先连接"吗?

  关于根源恶的描述,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个恶——撒谎。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第一块手表,我异常欣喜!几天后,不知怎么回事,我的手表却找不到了,不晓得在什么时间被我遗忘在了哪里。我居然把我最爱的手表给弄丢了!沮丧、懊恼、担忧等情绪,瞬间占领了我!我要告诉我妈妈吗?如果我告诉她,她伤心怎么办?她批评我怎么办?想到这些,我决定还是保持沉默。几天后,妈妈帮我洗头发的时候突然问起,宝,你的手表呢?我说,我不知道!当时我的心里无比紧张,天啊!妈妈问起来了!我该怎么办!她会相信我不知道吗?就在我忐忑的过程中,妈妈帮我擦干了头发,然后很认真的看着我,说,不论如何,不要撒谎,你的手表呢?我放弃声称我不知道,哭着说,妈妈,我的手表找不到了,可是,我是善意的啊,我不想你伤心!妈妈看着我说,我知道你是好意,但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我知道以后也会伤心的呀!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告诉妈妈呀!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对妈妈撒谎,一个谎言,只能给我带来忐忑,并让我妈妈伤心,那我为什么还要撒谎呢?通过这件事,我想我体会到了根源性的恶。

  第三章,偷窃

  作者通过一部小说中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偷窃很多时候是出于自立的紧迫感。为了成为自己,我们必须破坏掉之前支撑着自己的支柱。

  通过偷窃,甚至是马上会被发现的偷窃,孩子究竟想表达什么?是需要关注吗?是觉得家里缺失了某种气氛吗?在这种所谓偷窃行为背后,是否可能存在某些"高尚"的理由?

  这个章节让我想到了很久以前读到的一个短篇,已然记不清细节,只模糊记得,宝宝吃饭时,盘子里总是剩下点什么,妈妈总因此而批评他。宝宝问,妈妈,为什么必须吃干净啊?你可以不刷盘子吗?妈妈说,是啊!你吃干净我就可以不刷了!第二天吃饭,结束的时候宝宝开始舔盘子,妈妈又批评他!宝宝说,妈妈,我是为了让盘子更干净,你就不用刷了呀!

  生活中,面对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我们是不是在第一时间就制止他?我们是否曾经尝试着用开放性问题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也许,行为的背后有我们所不知道的高尚原因呢!

  第四章,暴力和攻击性

  书中作者指出,现实中很多父母,不过是摆出个"理解孩子"的架势,装样子罢了。孩子最想知道的是,父母是不是真的爱自己。(p62)面对孩子,总会发怒,悲伤,一味的压抑感情的自然流露,貌似平和的家庭环境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一株塑料花(p63)。

  这不就是正面管教中所讲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吗?不就是和善而坚定吗?所谓和善是我们必须尊重孩子,所谓坚定是我们必须尊重自己、他人和周围的环境。

  和善和坚定绝对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完全可以同时兼顾呀!

  书中还提到了关于规则和孩子破怪规则的行为。围绕规则,会出现人与人互相冲突的机会,把规则作为切入点,人挺立在前边才有意义(p73)。这句话最初让我费解了很久,在读书会和大家讨论后,我才慢慢明白,这不就是正面管教中所说的,决定你自己要做的,不控制孩子嘛?面对孩子的某种不良行为,我们不应该躲在规则的后面,告诉孩子"规矩就是这样的,你必须如何如何做",而是应该挺立在规则前面,当孩子出现某种不良行为时,我们只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让孩子自由选择,面对我们的反应,他是要维持原有的行为,还是将行为调整到我们期望的方向。

  第五章,谎言,秘密和性

  针对谎言,书中建议,如果孩子撒了一个谎,只是为了让人生更有趣,我们作为家长不妨一笑而过,没准还能培养出一个有想象力的作家呢!但如果是为了防卫自己利益的谎言,家长则应该严肃处理。可是,这二者如何区分,还是很需要思量的。

  针对秘密,书中提到,幼年时代跟父母之间一体同心的关系,支撑着孩子,但孩子要从家庭独立,就必须破坏这个支柱,这就是秘密存在的意义(p92)。因为有了秘密,人与人之间才有了界限。 大人如果不能切实的认同自己,就受不了孩子有自己的秘密(p96)。

  起初,这点我是真的理解不了。我没法想象米姐长大后,对我有了秘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和妈妈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秘密,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以对她说的。高二的某天,我跟妈妈说,妈妈,我周五晚上不回家睡了哈!我们四个人(常玩在一起的四个闺蜜)要去避风塘(24小时营业的水吧,最低消费后无限续杯)刷夜,妈妈说,哦,好的。然后问我,你们去那干嘛呀?我说,聊天啊,玩牌呀!妈妈说,哦,好的,那万一夜里你们困了怎么办呢?我说,嗨,熬着呗,聊聊就不困了。妈妈说,哦,好的。哎,我有一想法,你们为什么不在咱家刷夜呢?家里什么饮料都有吧,你们聊天困了还可以上床睡觉。如果你们觉得我和你爸在家不方便,我们可以去你奶奶家住,这不比避风塘舒服吗?我就想,有道理哎!立马打电话给闺蜜们,把刷夜地点由避风塘挪到了我家……直到现在,我都特别感激和欣赏我妈妈的处理方法,因为她这种开放的态度和有效的引导,让我和她之间有了充分的信任和良好的互动,也许,就是因为她对她自己有自信,才会接纳我有自己的秘密,但这种接纳,反而让我觉得事无不可对她言。多么希望,将来我和米,也能成为这样无话不说的闺蜜。

  第六章,校园内的群体欺凌

  群体欺凌可能在是日本学校还是蛮严重的一个问题,但我感触不深。书中提到,作为家长,大人应该成为一面墙,稳稳不动,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界限"就在这里,你可以试探着突破,但我这堵墙是不会松动的。同时,我这堵墙也不会跑起来打孩子的。

  这让我想到了正面管教家长课中的一个互动,几位家长站着围成一个圈,第一次不拉手,第二次手拉手,圈内有几位同学扮演孩子,闭着眼睛四处游荡。当围成圈的家长们不拉手的时候,圈内的孩子是很惶恐的,他们不知道"界限"在哪里,把时间精力全部用到了试探界限上面;当围成圈的家长拉起手的时候,圈内的孩子反而觉得很安全,他们知道界限在这边,他们偶尔会往外冲一下,圈子的形状也许会因此变一下,但圈子不会改变。此后,圈内的家长也不会反复试探,反而把时间精力用在对圈内的探索了。这对于孩子也是完全相同的道理呀,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孩子清晰的知道"界限"在哪里,当孩子识图挑战的时候,我们要表现的和善而坚定,孩子也就不会把精力用在无畏的探索界限上面了。也许,这就是作为家长的意义所在。

  孩子与恶读后感(三)

  当心,眼前的"乖",长久的无力

  文:20班皮皮妈妈

  当孩子作"恶"时,大人往往对孩子和蔼或强势地说:"要乖~"并按自己的经验给予行为命令。每每听到"乖",我心里总是窜出强烈的压抑感,因为大人说的"乖"对孩子就是一种唠叨、束缚和对抗,或许正一步步扼杀孩子内在的力量。孩子眼前的乖可以让大人放心,不过"乖"的代价很可能是孩子以后人生的长久无力。

  读完《孩子与恶》这本书,我第一次敢于直面人性的"恶",并释放了曾经体验"恶"之魅力的罪恶感。分享一些读后感,希望带着善意"恶"的家长,能摆脱世俗和自己的善恶判断,看见孩子并引导"恶"背后的创造力。

  一、"恶"之破坏

  《孩子与恶》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他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例举方式对"恶"作了根本性的思考,说明了恶的存在有其有利的一面,不是简单杜绝就可以了事那么简单。

  河合隼雄认为,人类为了自己的存续,总要集结为群体,为了维持群体,必定要一定的规约,违反了规约,就是具有破坏力的"恶".

  换句话说,"恶"是于己于人都有破坏的一种负能量。所以在传统文化和竞争意识占主流的现代社会,我们害怕自己的"善"修炼不够,害怕被社会竞争所淘汰,从而回避"恶","凡谈恶,必讨伐,杜绝之".

  回忆在正面管教家长课的第一节课,花生妈妈带领我们一起列出了"理想中的孩子"和"现实中的孩子"的表现。理想中的孩子很完美,完美得不存在。可是现实中的孩子却是:耍赖、找借口、逃避、不认账、顶嘴、哭闹、发脾气、懒惰、装傻、善变、懦弱、胆小等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恶"之诸项带给焦虑的家长们很大的共鸣。

  正如花生妈妈在读书会上提出的观点,这个"恶"的标准是家长的,不是孩子的。不建议用家长对"恶"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行为。其实,是立场和角度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对恶的判断标准不同。

  在学校,老师站在完成授课任务的角度,用课堂规则来衡量孩子的行为是"捣乱"还是"好学生";到企业就业后,领导站在企业价值观和整体利益的立场,判定员工行为的"好"、"恶".在孩子未来的人生路上,谁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呢?孩子依靠的就只有家长了。

  二、"恶"之魅力

  下面姑且从破坏的角度看"恶"行,它仍然有自身的魅力。你看,明知破坏秩序对自己无益,为什么人类还是忍不住去做呢?

  和很多家长交流,大部分小时候都做过书中的"恶"行,比如说谎、田野偷菜、卖书换零食、剪掉衣服换装、赌博、打架等。家长们儿时的恶行多多,现在目前仍然好好的,所以谈起自己就是一种轻松、欢乐的氛围。下面以自己为例。

  如果我当初听从父母像妹妹一样变成"乖乖女",就不会犯"倔"到县城读高中,不会"自作主张"到800km外的帝都读大学。

  如果当初大学毕业后,听从社会安排去就业,我就不会待业考研半年,也就没有做尽"恶事"但是无比欢乐的6年。记得,在我备考期间,我听从内心呼唤,没有好好读书,却去网吧通宵,去舞场肆意狂舞燃烧脂肪,在家彻夜摇滚(听歌)释放压抑,上网自由恋爱,这些都是以前不曾体验过、被社会定义为"恶"的事,以及后续当情绪倒完,后果自负、无比狼狈、自我负责、拼命工作等曲折故事。期间我找到了自我,规划好人生,追求到梦想。

  我用6年时间体会到"恶"之魅力,以及后续的"恶"之可怕,是这些让我悟到:"恶事"并不像远看的那样神秘好玩,反而是做恶的后果很可怕:没经济来源,没亲朋好友,萎靡不振,甚至遇到生命危险。所以我决定无论何时都要一心向善,给周围的人带来幸福。正如书中所说:体验了一下"根源恶"之后,发誓再也不能这样做。

  本书也花大部分篇幅章节分析了恶存在背后的各种必要性。比如:

  错误体验帮孩子成长:书里提到好多所谓的"恶",我们总下意识地以我们的经验帮孩子规避风险和错误,但恰恰是这些小风险和错误帮助孩子更快更好成长。当孩子感受到了"恶"的吸引力,又在小小体验了一下"根源恶"之后,可能对自己发誓再也不能这样做。

  "恶"与创造:因为善良缺乏想象力。作者采访了日本诸多领域的知名人物,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人物,居然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有些还脱离了学校教育。他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表现的有些不合群,不要上学……在思考恶与创造的关系时,作者认为"一切善良都不可能创造,因为善良太缺乏想象力".

  "恶"的分享有助和孩子联结、变好。大人心里也有天使和恶魔拉锯交战,这些作"恶"和冲突的经历,可以把大人和孩子连接起来,通过相互理解,汲取力量。实际上,我们没有因此变得更坏,多数变得更有力量。正如本书所言:发现认识自身的恶,学会和它相处,偶尔试着控制它,由此你才能学会如何跟孩子和孩子的"恶"相处。

  "恶"伴随孩子走向自立,是超拔向上的力量。当孩子走向自立时,首先是对大人的反抗。这当然也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不过,这个世界上,能完全排除危险成分并且很有意义的事情,好像不太多。他相信保有而不是掐灭这些恶行,就是保有孩子内在的力量,未来孩子才拥有超拔向上的可能。

  "恶"伴随自我意识的建立,家长须谨慎。每个孩子在自我意识建立阶段都可能会触及到以上所说的"恶".孩子到了四五岁,可能开始有意无意说些我们大人看来的"小谎话",以及总有想背着父母干点儿什么被禁止事项的趋势。是什么原因和如何处理,每个家长应视情况,揣摩力度前行。

  三、看见孩子

  那么,恶究竟是什么?河合隼雄认为"恶"是心里的一部分力量想要冲破出来,没有约束的时候,或者说释放得不恰当的话,被定义成恶了。

  正如正面管教提倡的"看见孩子".孩子不停生长必然不断变化,变化导致他们尝试向大人寻求新的关联,此时,不能应对变化习惯保持旧有方式和格局的大人必然会抱怨。孩子对原有关系的破坏在大人眼里就是"恶",因为它造成原有关系的解体,需要大人不断作出变化以应对孩子的变化。

  确实恶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搞不好,会堕落到恶行上,所以孩子终归需要大人适时引导。不过,如果父母在不去深入理解、引导孩子的情况下,一味扼杀了孩子的"恶"之力量,就连带扼杀了孩子未来人生中"超拔向上"的巨大力量。孩子暂时变"乖"了,换来的却是孩子长久的无力。

【孩子与恶读后感】相关文章:

善与恶作文04-26

善与恶作文05-08

论恶与人性08-17

万恶的凤爪作文11-30

善与恶作文12篇04-27

如何看待殖民扩张的善与恶08-17

人性善与恶高二作文08-18

怕面试 女生恶对形象小缺陷08-15

女生面试恶对小缺陷的语言仪态08-15

农村中学遭遇四大“恶虎”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