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观后感>德国电影浪潮观后感

德国电影浪潮观后感

时间:2022-06-08 20:45:3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德国电影浪潮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国电影浪潮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国电影浪潮观后感

  德国电影浪潮观后感 篇1

  这是一部由德国人自己拍摄的反法西斯题材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在一所德国小镇的中学校园里,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独裁统治的课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独裁统治在当代社会还有没有可能发生,学生们对此都嗤之以鼻。

  接下来,这位老师和他们班上的学生们做了一个模拟独裁政治的实验。他给这个班级组织取名叫“浪潮”,引导学生们设立统一的口号、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装。短短三天之后,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对自己的组织确立了高度认同,他们团结、亢奋而激进,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被视为异类。

  在同其他班级的一次群体斗殴中,历史老师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把全班学生召集到礼堂中,宣布实验的结束和组织的解散。

  然而为时已晚,一个名叫蒂姆的学生,因自己狂热的“信仰”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

  影片的'真正主角,正是这个名叫蒂姆的学生。蒂姆平时性格懦弱,同学们喜欢叫他“软脚虾”,在校园里总是受人欺负。而“浪潮”这个组织的出现,让他看到了自己翻身的希望,他希望加入这个集体,借助集体的力量使自己不再弱小。

  于是,他开始变得不再懦弱,开始敢于反抗欺负他的小混混,甚至开始做出一些其他人都不敢做的疯狂举动。他似乎在“浪潮”中找到了存在感,仿佛“浪潮”就是他人生唯一的转机。他十分热切地维护着这个组织,维护着他的依靠,以至于“浪潮”被宣布结束时,他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而饮弹自尽。

  这样的结局令人感到震撼。它同时,也影射了像蒂姆这样的一个人群的存在,以及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人性中恶的那一部分。

  然而,更令人感到震撼的是,这部影片其实是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师Ron Jones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法西斯主义,进行了一场实验。他利用五天的时间向班级里的学生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这项实验在发生后,引起了混乱和严重的后果。

  曾几何时,法西斯主义给全世界的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战之后,德国人始终深刻反省自己,态度诚恳,令全世界感到欣慰。这种警钟长鸣的姿态,也让人有种感动。

  这部影片中的历史老师不仅是给他的学生,也是给所有看了这部电影的人们,上了十分生动的一课。法西斯式的极权统治,原来离我们如此之近。

  就像是有关这部电影的评论里说的那样: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德国电影浪潮观后感 篇2

  谁能想象,让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和一群自由散漫的小青年转变成一个集权主义者和一群纳粹分子只需要五天时间?德国电影《浪潮》以一周“独裁政治”课为背景,向人们展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整个影片似乎都是围绕集权主义展开的,但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或许集权主义就是一切决策都是掌控的一种权力集中的形式吧。领导者利用他的绝对权威鼓动他的支持者做与道德法律相悖的事,从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进而变得狂热,践踏法律秩序,最终走向独裁。

  刚开始,所有学生都是具有自由和叛逆精神的,口头上也对纳粹深恶痛绝,但赖讷老师用集体意识和“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等说辞让大家痴迷和盲从并制造歧视和仇恨,使学生们完全失去判断。影片中有这么一幕:在课堂上的第二天,赖讷给大家调了座位,并将调整座位的原因说成是“我想打破平常的小团体。你们都有要好的朋友,这很重要。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团结力量大,所以我让一名差的学生,坐在一名成绩好的学生边上。”歧视是很明显的`,但他的理由却是“团结”。而且,当莫纳质疑这种做法是在将所有坏学生拎出来展览时,莱纳抓住她的一个用词,狡辩说:“我从来没有提到过坏学生,只提到过成绩差。”并以她和她的同桌举例,将两个人的缺点明白地指出,借口却是很光鲜的。

  在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紧接着话锋一转,说:“我们班作为一个集体,表现会更好,起码比楼下的无政府班好!”成功地制造了一个假想敌,把大家带入一种兴奋的状态,至于这个假想敌对大家起到了多大的刺激作用,从前面的踏步游戏中就可见一斑了。另外他还认可了抄袭行为,有同学问他们是否可以抄袭时,赖讷老师回答是的,理由是这样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利用集体意识掩盖歧视,支持作假,利用假想敌制造仇恨,一气呵成,几乎没有痕迹,似乎一切颠覆人类价值观的事,在加上“团结就是力量,集体高于一切”的说词后,就能得到大众的普遍拥护——你如果反对,就是不服从集体,就是自私。

  卡罗也参与了关于制服的讨论,但她并没有在第二天按照规定穿白衬衫去上课,这也可以看成是觉醒的表现,促使她觉醒的也许是女孩子爱美天性的伸张。这一天,她穿了一件红色上衣去上课。路上,她男友说她自私,课堂上,她遭遇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指责以及老师的冷遇,在别的同学都为集体取了很激进的名字之后,她还是试图用“变革者”这个温和的名字,希望集体保持某种温和的状态。不过,整个集体都开始变得疯狂,她的意见显然不会有人响应。

  莫娜的睿智和勇气是我们很难做到的,而卡罗似乎更贴近我们,经历了“盲从——觉醒——抗争”的历程,但是大多数人仍相信“浪潮”能够用集体的力量战胜一切敌人,尽管这样是在颠覆国家的法制,但大家对此不仅毫无警惕,反而随之疯狂。

  当我要反对这样集端主义情绪的时候,却是一点底气也没有的。在我们的社会里,普遍的不公正,黑恶势力的猖獗,道德的堕落,不是我们每个人感觉到的事实吗?而我们不是也常常看不到这些社会顽疾被有效医治的任何希望吗?我也不禁要提出疑问:即使对集权主义保持着十分警觉的人,在如今的社会土壤下,真的能够抵挡住它那巨大的魅力吗?

  德国电影浪潮观后感 篇3

  《浪潮》,只用 107 分钟就讲述了纳粹的形成,是的,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真实的故事来自美国,由德国人拍摄,可以想见德国的自省力,“不想再回到那段日子了”,这是大部分德国人心底的声音。

  想了解群体意识,想了解独裁,《浪潮》是必修课,它会让你看到一个中学教师如何用短短五天的时间将散沙一般的学生迅速凝聚成疯狂的力量,也能看到从控制到失控的完整过程,就这样失控了,你甚至找不到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就像影片结尾处教师赖纳所说“这不是可以改正的”。

  从上课的第一天起,从赖纳的称呼改为文格尔先生,从举手起立才能说话,从共同面对同一个假想敌,从白衬衫制服,从浪潮的名称、标志以及问候的手势,这一切的一切都越来越让这个群体,或者说这股势力向着高度的一致性和排他性演化,群体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后,就如同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区别,再也没有了脆弱和无力,每个人都在其中获得了力量,同时也湮灭了自己。

  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几度想要落泪,但这些泪水中包含的情绪却截然不同,在影片前半段,赖纳指挥学生在教室里踏步,只为了引起共振让楼下的无政府课吃天花板的灰;还有蒂姆被混混欺侮,两名伙伴上前帮忙的时候,这些时候的“浪潮”,也就是“浪潮”的初期,是美好的,集体的向心力和互助令人感动。但在影片后半段,当蒂姆引弹自尽,赖纳被警车带走的时候,那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又令人无比唏嘘。

  影片结尾,赖纳要结束“浪潮”时,有个学生反对说“浪潮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确,尤其对于有缺失的人来说,“浪潮”几乎可以弥补所有的缺失。在这个群体中,每个热衷投入的人都在“浪潮”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被认同、平等、力量等等。当人们卷裹在“浪潮”中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全能”的错觉,以往脆弱无力的个体在群体的力量中凝结成了无所不能的存在。就像电影中所展示的,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浪潮”中,因为有缺失的人实在太多了。片中执着反对“浪潮”的代表人物卡罗尔,她出身于一个较为圆满的家庭,父母恩爱,并给予她和弟弟开放式的教育,她本人漂亮,成绩好,相比其他人她是不需要“浪潮”的.,她更需要的是突显自我,所以卡罗尔对“浪潮”的反叛是从白衬衫制服开始的,因为制服突显的是一致性,埋葬的是个性化,这与卡罗尔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

  为什么赖纳最后决绝的结束浪潮,为什么他说“这不是可以改正的”,在我看来,“浪潮”正如它的名字,是一股力量、一股洪流,它意味着凶猛的冲击力,但同时也意味着迅速的消亡,它只是浪潮而已。由生到灭,由涨到落才是它本质的规律,当人们在浪潮中沉浸在“全能”的幻觉的时候,殊不知退潮已经来临,当潮水落,原本内心的缺失和无力会重新被感受到,那种从高处坠落的巨大落差会更痛苦,更难以承受。“浪潮”就像一场梦,不愿从梦中醒来的蒂姆自杀了,他选择留在梦中,而导演这场梦的赖纳也将为此付出代价。

  真正的力量和圆满只存于我们的内心,任何依靠外界抵御内心无助和缺失的办法都不会持久,个人依赖群体是如此,人与人之间彼此依赖亦是如此。

  德国电影浪潮观后感 篇4

  《浪潮》一片在六天内讲述了一场名为“浪潮”的微型极权主义运动从游戏般的开场、到野火般迅速蔓延、再到不可名状的狂热、直到最后惨淡收场的全过程。整个《浪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样本,生动的说明了极权主义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任何极权主义运动的形成都有他不可或缺的要素,包括意识形态,一个政党(组织),一套方略等。

  意思形态是有阶级性的。如果我们把《浪潮》中的这些中学生看成一个阶级,那么这个“中学生阶级”往往感到与家庭的疏离、对现实生活厌倦,在精神上无所归依。他们的这种相同的感觉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学生的意识形态”。而文格尔老师创造了一种使人人平等的,使生活充满希望的“浪潮的意识形态”。当一个人并没有或者无能力去发掘出自己内在真正的自我价值的时候,他就开始趋同于其他主流人群或者非主流人群。他需要一种归依感,尽管这种归依感是虚无的,但只要他觉得自己是混在人群中的人,他并没有被人群抛弃,那么他就得到了满足。蒂姆无疑就是这种人的典型,他的生活中缺少最基本的关爱,又往往被人欺负。所以他急切地在“浪潮的意识形态”中寻求慰藉。同时,许多像他一样的人继续完善了这种意识形态。

  一个极权政党要有一个领袖,一个领袖还要有一批死忠。领袖和他的死忠构成一个政党的核心,是政党的主力军。从影片的'内容来看,“浪潮”已然呈现出某些明显的极权政党的特性。如果我们把文格尔老师看作是“浪潮”运动的极权政党领袖,蒂姆、或许还有最后揪着马尔科上台的那几位同学可以算作是领袖的死忠。那绝大多数“浪潮”的参与者其实都只是被其神秘魅力吸引的外围人员。外围的人员就像一堵保护墙,将核心成员和外部的正常世界隔开,使他们觉得自己所在的世界与外部世界完全不一样。他们开始敌视外部世界,凡是不属于自己世界的人都被视为敌人。所以,我们看到片中的锡南半开玩笑的说买来的冰淇淋只给“浪潮”的成员吃时,其实就暗合了这种组织特性。同时,他们也明确地树立了一个敌人,那就是楼下学习无政府主义课程的班级。与敌人的作对使这个组织更团结,更有活力。

  当然一个政党还要有他的标致,仪式。通用的标志和统一的仪式,使组织内部的成员与外界有了鲜明的区分。这种区分使内部成员感受到了强烈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一个政党想壮大起来必须有一套策略。不管什么策略,这些策略必须与人的心理暗合。

  社会心理学家斯泰纳曾经提出过一个“沉睡者”的概念,来指代正常情况下蛰伏,但有时却被唤醒的残酷的潜能。基于此我们可以做出判断:文格尔的班级里全是一群“沉睡者”,他们的暴力潜能被“浪潮”所唤醒,导致他们一步步滑入恶的深渊。与家庭的疏离、对现实生活厌倦,在精神上无所归依,使“浪潮意识形态”的侵入有了可乘之机。标新立异,人人平等,又与中学生的内心需要暗暗结合。最终,他们的暴力潜能被唤醒了,浪潮也在校园甚至城市中席卷开来。

【德国电影浪潮观后感】相关文章:

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04-15

浪潮德州公司实习报告06-13

德国考察报告02-25

德国人社交礼仪02-23

德国人的社交礼仪10-14

德国留学申请书09-14

数字化浪潮与创新机会心得(精选20篇)05-06

数字化浪潮与创新机会心得范文(精选7篇)08-26

硕士留学德国申请书11-29